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在中國歷史上,要當上太后,也只有兩個途徑。要麼就是老皇帝生前的皇后,要麼就是新皇帝的生母。可是在清朝,咸豐皇帝卻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皇貴太妃博爾濟吉特氏已經病入膏肓了,卻還向他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能夠尊封為太后。

相信任何太妃說出此話,都會激怒皇帝,讓他拂袖而去。事實上,不光是清朝,就是中國歷史上也沒有那個老皇帝的妃嬪,膽敢提出這樣的要求。不過,這位奄奄一息的皇貴太妃,卻讓咸豐帝十分猶豫,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咸豐帝奕詝是道光第三任皇后的兒子,這位皇后叫做鈕祜祿氏,入宮後非常得寵。她幾乎是以火箭般速度,幾年時間就從貴人升為了皇后,並生下了奕詝。可惜的是,紅顏薄命,鈕祜祿氏在道光二十年時去世,諡號孝全皇后。此時的奕詝才九歲,道光將他交給當時後宮地位最高的靜貴妃撫養。

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就是本文開頭提到的皇貴太妃。她入宮比鈕祜祿氏早,而且生下了三子一女,也很得寵。只是因為鈕祜祿氏太過耀眼,將她遠遠比了下去。而且,靜貴妃做夢也想當皇后。本來,孝全皇后去世後,輪也該輪到她了。可惜的是,道光皇帝心目中再也容不下別人,就算是將皇位空缺出來,也沒有考慮任何嬪妃。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不過,客觀地說,靜貴妃對奕詝還是非常好的。她將這位嫡子視若己出,而且讓他和自己的親生兒子奕訢一同生活。在童年和少年時代,這對皇子共同學習詩文,共同騎馬射箭,共同打架,共同玩鬧。在那個時候,偌大而冷清的紫禁城,見證了這對兄弟的友情。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對兄弟也面臨了皇家最殘酷的奪嫡之爭。從後來的歷史發展看,奕訢顯然更靈活,更能幹,更適合當皇帝。奕詝雖然是嫡子,但他天資有限,而且腿還受了傷,落下了殘疾,實在不適合成為一國之君。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但是,就因為孝全皇后的美麗形象,已經永久定格在道光皇帝的心中。因此,在最後關頭,道光還是將皇位傳給了奕詝,以此表達對妻子的愛戀。對於奕訢,他雖然很欣賞很喜愛,也只能封為恭親王,命他輔佐朝政。

當然,道光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在此之中,他有意奕詝和奕訢競爭。因此,從前親密無間的兩兄弟,關係也隨之產生了裂痕。而且,在此之中,靜貴妃的態度也讓奕詝不能輕易忘卻。

其實,道光當皇子時,也面臨同樣的局面。他的母后也早逝,是孝和睿皇后一手撫養長大的。孝和睿皇后有兩個親生兒子,但在嘉慶駕崩時,秘密立儲詔書又找不到的情況下,毅然發出懿旨,指名由道光當皇帝,放棄了兩個兒子的繼承權。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孝和睿皇后的曠達胸懷,讓道光感激了一輩子。然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如此巨大利益面前無動於衷,至少靜貴妃就做不到。在奕詝和奕訢的競爭中,她沒有少吹枕頭風。對於臨死還想當太后的她,自然是毫不猶豫地倒向了自己的兒子奕訢。

奕詝和奕訢的競爭,要比康熙時期“九子奪嫡”文明得多。而且,靜貴妃的手段,也是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所以,奕詝心中雖然有疙瘩,卻不敢對自己的養母太過抱怨。只不過,此時的請求,還是讓他非常躊躇。

要知道,答應皇貴太妃的要求,不僅違反祖制,而且等於將奕訢變成了嫡出的身份。這對於還沒有兒子的道光帝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可是,博爾濟吉特氏還是緊握著他的手,帶著期許的目光,苦苦哀求。

太妃臨終前提出最後請求,皇帝猶豫答應,親王馬上磕頭謝恩

咸豐帝實在推脫不過,勉勉強強地點頭答應。沒想到,此時在旁邊伺候的恭親王奕訢馬上叩頭謝恩,而且還生怕皇帝會反悔,立即跑到殿外,催促主事的太監找大臣擬旨。

本來,皇貴太妃的這個不情之請就已經讓咸豐煩惱,弟弟的這個舉動,讓他更是憤怒。他感覺被這對母子算計了,從此對恭親王奕訢更加提防。皇帝金口玉言,皇貴太妃博爾濟吉特氏被尊為太后,九天後去世時,諡號為孝靜成皇后。但是,所有的禮儀還是有所縮減。尤其是沒有按照規矩,神位配享太廟。博爾濟吉特氏也成為了清朝最特殊,也是最名不副實的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