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增速符合预期——2019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光大宏观 | 社融增速符合预期——2019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张文朗 邓巧锋

要 点

央行公布2019年金融数据,全年人民币信贷和社融增速分别为12.3%、10.7%,非标萎缩规模显著低于去年,M2增速回升至8.7%,金融数据平稳收官。其中1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14万亿,新增社融2.1万亿(新增原口径社融1.73万亿)。

央行将国债和一般债纳入社融口径,或更好反映整体社会流动性情况,这也是“通过财政投放货币”的重要体现,但对整体社融增速影响不大。12月末人民币存款与M2增速超预期回升,在银行结构性存款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监管趋严的当下,企业和居民存款增速提高或反映监管约束和银行年末加大揽存力度,以及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改善的结果。

今年1月财政专项债总体发行规模或近7000亿,央行的降准配合或有助人民币存款增速企稳或回升,但财政支出进度的快慢将对M2增速有一定影响(进度慢则可能会拖累增速),货币走向有待观察。

正 文

1月16日,央行公布2019年全年金融数据,全年人民币信贷和社融增速分别为12.3%、10.7%,非标萎缩规模显著低于去年,M2增速回升至8.7%,金融数据平稳收官。其中12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14万亿,新增社融2.1万亿(新增原口径社融1.73万亿),符合我们此前预期的1.15万亿、1.75万亿。具体点评如下:

社融口径进一步丰富,关注“财政投放货币”渠道。自2019年12月起,央行将国债和地方一般债纳入社融口径,由于财政的社会功能愈发突出,地方一般债与专项债的投资领域边界有所模糊,将其纳入社融口径或更好反映整体社会流动性情况,同时这也是“通过财政投放货币”的重要体现。截至2019年底,国债和地方一般债余额合计约28.6万亿,考虑到近几年财政赤字率稳定在3%以内,2020年新增国债+一般债的额度约3万亿,增速与当前社融增速相当。因此本次口径完善对社融增速的抬升并不会太大。

2019年末新老口径下的社融增速均为10.7%,12月新增社融2.1万亿,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加大。12月新增委托和信托贷款跌幅扩大,或反映资管新规执行力度未有明显边际放松;不良贷款核销3018亿,较去年同期的2522亿有明显增加,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力度有所加大。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微升,结构改善。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14万亿,其中居民、非金融企业和非银金融机构分别新增6459亿、4244亿和511亿,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2.3%(前值12.4%)。相较去年同期,居民新增占比显著提高(尤其是中长期贷款),或反映年底银行剩余地产授信额度,而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虽为-489亿,但结构改善,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不过这存在城投非标债务置换因素,并不能简单认为是实体经济需求改善。

光大宏观 | 社融增速符合预期——2019年12月金融数据点评

人民币存款与M2增速超预期回升,未来能否持续改善值得关注。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与M2增速均超预期反弹至8.7%(较上月末分别提高0.3、0.5个百分点),M2分项尚未公布但两者走势较为一致。从公布的人民币存款结构来看,12月末居民和单位存款增速均较上月末回升,对整体存款增速拉动较大。

同时,12月财政支出进度加速,财政存款环比下降1.08万亿,使得财政存款对M2的拖累也相应降低。在银行结构性存款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监管趋严的当下,居民个人存款增加或反映监管约束和银行年末加大揽存力度,以及实体经济融资环境改善的结果。而今年1月财政专项债总体发行规模或近7000亿,央行的降准配合或有助人民币存款增速企稳或回升,但财政支出进度的快慢将对M2增速有一定影响(进度慢则可能会拖累增速),货币走向有待观察。

郭永斌 财政与固收收益 15120034181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