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自己能造軍艦,為什麼李鴻章卻非要從國外買船?

如果回憶不痛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誰都知道,買艦不如造艦,但前提的自己造的軍艦不能性能太爛。

李鴻章一味要求購買軍艦,主要還是對本國造艦不信任。

李鴻章一手組建了江南製造局,這個製造局是具有造船能力的。

李鴻章對於中國造船造艦能力很瞭解,他認為中國不可能造出能和日軍抗衡的一流軍艦,白白浪費軍費。

事實證明,李鴻章說的有一定道理。

在中法馬尾海戰中,福建馬尾船廠製造的國產軍艦,全都是垃圾。

這些木質船身或鐵架木殼的戰艦,沒有給法軍造成任何威脅,就全部被擊沉。


同時,造軍艦不同於造槍炮,具有大量設備,大量投資以及大量專業技術人員。

李鴻章認為,福建馬尾船廠投資如此巨大,最終造出一堆破爛,還不如干脆向別國買船買艦。

事實證明,李鴻章低估了中國人的模仿能力。

1888年,福州船政局製造了中國第一次鐵甲戰艦平遠號。

事實證明,平遠號除了機械相對不可靠,航速較慢以外,防禦力、攻擊力、操縱能力都是很不錯的。

軍艦的裝甲厚重:水線127-228.6毫米,甲板50.8毫米,艦橋127毫米,炮塔127毫米。

火炮口徑大:克虜伯260毫米後膛炮1門,克虜伯150毫米後膛炮,2門47毫米速射炮,2門,多管機關炮5門。

航速雖然只有10.5節,但也算不錯了。

然而李鴻章對平遠號不看好,

一是平遠號的部分都是從外國進口的,比如火炮,比如發動機,甚至連造船的鋼板。

李鴻章認為一旦開戰,這些東西都會被禁止,不要說造船,就算修船都困難。

二是平遠號的機械不太可靠,曾經幾次在航海途中停車。

李鴻章向裴蔭森電稱平遠號“斷不可靠”,著其“毋庸北來”,否則亦“無人收管”。

三是李鴻章認為平遠號造價太高。平遠號造價為白銀52萬兩,,這還沒有計算購買火炮、發動機等費用。

而級別相同的致遠號、靖遠號,售價不過169萬兩。雖然價格是平遠號3倍,但畢竟是英國原產軍艦,除了防禦各方面都明顯強於平遠艦。

即便較弱的防禦力,靖遠號也是中彈110發才被擊沉的。而平遠號被吉野號主炮擊中幾發,主炮發生大火癱瘓後撤離戰線。

四是平遠號設計原型是近海軍艦,李鴻章認為平遠號不能遠洋作戰,適應不了複雜海況。

以上種種,平遠號被李鴻章不重視。

事實證明,平遠號的性價比還是高的。在黃海海戰的戰鬥中,平遠號擊傷了敵人旗艦松島號,自己雖受傷但並不是很重,修理後還是能夠作戰。

資料記載平遠號戰績:平遠260毫米主炮對準松島一陣猛轟,一枚鋼製炮彈擊入松島號320毫米主炮塔下方,擊碎了驅動主炮旋轉的液壓罐,使得主炮無法旋轉。之後,平遠的側舷速射炮又擊中了松島號的魚雷室,引發巨大的爆炸。彈片四起,室內周圍壁上噴濺著骨肉碎末,甲板上流淌著血肉相混之水,可謂是屍積如山。

在平遠號的打擊下,作為日本艦隊主力的松島號被打成一具驅殼,近乎於沉沒,不得不退出戰鬥。由於平遠號速度不快,所以沒能擴大戰果。於是,平遠號又將炮口對準嚴島號,並擊斃了4名敵軍。

其實,如果不是日本侵略咄咄逼人,寧可多造一些平遠號戰艦。

事實證明,平遠號還是不錯的。

日本俘虜了平遠號以後,也是長時間使用,還參加了日俄戰爭。

日俄海戰中,平遠號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第七戰隊,承擔輔助戰鬥任務。

1904年9月18日晚上7時45分,平遠號在東渤海鐵島以西1.4海里處,觸碰俄軍佈設的水雷引發爆炸而沉沒。

在平遠號以後,整個民國時期到50年代,中國沒有自產過大型海軍軍艦。


薩沙


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開始,清朝的國門被列強用大炮打開,並不斷侵略中國,為了救國圖強,清朝開展了洋務運動,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也是在這一時期清朝擁有了福州船政局和江南製造總局等造船廠,建立了造船工業,擁有一定的造船能力。後來參加甲午戰爭的軍艦中還有一艘國產的平遠號,這是福州船政局參考法國“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等3艘近海防禦軍艦後設計製造出的中國第一艘全鋼甲軍艦,是當時中國造船業的最高水平,1886年底開工建造,1889年竣工,一年後掉歸北洋水師。那麼既然清朝自己能造軍艦,為何李鴻章還要向外國購買軍艦組成北洋艦隊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的造船水平還是太差了。雖然清政府開展了洋務運動,但是清朝本質上還是封建官僚體制,制度的落後阻礙技術的發展,不管是福州船政局還是江南製造總局的造船水平都不算高,造出來的船性能不好不說價格還十分昂貴,這麼一比較還不如去外國買戰艦划算。國外的戰艦不僅款式新,技術高,價格也還在接受範圍內,那麼為了增強自身實力肯定是去國外買船划算。

而且洋務運動是洋務派主導的,屬於地方派系,並不團結,洋務運動的幾個領軍人物如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就不和。在洋務運動剛開始時,國內造船水平最高的就是南洋的福州船政局,但是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創辦的,讓素來看不慣左宗棠的李鴻章去福州船政局買戰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李鴻章自己的江南製造總局的造船技術又一直停步不前,沒辦法只能向外國購買軍艦。

當然,當時清朝所面臨的局面也不允許李鴻章再花費多餘的時間去造國產戰艦。十九世紀末清朝所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西方又開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朝若想立足於世界必須短時間內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部隊,但是從造船到訓練再到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向國外購買戰艦,快速提升海軍戰鬥力,否則還沒等清朝的國產戰艦造好呢,日本就打過來了。當然日本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也是因為買了很多強力戰艦,只可惜清朝建立了北洋艦隊後就不再增添新艦,止步不前最後被日本超越,葬送了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也葬送了清朝最後的翻盤希望。


風塵講歷史


隨著1840年鴉片戰爭的開始,清朝的國門被列強用大炮打開,並不斷侵略中國,為了救國圖強,清朝開展了洋務運動,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大規模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興辦近代化軍事工業和民用企業。也是在這一時期清朝擁有了福州船政局和江南製造總局等造船廠,建立了造船工業,擁有一定的造船能力。後來參加甲午戰爭的軍艦中還有一艘國產的平遠號,這是福州船政局參考法國“柯襲德”、“士迪克十”、“飛禮則唐”等3艘近海防禦軍艦後設計製造出的中國第一艘全鋼甲軍艦,是當時中國造船業的最高水平,1886年底開工建造,1889年竣工,一年後掉歸北洋水師。那麼既然清朝自己能造軍艦,為何李鴻章還要向外國購買軍艦組成北洋艦隊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內的造船水平還是太差了。雖然清政府開展了洋務運動,但是清朝本質上還是封建官僚體制,制度的落後阻礙技術的發展,不管是福州船政局還是江南製造總局的造船水平都不算高,造出來的船性能不好不說價格還十分昂貴,這麼一比較還不如去外國買戰艦划算。國外的戰艦不僅款式新,技術高,價格也還在接受範圍內,那麼為了增強自身實力肯定是去國外買船划算。

而且洋務運動是洋務派主導的,屬於地方派系,並不團結,洋務運動的幾個領軍人物如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就不和。在洋務運動剛開始時,國內造船水平最高的就是南洋的福州船政局,但是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創辦的,讓素來看不慣左宗棠的李鴻章去福州船政局買戰艦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李鴻章自己的江南製造總局的造船技術又一直停步不前,沒辦法只能向外國購買軍艦。

當然,當時清朝所面臨的局面也不允許李鴻章再花費多餘的時間去造國產戰艦。十九世紀末清朝所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大,日本的明治維新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西方又開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清朝若想立足於世界必須短時間內擁有一支實力強大的海軍部隊,但是從造船到訓練再到形成強大的戰鬥力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向國外購買戰艦,快速提升海軍戰鬥力,否則還沒等清朝的國產戰艦造好呢,日本就打過來了。當然日本能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曾經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也是因為買了很多強力戰艦,只可惜清朝建立了北洋艦隊後就不再增添新艦,止步不前最後被日本超越,葬送了自己在亞洲的霸主地位,也葬送了清朝最後的翻盤希望。





香橙味的小夥子


清末清政府被外國列強揉捏了一番之後,雖然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腐朽的無可救藥,但也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捱打的事實,所以一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展開了。其實歷史上咱們的造船技術並不落後,尤其在明朝時期的造船技術,可以說在世界上首屈可指,當時鄭和七次下西洋,開創了航海史上的偉大創舉,充分的證明了這一點。如果當時沒有先進堅實的造船基礎,鄭和是無法遠洋到世界各地的,所以咱們的造船業起步並不晚。



到了清朝越來越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清皇室始終以高高在上的高姿態自居,而國外卻在轟轟烈烈的進行著工業革命,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和世界先進技術的發展嚴重脫節。在受到了外國列強的欺負後,雖然當時清朝的朝政已經混亂不堪,但也還有一些人能正確的認清形勢。你問題當中提到的李鴻章就是其中一個,後世對李鴻章爭議比較大,對此人的評價褒貶不一,我們就不再脫離主題過多的評論了,咱們主要討論你提出的買船問題。


洋務運動的實行,讓清末各種各樣的製造局拔地而起,但這些新興的裝備製造產業,並沒有前期積累的先進經驗。所以讓他們造一些小船小炮還說得過去,如果讓這些尚在雛形階段的製造局,去打造大噸位並配有先進武器的軍艦,就顯得有點兒不太現實了。而當時的李鴻章又急於建造一支有戰鬥力的海軍部隊,以圖讓這些軍艦能抵禦外國列強的侵略,自己的國家一時半會兒又造不出高級軍艦,那麼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拿來主義了,所以當時去國外購買船也是有點迫不得已的意思。



還有就是這些製造局雖然都成立了,但是長期遺留下來的封建管理制度並沒有改變,從而導致這些新成立的武器裝備製造部門生產效率低下,就更別說能讓他們有跨越式的發展了。自上而下都存在著見不得人的貓膩,比如曾經咱們在就影視劇中看到的清軍在和日軍海上作戰時,有段故事情節清軍的炮彈裡都是沙子,這並不是誇張虛擬的影視劇情,那時候確實有這些情形存在。


清末並不是不積極的去製造武器裝備,這樣或那樣的製造局還是有武器出廠的,但由於製作出的武器質量差,而且成本還相當的高,甚至比直接從國外買還貴。所以時間長了自給自足造武器裝備的熱情也就慢慢熄滅了,李鴻章面對這樣尷尬的境地,不是他非要去外國買船,而是不這樣做又能如何及時打造一個海軍呢?


追記歷史


因為李鴻章要買的船,清朝造不了。

自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朝進入所謂“同治中興”時期,以恭親王、李鴻章。、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希望引進歐洲“堅船利炮”來自強,而不改變中國傳統的體制和文化,而發展近代海軍就成為抵禦外侮、自立自強的關鍵。

最初清廷的想法是“溼租”,直接從英國搞一整套艦隊,連軍艦帶官兵一概用洋人,這支艦隊在太平天國後期就已經產生,這就是由總稅務司李泰國牽線操作、阿斯本指揮的所謂“中國艦隊”,但這支艦隊抵達中國後因英方不願受中方參與指揮,導致雙方分歧,清廷在曾國藩堅持下將這支艦隊“出款遣散”。

阿斯本艦隊


此後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先後嘗試自己造艦,最早出成果的是曾國藩(安慶軍械所,中國第一艘自制輪船“黃鵠”號),但第一個成規模的是左宗棠、沈葆楨等在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幫助下建立的福建船政局,至甲午戰爭前已能生產全金屬結構的穹甲巡洋艦,其次是李鴻章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但這個局雖成立很早(同治四年即1865年),卻長期將重點放在製造火炮上,直到光緒三十一年(1904年)“廠塢分離”,在造船方面才開始崛起,在“三洋海軍”建立時期當然使不上力。

因此“三洋”和福建海軍建立之初,只有外購和福建制造兩個可靠渠道。但福建造船之初左宗棠“點歪了科技樹”,希望仿效鄭芝龍搞“既能當軍艦、又能當貨船”的兩用軍艦,走了一段彎路,後來又在中法海戰中遭遇“團滅”,雖然勉強恢復,但也只能做到批量建造鐵骨木肋巡洋艦、木殼巡洋艦,和試製穹甲巡洋艦(只造出一艘,即後來被調入北洋艦隊的“平遠”號)的水平,一支配套完整的大型遠洋艦隊,需要作為艦隊主力的鐵甲艦(戰列艦),作為攻守中堅的快速裝甲巡洋艦,鎮守軍港、控扼海口的淺水炮艦(蚊炮船)、偷襲的魚雷艇,以及作為輔助艦船的炮艦、練習艦等,其中鐵甲艦、蚊炮船、魚雷艇等,當時的福建都無力建造,即便能建造的軍艦,主機、主炮和許多配件也完全仰賴進口,這樣的生產力只能勉強滿足南洋、粵洋、福建三支淺水近海艦隊(即便如此南洋海軍也從德國訂購了”南琛”、“南瑞”兩艘巡洋艦和辰、宿、列、張四艘魚雷艇,並從北洋海軍接收了淘汰下來的四艘舊蚊炮船“龍驤”、“虎威”、“飛霆”、“策電”,廣東海軍訂購了蚊炮船“海鏡清”),而完全無法滿足一心建立正規大型艦隊的李鴻章胃口。

“平遠”號是甲午戰爭前中國能建造最好的軍艦,難以勝任北洋艦隊這個級別艦隊的主力,且既不能批量建造,許多關鍵裝備也要仰賴進口。


正因如此,李鴻章建立北洋海軍之初,就從英國訂購了前述四艘蚊炮船,後來又增訂了多艘蚊炮船,當發現蚊炮船不合用後,又從德國訂購鐵甲艦(“定遠”、“鎮遠”,第三艘因缺錢改為巡洋艦“濟遠”),從英國訂購了多批次多艘裝甲巡洋艦(北洋艦隊巡洋艦除“濟遠”、“平遠”和甲午海戰前從廣東征調的三艘木殼“廣甲”、“廣乙”、“廣丙”外都為英制),從英德兩國購買了一些魚雷艇(包括搭載在兩艘鐵甲艦上的四艘艦載魚雷艇),以及大量主副炮和主炮炮彈,這些都是當時國內各廠無法建造或無法批量建造,但北洋艦隊這一級別的海軍必須擁有的。

“定遠”號這個級別的主力鐵甲艦,當時的中國造船業“連拼都拼不出”


由於成軍後至甲午海戰前的十年,清廷中樞對如何建設和保持海軍出現路線分歧,沒有添置一艘主力艦艇,因此北洋艦隊的出現未能推動中國本土造船和軍工產業的發展,並像東鄰日本那樣由全部進口過渡到國產、進口各半,最終向全國產發展。


陶短房


確實能造而且水平還不錯

清朝生產的最新式的鐵甲艦是平遠號,並且這艘戰艦在後來加入了北洋艦隊也取得了很好的戰機,至少證明了一點自產的鐵甲艦性能還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大清的艦隊全是由類似於平遠號的鐵甲艦構成的話,那麼對於列強來說實際上威脅並不大,因為大炮鉅艦的思路本身沒有錯而且後來驗證了那就是戰列艦,所以以當時英國主流的鐵甲艦和德國鐵甲艦來說,平遠號的實力遠遠是不夠看的哪怕是對付早期的日本聯合艦隊都很吃力,因為平遠號自身噸位不大而且裝備的火炮口徑也不大。

沒有鎮遠定遠的厚重的裝甲和大口徑火炮,也沒有日本聯合艦隊的吉野艦的航速快和射速快的優勢,自身火力和防護力極其有限哪怕對比北洋艦隊的二流軍艦致遠、濟遠都差很遠,所以李鴻章深知就算能夠自產軍艦那麼自產的軍艦性能也遠遠不如買的,而要迅速見效的情況下自然需要外購。

為什麼需要外購這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因為清朝對北洋艦隊有一定投入,那麼你如果自產這種小型鐵甲艦你根本無法跟慈禧交差,你拿了那麼多銀子卻搞幾條小船你說破天慈禧會信你?所以李鴻章也是多方面考慮,不光考慮了自己的前途還考慮了慈禧太后是否高興的問題,而且跟列強購買也能拉進與列強之間的交流。

所以李鴻章他不得不買洋人的軍艦,要不然真的打起來靠平遠艦這種鐵甲艦北洋艦隊可能在黃海就被全殲而不是在軍港被全殲,所以老佛爺看見大船自然安全感倍增這樣李鴻章也好交差。



李曉偉


清廷第一艘“國產”鐵甲戰艦是“龍威”(平遠)號。該船由福州船政局製造,於1888年下水。而李鴻章籌建北洋水師,是從1874年開始的!李鴻章外購軍艦在前,而清廷自產戰艦已經是14年以後的事了!

李鴻章也是主張自造戰艦的。

1861年,胡林翼在安慶附近的長江水道中,偶遇英國火輪船。英國火輪船逆流而上,很快超過了胡林翼乘坐的湘軍木船。其激起的浪花,差點將胡林翼做的船掀翻。洋人的火輪船如此厲害,讓胡林翼大吃一驚。

不久之後,李鴻章等人鎮壓太平軍的戰鬥中,也曾乘坐洋人的戰艦。洋人的堅船利炮,讓李鴻章開了眼。於是,在1865年,李鴻章將旗記鐵廠和兩個制炮局合併為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經過不斷擴充,先後建有十幾個分廠,僱用工兵2800人,能夠製造槍炮、彈藥、輪船、機器,等等設備。

但是,其製造的輪船,僅限於木殼運兵輪船,不是鐵甲戰艦。造船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數十年的人才和技術積累。

等到1886年,福州船政局建造我國第一艘鐵甲戰艦“龍威”號時,所有龍骨鋼材也都是進口的,船上所有艦炮和機關炮也是進口的!而且,龍威號試航以後,不斷的出現問題。第一次試航後,就維修了三個多月。而且,自建鐵甲艦質量不如洋人的好,造價也高於外購價格。也是因此,清廷更偏向於外購軍艦。

清廷急需戰艦穩固海防。

在1874年,日本入侵臺灣,清廷被日本人訛詐50萬兩白銀。於是,海防被提上日程。而當時,清廷沒有能力製造鐵甲戰艦,為了早日組建鐵甲水師,李鴻章只能從英德採購鐵甲艦。在1875-1889年間,清廷購買了幾十艘軍艦,其中包括:新式巡洋艦5艘,舊時巡洋艦2艘,新式魚雷艇7艘。這些戰艦,都是當時清廷還不能自己製造的!!!

國產“龍威”號戰艦服役,已經是1889年的事了。如果,李鴻章不外購軍艦,傻等著自造,清廷早被日本打敗了。

就算是清廷能夠建造戰艦了,海軍的主要艦隻還是從國外購買的。除了自造軍艦質量不行和產量低以外,還因為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創建的,左李二人不和,李鴻章有意打壓左宗棠一派。這也是洋務運動中一直存在的的一個弊端。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中國工業,起步於李鴻章等主辦的洋務運動。但是在幾乎幾千年內不變的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以及建立在儒家學說基礎上科舉制一統天下的狀況下,中國不僅沒有工業生產所必須的社會條件——市場經濟,也不具備工業化的必要人才,包括技術人員、研發能力甚至熟練掌握工業生產基本技能的工人。因此機器設備,技術人員主要從西方引進。工業建設,主要由清政府中央政府出資投入(地方政府也有投入),圍繞軍工生產配套,向民用工業延伸。由於基礎缺乏,也由於清政府朝廷對工業發展缺乏統一認識,洋務運動其實是在質疑和爭議中坎坷前行的。工業能夠發展,西太后有一份不應忽視的功勞。由於80年代後,尤其是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財政日趨拮据,甚至不得不借債度日而投資不斷萎縮,外資和民間資本的投入逐漸成為中國工業的主角。但是民間投資量小而技術低,主要集中於對技術要求不高的回籠資本較快的輕紡工業中,繅絲、棉紡織、造紙、制皂、火柴等,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沿江的通商口岸裡。受清政府封建專制制度及其嚴重的官僚主義的制約,民間私人資本的發展並不順利。一戰中,中國迎來發展春天,以上海的工業發展為最。蔣介石時期,經濟基本被四大家族控制,但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依然是以上海為主,經濟發展繁榮卻被日本侵華戰爭打斷。抗戰勝利後中國又陷於三年內戰,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贏得了一個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中國。自1953年起中國開始執行一五計劃,在蘇聯幫助下我們建立起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在計劃經濟下,又受歷次政治運動的拖累,中國工業發展並不順利。改革開放後至今的四十年,中國工業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兩三百年的路,成就巨大,不容易。但與發達國家比我們工業基礎依然薄弱,差距明顯,需要再接再厲,勵精圖治!


無事不生非A


答案很簡單啊,現在中國也可以造芯片,什麼芯片都能造,單片機、CPU、GPU啥的都能,為啥每年都要從美國購買超過2000億美元芯片?

人家能造8納米的,你還只能造28納米的,14納米頂天了。

你沒有人家那麼強,造的沒人家好,就這麼簡單。

福建馬尾造船廠造的最大的軍艦平遠號,長59點99米寬12點19米,標準排水量2150噸,滿載排水量2640噸,以兩臺三脹往復式蒸汽機為動力,主機功率2400匹馬力,航速10點5節,在甲午戰爭中立下過戰功,是中國海軍的功勳艦艇之一。

排水量7,000噸的定遠與姊妹船鎮遠是中國海軍歷史上唯有的兩艘鐵甲艦,裝甲厚12英寸至14英寸,主要武裝為四門12吋口徑的主炮。德國造的。

哦,對了,平遠號裝甲僅有一寸厚。

再比較一下,日軍旗艦吉野號:

“吉野”艦的排水量高達4150噸,艦長109.73米,軍艦的甲板寬度為14.17米,吃水5.18米,水線附近縱貫全艦敷設了穹甲甲板,穹甲中央隆起的部位厚1又4分之3英寸,兩側坡面斜向水線下的部分厚度為4.5英寸。艦體識別線黑色。 正常載煤400噸,最大載煤1000噸。“吉野”艦的動力系統非常傲人,採用了2臺立式4汽缸往復式蒸汽機,配合12座高式燃煤鍋爐,可以獲得15000匹馬力的澎湃動力(建成測試時採用強壓通風技術,竟然達到了23031匹馬力,此時的航速應當遠遠超過23節),驅動2個螺旋槳,航速高達驚人的23節,是當時世界上航速最快的水面軍艦。

整個工業體系缺失,鋼鐵工業、機床、動力都不行,不買又能如何?


江上一峰青


自晚清開始,面對西方列強憑藉著“堅船利炮”不斷入侵中國,打開中國的國門,被迫清政府與其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之後,清政府也意識到了西方先進軍艦的重要性。在“亨利·華爾”和“阿斯本艦隊”兩次外購軍艦失敗之後,清政府也開始了一場引進西方先進軍事裝備、科學技術。機器生產技術等一系列措施來挽救清政府統治的自救運動。


“師夷智以造炮製船,為永遠之禮”,此時的清政府才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完全依賴外國人購買艦艇,而是要學習西方的造艦技術,組建自己的海軍艦隊,應該自己建設船廠。於是在洋務運動開辦之後,清政府先後便開辦了福州船政局、江南製造總局、天津機器局和廣州機器局等一系列學習西方武器生產技術的工廠,經過幾年的發展與建設,到了1874年日本侵臺事件發生之時,清政府自制的國產化軍艦數量已經達到了10餘艘,並分散調撥在了國內沿海各通商口岸。


從上述史實來看,清政府確實可以自己建設船廠建造軍艦,更何況還建設了與船廠配套的機器局,也可以實現自造艦船,自造火炮彈藥。至於為何李鴻章還一直從國外購買軍艦,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實力上的差距。對於洋務運動時期的清政府來說,耗費了巨資用於辦船廠造軍艦,在這一階段,雖然中國在設廠造艦方面上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與同時期的日本相比來說也處於領先地位,但這樣的領先地位只是暫時的,也僅僅停留於中法戰爭爆發之前。再跟歐洲老牌的海上強國相比,這個階段的中國造船業,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不能與之相比。

眾所周知,中國近代造船工業起步較晚,所建造的軍艦艦船難以滿足海軍和海防建設的客觀需要,所造出來的軍艦對中國來說當然是造船技術的進步與飛躍,但其質量和造船技術水平與英、法、德、意、美等歐美強國相比,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中國本國的艦船製造業到19世紀80年代出,與歐美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相比,還是落後了相當不少年的。


而李鴻章作為在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中,一手創辦了北洋水師。他也深知中國當時的造船技術與歐美西方國家相比還是有著天壤地別的差距,若要使得中國的海軍擁有強悍的實力,那麼則必須通過引進西方戰艦和裝備。因為當時的中國的造船廠僅僅能造出一些木殼兵船、鐵殼兵船,而並不能造出李鴻章想要從國外進購的巨型鐵甲艦,更何況在中法馬江海戰之中,福州船政局自造的軍艦在法國遠東艦隊面前,毫無抵抗能力,最終全軍覆滅,這也就促成了李鴻章力圖從國外購進軍艦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福州船政局曾在甲午戰爭之前造出了近代中國的第一艘岸防鐵甲艦,也代表了中國近代造船業水平的巔峰,在經過一系列試航和檢閱之後也最終被編入了北洋水師,但與同一時期的西方國家和日本相比,在整個造船技術上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由於“平遠”號是典型的小船扛大炮,且機動性差,設計航速僅為10.5節,但實際上僅僅只能達到8-9節的航速。由於又是從福州船政局調入北洋水師的軍艦,在整個北洋艦隊中一直被處於邊緣化,而李鴻章也並不怎麼看好這艘軍艦。在黃海海戰中,“平遠”號也僅僅是跟廣東水師的“廣丙”號作為掩護陸軍部隊登陸朝鮮的第二梯隊,但是在後來的海戰當中,“平遠”號的表現也給北洋水師與日本聯合艦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儘管“平遠”號代表了當時中國造船工業的最高成就,拋開與歐美國家的比較,就拿日本來比,中國此時的造船業的水平也是低於日本的。因為在整個甲午海戰中參戰的日本聯合艦隊當中,就有相當一部分軍艦是日本國產自制的,例如“三景艦”中的“橋立”以及第一遊擊隊中的“秋津洲”號巡洋艦,均都由日本橫須賀造船部製造。


綜上,李鴻章在甲午站爆發之前就傾向於購買西方先進軍艦和火炮也是有原因的,雖說清政府尚能自制軍艦,但在技術方面上與外購軍艦相比,實力差距實在是太過於懸殊。以至於到了甲午戰爭中日兩國宣戰之後,李鴻章曾想迅速向外國購艦,但最終都無功而返。

能力有限,多有疏漏,煩請糾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