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30年上網電價實現平價 行業覆盤搶裝潮 要熬幾年才能吃到紅利?

風電30年上網電價實現平價 行業覆盤搶裝潮 要熬幾年才能吃到紅利?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於玉金 北京報道

時間來到2020年,經歷30年發展的風電行業也迎來新時代。

1月4日,《華夏時報》記者從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上獲悉,中國風電行業發展30年,目前有超過4000個風電場,超過12萬颱風機,超過2億千瓦容量;技術層面從引進生產許可證到與國外公司聯合設計再到全面自主研發;風電機組的單機容量從100KW到10000KW;風電上網電價從最初的1.2元/千瓦時到目前已經實現平價,部分地方甚至比煤電還要低0.1元/千瓦時。

“2020年是個轉折年,從有補貼到平價,目前還面臨‘搶裝’等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把風電行業的基本盤進行梳理,風電行業要告別過去,要開啟一個新的時代。”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2020年“牌面”

“搶裝”關頭,座無虛席的會議現場顯示了風電行業對於2020年的信心。

中電聯的數據顯示,2019年1-10月全國風電項目投資額為708億元,同比增長79.4%,創下了2010年以來新高。

風電行業“搶裝”來自對最後補貼的追逐。2019年5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規定,2018年底之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底前核準的陸上風電項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併網的,國家不再補貼。自2021年1月1日開始,新核准的陸上風電項目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國家不再補貼。

“搶裝潮”風頭正勁,卻並沒有帶來新增裝機容量的大幅增長。2019年12月26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去年1-11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1-11月風電新增裝機容量為1646萬千瓦,同比降低74萬千瓦。

“今年,陸地加海上的風電招標合同達到7000萬千瓦,陸上招標量在6000萬千瓦左右,海上招標量在1000萬千瓦左右。”秦海巖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秦海巖認為,陸上招標6000萬千瓦左右都想在2020年裝起來,就算整機商有供應能力,但也要考慮電網公司能否接入6000萬千瓦。“電網公司有其自身的考核指標,要限制棄風比例,電網公司認為其一年接入2000多萬千瓦的裝機已經勉為其難了,這個數字放大到3000萬千瓦已經撐死,陸上還剩3000萬千瓦如何裝?”秦海巖說。

秦海巖提出疑問:“搶裝是‘心需’,還是‘實需’?搶裝是‘心態’還是‘實情’?”“風電開發商是否靠譜?”

事實上,2019年12月底,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於徵求2020年風電建設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的函》表示,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按照規劃和消納能力,有序規範組織需國家財政補貼的風電項目建設。要落實規劃總量控制。

“搶裝”局面的再現也引發企業的擔憂。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在會議上表示,從年初行業非理性低價競爭到年底時的一機難求,2019年的中國風電就像過山車,上半年冰涼透底,下半年熱火朝天,應該說很多製造企業絕處逢生,不少製造企業供不應求,是個好年份,但應該居安思危。

金風科技總裁曹志剛曾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一次搶裝,不僅讓好的企業受到巨大的市場需求衝擊,也讓瀕臨被淘汰的企業獲得巨大的喘息機會。同時,企業快速增長後緊跟著規模縮減,成本一定會被推高。

“在與供應商溝通時,我能感覺到價格的推高使供應商擔心,過幾年(需求)總量如果下來了,投下去的產能,比如正常需要10年甚至20年攤銷期,可能面臨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攤銷的狀況,要把其加到當期的成本中。”曹志剛說。

如何挺過三年關鍵期

“2020年-2023年3年,風電行業發展形式較為樂觀,但2023年-2025年,只能依靠平價項目或分散式風電項目,到2025年,風電行業將藉助‘換新’迎來市場回暖。”秦海巖認為。

中國風電機組的質保期在20年左右,屆時將面臨大規模“退役”情況,2025年“換新”將會初露端倪,但到2028年才會有較大幅度增長。

據《中國風電產業地圖2018》數據顯示,從2008年開始,中國風電新增風電裝機開始上升,2008年-2015年,分別為615萬千瓦、1380萬千瓦、1893萬千瓦、1763萬千瓦、1296萬千瓦、1609萬千瓦、2320萬千瓦及3075萬千瓦。

不過在回暖前,風電行業要挺過三年關鍵期。

秦海巖表示,如果中國風電新增市場低於2000萬千瓦,風電產業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和困境。“風電行業要想方設法維持未來幾年每年2000萬千瓦的裝機,使行業能夠持續的發展下去,要熬到2028年,風電行業就可以開始吃到原來的紅利。”秦海巖說。

儘管希望2023-2025這最艱難的3年每年新增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但從三北地區、中東南、海上、分散式、海外這五大市場分析來看,風電行業存在著巨大不確定性和挑戰。

秦海巖介紹,中東南市場發展面臨認知問題,與生態環保的衝突問題甚至“一刀切”的問題;海上風電補貼,應該由地方政府來接力,但地方財政也並不富裕;海外市場面臨水土不服等各種問題,做了30年,國際化還是步履蹣跚,成效非常低,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三北區域裝機嚴重過剩,裝機量遠遠超過當地的最高負荷,在嚴重過剩裝機比例下,要想增加裝機量,第一個途徑是把火電的發電量壓下去,另一個辦法是將多餘的電量通過特高壓外送。但就地消納與特高壓外送這兩條路都並不簡單。

秦海巖認為,壓低火電發電量的可能性會有多大值得思考。

“2019年6月國家能源局公佈的《關於2018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中提到2018年特高壓線路輸送可再生能源的情況,這幾條特高壓線路,當時都說要送風電,但是從監管報告來看,第一,實際的輸送量遠遠達不到設計量,輸送的風電遠遠沒有達到當時的計劃;第二,建好特高壓之後能不能輸那麼多的風電尚不確定;第三,現在有些售電端的省份火電小時數非常低,為什麼要用西部送來的電,為什麼不想提高當地的發電小時數,而且當地也可以建風電和光伏,所以,特高壓線路輸送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秦海巖還說。

秦海巖認為“十四五期間,驅動風電發展的原有動能在消退,新的引擎未發動,市場充滿著不確定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