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揭秘 | 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科学声音 LOGO 墙



定义:史前文明

老规矩,首先要对它下一个定义。我们通常认为人类的文明史大概有 5000 年了,而在此之前的人应该是比较原始的,文明程度也是比较低的。人是一步步从史前的不文明发展到了今天的文明。但还有一些观点认为:

人类的文明不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是周期性循环的过程,在史前就存在着高度文明的社会,只不过它们消亡了,人类又不得不从头开始构建新的文明。

这就是史前文明这一说法的由来。

何为“文明”?

但说起“文明”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考古学家在使用这个词时一般比较谨慎,用的次数不多,能确切地表示某种类型的社会时,才会用到它。

举个例子,史前学家 V·高登·切尔德(V. Gordon Childe) 1951 年写过一本经典著作《人类创造了自己》(Man Makes Himself)。他在其中列举了一些特征,他认为,只有满足了这些特征,才能算得上是人类最早的文明,这些特征有:

  • 分工劳动
  • 社会分层
  • 储备粮食
  • 建造纪念性的场馆
  • 设立城市定居点和建立连续的记录数据的系统,这个数据记录系统通常是通过书写来完成,但偶尔可以有例外。

到了 1988 年,约瑟夫·泰恩特(Joseph Tainter)又补充了一条,那就是:

  • 发展出了正式的政府部门

这两位专家都认为,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称得上是“文明”,史前文明的标准算是有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标准买账,他们对于“文明”二字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尤其是当“文明”二字之前加上了“失落的”这个定语。

“失落的”就表示失踪不见了的,有人认为:

通过研究失落的文明,不但可以补充考古学的资料,还能重塑特定民族、甚至是整片大陆、也有可能是全人类的历史。

美洲考古学的历史就绕不开一连串的失落:

  • 失落的文明
  • 失落的城市
  • 失落的部落

总有人想从北美原住民的历史中发掘出石破天惊的智慧文明。但非同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而这恰恰是最缺乏的。

理想国亚特兰蒂斯

传播最广最传奇的史前文明就是亚特兰蒂斯文明,也被称为失落的大陆,有很多的影视作品都会以亚特兰蒂斯文明为由头编故事。我们这个话题就先从亚特兰蒂斯开始说起。

揭秘 | 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最早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鼻祖柏拉图。在柏拉图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和《提迈奥斯》这两本对话录中都有提到。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这样的话:

揭秘 | 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柏拉图

“在大约九千年前,海格力斯之柱(也就是直布罗陀海峡)的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往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可以这么说,现在很多关于存在史前文明的说法都是对柏拉图亚特兰蒂斯神话的炒冷饭。版本通常是这样的,很多版本已经与时俱进了,但万变不离其宗。

  • 很久以前(通常是距今一万年前),在很远的地方(比如在大西洋的一个岛上,或者在南极的冰盖下,又或者是日本的某个海岸),存在着一个非常先进的高等文明。
  • 他们的科技异常发达,对人类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某些极端的版本里还会有这样的描述:那个失落的文明拥有着现代人都尚未掌握的科技。

不过,这些神话的结局都是相似的。

  • 由于一些可怕的事件,比如说战争或自然灾害,一夜之间,文明毁于一旦,自此成为了失落的文明。

有一些史前文明的狂热爱好者表示:

传统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失落文明的存在证据视而不见,他们是故意保持沉默,为的就是不去推翻现存的历史,以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这在我看来,就是典型的阴谋论的说法。

不过,即使柏拉图口中的亚特兰蒂斯真的存在过,它也不一定就能满足史前学家对“文明”的定义。还有一些研究柏拉图哲学的学者提出:

亚特兰蒂斯根本不存在,柏拉图提出它只是为了普及和提倡“理想国”的概念。

理查德·艾利斯在他 1998 年的著作《想象中的亚特兰蒂斯》,还有肯尼斯·费得在同年出版的《欺诈、神话和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中都表达过这个观点。

那么,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究竟是一个最后被滔天巨浪吞没的古文明还是他自己想象中存在的一个国度呢?

那些认为亚特兰蒂斯确实存在,柏拉图的描述是事实、准确无误的观点只能在一些地摊小书和油印的小报上偶尔看到,但这种文章的质量往往是非常低劣的,丝毫没有参考价值。

但有一些学者认为:

亚特兰蒂斯的传说融合了事实,但也存在着虚构,柏拉图的描述有些是正确的。

这种观点相对来说有一些写得比较正式的文章。比如

  • 图书馆员兰德·弗莱姆阿斯就认为亚特兰蒂斯实际上就是南极洲
  • 瑞士地质学家艾博哈德·桑格认为亚特兰蒂斯就是特洛伊

但是细看这些观点提出的论据,给人的感觉就很像是选择性执法。他们会在柏拉图的叙述中找到某一句话,使得这句话与自己要证明的目标契合上。但这样的证明方法,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选择性执法。只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语句进行扩展解释,而对自己不利的语句就视而不见。、

这就好像要证明北京历史上一座有名的消失了的四合院其实是上海的一幢石库门房子,你仅仅说它们外形长得像是不够的,还必须要说清楚为什么后人会有这样的误解,这条误解的链条是怎样一点点产生的。所以,要证明这样的观点,往往就是会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无法形成证据链。

《无神论者期刊》在 2001 年 9 月有一篇文章,标题是《亚特兰蒂斯不存在》[1]。这篇文章中写道:

没有任何现有证据能表明亚特兰蒂斯在历史上存在过,或代表着某个真实的地方。虽然围绕它的故事听上去很吸引人,并且和历史事件有相似之处,但这只是因为“文学来源于生活”。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点,亚特兰蒂斯只不过是柏拉图的一个高贵的谎言,正如他自己所说:

虚构的故事如果有用,那也是用来表达观点,而不是指代着过去。

我们比古代人更了解古代

通过这个话题,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古人比现代人更了解古代的事情,其实,有些古代的事情对于现代人是古代,对于古人也是古代,而现代人拥有的考古技术是古人远远不能及的。所以,古人对于古代的事情不比现代人了解的更多。

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年份的概念。比如说,柏拉图是生活在大约四百年前的古人,他所叙述的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则是一万多年前的事情,你觉得他要怎样才能了解离自己九千多年的事情呢?靠文字记录吗?对不起,他自己也说亚特兰蒂斯文明没有文字流传下来。那靠什么呢?口口相传 九千年不走样吗?或者是考古?对不起,柏拉图那个时代的考古技术和今天比起来,那就是玩具水枪和 AK47 的差别吧。

请大家放心,现代人对一万年前地球上发生的事情一定远远比四百多年前的古人更加了解。

同样的道理,考古学者都知道,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对于三国的了解根本不及现代的一位历史学者。三国演义的故事距罗贯中生活的年代有一千多年,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一千多年什么概念,差不多就是祖宗四十代的概念。

罗贯中想要了解三国时期发生的事情,除了几本古籍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手段了。现代考古发现证明了罗贯中对于三国时期的战争描述都错误得离谱。什么两军对垒主将先上去拼个你死活我,什么青龙偃月刀、双股剑之类的,都是出于罗贯中的臆想,与真实的战争场面相去甚远。你想啊,连罗贯中都搞不清三国时期的事情,柏拉图怎么能知道亚特兰蒂斯的事情。

在科学、医学领域,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崇古,即便是在历史学领域,我们也不能崇古。要了解真正的历史,最可靠的方法依然是现代考古学,实物的证据要比典籍的记载更可靠。

[1]https://www.csicop.org/sb/show/atlantis_no_way_no_how_no_where?/sb/2001-09/atlantis.html

打假:北美洲失落的文明

2011 年时,美国出了一部纪录片,名叫《北美失落的文明》(The Lost Civilizations of North America)。这部纪录片的主旨是说服大家去相信,探索北美迷人的史前文明是有意义的,以及说明为什么能佐证史前文明的文物和证据都消失了,或者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根据这部纪录片的说法,史前的北美洲就已经存在文明。在纪录片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对专家采访的镜头,他们用各种方式表示支持北美洲存在“失落的文明”这个观点,而且还强调存在着一场阴谋,所以有人刻意封锁消息去忽视或压制这个主张。

穿插在这部纪录片中的是一幅幅令人眼花缭乱的文物图像,它们展示着璀璨的史前文明。其中一些是考古学家公认的文物,还有一些则不太为人熟识,甚至让人略感吃惊。对于这样的安排,纪录片中做了相应的解释,旁白说:

“我们的片子里展示了许多文物,一些被今天的科学界认为是真的,还有一些则没有受到认可。很多时候,我们把真的文物和存在争议的文物一起展示。这么做可以让你明白区分真假的难度,明白了这层难度,你也就搞懂了为什么主流的考古学家和所谓的‘阴谋论传播者’之间会存在着那么大的争议。”

但是,在《无神论者期刊》中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这部纪录片里的所谓的专家,其实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考古学家,至少都不是“主流的”考古学家。这里的主流指的是有相关专业背景、发表过论文的专家。那些纪录片中所谓“备受争议”的文物,在科学家眼里,根本没有特别之处,直白点说,很有可能就是纪录片制作者为了表明立场伪造出来的。

以今天的技术手段,要鉴定文物的真假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年代测定技术,最常见的是碳-14 测年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定 5 万年以内的文物年代。而大多数所谓的史前文明的传说都在这个范围内。即便是更久远的年代,我们现在也有很多其他方法来测定。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无法鉴别文物真假这一说。

揭秘 | 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碳-14 测年法(文物鉴定同理)


揭秘 | 亚特兰蒂斯文明真的存在么?

β 衰变


除了在文物展示上存在造假的嫌疑,这部纪录片的很多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它提出北美存在先进人种造就的史前文明,但这个史前文明最终神秘消失了。按照纪录片中的说法,这个主张受到了科学界的刻意打压,科学家们还没详细考证,就匆忙否定了它。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科学家对原住民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歧视,不相信他们会使用希伯来人交给他们的先进语言和符号。

为了证明这一点,在片子中,引用了史密森尼协会美国民族学调查局局长维斯利·鲍威尔的话,这段话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出于历史原因,你如果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就有人使用任何象形图像或文字,这都是政治不正确的。

给人的感觉是他在暗示,他明明知道史前文明中的原始美洲人能够用文字表达,但由于担心政治不正确,而不敢说出真相。实际上,经过查证,纪录片把鲍威尔的话给剪掉了后半段,只保留了前半段,完整的话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出于历史原因,你如果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就有人使用任何象形图像或文字,这都是政治不正确的。但事实上,那时候的人确实使用了象形文字,因为这样做能带来巨大的益处。这些象形文字也是书面语言的开端和图像艺术的起源。如果研究美国的学者能收集各处的相关文物,然后对它们做分析,一定会发现人类早期发展中最辉煌的篇章。”

所以说,剪辑师的剪刀真的很可怕,能把白的变成黑的,我们之前谈到百慕大三角之谜时也有过类似的情况。

所以有时我说话也特别小心,就怕被人断头掐尾,给我戴帽子,说我是种族主义者或者信伪科学的人。因此,大家以后在电视节目中如果看到某个专家说了一些匪夷所思、违反常识的话,首先要想一想,有没有被断章取义。多质疑总是没错的。

纪录片中还提到了:

霍普威尔文明,声称这个族群得到了希伯来民族的帮助,不但文明程度大大提升,还和外来民族进行了基因交换,也就是有了后代。

《无神论者期刊》对这个说法也加以了明确的否定,当然,即便是久负盛名的科学打假期刊,我们也应当关注他的求证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

DNA 的证据

调查人员表示,现有的 DNA 研究数据无法让人相信,霍普威尔人和现在居住在中东的以色列人之间有着血亲关系。虽然纪录片里对此吹得天花乱坠,但根本没有任何实锤的证据。

科学家们从霍普威尔的相关遗址中提取了 73 具遗体的 DNA。经过分析:

这些霍普威尔人母系遗传的线粒体 DNA 的成分和其他美国土著人口的基本相同。

而把霍普威尔人种与其他古代人种作比较时,发现他们与亚洲人的基因最为接近。基于现有的超过 150 项美洲原住民遗传变异的研究(还涵盖了父系遗传的 Y 染色体和双亲遗传的常染色体),科学共同体的结论是,所有美国原住民都来自一个单一的人种,这个人种在 14000-20000 年前从亚洲迁徙到了美洲。

这部纪录片里当然没有提到科学共同体的这一主流观点,它强调的是对霍普威尔基因数据的另一种解读。具体来说,它认为霍普威尔的人口中存在一种叫“单倍群 X”的线粒体谱系,这能说明以色列人在远古曾经到过美洲,因为单倍群 X 起源于以色列的加利利山。但是《无神论者期刊》的专家指出,这个说法有三个地方站不住脚:

  • 一、虽然有几项遗传研究表明单倍群 X 首先在近东地区(包括以色列、土耳其、叙利亚在内的亚洲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进化,但这些研究没有提及,它只存在于以色列人或其他说希伯来语的人口中。事实上,单倍群 X 遍布的地区很广,除了远东地区,欧亚大陆西部和非洲北部的人口中也有存在这种谱系。
  • 二、更为重要的是,就算纪录片里的说法成立,单倍群 X 起源于以色列的加利利山,然后这群人来到了美洲,但科学研究没有发现加利利人口中的单倍群 X 和美国原住民中的单倍群 X 密切相关。
  • 三、如果在研究霍普威尔人的人种起源时,把所有关注焦点都集中在单倍群 X 上,而忽视了其它基因,这种做法是不恰当,更是极具误导性的。事实上,经过考证,在提取了基因样本的 73 具霍普威尔遗骸中,只有一具发现了单倍群 X。而这一点被刻意忽略掉了。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美洲原住民中有任何常见的中东基因,比如中东 Y 染色体单倍群。

由此,这三点加起来可以认为,基因数据很难推导出以色列人到达过远古美洲的结论。

关于史前文明的传说还有很多,包括古玛雅人已经有了宇航技术等等,但是,如果大家首先带着一颗质疑的心态去详细查证的话,就会发现,凡是广泛流传的史前文明传说,也必然被广泛地打假。

最后,这一节就是希望提醒大家,

除了报刊书籍和电影可能存在伪科学,纪录片也是伪科学的重灾区。我们在“濒死体验”中也打假过一部纪录片。

我想,观看纪录片还是要尽量选择 BBC、国家地理、Discovery 等比较知名的机构发布的作品。当然,虽然科学声音现在还不能与这些国外的大媒体相提并论,但我们也会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每一个视频节目。不过,不论是谁出品的节目,科学精神都要求我们时刻保持着一颗质疑和求证的心态去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