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渡江戰役的參與者是二野和三野,“百萬雄師過大江”指的是4月份在長江中下游的渡江行動。

實際上,實力最強的第四野戰軍也參與了渡江戰役,在第二階段從長江中上游渡江。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此時,蔣軍中保存最完整的是華中“剿總”白崇禧、宋希濂集團,長期在大別山和河南湖北等地追擊二野,始終未受較大打擊。早在紅軍時期,綽號“廣西猴子兵”的桂系,在蔣軍中戰鬥力比較狡詐強悍,“小諸葛”鮮有敗績,曾給劉鄧大軍造成了很大麻煩。

面對這樣的對手,最強的第四野戰軍出動了。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一)四野南下,在兩個軍裡配備1個大將、4個上將的豪華陣容

經過遼瀋大戰,入關再戰平津後的第四野戰軍原本需要休整,擬於平津戰役結束後休整兩個月,5月再南下,主要方向是中南地區。

本來沒有計劃讓四野參加渡江戰役,但部署渡江的陳、鄧認為,如果四野比三野、二野晚些行動,華中的白崇禧就會自西向東攻擊渡江部隊,這顯然是非常不利的。而四野是當時我軍最大的一支戰略機動集團,因此建議四野抽調40萬人提前南下,在二野、三野渡江時牽制華中的白崇禧,讓其不敢投入其它戰場。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當時,白崇禧的華中“剿總”是蔣軍僅存的最完整的集團,尚存15個軍40個師近25萬人。不僅主力未受打擊,還保留了相當數量的桂系部隊。蔣軍“五大主力”覆滅後,桂系“鋼7軍”和第48軍是蔣軍為數不多的幾支精銳了。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但是要抽調40萬人(四野的一半兵力)提前南下,調配人員、安置傷員、後勤保障以及對傅作義部隊的改編都是很大問題,短時間裡是不可能完成的。

西柏坡發出電報,命令陳、鄧繼續準備,林、羅可先抽調兩三個軍提前南下,保障二野、三野的側翼安全。2月9日,渡江戰役總前委再次致電西柏坡,請求四野抽3個軍20萬人儘快出動。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西柏坡催促林、羅六日內出動,沿平漢路南下,先到河南,再逼武漢。但六天時間實在不夠,林、羅請求再給六天。

終於,四野出動了,抽調40軍、43軍2個軍12萬人組成先遣兵團。為對付精銳的桂軍,40軍和43軍都是四野的頭等主力。40軍是著名的“旋風部隊”,軍長韓先楚,政委羅舜初;43軍前身可以追溯到葉挺獨立團,是我黨最早的武裝力量,也是著名的“鐵軍”54軍的前身,軍長洪學智,政委賴傳珠。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四野派出了最精銳的力量,12兵團司令員兼政委蕭勁光親自上陣,副司令陳伯鈞當副手。這

兩個軍裡,雲集了日後的1位大將(蕭勁光)、4位上將(洪學智,陳伯鈞,韓先楚,賴傳珠),這樣的陣容配備,是極其罕見的。

(二)“小諸葛”久聞林彪威名,“猴子兵”幹不過四野,奪路而逃

先遣12兵團5月4日乘虛渡江,迅速佔領南岸,同時開始蒐集船隻,為後續大部隊渡江使用。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四野主力70萬人出動了,分別從正太路、平漢路和津浦路南下,隨行的還有2萬多東北華北抽調的地方幹部,沿途開展工作。

此時中下游的渡江戰役已經基本勝利,白崇禧不僅側翼暴露,頭上還即將面臨著四野的鐵拳。他只好命令部分兵力遲滯四野大軍滾滾而來,主力全線向南撤退,宋希濂兵團向西撤,確保川陝門戶,試圖守住四川。

四野重拳出手。5月14日,43軍突然發起攻擊,奪得渡口並控制沿江地段,隨即次日渡江,迅速突破防線,蔣軍126軍305團聞風起義。43軍全軍渡江南進,三天後解放湖北黃石、大冶,江西瑞昌、九江。

40軍同日發動進攻,16日佔領漢口,17日解放武漢三鎮。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攻擊白崇禧的同時,還在攻擊宋希濂。13兵團程子華指揮38軍、39軍(配屬)、47軍、49軍和湖北軍區猛攻宜昌,38軍迅速渡江迂迴,同時以炮火封鎖江面,阻止宋希濂南撤。宋希濂逃至湘西山區,我軍只好停止追擊,切斷了白崇禧和宋希濂的聯繫。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先遣兵團順利渡江,大大出乎了四野指揮部的意料,決定乘勝全面進攻,先遣12兵團從武漢向長沙進攻;13兵團佔領常德;14兵團在12兵團後跟進;15兵團向南昌進軍。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12,13,14是我軍戰鬥力最強的幾個兵團,幾乎一個軍都有五六萬人,戰鬥連隊都是一百五十多人,大大高於其它野戰軍,幾年後首批入朝作戰部隊多是出自這幾個兵團。如此凌厲的攻勢如開閘洩洪,蔣軍哪裡抵擋得住?

終於,林彪率軍重新踏上了家鄉湖北的土地。

(三)白崇禧趁亂跑路,林彪未收穫預期效果,打回湖北老家

被突破長江後,此時的“小諸葛”還打算利用四野只有2個軍渡江、主力還在北岸的時機,集中力量反擊40軍和43軍,爭取打個殲滅戰,挫挫四野銳氣。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面對反擊,實力雄厚的四野非但沒有惶恐,反而打算將計就計,直接趁機捕捉白崇禧集團。關鍵是,40軍和43軍要在主力到達之前把白崇禧吸引住,然後以突然動作切斷其退路,再實施圍殲。

為了不打草驚蛇,林彪命令40軍43軍直接就地固守,坐等白崇禧來打。

不過,“小諸葛”絕非浪得虛名,白崇禧非常謹慎,他發現四野主力正陸續到達長江北岸,如蓄水一樣慢慢雲集,自己處於劣勢,反擊計劃遂泡湯。

林彪重拳出擊,連續以重兵使用多個大迂迴大包抄。7月10日,15兵團停止追擊,12兵團和二野4兵團加速向兩翼迂迴。白崇禧又撤退,四野隨即追擊,但只殲滅了後尾一部。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白崇禧和宋希濂的狡詐,讓四野的湘贛戰役和宜沙戰役都沒有收穫預期的戰果,只殲滅了後尾。白崇禧向東逃往上海的夢想破滅了,宋希濂只好逃往四川,重走了當年被紅軍被追擊的長征路。

四野的出擊,保證了二野三野的側翼,二野三野在渡江後大舉南進,暢通無阻。林彪劍指中南,三年時間就從黑龍江直插兩廣、海南島而去。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林彪先遣兵團渡江,2個軍集中1大將4上將,卻未能合圍桂軍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