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為什麼不攻打伊梨?

雲迴天來


誠邀,如題。大清末年,天下崩亂,中亞首領阿古柏在英國和沙俄的暗中支持下趁大清忙於應付東南列強,悍然出兵奪取中國屬地新疆,清政府聞之震怒,幾經討論後派大將左宗棠率軍出征新疆,左宗棠向歐洲列強借款,以西方武器裝備清軍,最終打敗了阿古柏,兵圍沙俄佔領之下的伊犁,那麼視死如歸的左宗棠為何不攻打伊梨以收回新疆全境呢?

可能一:難道是伊犁的作用不大嗎?

伊梨位於新疆西部天山以北,與俄國,哈薩克斯坦等多國接壤,這就意味著,一旦跳過這個城市,就進入到了大清境內,所以伊犁的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伊梨也是絲綢的北道重鎮。而且伊梨也伴有平原,河流地形,雖是邊境但也非蠻荒之地,有經商寓居的自然條件。所以這個理由被排除

可能二:難道是俄羅斯人防禦嚴密,沒有戰機嗎?

其實也不是,因為據史料記載,在俄羅斯佔領伊犁的時候,俄國在西方與奧斯曼帝國幹看一架,不得不分調駐守伊犁戎行赴土耳其前線,是以清軍是由絕對戰機的。

首先,早在1879年,清朝的崇厚私行與沙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裡瓦幾亞公約》,割去霍爾果斯河以西和特克里斯河流域大片豐饒的疆域給沙俄。這時候的伊犁失去了戰略屏障,只是“已成彈丸孤注,控守彌難”的殘破空城,大清就算攻打下來,也是很難守住的

其次,左宗棠並非懼怕與俄交兵,而是考慮到我國的悉數全局,他可以督戰我國新疆西北部,可是中俄交攘多處,比如中國東北,就是一個虛弱的位置,一旦開戰,清政府是沒有能力雙線作戰的。結果就無法預想。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不是敢不敢打的問題,而是清政府不支持左宗棠跟沙俄開戰。

如果左宗棠在消滅阿古柏後,還敢再跟沙俄開戰,先不說打不打得贏的問題,就算清軍打的贏俄軍,那必然也是一筆巨的軍費大開支。反對派彈劾左宗棠的奏摺肯定會如洪水一樣把他“淹死”。

新疆自古就是勞師遠征的偏遠之地。一個王朝往往是盛世時期才會打新疆的主意,因為朝廷有錢嘛。而到了王朝的衰落期,百分之百的就會丟失,因為朝廷沒錢了。

乾隆皇帝當年剿滅準噶爾,收復新疆,再到同治皇帝丟失新疆,就是這麼一個朝廷從有錢到沒錢的過程。

1867年,阿古柏在新疆自封為王,建立哲德沙爾汗國偽政權時,清政府沒錢。

當時,清政府內部以李鴻章為代表的一派人就認為西北塞防不重要,建議把西北塞防的經費拿來全部放在東南海防上。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裡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依臣看,新疆不復,與肢體之元氣無傷,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為好。

這話的意思是說,從經濟角度考慮,新疆那地方太窮,收回來了也沒用。



左宗棠是個暴脾氣,聽到李鴻章這麼抹黑新疆,當即就怒了。他從經濟意義上反駁了李中堂:

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里荒漠,實為聚寶之盆。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少胡扯,新疆是個非常有潛力的地方,經濟發展空間很大。

緊接著,左宗棠又從軍事意義上對李鴻章的觀點進行了反駁:

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而況今之與昔,事勢攸殊。俄人拓境日廣,由西向東萬餘里,與我北境相連,僅中段有蒙部為之遮閡。徙薪宜遠,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為綢繆者也。

這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如果我們現在不管新疆,以後俄國人肯定會佔了新疆,之後必定還會去佔外蒙古。屆時陝西、甘肅、山西乃至華北都受威脅。如果新疆要丟了,你覺得那些領土能夠保得住嗎?

很顯然,這是一句振聾發聵的話。

作為最後的決策者,慈禧太后採納了左宗棠的意見,並且任命他為欽差大臣,正式批准收復新疆。



但是,慈禧雖然批准了,可她沒有足夠的銀子可供左宗棠出師。所以收復新疆的一部分軍費開支,只能靠左宗棠自己想法籌募。

並且,慈禧只是批准左宗棠收復新疆,沒有讓他去惹沙俄。因為伊犁被俄軍佔著,清政府對沙俄是既怕得罪,又想引為援助。不敢跟沙俄硬鋼。

於是,左宗棠就帶著緊箍咒,兩手空空的就踏上了收復新疆的艱難之路。

首先,他要想辦法補足軍費。出兵之前,左宗棠大概的算過,他率領的七萬大軍需要餉銀約六百萬兩,外加後勤運糧的經費,實際開銷在八百萬兩左右。而且這個數字還只是正常的開支,其它諸如士兵的補償費、遣散費等,都還沒有列入這個清單。而當時清政府的財政極為紊亂,國庫空虛。只能給左宗棠撥付五百萬兩的軍費。剩下的三百萬兩銀子要靠左宗棠自己負責募捐。

為了收復新疆,左宗棠委託胡雪巖向歐洲列強借款。這在當時是奇聞,堂堂天朝大國還要靠跟洋人借錢才能打仗,丟死人了。不過左宗棠不在乎,他認定收復失地比自己丟面子要重要的多。面子什麼的,是靠實力爭取來的。不借錢倒是有面子了,但是160萬平方公里的新疆也丟了。



借到錢後,左宗棠沒有采用傳統的後勤供應模式,也就是靠關內運糧食到新疆。而是再次創造性的通過俄羅斯商人採糧,將清軍的後勤採購和運輸的艱鉅任務承包給了俄羅斯商人(實際是沙俄陸軍的一名上尉)。後來這個俄羅斯商人也確實幫助左宗棠解決了運糧問題,前後共運輸1500萬斤糧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清軍糧食轉運的困難。

最終在解決了糧食問題後,清軍消滅了阿古柏偽政權,收復了新疆大部分失地。擺在左宗棠面前的困難,只有一個伊犁了。可是由於與沙俄外交是大事件,左宗棠一個人無法決斷。於是關於伊犁問題,清政府便派代表與沙俄展開了談判。

1879年(光緒五年),在沙俄威逼下,清政府代表崇厚簽訂了《里瓦幾亞條約》。這個條約的內容不重要,大家只需要記得一點就可以了——這是一非常不平等的條約,既要割地,還要賠款。

左宗棠聽說後,怒火沖天,立即便向朝廷上奏摺彈劾崇厚。並給出了自己的意見:咱們這次沒打輸,為什麼要割地?必須跟沙俄再談,堅決不割地。實在不行就開戰!我雖然老了,但還能再跟他們打一場。

武事不競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茲一矢未加,乃遽議捐棄要地,饜其所欲,譬由投犬以骨,骨盡而噬仍不止。目前之患既然,異日之憂曷極!此可為嘆息痛恨者矣!……為今之計,當先之以議論,委婉而用機,次決之以戰陣,堅忍而求勝。臣雖衰慵無似,敢不勉旃。

慈禧在收到左宗棠奏疏後,考慮再三,最終將治崇厚罪,再派代表與沙俄談判。然而沙俄據不讓步,使談判陷入僵局。左宗棠聽說後,向朝廷請戰,二度率兵進入新疆和沙俄軍對峙了四個月。中間幾度擦槍走火,但雙方都保持了剋制。

後來沙俄迫於壓力,在談判中讓步。清朝於是收回了伊犁地區,基本保持了1860年之後的邊境線。



回看這段歷史,左宗棠功德無量。收復新疆的決定,是他據理力爭來的;具體方案是他策劃的;具體的作戰是他指揮打的;後來的談判也是在他撐腰下,才最終談下來。就連一部分軍費也是他自己辦法湊的。整個過程他是費心費力,無愧於心。

雖說最後未能用武力趕走沙俄軍隊,是一個小遺憾,可是這跟他沒關係。因為開戰與否的決定權在朝廷,他只是臣子,並不是決策者。不能拿這種事情強人所難。但如果真的開戰,他也不怕。他敢跟沙俄對峙,他就敢開戰。三湘子弟,就是有這股蠻勁。

事實上,左宗棠本身就是鷹派思維。他覺得只要能打贏,就沒有必要向洋人退讓。就算打不贏,拼死一戰也比拱手而降好。

不過說句實話,左宗棠如果當時硬鋼了,他的下場可能不會太好。當時清政府的政策整體偏軟,對洋人的態度曖昧,左宗棠這種跟洋人死磕到底的性格,其實在朝廷裡面很不受待見。

再看今日之新疆,哪裡如李大人所說,是個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煙稀少的化外之地?明明就是我國的資源大省、畜牧業大省。瓜果質量更是居全國之冠,風景更是全國一絕。“放假就出國”的朋友,真的可以去到那邊走走看看。因為新疆很美。



這樣的大好河山,如果丟在了誰的手上,那才是千古罪人。


Mer86


左宗棠一舉收復新疆全境,為什麼獨獨不攻打伊利,繼續讓俄國佔領伊犁,最後只能算是買回伊利呢?而且也損失了一部分的領土呢?當時清軍剛收復新疆大部分地區,士氣正盛,這個時候打伊犁不是正好嗎,左宗棠為什麼不打呢?

很簡單打不過!!!當時清朝和俄國可以說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左宗棠打的話只能是必敗。不但伊犁收不回來,很可能俄國會派大軍進入新疆,順勢佔領新疆。

新疆佔了中國陸地面積的六分之一,是中國西北的大門戶,丟新疆則蒙古不保,蒙古不保則中原必失。

當時清朝晚期,當時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當時清政府忙於鎮壓太平天國而忽視了西北地區,導致新疆各地的回族,維吾爾族等等相繼爆發起義。1865年,喀什噶爾的回部請求浩罕汗國增援,浩罕可汗派阿古柏率軍進入新疆,佔據整個回疆,建立政教合一的哲德沙爾汗國。當時阿古柏的背後就是英國,俄國人支持的,所以阿古柏也是才敢大膽的佔領了整個新疆。1871年的時候沙俄乘勢佔領了新疆的伊犁地區。

1877年4月左宗棠率軍進入新疆,到了這個時候,阿古柏已經盤踞新疆十餘年了。可謂是根深蒂固。但是就是再這樣的局勢下,左宗棠還是一路勢如破竹,收復了除了伊利的整個新疆。

但是這個時候左宗棠也是不敢打伊犁了。阿古柏能夠輕鬆的打贏,主要還是因為這些都是一些雜牌軍。清軍一到基本上就是摧枯拉朽。

但是佔據伊犁的俄軍卻不一樣,這些都是俄國人正規的軍隊,更關鍵的還是當時清政府也是不敢俄國打的,阿古柏雖然是英國和俄國支持的,但是畢竟這兩個國家只是背地裡支持,出面的還是阿古柏,所以清政府敢消滅阿古柏,但是當時在伊犁的卻是俄國正牌的軍隊,清軍當時怎麼也不敢打伊利的。

1877年的時候,左宗棠忙於收復新疆,但是俄國人這個時候在中亞和當時中亞最強大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正在打仗,結果俄國人集結了48個步兵師78萬人一舉打敗了奧斯曼土耳其,此後奧斯曼土耳其土崩瓦解。想想這個時候清軍如果和俄國人打會是什麼樣的結局。當時奧斯曼土耳其也是封建國家,可以說和清朝完全是一樣,看起來龐大,但是已經是一條破敗不堪的大船了。

所以這個時候清朝只能是和談了,派去了曾紀澤和俄國人談判,這個時候左宗棠也是故意假裝要攻打伊犁,俄國人當時也是不想和清朝繼續再打了當時和奧斯曼土耳其打也是損失不小,於是在1881年的時候和清朝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條約規定: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面的齋桑湖以東地區共七萬多平方公里被俄國強行割去,賠款九百萬盧布也就是509萬兩白銀。

這個時候清朝才算是收復了新疆全境!


中國歷史研究所


左宗棠之所以不攻打伊犁,是因為駐守伊犁的是清廷最大苦主——沙俄軍隊,而不是阿古柏、白彥虎之類的少數民族雜牌軍。所以,在審時度勢之下,左宗棠與曾紀澤唱了一出雙簧戲,施展的正是“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

大棒,自然是左文襄公左宗棠,這位年逾花甲的老將軍在肅清陝甘回亂之後,受任欽差大臣,全權負責督辦新疆軍務,剿滅阿古柏和白彥虎勢力,這個過程還算比較順利,在1876年正式出兵一年之後,基本達成了戰略目標,阿古柏自殺,白彥虎逃至俄境。

剩下的威脅就只有沙俄了,在新疆內亂時,沙俄先是脅迫清廷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鯨吞了西北地區44萬平方公里土地,這還是趁著英法聯軍禍害中國時與清廷簽署的《中俄北京條約》的延伸。消化完伊犁河下游後,沙俄的胃口很快得寸進尺,把目光又盯上了伊犁河谷。1871年,沙俄軍隊以“護僑”為名,進佔伊犁河谷地帶,跟清廷的解釋是“回亂未靖,代收代守”、“日後交還”,這也是先站住腳跟,再謀求法理的老把戲,焦頭爛額而又鞭長莫及的清廷自然只好無奈的接受現狀。

到了1878年初,新疆的北疆南疆,除了伊犁之外已全部肅清,左宗棠開始謀定伊犁。他先是婉拒了手下大將劉錦堂和金順乘勝追擊殺入伊犁的建議,而後上報清廷,請求先與沙俄交涉歸還伊犁事宜,因為畢竟沙俄之前進佔伊犁時打的旗號是“回亂未靖、代收代收”,現在亂局已定,沙俄失去了坐擁伊犁的口實。

慈禧先是在李鴻章的建議下,捨棄曾紀澤,派崇厚出使沙俄談判,崇厚帶回來的《里瓦幾亞條約》,直接把伊犁大部拱手相送。左宗棠據理力爭,慈禧法辦崇厚,改派翁同酥與左宗棠支持的曾紀澤出使沙俄,另行談判。

曾紀澤出使沙俄前,左宗棠在新疆曾為之踐行,兩個人圍繞著“胡蘿蔔加大棒”政策籌謀就位。

作為大棒,左宗棠隨即部署兵力,抬棺挺進至伊犁外圍,保持了軍事上的高壓態勢。

作為胡蘿蔔,曾紀澤據理力爭,收回了伊犁河谷,但囿於沙俄逼迫(明言不欲以曾為談判對手,想直接派使去北京談判,與清朝所有皇帝一樣,慈禧最怕這個)、清廷施壓,最終簽訂的《中俄伊犁條約》也割讓了部分土地,並賠款509萬兩白銀,是為胡蘿蔔。

作為沙俄一方,彼時剛剛結束與土耳其的第十次大戰,由於當時駐守伊犁的兵力大部已被抽調至土耳其戰場,伊犁戰備空虛,國庫也比較吃緊,實際上也是防守不住左宗棠的軍事進攻。

比起二百多年間與沙俄大戰十二次、抗爭至死的土耳其人,清廷血性大是不足,屢屢喪權辱國割地賠銀的條約也被後人不齒,看看現在的超級縮微版土境,似乎清廷也有幾分“忍辱負重砥礪前行”的歪理。


歷來現實



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最大的功績,必定是收復新疆。今天我們也常調侃,如果沒有左宗棠,去新疆或許就要辦簽證了。可見,收復新疆,可歌可頌。但幕後永遠比臺前艱難,其中的始末,一波三折。不僅有李鴻章等人的反對,更有伊犁問題,差點讓這一壯舉成為“爛尾工程”。


(左宗棠)


左宗棠收復新疆始末


1864年,天平天國運動和同治回亂波及到新疆,新疆各勢力趁機而起,喀什噶爾、柯爾克孜族部落和回族,紛紛佔地為王,局面混亂。後來外部勢力浩罕汗國介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1867年,浩罕汗國將領阿古柏盤踞新疆,建立“洪福汗國”。


1872年,清廷討論阿古柏之事,左宗棠主張收復,並且戰略都已經想好,“緩進速決”。“緩進”即準備充分,左宗棠用一年半的時間湊軍餉,屯糧草,整頓軍隊。“速決”即速戰速決,因為國庫空虛,軍費緊張,左宗棠認為在一年半內獲取全勝最好。


(新疆地理位置)


事情沒有一帆風順,1875年,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和左宗棠的“塞防”派爭論不休,李鴻章認為新疆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不應該竭盡天下的財力去西征。左宗棠則反駁如果失去新疆,西北邊防無屏障,對內有損國威,對外也會助長列強侵略氣焰……力排眾議,終於在1876年,左宗棠領著西征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花路。


僅一年多的時間,西征軍一路勢如破竹,攻克了外寇侵佔的南疆八城,收復了除伊犁外的新疆領土。


(清軍收復新疆戰要圖)


左宗棠為什麼不攻打伊犁?


當時的西征軍,勢不可擋,為什麼左宗棠不選擇一鼓作氣,攻打伊犁?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國庫空虛

左宗棠申報軍費預算時,精確到一個人、一匹馬每日所需要的糧草,而且計算出了每一百里的運費和消耗。甚至比較了用毛驢、駱駝還是車輛運輸,哪種更節省開支。算出來後,還要自己去四處張羅籌措。可以看出,國庫已經空空如也,支撐不起戰爭的消耗了。


(左宗棠借錢打戰)


2. 伊犁被沙俄所佔領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識,1871年,俄國趁阿古柏侵佔新疆之際,派兵佔領了伊犁。所以,若要攻打伊犁,對手不是阿古柏部落這樣的“地痞”,而是訓練有素的沙俄軍隊。


所以,在收復新疆的戰術上分析上,左宗棠認為“欲收伊犁,必先克迪化”。沙俄國大兵強,如果先收伊犁,損傷了元氣,不利於討伐迪化城(今烏魯木齊)。


(左宗棠生平圖譜)


3.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1877年,俄國和土耳其爆發第十次俄土戰爭。或許有人會認為,有了土耳其的牽制,這是最好奪回伊犁的時機。金順也建議左宗棠應趁機奪取伊犁,但左宗棠仍然是拒絕了。


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這時和沙俄交手,一時佔據了上風,但這注定會是一場持久戰。如果後續清廷的支援跟不上的話,最終除了勞民傷財也不會達成目的。


(歷時百年的俄土戰爭)


4. 有能避免武力的正當理由

什麼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俄國在伊犁問題上完美演繹。當初佔領伊犁時,俄國找了一個“安定邊疆秩序”的藉口,還允諾只是“代為收復”,如果清軍平定了叛亂,就“當即交還”。


所以說,Flag不要隨便立,幾年後,清軍果然收復了新疆各地。左宗棠就利用這個口實,恩威並施,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了伊犁問題。雖然最終是用錢“買”回了伊犁,但是對於當時積貧積弱的清政府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


(《中俄伊犁條約》局部)


1757年,乾隆平定準噶爾叛亂,把這塊土地取名為“新疆”。100多年後,古稀之年的左宗棠再次收復新疆,故土新歸……


關注“全歷史”

在這裡

文明脈絡隨心玩轉,關係圖譜任你來盤

世有萬象,史有千面

換個角度看世界!!!


全歷史


這個問題要從地理和軍事兩個方面來分析,由於前面有同學已經講過整個戰爭過程,因此,我作為補充補章。

歷史背景:沙俄侵犯新疆時,清政府正面臨東部沿海壓力,對西部基本表示無力。光緒年,清政府已經無力承擔大規模用兵,朝堂一籌莫展。

64歲高齡左宗棠臨危受命。熟知政治、地理、軍事的的左宗棠使用精兵政策,10留6、7。新疆路途遙遠兵員消耗糧草成為第一大難題。只使用能征慣戰的兵進疆。

新疆北牧南耕,南疆不發達,北疆發達。給予這兩個重要因素,左宗棠制定了“先北後難,緩進急攻”戰略。

清政府也是下了很大決心,戶部籌銀200萬兩,各省協助300萬兩,借外債500萬兩,如此依然不足以打勝準備。後向洋商和華商借款2200餘萬兩白銀。

陝甘調集民夫10幾萬,基本3人保障一人。逐步向西推進。這就是緩進,主要是等後勤補給。新疆可沒吃沒喝,只能靠內地長途運送。這也是戰爭的最大難點,被左宗棠解決。

到地就開打,絕不猶豫。這是急攻,時間戰,消耗戰不允許拖拉,後勤扛不住。戰爭進行到今天伊犁邊境地方。實際上,後勤已經到了戰略極限。再用兵,就要有打敗仗危險。


核子獵潛艇


對於左宗棠為何沒有攻擊伊犁,我們首先需要梳理一下左宗棠西征的過程。

公元1865,中亞浩罕汗的軍事頭目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乘新疆動亂之機率軍侵入,自立為“汗”,建立偽政權,;之後,沙俄也出兵佔領伊犁地區。新疆面臨被英、俄肢解的威脅。而清廷內部,雖然也進入了所謂“同治中興”。但是對於“塞防”和“海防”之間的爭論,幾乎已經演變成了李鴻章和左宗棠的兩人之間的“政治鬥爭”。而且,在西北地區爆發了大規模的暴亂。所以,無法及時對新疆地區採取措施。

不過,到了光緒繼位之後,西北的叛亂已經平定。而由於面臨的來自沙俄的威脅太過嚴重,所以“塞防”逐漸受到重視。所以清廷最終採納了左宗棠意見,積極的開始了收復新疆的各項準備。於是,左宗棠開始採運軍糧,購置槍炮、彈藥,整頓,並且編組了一支6萬餘人的作戰部隊。在一切準備妥當之後,1876年,左宗棠開始出兵遠征,並制定了“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作戰方針。

作戰過程其實,相對而言極為簡單。雖然阿古柏有沙俄人的支持,但是其軍隊的戰鬥力極差,而且得不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所以,清軍幾乎摧枯拉朽的收復了被阿古柏佔領的七座城池。從6月初,左宗棠的的大將劉錦棠抵古城,與烏魯木齊都統金順部,匯合,到11月6日攻克瑪納斯南城,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收復了北疆。只是由於大雪封山,暫停向南疆進行攻擊。到了1877年4月14日,清軍經過幾個月的充分準備,開始向南疆進軍,9月就收復了達坂、吐魯番、托克遜三城。10月,清軍在一個月內馳驅1000公里,連克喀喇沙爾、庫車、阿克蘇、烏什等南疆東四城。到了1878年1月2日,清軍克復和闐。至此,新疆全境除伊犁地區外,全部收復。清軍收復新疆之戰取得偉大勝利。

不過,此時無論是清廷內部的“海防派”,還是沙俄都開始對清廷施加壓力。一方面,1875年日本對臺灣進行了攻擊,讓海防的壓力陡然增加;另一方面,沙俄開始了戰爭威脅,並聲稱要與日本結盟。結果,讓清廷錯亂。以至於,讓開始部署軍隊準備收復伊犁的左宗棠從西北前線回到了京城。最終採用了何談的方式,解決伊犁問題。


潞州節度


1871年沙俄強佔了新疆的伊犁地區後,左宗棠就曾說過:誓與此虜周旋到底!左宗棠是絕不會屈復於俄國人的。但那時新疆阿古柏分裂勢力作亂,俄國人巧言令色的許諾過清政府,只要你們收復烏魯木齊,到時把伊犁還給你們,果然1878年,左宗棠收復了除伊犁以外的所有新疆地區,清朝立刻派使者與沙俄談判,但俄國人拒不承認,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在1878年7月照會俄國公使,我們準備派左宗棠與你們進行談判收回伊犁問題。

圖為俄國人拍攝1875年左宗棠的部隊。

俄國人非常怕左宗棠的,一是左宗棠會打仗,更是打仗不怕死,所以拒絕左宗棠來談判,主戰派的左宗棠也一直都在周邊統籌兵事,隨時準備武力拿下伊犁,而軟弱的清政府懾於沙俄的淫威還是決定進行談判,而且當時在對待伊犁問題上,李鴻章主張妥協忍讓,1878年在盛京將軍崇厚談判失敗後,再派曾國藩之子曾紀澤任駐俄公使,繼續談判。

圖為左宗棠照片。

而主戰派的左宗棠依然表示了武力收復伊犁的決心,1880年已經68歲的左宗棠率大軍抬棺槨向哈密進軍,根本就沒打算回來,一定要跟俄國血戰到底。但是此時俄國也在調兵遣將,俄國軍艦已到了東海,準備對清政府武力恫嚇,此時的慈禧太后著急了,東北危急、北京危急、西北也危急,不能打仗,清政府決定還是主合。

圖為1875年,左宗棠部隊的炮車。

於是在1880年8月,清政府以北京急需老於兵事之大臣將左宗棠調回北京,所以左宗棠是在伊犁最需要他的時候離開了新疆,可以想象為奪伊犁,年近古稀的左宗棠不惜再披戰袍,抬棺出征,此等場面該是何等壯烈,其愛國之心該是何等的忠貞。

圖為湖南省湘陰縣左宗棠的柳莊故居。

可是妥協的清政府讓左宗棠空有報國之心,無限遺恨地離開了新疆,此時的曾紀澤已經到達俄國開始談判,最後於1881年初簽訂了《中俄伊犁條約》,以割讓特克斯流域一萬多平方公里土地並賠償900盧布為代價收回伊犁。


圖文繪歷史


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伊犁被沙俄佔領了,打不一定能打贏,但是給錢就一定可以贖回。左宗棠趁戰勝阿古柏收復新疆其他地方之威,派曾紀澤與沙俄談判,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許之以金,最終用509萬白銀贖回了伊犁地區。

左宗棠收復新疆其他地方,軍隊六七萬之眾,後勤部隊四五萬之多,只能供給前線兩三萬人作戰。西征大軍十多萬人,糧響軍需日費萬金,全靠胡雪巖的外國貸款,因此再與沙俄軍隊作戰,勝算不大,耗銀更多。



沙俄佔領伊犁後,後勤補給困難,當地百姓反攻,加上左宗棠數萬精兵在側,也深感堅守不易。英國在中亞煽風點火,驅動當地勢力反對沙俄,土耳其更是更沙俄打得不可開交。


左宗棠兵分三路包圍伊犁半年之久,清政府派曾國藩長子曾紀澤與沙俄談判,最終以900萬盧布的價格贖回了伊犁地區。能用錢解決的問題,慈禧太后還是同意不戰而屈人之兵的!


大秦鐵鷹劍士


左宗棠不攻打伊犁,是因為他畢竟是一個對世界大勢有所瞭解的人,非常清楚沙俄國力強大,不是清帝國可以正面對抗的。

清軍的炮是這樣的

當時和現在都有不少人,在收復新疆後就膨脹了,認為可以包打天下了,真的是這樣嗎?左宗棠收復新疆,對付的是些什麼敵人,六七萬所謂“哲德沙爾國”的軍隊裡,大部分都是新疆本地的反清武裝,以及從陝甘逃過來的回民軍殘部,只有不到一萬是所謂的侵略軍,其實不過是因為中亞故國被沙俄吞併,乘新疆動亂流竄過來的喪家之犬。

俄軍的炮是這樣的

這些人不過是烏合之眾,對付原來新疆的少數駐軍還可以,對上裝備了西式槍炮、有著十幾年戰爭經驗的西征軍完全就是被吊打的下場。

打敗這樣的敵人,並不值得得意忘形,所以左宗棠理智地多次阻止了部下的冒險行為。



光緒三年六月(1877年),俄國攻打土耳其,分調駐紮伊犁軍隊赴土耳其前線。此時,左宗棠的副手金順進言“願以本軍乘虛襲取伊犁”。左宗棠認為: “縱目前因事就功,將來必更難了結”,“斷不可挑釁生端,貽害大局”。

清軍打敗的所謂侵略軍,是這個吊樣

光緒四年正月,俄國收留了從新疆越境的回民軍白彥虎部,湘軍大將劉錦棠欲提兵越境剿捕白彥虎。 左宗棠阻止:“以兵臨之,勢必決裂”,認為大清與沙俄“東北、西北均與接界,兵事將無了期”,所以嚴令“不可釁自我開”。


即使俄國人的手下敗將土耳其,也比清軍強的多。當時清軍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戰力水平,估計也就現在國足在世界上的地位

後英國唆使俄國內部中亞部落造反,左宗棠部將鹹謂有機可乘,應該進兵伊犁。左宗棠認為: “俄英措隙已久,俄恃其國大,英恃其兵強,各不相下。我且綢繆墉戶,靜觀其敝,不以彼之強弱為意。而日夜思所以自強,亦不以彼之言我強我弱為意也。”




1878年左宗棠收復新疆同時,俄國也吊打了奧斯曼土耳其,在這場近代化戰爭中,俄國輕輕鬆鬆地集中了48個步兵師共72萬人、3000門大炮。左宗棠有多少兵?不過五六萬人,俄國只要派來對付土耳其軍隊的十分之一,別說伊犁了,新疆都保不住。



左宗棠清晰地認識到中俄國力懸殊,非常妥善地處理了與俄的關係,不讓俄國有所藉口。他力求明確界劃,反對越界侵佔,表面上看起來很慫,為的是國家大局和整體利益考慮。雖然後來清帝國花了900萬盧布才贖回伊犁,還被迫割讓了一部分領土,但作為弱國,行此棄車保帥之舉也是迫不得已,如果為了伊犁和俄國開戰的話,損失只會更大,誰讓你打不過人家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