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相信每一位有经验的妈妈都是练就了十八般武艺的。

其实从怀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是妈妈了。

那么我们满怀期待要面见的宝宝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肤如凝脂发如雪吗?让我们来一起揭开ta的庐山真面目吧。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什么是新生儿呢?

出生至28天的宝宝被称之为新生儿。

新生儿自身都有哪些特点呢?

  • 1.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正常的)和病理性黄疸(非正常)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三四天后皮肤开始变黄,这是正常的黄疸。

只要宝宝体内的“胆红素处理系统”逐渐成熟起来,让多余的胆红素逐渐变少,黄疸就自然消失了。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两周,不会对宝宝产生伤害。

不正常的黄疸通常出现的更早,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

只要是足月出生、十分健康的话,即使这种不正常的黄疸,也不太会对他产生伤害。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 2.新生宝宝的便便和尿液

出生不久后排出墨绿色的黏稠状胎便,2-3天后转成黄便。

出生24小时内第一次排出尿液,颜色淡黄,有时可能会带些橘红色结晶。

  • 3.新生宝宝的睡眠

一昼夜有18-22小时都处于睡眠状态,只有饿了、尿了才会醒来哭闹片刻,吃饱或更换尿布后安然入睡。

睡眠时,面部表情会有怪相,皱眉、咧嘴、双眼球上翻等,但如果宝宝长时间重复出现一种表情,妈妈们就该注意了。

有的新生儿睡觉时嘴巴微张,这是因为新生宝宝的鼻腔发育还不太完全,需要张着嘴帮助呼吸。

  • 4.新生宝宝的先天反射

新生宝宝大部分的早期行为都是反射行为,比如惊吓反射、抓握反射、翻正反射、咽反射、颈击反射、踏步反射、退缩反射等,大部分反射是出于好奇心,也有的是为了自我保护,有些则为其他目的。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 5.新生宝宝的视觉

新生宝宝的瞳孔在最初一两周比通常小,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但是他依然有视觉能力哦。

新生宝宝的视焦距调节能力差,看的也不远,想和宝宝进行眼神交流,那就在20-25厘米处吧。

这个距离也恰好是妈妈喂奶时和宝宝面对面的距离。

  • 6.新生宝宝的听觉

新生宝宝喜欢听妈妈高音调的声音胜于爸爸的浑厚低音,还能将声音与声源联系起来,分辨出声音的来向。

醒着时,近旁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宝宝都会聆听的。

  • 7.新生宝宝的触觉

新生儿对不同的温度、湿度、物体的之地和疼痛都有触觉感受能力,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时新生儿触觉最灵敏的部位。

新生宝宝的末梢神经还不够敏感,对痛觉的感受也比较迟缓。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新手妈妈遇到以下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 1. 宝宝不长反瘦了

新生宝宝出生后体重会生理性下降,下降值可以达到出生体重的9%。

有可能是因为:出生后排了便便和尿液、吐出了较多的羊水和黏液、通过呼吸和出汗排出了一些水分、妈妈最初几天奶水较少、宝宝出生后的几天补给量少等。

这个不必太担心,只要科学喂养、细心护理,体重一般会在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 2. 眼睛有点斜视

新生宝宝的眼球运动还不能很好的协调,所以有时候会看到宝宝的两个黑眼珠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看着像是“斜视”了,这种“斜视”是新生儿时期的正常现象,一般2-4周会自行消失。

  • 3. 青灰色的“胎记”

新生宝宝的背部和臀部等部位会有性状各异、大小及数目不等的青灰色胎记,这是真皮细胞的特殊色素积聚沉着造成的。

有的被称为“蒙古斑”,除了不太美观,其他的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必太过担心的。

这些“胎记”大约4岁左右可以完全消失,但少部分会终身保留。

新生儿有哪些特点?新手宝妈遇到以下6种情况,不必太过担心

  • 4. 宝宝打喷嚏

新生宝宝打喷嚏,虽然频率似乎比较高,但并不是感冒。

这是新生宝宝面对外界环境刺激的生理性反射,也是宝宝自己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

  • 5.“马牙”“螳螂嘴”

“马牙”是新生宝宝牙床黏膜上米粒大小的突起物,“螳螂嘴”是新生宝宝两颊内侧的明显突起,这些都会慢慢的消退,爸爸妈妈不要轻易拿针去挑,以免引起感染。

  • 6.蜕皮

新生宝宝在洗澡或换衣服时,常会有皮屑脱落,特别多见于手指及脚趾部位,其实这是正常现象。

另外,新生宝宝受冷或干燥空气的刺激,导致肌肤缺水,也会更容易掉皮。

以上所说的新生儿、新生宝宝指的是足月出生的0-28天内的健康宝宝。

内容参考:《儿科医生育儿圣经》、《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