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著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身上有着太多的闪光点,但他却同样遭遇了“中年危机”。我从哪里来?什么是成功?成功之后应该干什么?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白岩松

那是在他三十五六岁的时候。他挂着一大堆制片人的头衔,名声四起,小有成就。然而,在外人看来成功有名的白岩松,却有着不为外人知的困惑,比如对过早成名的紧张,对人性思索的困惑等。

当一些列问题盘结他的心头时,他遇到了道德经,后来他把《道德经》称为他的生命之书。

随着他走入《道德经》的世界,他发现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其中就有两个非常核心的困惑在《道德经》里就得到了浅显且非常直接的回答。

第一个问题是自私和无私到底是怎么样的关系?

第二个问题是你得到的各方的赞誉越来越多,满了怎么办?

《道德经》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认为自己所讲的“道”不同于他人之“道”,这也意味着中华文化对“道”有不同的理解。其实“道”在中华文化的视野下可以分为三种境界:

一是“小道”。

小道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指我们平常行走的道路,也可抽象为实现理想的路径。

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有路就有希望,没路就没有希望,这个“路”就是小道。

李白讲“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屈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秋瑾牺牲之前,面对中国的未来,发出无奈的呐喊:“秋风秋雨愁煞人”。

他们之所以迷茫,之所以愁,就是因为找不着路,找不到实现理想的具体途径,这是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

第二,指人类积累的具体知识、做事的具体的技能和方法。

比如架桥铺路、养花种树、书法绘画、生儿育女,等等。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二是“中道”。

“中道”讲的是规律,是路线和方向问题,是人类在前行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领域所总结的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规律与法则。

比如治国之道、交友之道、为学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用兵之道、处世之道、养生之道,等等。

相比“小道”而言,“中道”更具有某种规律特质,更加宏观而抽象,但是亦可用、可观、可触,易知、易学、易懂,是为防止后人走更多的弯路而做出的科学的总结。

三是“大道”。

老子的“道”不是指“小道”,也不是指“中道”,而是指“大道”。

什么叫“大道”?“大道”就是世界的本原,就是对事物终极问题的思考。

比如,人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宇宙从何处来?要到何处去?何谓生?何谓死?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人死后有没有灵魂?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为什么活着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是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认识世界的维度;

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选择。

相对于“小道”和“中道”,“大道”显得更加空洞无物,无处探寻,所以,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都往往会把它忽略。

但是,当我们落入陷阱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事我们没有想明白,没有从“大道”上分析问题,没有以一种健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引领我们的生活,最终使我们误入歧途。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人而言,什么最重要?当然是生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为了名利,为了金钱,为了欲望而牺牲自由、健康,乃至生命,每到此时,人人都会幡然醒悟,但是,世界上没有治后悔的药物,最终只能抱憾此生。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把人生的“大道”弄明白。

小道、中道、大道这“三道”中蕴含着我们考虑问题的三种思维方式:

一是小道思维,又叫“技术思维”,解决“怎么干”的问题,核心是技术的问题。

二是中道思维,又叫“规律思维”,解决路线和方向的问题。

三是大道思维,又叫“终极思维”,解决“干不干”和“为什么干”的问题。

我们无论考虑什么问题,都应该坚持这样的一个思维逻辑 — 大、中、小。

很多时候我们认识问题之所以会跑偏,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大道思维”,拍脑袋就干,根本没有弄明白终极目的是什么、最终归属是什么,对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

其实,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举一个很现实的案例。

这些年,我们在执着地谋发展,发展本身是硬道理,这无可争辩,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是有些时候,“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原来我们对“发展之道”的认识有所偏颇,

主要存在两个认识问题:

一是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发展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与赚钱钱是手段,不是目的道理一样。

而事实上,这些年来我们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没有因为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的进步而获得相应的提升,人们反而要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道德和诚信问题、官员腐败问题……

我们往往为了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而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有些行为甚至透支了一个民族的未来,有些损失需要用更大的代价来挽回,而有些可能永远无法挽回了。

二是把“发展”简单地理解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为了谋求经济指标上升,人们不惜付出环境和人文的代价,甚至不顾民心、民愿,最后把整个社会武装成了一架“功利的机器”,也随之带来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滋长了人们为了牟取钱财而不择手段的理念。

“笑贫不笑娼”“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这样的拜金思想在当前的社会上横行,几千年来良好的道德基础几乎被掏空,而随之带来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隐患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由此可见,看似空洞无物的“大道”,实际上却统领着事物全局的发展方向,缺乏“大道思维”,就不可能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也就不可能建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最后导致社会治理的困难,也就毫不奇怪了。


佛说:放下就是拥有,你要放下什么?老子:放下这个3个就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