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赏析,第六十九章;古之用兵有言

古之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道德经》赏析,第六十九章;古之用兵有言

古代的大兵法家说过:“我不敢主动挑起战争而只是不得已被迫应战,不敢有丝毫逞强好胜而宁可忍辱退让。”这是自认我方谋略不出众、作战无阵容、相斗无勇力、武器不精良、战斗难取胜。所以十二分谨慎不敢有丝毫轻敌之心,这样才能全力地发挥出最强的战力。最大的危险就是低估敌人的实力,这样就一定会丧失自己的精锐。所以在双方兵力综合情况差不多的情况下,陷于绝境而士气悲愤的一方会取得胜利。

老子《道德经》赏析,第六十九章;古之用兵有言

赏析:

本章从用兵的角度来阐述了“守柔”、“守雌”、“处下”的道理。“主”是主动的,“客”是被动的;“进”是主动一类的行为,“退”是被动一类的行为。也就是说,战争是应该尽量避免的,是不应该主动挑起战争的。战争是暴力行为,最初发动战争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逼迫对方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意志,这是人类自相残杀的野蛮行为。这种行为深为天道之所忌。历史上无数例子都说明了“好战者必亡”这个道理。“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国的古训。在第三十章上老子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武力所能征服的最多是躯体和外表,而不能让人心乐诚服。单纯依靠武力甚至连躯体和外表都不能长久征服。只有依靠道德和文明才能获得人们全身心的归附。战争所摧毁的不仅是人类的生命和物质财富,更深一层是亵渎了人类的文明和精神,无论什么战争发展到最后都是两败俱伤的;人类只有依靠道德和文明来共同协商、共同发展才能“共赢”,才是人类文明的根本出路。

老子《道德经》赏析,第六十九章;古之用兵有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