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從歷史上看,皇帝后宮佳麗無數,每一位皇帝都有很多嬪妃。皇帝嬪妃多,主要還是為皇室傳宗接代。但並不是每一位皇帝都有很多妃嬪,在清朝12個皇帝中,早夭的順治皇帝也有20位后妃,同治皇帝19歲駕崩,也有5個后妃。但有一位皇帝妃嬪有16位,為何只有4位留下記載,為何後世認為嘉慶皇帝后妃偏少,還認為嘉慶皇帝身體有病呢?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后妃制度

清朝在東北立朝後,還沒有皇后、嬪妃等名稱和封號,努爾哈赤的妻室都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就是“福晉”。康熙繼位後,對後宮進行了規範,並要求從他開始,每一位皇帝只有一位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名,貴妃兩名,嬪6名,再往下就是貴人,而常在、答應的人數沒有上限,人數不定,都居住在東西十二宮內。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清朝皇帝的後宮,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進宮,清朝有著嚴格的“選秀制度”。因此清朝妃嬪都是從八旗家族中的女兒選出,清朝稱為“選秀女”,每隔三年組織一次,由戶部主持。選的秀女必須是13歲到17歲之間女孩子。只有參加選秀的秀女未被選中的女孩,其家人才可以自行將女孩嫁人。如果不參加選秀就嫁人,那就犯了大罪。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嘉慶皇帝在位時,曾經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一家滿洲宗室的女兒沒等選完秀女,便將女兒私自與他人訂親。嘉慶皇帝大怒,除了治罪外,他要求戶部要按時組織選秀,不得拖延,這樣也不耽誤選秀女孩子婚嫁。

清朝還規定,皇帝的祖母叫“太皇太后”,皇帝母親叫皇太后,而先皇的妃嬪,叫“太妃”、“太嬪”。但無論是太妃還是太嬪,年齡不超過五十歲的,不能見繼位的皇帝。乾隆皇帝嬪妃眾多,有野史記載,和珅還通過太監得到兩位。但乾隆皇帝退位後,他的後宮裡還有很多年輕的嬪妃,但只有超過50歲的,才允許與繼位的嘉慶皇帝見面。這是清朝一個嚴格的規定。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三位后妃

嘉慶皇帝第一位皇后叫“孝淑睿皇后”,姓喜塔拉氏,是副都統、內務府總管和爾經額之女。乾隆三十九年,也就是1774年,嘉慶皇帝剛被秘密立儲後的第二年,乾隆皇帝下令,封喜塔拉氏為嫡福晉,此時嘉慶帝只有15歲,而皇子們的正妻,並不是自己所能決定,都是皇帝封賜。只有皇帝認為誰適合當正妻,才會下旨確定。

但是乾隆四十七年,嘉慶的嫡福晉喜塔拉氏就病逝了。給嘉慶留下一兒兩女,兒子就是綿寧,後來繼位的道光皇帝。其中一個女兒早夭,另一個女兒後來嫁給了瑪尼巴達喇。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喜塔拉氏死後,嘉慶就缺了正妻,但此時嘉慶已經繼位,封喜塔拉氏為孝淑睿皇后。乾隆帝當太上皇,處於退而不休的狀態,一些事情還需要乾隆定奪。因此作為新皇帝,不能沒有皇后,按照乾隆的要求,嘉慶皇帝又冊封了一位皇后鈕祜祿氏,是禮部尚書恭阿拉之女。

此皇后早在嘉慶當皇子時就被選入宮中,嘉慶繼位後被封為貴妃,1801年,嘉慶皇帝正式冊封他為皇后。這是嘉慶皇帝第二位皇后。

鈕祜祿氏壽命很長,一直活到道光年間,被道光皇帝封為皇太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去世,享年74歲。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鈕祜祿氏生有三皇子綿愷、四皇子綿析。嘉慶皇帝對三皇子綿愷也挺喜歡,凡是出行都會把二皇子綿寧、三皇子綿凱都帶著。這也是嘉慶立儲的一個比較心理,期間二子、三子的待遇都差不多,不分彼此。但“禁門之變”後,二子綿寧英勇站出來,保護嘉慶皇帝,而三子綿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讓嘉慶很不滿意。正是經常這一事件,嘉慶最終確定的二子綿寧作為接班人。

嘉慶開始對三子不滿意,開始處處貶斥三皇子,訓斥他讀書不用功。而且嘉慶皇帝在興隆寺行宮接受從的祝賀,沒有收到三子賀折,嘉慶皇帝不滿意,罰奉銀半年,連三子的老師也跟著受罰。由此可見,嘉慶心裡已經確立了接班人。但後人對三子綿愷為何突然不受寵,還是不理解,是三阿哥本人的問題,還是嘉慶對皇后不滿意?至今仍是一個謎。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嘉慶皇帝除了兩個皇后外,還有兩位貴妃,此妃也叫鈕祜祿氏,是嘉慶繼位後選入宮中的,後來被封為如妃,生有皇子綿愉。還有一位叫和裕皇貴妃,1834年去世,但這位貴妃未生皇子或者皇女,在歷史上記載不多。除此之外,還有12位妃嬪貴人記載也很少。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歷史之謎

嘉慶皇帝后宮女人並不少,但嘉慶終其一生並不像其他皇帝泡在後宮裡,也沒有對後宮任任女人表現出寵愛之意。16位妃嬪沒有為嘉慶皇帝留下更多的子嗣,說明嘉慶皇帝並不是不好色皇帝。《清史稿》對嘉慶皇帝評價:

“仁宗初逢訓政,恭謹無違……”。嘉慶在位時工作很忙,上承康乾盛世,下接道鹹衰世,乾隆留下的爛攤子,內憂外患,雖然嘉慶兢兢業業,但他無法解決一些問題。

嘉慶皇帝身體發胖,而且能力有限,即使全身心投入國家治理中,也無法完成。國家壓力讓他根本沒有閒情放在後宮,身體狀況也一般,但並非像後人所說身體有病,不喜歡女人。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據史料記載,嘉慶帝之所以不喜歡嬪妃,並非身體有病,而是他想通過自己做表率,讓朝臣及皇室貴族像他學習,多把精力用在國家建設上,少用在女人身上。

嘉慶皇帝在歷史上並不是一個有名皇帝,後人都把他評價為平庸皇帝。之所以說他平庸,主要還是嘉慶皇帝繼位後,是在乾隆帝的基礎上發展,此時清朝各項建設已經定型,雖然走下坡路,但總體上還處於盛世之中。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不過嘉慶皇帝雖然平庸,但他也意識到清朝腐敗難除,他想通過改革,把清朝建設好,但卻沒有那個能力。因此,嘉慶皇帝在改革中,只想通過一些表面事物的改變來到目的,比如,嘉慶皇帝宣揚減少宮廷浪費,減少重大開支活動,甚至終止奢侈的下江南巡遊。而“下江南”正是乾隆皇帝統治時的一個重要標誌。

嘉慶皇帝為了控制財政支出,他甚至自己做表率,減少國庫支出,而且停止了邊疆省級官員的貢祿,甚至當時有人頌揚嘉慶皇帝的皇袍都打著補丁,他想以此改變官僚和貴族的奢侈懶散之風。但這些治表性的改革並沒有取得實際效果,因為很官員貴族沒有堅持下來,甚至在嘉慶皇帝統治後期不斷反彈。

清朝12位皇帝中,嘉慶帝帝后妃並不少,為何懷疑他身體有毛病?

不得不說嘉慶皇帝改革的想法是好的,通過治表達到治本的效果,但他能力有限,沒有從根本上改革清朝存在問題的根源,有些都是表面文章而已。

嘉慶皇帝兢兢業業的一生,想創造父親輝煌,卻沒有能力,於是給後人留下“愛江山不愛美人”的錯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