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和雍正皇帝的相互利用,最终年羹尧为何要自杀谢罪呢?

胡超


在真实历史中,年羹尧可不是什么雍亲王府的包衣奴。他生于1679年,祖籍安徽怀远县,自幼聪慧,异于常人。在康熙39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因表现出色,累迁内阁学士。



康熙48年,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建大吏,这时他还不足30岁。到任后,他提出了许多兴利除弊的措施,颇受老百姓的欢迎。他还做出表率,拒收节礼。康熙对他在四川的所作1为非常赞赏,希望他能“始终固守,做一好官”。也就是在四川期间,年羹尧充分展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多次率兵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巩固了西南边陲的安宁。到康熙末年,年羹尧已经升任为川陕总督,与抚远大将军延信共同掌管西北军务。可以说,年羹尧的升迁之路使他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而绝非像《雍正王朝》中那样,是靠雍正暗中提携得到的。


雍正继位后,慧眼识珠,对年羹尧更加器重,曾发出上谕说:“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年羹尧就总管西北事务,成为雍正在西北的代言人,权力远在抚远大将军及各总督之上。

雍正元年10月,青海发生罗布臧丹津的叛乱,西北战火再起。雍正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总督各军,坐镇西宁,指挥平叛。年羹尧初到西宁,大军还没有集结到位,罗卜藏丹津得知后,率军突袭,直取西宁。年羹尧临危不惧,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带领十几名兵士,坐于城楼之上,安若泰山。罗卜藏丹津怕有诈,引军退回。


雍正二年,清军在数量上取得绝对优势,年羹尧下令:诸将分道深入,捣其巢穴。各路大军顶风冒雪,昼夜前进,横扫叛军,大获全胜,年羹尧之名威震西北,享誉朝野。

雍正听闻西北平叛成功,喜出望外,晋升年羹尧为一等公,赏子爵,可以世袭。雍正不仅让年羹尧在西北大权独揽,还让他参与朝政。更让子孙永远记住年羹尧的功劳,谁要是忘了,就不是他雍正的子孙,还要和年羹尧做千古君臣的模范。可以说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自古人臣未曾有过。

物极必反。因为有雍正的宠信,年羹尧变得目空一切。他第二次回京述职,大臣跪迎,王公问候他,他只是点点头。雍正赏军功,京中竟传言这是雍正接受年羹尧的要求,整顿八爷党也是听了年羹尧的话。所有这些,深深刺伤了帝王的自尊。

如果仅此原因,雍正也不会置他于死地。关键是年羹尧的党羽遍布朝野,严重威胁到雍正的统治,再加上他反对新政,贪赃枉法,让雍正不得不杀年羹尧以立威,杀年羹尧以儆效尤。

雍正先不动声色夺了年羹尧的兵权,把他降为杭州将军。跟着那些与年羹尧有过节的人,以及看不惯年羹尧飞扬跋扈的大臣,纷纷上书,列举年羹尧29条大罪。论罪年羹尧当被枭首示众,雍正念其平叛有功,又不愿背负杀功臣的恶名,恩赐年羹尧自裁。

年羹尧的悲剧在于他不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自古功高震主的将军能善终者,莫不是低调做人,谨慎做事。年羹尧却反其道而行之,目中无人,嚣张跋扈,最终落个身败名裂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真实历史上的年羹尧并不像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所说的那样,是清世宗(雍正帝)潜邸时期的“家奴”,而是妥妥的“官二代”!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官居湖广巡抚、署理湖广总督,位列封疆。实际上,年羹尧并不是真“奴才”、更不是包衣出身。康熙年间,年氏家族隶属汉军镶白旗,之所以说年羹尧是清世宗的“奴才”,仅仅是因为年氏家族所在的牛录恰好是清世宗潜邸时期所领的旗份,名义上清世宗与年羹尧之间有主奴关系,仅此而已!而这个“奴”和包衣的那个“奴”还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一点从年羹尧的妹妹敦肃皇贵妃年氏当初是以侧福晋的身份进入清世宗潜邸也能看得出。如果是包衣出身,基本上不太可能直接被册封为侧福晋。



自幼生长在官宦家庭的年羹尧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二十一岁便考中了进士。看清楚,是考中的进士,并不是走的“父荫”这条路!可见,年羹尧的文化功底还是相当扎实的。考中进士之后的年羹尧基本上也是遵循了进士们的老路,先是进翰林院镀金,授庶吉士。之后任翰林院检讨、四川和广东乡试考官。一圈下来,熬到了内阁学士的职位。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正式外放四川巡抚。换句话说,康熙四十八年之前,年羹尧基本上就是在京官圈子里熬资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九年时间从一名普通进士升为巡抚,这里面有没有他父亲年遐龄和妹夫清世宗的原因?应当说,多少还是有的。但是,作用也谈不上有多大。



不过,升任四川巡抚一职,恐怕就离不开他的妹夫清世宗了。看看时间节点,康熙四十八年,前一年皇太子胤礽被废,当年胤礽又被清圣祖(康熙帝)复立为皇太子。同年,年羹尧的妹夫清世宗被正式册封为雍亲王。彼时,“九子夺嫡”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个时候让清世宗的大舅哥出任封疆大吏,很显然,清圣祖是刻意为之,不说是心中内定了清世宗为继承人,起码也是在给清世宗加码,不是吗?如果是清世宗和年羹尧是相互利用关系,那么这时候才算正式开始“相互利用”了。



在出任四川巡抚之后,年羹尧文武双全的能力才真正获得了发挥的舞台,在“剿匪”和保障西北大军后勤补给的工作中,年羹尧的军事才能发挥得玲离尽致,这也为他后来能够出任抚远大将军埋下了伏笔。康熙五十八年,年羹尧升任四川总督。康熙六十年,又升任川陕总督。虽然说这里面有清世宗的因素,但是毕竟清世宗彼时仅仅是亲王而不是皇帝,其对父亲清圣祖的影响力又能有多大?可见,年羹尧的步步高升与其自身的能力的出众还是有些很大关联的,并不完全是因为裙带关系。



康熙六十一年,清圣祖驾崩,清世宗即位。这时候,年羹尧的作用凸显。因为大将军王允禵手握重兵在外,而大军的后勤补给都必须经过年羹尧的辖区运送,年羹尧立时成为了扼制允禵咽喉的一把例刃,使得允禵无法、也不敢孤注一掷、挥师夺权,年羹尧为清世宗即位之初稳定政局立下了汗马功劳。不仅如此,清世宗即位伊始便以奔丧为由命允禵回京,同时以肃武亲王豪格的孙子延信换下了允禵。但是,清世宗并不放心这位与允禵关系融洽的堂兄,在用延信替换允禵的同时便命年羹尧星夜赶往西北军营,与“护抚远大将军印”的延信共同管事。自此,延信也被架空了,年羹尧正式控制了原允禵麾下的军队,清世宗这才真的“高枕无忧”了。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年羹尧,清世宗的皇帝能不能坐稳,还真得两说。



雍正元年,清世宗以战事吃紧为由,正式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自此,年羹尧成为了手握重兵、节制数省的实权人物。同时,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年羹尧的确是文武双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很快便平定了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但是,年羹尧这个人性格颇为高调、张扬,为此也得罪了不少中央、地方官员。而且,年羹尧这个人仗着妹夫清世宗的重用,渐渐开始拉帮结派并插手中央的人事任免等一系列事务,甚至还出现了所谓“年选”官员之说。同时,因为居功自傲,年羹尧对妹夫清世宗似乎也没之前那么恭顺了。手握重兵的将领自古就是皇帝最为忌惮的对象,而这位将领还在结党干政,加之清世宗渐渐觉得有些用不动这位大舅哥了,其结局可想而知。雍正二年开始,在清世宗的授意或默许之下,弹劾年羹尧的奏折像雪片一样飞向了紫禁城。雍正三年,清世宗对年羹尧的不满近乎公开化了,实际上清世宗已经准备处置这位大舅哥了。



就在这个时候,年羹尧的妹妹年氏病重,为了能让年氏顺心的离世,清世宗刻意压后了对她哥哥年羹尧的处置,直到年氏去世之后,清世宗才开始正式处置年羹尧。有人说,清世宗和年氏是政治婚姻,为的就是拉拢年羹尧。实际上不然,年氏嫁给清世宗之时,年羹尧尚为发迹。而且,即便是在清世宗已经着手处置年羹尧的雍正三年,清世宗依然在年氏临终前晋封其为皇贵妃,以宽其心。年氏去世之后,谥“敦肃”,入葬泰陵地宫。可见,清世宗还是真心喜欢年氏的。否则,他大可不必如此,不因为年羹尧迁怒于年氏,已经算是开了天恩了,不是吗?而且在年羹尧倒台后,因为年氏的关系,清世宗点到即止,仅仅处置了年羹尧一脉,并没有将年氏家族连根拔起,这一点也能看得出清世宗对年氏的态度。



敦肃皇贵妃年氏去世之后,清世宗罗列了年羹尧九十二条罪状,赐其狱中自尽。看清楚,是赐自尽,并不是什么年羹尧自杀谢罪!或许年羹尧到死也没觉得自己错了。有人说清世宗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个人倒觉得未必。年羹尧之所以落得个自尽的下场,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作的。从清世宗对待怡贤亲王胤祥的态度来看,如果年羹尧能够像卫青那般低调和主动示弱,加之敦肃皇贵妃年氏这层关系,很可能还是会得以善终的,毕竟身为亲兄弟胤祥对于清世宗为威胁要远比年羹尧大得多,不是吗?平心而论,清世宗对年羹尧还是不错的。就在处置完年羹尧之后的雍正五年,清世宗便将流放边疆的年羹尧的儿子们全部赦回,交给自己的岳父年遐龄管束,并没有对年羹尧一脉赶尽杀绝。


农民工老杨歪说历史



125878215蜂獾


封建社会发展到清朝时期,皇权制度已经炉火纯青,各种君臣之争,夺嫡大战,外戚干政,内忧外患已达到极致。所有的朝代中,清朝的野史杂闻是最多的。当然这跟清朝离我们比较近,资料保存比较多有关,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个由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确实不怎么消停。清朝自开朝以来,就面临数次政权倾覆的危险,比如多尔衮摄政,再者如康熙平定三藩和智擒鳌拜,再如雍正斗年羹尧,以至于到后来的和珅贪腐,慈禧乱政。期间任何一个事件处理不好,都会面临社稷倾覆之险。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年羹尧和雍正皇帝的一段瓜葛。

雍正在登基第四年就下令杀死年羹尧,不得不说还是下手有点快的。当年年羹尧在雍正承继大统的过程中出了很大的力,可以说他与隆科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之后,雍正顺利继位,年羹尧又率军打败准葛尔丹的进攻,为刚继位的雍正稳定了地位。但是不久之后,就讲年羹尧杀死,雍正这样做的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无非就是年羹尧太嚣张跋扈不懂得明哲保身,再者就是雍正疑心太重,总觉得年羹尧会反。所以来个先下手为强。

在雍正没有继位之时,时值康熙末期,盘踞于西北的准噶尔部再次出兵清朝,面对武器先进,战斗力强悍的准噶尔部,康熙调集20万大军让皇十四子出兵准噶尔部,但是不久之后,康熙就一命呜呼了,之后雍正继位,但是此时在西北还有20万大军,这成了雍正心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为防止这20万人出反叛,雍正先是断了粮草,再调集京城守卫严密防守。最后总算是解决了这个麻烦,十四皇子被囚禁,此刻的西北战事仍在继续,想来想去派了年羹尧去负责西北战事。

西北战事平定以后,年羹尧位极人臣,但是他却犯了一个大忌,那就是跟韩信一样,不知进退,功高盖主。但是年羹尧却浑然不知,他不知道此时的雍正已经对他起了杀心,等到回到北京城后,年羹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居功自傲嚣张跋扈。在雍正面前,年羹尧也是不懂得低头,以至于朝廷上下都以年羹尧为尊,年羹尧一度还左右朝廷人事任命,当时被称为“年选”,年羹尧晚上睡觉找小妾陪侍也要学雍正翻牌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雍正怎么可能不杀了他?


木剑温不胜


年羹尧是康熙朝的老人了,公元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升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康熙五十七年,授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军政和民事。

康熙六十年,升为川陕总督,成为西陲的重臣要员。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抚远大将军、贝子允禵被召回京,年羹尧受命与管理抚远大将军印务的延信共同执掌军务。

他并不是像《雍正王朝》里那样的人,也不是雍正提拔他的,更不是武将出身的莽夫。

他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后任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累迁内阁学士。

所以,他是科举考试出来的文官出身,后任地方巡抚,兼管军事,后来才身兼武职为定西将军。

以他的身份,雍正对他有恩吗?显然没有,谁打猎会用别人的猎狗呢?

雍正信任他,是因为刚上台,地位不稳,需要拉拢安抚像年羹尧这样手握重兵,位高权重的大臣,才能坐稳皇位,

皇帝对臣子表现得过分信任和重视,并不是好事,这是一种软刀子,会让臣子不自觉的迷失自己,染指不能碰的东西,甚至嚣张跋扈,自取灭亡。

对皇帝来说,人事权、军权,这是大臣不能染指的,皇帝表示信任,让你任命官员,你就真的跑去任命了,还搞出“年选”,当自己是组 织 部 长了,你这不是搞党争?这不是找死?

而他又长期拥军,军队武将多出自门下,威望很高,能让皇帝不忌惮?

当皇帝皇位坐稳了,自然可以收拾他了,他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臣之祸,起于操权,而速祸之权,莫重于制兵,现在年羹尧这两者都齐活了,又不知进退,安能有相全之理?


南朝居士


司马迁说过;“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帝王永远是只能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年羹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西北叛乱平定时,年羹尧也就失去了他最后的筹码。本来如果他急流勇退,还能保住性命。但是年羹尧居功自傲,到了雍正皇帝难以驾驭的地步。所有雍正不得不痛下杀手。

特别是年羹尧得胜回朝,百官跪迎那一幕,看似无尽的荣耀,实则是雍正皇帝在试探年羹尧。如果仅此原因,雍正也不会置他于死地。关键是年羹尧的党羽遍布朝野,严重威胁到雍正的统治,再加上他反对新政,贪赃枉法,让雍正不得不杀年羹尧以立威,杀年羹尧以儆效尤。

其实杀年羹尧也是雍正迫不得已,如果不杀那么日后年羹尧就是第二个八爷,自己的皇位根本坐不稳。

年羹尧的悲剧在于他不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自古功高震主的将军能善终者,莫不是低调做人,谨慎做事。诚如十三胤祥贵年羹尧却反其道而行之,目中无人,嚣张跋扈,最终落个身败名裂


沉舟侧畔001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民间的流言蜚语通过两江总督李卫的口传到雍正耳中,雍正多疑的性格让其无法容忍已经降为杭州将军的年羹尧继续活着了。历史上真实的年羹尧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才,康熙大帝时期经略西南配合西北用兵剿灭葛尔丹叛乱履历战功被晋升为四川巡抚,作为胤禛的门人被抬旗受到极大恩宠,九王夺嫡之时,年羹尧效忠雍亲王胤禛制衡八爷党胤祀,在康熙六十一年玄烨逝世交权给胤禛后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宠臣,雍正继位之处,葛尔丹残部罗卜藏丹津乘西藏内部政权更替之际占领西藏和青海并且向四川和陕西及甘肃扩张,叛乱势力席卷西北和西南半壁江山,胤禛刚刚继位需要巩固皇位分散内部改革的尖锐矛盾,年羹尧在怡亲王胤祥和廉亲王胤祀联合举荐下成为节制四省三十万军马的大将军,年羹尧凭借自己多年围剿西南叛乱经验和担任陕甘总督的沉淀很快制定战略和设计战术将罗卜藏丹津叛乱镇压下去。



西北用兵的胜利让雍正皇帝欢心鼓舞,稳定西北和西南半壁江山的作为可以让八爷党和反对他新政的势力偃旗息鼓了,年羹尧立下不世之功得到了清朝非宗室最高荣誉一等公加太子太保,雍正推心置腹跟自己宠臣年羹尧说:他及他的子孙世代都不会忘记年羹尧恩情,如有相负则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年羹尧志得意满之际开始抛弃君子不党的铁律,他利用雍正赋予的他的人事权开始大肆安排自己亲眷和亲信担任朝廷要职,这些行伍出身的大老粗不但无法胜任政务而且贪婪无度,“年选”官僚们对雍正新政和朝廷权威统一性构成巨大威胁和挑战,年羹尧自持功高而不知收敛以至于雍正皇帝不得不开始谋划倒年行动。



胤禛在潜邸的时候培养了大量的干才,如河南巡抚田文镜,江苏巡抚李卫等,年羹尧完成阶段性使命后没有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周期律,御史言官们早就看不惯“年选”官员占了本来属于清流们位置,在雍正授意下开始收罗年羹尧十八款不赦之罪。雍正对于自己辛苦培养的文武双全宠臣抱有不舍,这个时候李卫说出了民言: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民言意思是说:新的皇帝必然在浙江绍兴三江汇聚地方出现,杭州的嘉湖将作为战场争夺天下。年羹尧此时被贬为杭州将军,天时地利人和,谋反的意图坐实了,雍正无法容忍阴谋家和颠覆者,但是杀功臣罪名自己还不能背,只能让年羹尧自尽以谢天下。


唐俊龙55398571


年羹尧这个人物的介绍,我就不说了,已经有很多人说过了,他不是雍正的包衣奴才,是靠自己打拼的,没错!

再回头说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两人之间谈不上利用,年羹尧功劳很大,毋庸置疑,雍正对年也是宠的没边,资料上说,雍正给年的奏折批复,说要做千古以来君臣的楷模,但是因为雍正的宠(丝毫不见外)的宠,也导致了年的嚣张跋扈,再最后大家都知道了……我一直在想,雍正是不是在捧杀年?年是聪明人,雍正对年刚开始应该也是真情,但由于年的目中无人,得罪别人是避免不了的,大臣得罪光了,光皇帝喜欢也没用,所以年的结局都一样!


四石说


年羹尧也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至死都不肯向雍正帝服软,他的死到底是自己咎由自取,还是雍正帝有意为之?

从雍正的角度来看,早就发现他有不诚之心,雍正这样的人会把一个早已经翘尾巴的大以巴狼放去拿这样的大兵权?因为邬思道一早就告诉了雍正,将来年羹尧还有个用,雍正听懂了,这就是他的用,用了年羹尧,天下官员以为年羹尧是他自己的包衣奴才,自己任人唯亲,无论是对自己有意见的八王党,还是自命清高的清流,都不会容得下年羹尧,年羹尧一开始就不会有群众土壤。所以雍正才毫不吝啬的给年羹尧各种美誉,大清的恩人这种话都随口而说。古来帝王就害怕赏无可赏雍正为什么不怕?一次就给他塞足了?直接一步到位封公!因为雍正很清楚,对一个死人,是不需要吝啬的,对一个死人,也是不需要考虑将来赏什么的。

我们上面说的这些,年羹尧自己也看出来了,在此之前他奴才样做的很好,在甘肃总督时雍正还特意嘉奖他能够这么远,还事事请示汇报之后才执行,很好。接受委任之后,他再也没有一丝奴才行为了,朝廷命官杀了就杀了,还先请示后执行?不存在的。按理说一个人的权利欲望膨胀总要经历一个过程,而年羹尧没有,他是直接从一个奴才跳脱成了一个帝王。为什么?因为他很清楚,在打赢之前,他就是闹破天,也没有人会拿他怎么样,就像孙嘉诚讲的,早就看他不顺眼了,顾全大局没有参他而已。而在平叛之后,就算他跪着再去给雍正洗脚,他也是死路一条。这也是为什么他家老奴劝他不要和皇上斗,他很明确的讲:反正是这么个结果,自己就是这么个性格,与其跪着死,还不如哄哄烈烈一场


行zhi由xin


年羹尧是自杀的吗?不是。雍正以九十二大罪法外开恩,下令年羹尧监狱里自裁。年羹尧不想死,希翼雍正赦免,但是雍正就是不发话,监刑官蔡铤催逼,下令手下人帮助年羹尧自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