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拥有20多万军队,选择卸甲归田,能否安度晚年?

羽菱君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凡是精明的大将都会选择功成身退,例如郭子仪、徐达等等。但是也会有一些大将不理解这个道理,一次又一次的上演“鸟尽弓藏”的故事,年羹尧就是其中之一。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青海的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叛乱,而且形势非常危急。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必须派遣大将前往西北。雍正皇帝上台以后,对老十四胤禵存在很大的戒心。因此,雍正皇帝派遣自己的心腹年羹尧前往西北。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总计指挥西北各地20多万军队。这是年羹尧的巅峰时期,在出任大将军以后,年羹尧出现了一系列狂妄的行为,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年羹尧举荐了一大群人,对于年羹尧举荐的官员,吏部必须任用,这被称为年选。吏部对年羹尧这种行为非常恼火,但是无可奈何。年羹尧不断的要求户部供给自己粮草,对户部的官员非常不尊敬。对于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年羹尧更是呼来喝去,各地的高级官员对年羹尧非常的不满。至于那种中级官员,年羹尧说杀就杀,根本不和朝廷打招呼。除了得罪同僚,年羹尧还得罪了雍正皇帝。年羹尧的小妾侍寝也需要翻牌子,年羹尧吃的饭菜比雍正皇帝还要丰富。这一系列行为让雍正皇帝勃然大怒,但由于前线的战争还没有结束,雍正皇帝选择了忍而不发。 我们做一个假设,在平定了青海蒙古贵族叛乱以后,年羹尧如果选择归隐会怎么样?



其实,年羹尧即使选择了归隐,也难逃杀身之祸。首先,很多官员都会年羹尧不满,即使年羹尧隐退,这些官员同样会要求杀掉年羹尧。第二,年羹尧知道雍正皇帝的很多秘密,为了防止机密泄露,雍正皇帝早晚会除掉年羹尧。第三,年羹尧的屡屡僭越触怒了雍正皇帝,加快了自己的垮台,雍正皇帝并不是一个心胸阔达的人,讲究有仇必报。由此可见,年羹尧即便选择解甲归田,结局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根据年羹尧的性格,自己根本不会选择归隐。在雍正皇帝已经屡屡暗示的情况下,年羹尧仍然没有任何的收敛。



雍正皇帝最终忍无可忍,撤销了年羹尧的一切职务。此时,老八胤祀集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大将,除掉年羹尧,等于削弱了雍正皇帝的影响力,对自己集团没有任何坏处。雍正皇帝撤销年羹尧的官职以后,老八胤祀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唆使很多官员继续弹劾年羹尧。到了最后,连雍正皇帝也不得不让步,命令两江总督李卫杀掉身在杭州的年羹尧。 年羹尧是一个悲剧人物,也是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的时候,先后告诫了老十三胤祥和李卫,传授他们如何明哲保身。但没有传授年羹尧,由此可见,邬思道认为年羹尧有一些性格缺陷,而且非常致命。除了邬思道,张廷玉也看出了年羹尧的问题。早在年羹尧担任四川提督的时候,张廷玉就告诫年羹尧:“少一点杀气,多一丝仁心。”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年羹尧并没有听进去。所以说,年羹尧存在很多问题,得罪了所有的同僚,同时断绝了自己所有的后路。丧失雍正皇帝的庇护以后,自然成了一个牺牲品。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日尧居


应该可以。

其实年羹尧被杀一事中,大家不要只看到年羹尧掉了脑袋,反观雍正皇帝,他也背上了翻脸无情,用人不当的骂名,作为一个皇帝,雍正在名誉方面的损失,也很惨烈。

历史上也有的相似案例,刘邦在抓了韩信以后,他就一直没动手杀韩信,不是刘邦舍不得杀韩信,而是担心背负上全天下的骂名,幸亏刘邦有个贤内助吕后,帮刘邦除掉了韩信。还有就是嘉靖皇帝的例子,他明知道胡宗宪就是严嵩一党,但胡宗宪有剿灭倭寇的功劳,所以对胡宗宪网开一面,直到胡宗宪被揭发出其他的严重罪名后(也不知道是不是伪造的,好像和吕后是一个套路),才对胡宗宪痛下杀手。

如果韩信跟随张良一起,逃到山中隐居,估计刘邦也就放心了。

胡宗宪或是年羹尧,若是能功成身退,估计情况会好很多,原来的一方诸侯、大员,能做到主动引退的,一般不会被皇帝痛下杀手,因为这样做会冷了人心;但是退休的高管们,被昔日的政敌挤兑一下,被人穿个小鞋,倒是习以为常,比如扳倒了权臣严嵩的明相徐阶,他在退休回家以后,就被高拱和海瑞好好修理了一番。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做上位置以后,还要让人退休,人心是那个舍不得啊!就好比去问一下王健林或者马云,他们是否愿意裸捐?

回答应该是:呸!


圆窗观点


仅以《雍正王朝》中情形来看,如果年羹尧有意识地选择急流勇退,解甲归田,最终能够安度晚年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雍正虽然一直对年羹尧怀有戒心,但是总的说来,以他潜邸奴才的出身,雍正对他还是比较信任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如此坚定地给了他几十万兵马和节制数省、先斩后奏的权力,让他在西北平定罗卜藏丹曾的叛乱。

在平定叛乱的过程中,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简直是无以复加,真可以说是要钱给钱,要权给权,要人给人。而在这种信任之中,雍正也在试图用各种办法去制约和监视他,不过这是帝王之术,不能代表着什么。



大破叛军主力后,雍正给予年羹尧以超规格的礼遇,但也对他有所敲打。不过无论是礼遇还是敲打,都是最常见的帝王之术,这个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这时只要年羹尧主动提出解甲归田,或是至少做出解甲归田的姿态,并且放下身段地谦卑地对待皇命,比如在“卸甲”问题上提前做出预防,再比如答应雍正裁军、裁饷的要求,那么以雍正对年羹尧的一贯态度,应该是可以给他一个很好的安排的。毕竟雍正在解除了年羹尧兵权并被贬后,雍正在清流的步步紧逼下,还是想方设法地想要留下年羹尧一条命,最后决定杀他时也是无可奈何。



几十年的主奴交情,生死患难,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一笔勾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