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明朝的爵位制度是怎么回事?怎么来的?

乐释经典


根据《明史》记载,

明王朝的爵位按照身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宗室爵位,一类是功臣外戚爵位

宗室爵位较为复杂,按照亲疏远近分为亲王(含世子、世孙)、郡王(含世子、长孙)、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等。

功臣外戚爵位相对简单,只有公、侯、伯三个等级,只是功臣爵位的封号又分四等。

一、朱明宗室的爵位

按照明代制度,宗室爵位中亲王最高。只有皇子才能被封为亲王,授予金册金宝(也就是册封诏书和印玺)。

亲王享有各种礼遇和特权:一是冠冕服饰、府邸车马等级高,“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见到亲王,必须伏地跪拜;二是待遇好,一年的俸禄上万石;三是下属文武皆备,亲王府有自己属官,有护卫军队,人数三千至一万九不等。

第二等,亲王的嫡长子、嫡长孙,年满十岁就授予金册金宝,嫡长子封为亲王世子,嫡长孙封为亲王长孙,冠冕服饰按照一品待遇。

第三等,亲王的其他儿子,年满十岁后都封为郡王,授予涂金的银册银宝(等级一下就区别开了)。

第四等,郡王嫡长子、嫡长孙,分别封为郡王世子、郡王长孙,冠冕服饰按照二品待遇。

其他等级的爵位,就继续按照亲疏关系,依次降低。

郡王除了世子之外的其他儿子,都封为镇国将军。郡王除了长孙之外的其他孙子,都封辅国将军。

以下的各辈分,郡王曾孙封奉国将军,四世孙封镇国中尉,五世孙封辅国中尉,六世以下都封奉国中尉。

二、功臣外戚的爵位

明代制度,封爵必须是有辅佐社稷之功,或者是重大军功。所封爵位的封号,必须由皇帝下诏降旨。

明代爵位本来一开始也跟之前各代一样,公侯伯子男。后来却把子爵、男爵去掉了,只留下公、侯、伯三个等级。

功臣封爵会发给铁券,铁券上要表明功臣的基本身份、基本封号。身份主要是区分文臣还是武臣,武臣就写“宣力武臣”,文臣就写“守正文臣”。铁券上面还要写明封号,封号又分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跟着朱元璋起兵开国的元勋,称为“开国辅运推诚”;第二等是跟着朱棣造反有功的,称为“奉天靖难推诚”;第三等、第四等则分别称为“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

至于是否能够承袭,那就要看有没有“诰券”,就是朝廷给的世袭凭证。诰券一式两份,一份给功臣(受封爵位的人),一份收藏在内府。如果功臣死了,子弟要袭封,就得把诰券拿出来,然后由吏部负责核对勘验功过,决定是否袭封或者除封。

外戚的爵位一开始是世袭的,到了明世宗嘉靖初年,废除了外戚爵位世袭的制度,除非皇帝有恩旨。

虽说制度上都必须是功臣或外戚才封爵,但其实皇帝身边的佞幸,只要让皇帝高兴了,也一样享受封爵。比如明武宗朱厚照,喜欢自己当将军打仗过瘾,宠信边将江彬就到了一个新高度,给他封了平虏伯的爵位。


温水历史


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

  

宗室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亲王封号一个字,如周王,燕王等。一般在亲王死后由皇帝赐予谥号,称呼时采用封号加谥号假王的方法:如朱樉,封秦王,谥号愍,习惯上称为秦愍王。

郡王封号为两个字,如靖江王,宁靖王等。

宗室女性爵位

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

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曾孙女曰县君,玄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余递减有差。

 异姓爵位

明初一循元代旧制。洪武三年(1370),定封爵之制,分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有明一代,受公、侯、伯爵者除功臣、外戚外,还有宦官子弟与少数民族首领。

  受封而领铁券者,为世袭封爵,否则为流爵。袭封则还其诰券,核定世流降除之等。爵位世袭,或降等以袭,如封侯而世袭伯。

公、侯、伯封号分四等:

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天翊运推诚和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

洪武初规定:

公 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侯 千五百石至千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伯 千石至七百石。

一等开国辅运推诚,

二等奉天靖难推诚,

三等奉天翊运推诚,

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但有的伯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此外,明朝初年功臣有死后被追封为郡王,如魏国公徐达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进封奉天开国推诚宣力武臣魏国公,禄五千石,世袭。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谥武宁。

明朝后期也有功臣因勤王有功被封郡王,如延平王郑成功。

对于朝贡国,一律封为郡王,如朝鲜王,越南王,日本王等。


真诚地看着你


宗室封爵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三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外戚封爵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爵位俸禄

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中尉三百石,奉国中尉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并无封邑。


跪射俑


明朝的爵位制度分六品八级,具体划分方法、俸禄见下。

明朝的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

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

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

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

孙辅国将军,从二品;

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

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

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

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各级俸禄:初亲王岁禄定为五万石,后定减亲王岁禄为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辅国将军八百石,奉国将军六百石,镇国中尉四百石,辅国将军三百石,奉国将军二百石。另有大量赐田,有的亲王竟至数千上万顷。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

1、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

明代封爵制度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将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分离,是明代区别于以往朝代的一大特点;并且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2、封爵与赐券相结合并日趋制度化

明代统治者为巩固政权,笼络功臣,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完备的封爵赐券制度。明太祖将军功封爵与颁赐铁券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成为明代重要的典制。随着皇权的不断强化,这一制度在发展历程中有种种变化 ,但作为一种政治需要,它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意义深远。

3、封爵标准由军功赐爵转向武官难封

明朝初期,其开国统治者明太祖朱元璋将封爵标准定为“非社稷军功者不得封”,并在其法律《大明律》中明确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但到嘉靖时期,由于军功冒滥现象严重和武官地位低下,重文轻武体制建成,逐渐出现了武官难封的现象,甚至有部分勋臣以武职封爵为耻。

4、皇权支配法制,勋爵特权减少

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个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与专制皇权,使皇帝成为了权力的独裁者。在明朝封爵制度中,宗室勋臣虽享有众多特权,并且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与保障。

5、爵位与官职二者的名权日趋分离

明代封爵制度的特点的形成原因总的可以归纳为:皇权的不断强化与臣僚法律特权的降低;儒家君臣思想的影响;不同时期的政治局面的差异;统治者在维护统治上的策略调整;现实给予历史教训等。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为完备的封爵制度,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影响十分深远。


历史的影子


大家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草根皇帝”当过和尚,要过饭。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朱元璋建国以后为了感谢为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加以封官进爵。在某种程度上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既要依靠这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又要体现其皇室宗亲高贵的地位,这最终使明代封爵制度出现两套体制并存的局面分“宗室”与“功臣外戚”两套体制。


给勋爵只有爵号与食禄,而不再有封邑,公、侯等爵位的还将赐予铁券,以示其功勋卓著,皇恩浩荡。

在宗室封爵体制方面,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列爵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八等以封皇室宗亲。


在功臣外戚封爵体制方面,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在洪武三年六月颁布诏令:“定五等勋爵....爵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二品郡伯,正从三品县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从五品县男。” 后去掉了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细分为七个等级,这一明朝爵位变化在《万历会典》中已做出明确的总结。并且明确的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二是可以世袭,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为什么会形成“宗室功臣封爵两体制,只授爵号食禄无封邑”?可以有以下方面:

1,为了集中皇权,体现出了皇权至上。

2,总结前几朝的经验,为了削弱各王的实力,不让其对皇权有威胁。

3,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使得等级森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