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在三國中,關羽進攻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有了直向宛洛之勢,曹操嚇得要遷都,孫權也坐不住了,開始嫉妒關羽的成就。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開始跟曹操眉來眼去,結果孫曹一拍即合,結成聯盟準備一起幹掉關羽,東吳大都督呂蒙,對外宣稱病危,以未有遠名的陸遜代替自己,用來麻痺關羽,關羽中計,徵用後方守軍,全力攻打被困襄樊的曹仁,呂蒙趁機白衣渡江,兵不血刃的收降了糜芳博士仁,得了荊州全境,關羽在襄樊又中了徐晃聲東擊西的計策,全軍潰敗,只得率大軍退往江陵,呂蒙使出連環計,優待關羽大軍中在荊州的將士家屬,致使關羽大軍逃亡無數,關羽徹底失去了奪回江陵的實力,只得敗走麥城,然後西逃入益州,結果被潘璋攔路截殺,最後在臨沮被潘璋部下馬忠擒獲,孫權下令潘璋就地處死關羽,三國名將關羽自此隕落。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在孫權呂蒙大擺慶功宴時,呂蒙突然變了嘴臉,將孫權從寶座上趕了下來,坐在寶座上的呂蒙自稱關羽,大罵孫權背信棄義的種種惡行。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罵完後呂蒙倒地,七竅流血而亡。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而且不止是呂蒙,因為關羽顯聖而亡,截殺關羽的潘璋也同樣如此,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發動了夷陵之戰,與吳軍大戰於猇亭,混亂中潘璋被關羽之子關興認出,被追殺了一天,到了夜間,在一山莊偶遇潘璋想逃,關羽顯聖攔住了潘璋的去路。關興趕上一劍斬殺了潘璋。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同樣的直接擒拿關羽的潘璋部將馬忠,也不能善終,馬忠最後被投降東吳的糜芳傅士仁所殺,身首異處。而糜芳傅士仁提著馬忠的首級,重新投奔劉備,被劉備親手斬殺。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主帥對主帥,大將對大將,小人又被小人所殺,而正義的劉備也絕不姑息養奸,大義滅親親手殺了自己的小舅子糜芳。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故事是多麼的完美,正義永遠是光輝燦爛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具有異常明顯的,尊劉貶曹的正統思想,因此劉備作為漢室後裔才是正統。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曹操,孫權都是異端,都是要被打倒的,關羽作為劉備義結金蘭的兄弟,勇武忠義的大將軍,卻慘死在呂蒙這一幫反賊之手,是不可接受的,於是羅貫中充分發揮了邏輯的想象力,杜撰了一個精彩的神話故事,恰逢歷史上的呂蒙確實馬上就病死了,羅貫中就狠狠的惡搞了呂蒙,將呂蒙寫成了關羽顯聖慘死,而關羽就成了神仙,接著又將害死關羽的相關人等統統寫死了,羅先生寫完才算是找回了一絲絲心理平衡,總算出了口惡氣,到了現代三國作為一部歷史大劇,有人開始覺得繼續裝神弄鬼,不太合適了吧!古人信鬼神看著很符合邏輯,但現代人都知道這不科學。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好吧那就改,新三國演義同樣遵循了尊劉貶曹的思路,孫權同樣是反派,所以還是必須繼續黑化孫權和東吳,於是加入了比較流行的宮鬥戲份,來充分揭露壞人的陰險狡詐,虛偽無恥。新三國中呂蒙和孫權都變壞,智商都下降,壞人們紛紛開始自相殘殺,於是故事變成在抓住關羽後,孫權讓留活的,但呂蒙不聽執意殺了關羽,這個孫權出了一道難題,劉備必須守義,必須出兵為關羽報仇,孫劉之間必然會有一場大戰,結果孫權竟然為了向劉備求和毒死了呂蒙,可最後還是沒能避免大戰一場。

揭秘呂蒙殺死關羽後,在宴席七竅流血而死,幕後黑手令你想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