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吴三桂没有引清军入关,清军还能入主中原吗?

历史的轱辘


当然打的进来。

你以为明朝的精锐是谁消灭的?李自成吗?张献忠吗?都不对,是八旗军。

萨尔浒之战,明军中兴以来攒下的底子几乎被努尔哈赤一锅端尽。

广宁之役,明军慌忙撤退,留下了无数物资,后金不费吹灰之力便夺得了整个辽东。

松锦大战,清军几乎消灭了明崇祯以来积攒下的所有精锐,只有吴三桂带着仅有的3万关宁精锐狼狈而逃。


至此,大明以无兵可用,无兵可调,不然1644年李自成凭什么进的了北京。

没有精锐的大明,就如同一个空壳子,换做谁都可以击破他,更不用说蒸蒸日上的大清帝国。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清军是吴三桂献关才进来的,凭借山海关这般宏伟的要塞,清军怎么攻的下来。

但如果你真的对红夷大炮的性能和山海关的地形有所了解以后,就会发现,山海关其实很容易被攻破。


的确,依靠着山海关的城楼,红夷大炮固然迅猛,却也是难以对这种高阶城墙造成严重的伤害。但是谁告诉你火炮就一定是要对着城墙轰炸的了。

关城向西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而一旦清军把大炮架在山上,就可以越过城墙,直接对关城和南北翼城的城内进行轰炸。

这不是胡说,因为山海关大战时,李自成就在山海关的另一边实验过。不然十万人啃五万人坚守的雄伟要塞,你凭什么啃得下来。


所以就算吴三桂不献关不投降,清军也可以多等几天,不过就是对手从明军换成了更垃圾的大顺军。

再者说,谁告诉你入关就一定要走山海关了。

在清军入关之前,曾经有六次大规模的侵入关内,这几次被统称为清军入塞。

第一次发生在1629年,就在前一年,皇太极领人击败了位于蓟门北边的察哈尔蒙古,由此拓宽了一点和明朝的边界线,也就是蓟镇北边的长城喜峰口。这一年,皇太极率领约十万八旗兵入侵喜峰口,进犯遵化、良乡、固安、香河、永平、顺义、迁安、滦州等地。被称为“己巳之变”。也是在这一战后,袁崇焕被杀死。


第二次是1634年,皇太极进犯宣府、大同的数个州县,此前后金已经几乎打残了察哈尔部和土默特部,占据了大片的土地,进一步拓宽了和明朝的边境线。

第三次是1635年,多尔衮、萨哈璘、豪格率军进犯林丹汗的河套地区,在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大肆劫掠。此时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已是风中残柳,漠南蒙古被后金统一成了必然趋势。

第四次是1636年,皇太极第二次攻入长城,突入长城独石口,七月,在延庆大败明军,八月,清军猛攻昌平,遍蹂京畿,历时四个多月,明称“丙子虏变”。

第五次是最为惨烈的一次,1638年,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主将,绕道蒙古,从密云东面的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沿着运河往南直到济南,俘获了人畜46万。明廷急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卢象升拼死奋战,弹尽粮绝,最后阵亡。史称“戊寅虏变”。 当然,此次清军阵亡人数也是不少,不过相比所劫掠的物资和人口,仍然是一次大胜。


第六次是在松锦大战之后,皇太极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从黄崖关出击,进入蓟州。杀鲁王朱以派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诸郡王、官吏等数千人。攻克允州、顺德、河间,30州,36县,共66城,降3城。击败明军27处,所获黄金12250两,白银22051263两,俘获百姓360912名口,驼马骡牛驴羊共32100有奇。兵锋止步於南直隶海州一带。

可以说每一次入塞,清军都是大有所获,而且行动起来也是越来越轻松。不难保再一次入塞时,就是人家赖着大明的地方不走的时候了。

所以说吴三桂的献关,不过是加快了一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并不能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


火器工坊


何止是打得进来,打进来五回了,一次比一次丢人。

事实上,吴三桂献关以前,清军共率兵五次进入明境掳掠扫荡:



第一次在崇祯2年, 清军主帅是皇太极。

严格地来讲,这一次明军是有抵抗的,还体现了一定战斗力。只不过抵抗到一半时候,崇祯就杀掉了明军主帅袁崇焕。后面的战斗,明军是在没有统一领导的状态下各自为战的。

这次后金军是从喜峰口入关,连克马兰峪、汉儿庄、潘家口、洪山口等处。得到敌军远程奔袭的消息,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兵赶去救援,却被守关的明军坚决拒之关外。

然后后金军趁机杀来,赵率教率兵与后金军进行野战,壮烈牺牲,遵化失陷,巡抚王元雅也上了吊,给崇祯的未来做了个很好的示范。

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明军的北方防线并不是统一指挥的。

袁崇焕闻讯,紧急率兵勤王,自宁远赶赴蓟县,后金军西进,下玉田、三河、香河。

11月16日,袁崇焕率军至北京左安门外,后金军前锋抵达。20日,双方在德胜门激战,关宁军居然与后金军打了个不相上下,互有伤亡。

12月1日,崇祯把袁崇焕从筐筐里吊进城去“议饷”,随后下了大狱。

北京军民皆认为袁崇焕一向主和,擅杀毛文龙,此次通敌叛国,引金兵围京,妄图迫朝廷签订城下之盟,愤恨至极,纷纷要求处死袁崇焕。

敌临城下,主帅被捕,关宁军军心崩溃,当即走散一万五千人,崇祯急调满桂入京。

满桂很勇敢,率兵出去就死了,总兵黑云龙、麻登云也被俘投降。

后来大臣又让袁崇焕写信把关宁调回来,后金军退走。

八旗兵将要攻打北京城,皇太极笑言:“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但其疆域尚强,非旦夕可溃者,得之易,守之难,不若简兵练旅,以待天命可也”

意思就是:在我眼中,北京城里这群家伙都如蠢猪一般,还是养肥了再杀吧,咱们以后多来几次,练练手。

12月末,留下一封《致崇祯书》后,皇太极领着军队高高兴兴地走了,路上又攻下遵化、永平、滦州、迁安。安全返回了沈阳。

第二年八月,明朝唯一一个曾经对清军作战有过胜绩的将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现在很多三无扯淡派的明粉就以此攻讦袁崇焕,做为辽东主帅,居然被敌人杀到京城,肯定是叛国汉奸。

哪怕稍微有点智商,随便分析一下,如果袁崇焕真的投敌,皇太极需要绕道蒙古?袁崇焕会被用筐筐吊进城去?

还有人认为,杀了毛文龙,后金后放没有了牵制,才大胆杀到京城的。

智商低劣到可笑的地步,皇太极绕道蒙古时,此刻的关守军对后金地区的威胁大不大?这样的牵制人家都没在乎,还怕你个毛文龙?

当然了,我们都知道,有些东西是没法提高的,况且,教育他们知识是他们家长的法定义务,和咱们没啥关系。

结论:

1.此刻的明朝的边军精锐部分是一定战斗力的,但境内的守军完全不行。在野战的状态下,明军打不过后金军,这是事实。

2.自蒙古倒向后金以后,长城防线实际意义就不大了,后金完全具备随时深入明境的能力。

3.从军事角度上分析,皇太极此次进犯,是冒险的,尤其是攻打北京城。孤军远袭而攻坚城,是兵家大忌,因为不可能携带足够的攻城用具。如果整条明朝防线和军队是统一指挥的,皇太极这次是相当危险的。

好在,袁崇焕下了大狱,皇太极就能很轻松地带着战利品回家了。



第二次是在崇祯7年。

三无明粉口中的“内奸”袁崇焕即然已经死了,按道理来说,明军应该“刚”一下了。这没有内奸了,你大明王朝再挡不住,恐怕说不过去了吧?

后金军这次仍然是皇太极为主帅,兵分四路,从大同、宣化一带破关而入。

“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劫掠” 明明白白地就是抢东西来了。

崇祯下旨,城池若破,守官必处死,然而他的话比狗屁响不了多少。

后金军兵临城下,守军无一敢战,或弃城逃跑,或紧闭城门,发射礼花。

明朝南山参将毛镔,带着护卫到永宁开会,永宁守将怕他是后金的诱子,关门紧闭,坚拒其入。

八月初,后金二十来个骑兵在山西淳县掠获妇女小孩千余人,经过代州城下,俘虏们望见城上自己的亲人,互相呼唤悲哭,城上守卫的明军连一支箭都不敢射,眼睁睁地看着后金兵押着俘虏扬长而去。

淳县陷落后,后金把掠来的财物装了300辆大车满载而去。 几天后,淳县地方官向朝廷报告说,已收复此城。

后金军诸路兵马在应州会合,又攻克了代州,明军窝在大同城中,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后金军又攻下万全左卫,杀掉了守备常汝忠,歼灭明军千余人,从尚方堡出塞,走了。

远行数千里,若入无人之境。

这次印证了那句话: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朝北方防线上缺少能统领全局的将才,对后金的入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出战的勇气都没有了。

结论:自此,明朝就成了后金的公厕了,想啥时候来就来,想啥时候走就走。有些明粉吹嘘的所谓最刚强的朝代,就这么窝囊废。



第三次扫荡是在崇祯9年。

皇太极觉得对付这种草包根本不需要自己亲自出手,就派了阿齐格率兵前来。

清军兵分三路,奔冀北,入独石口,会合于延庆,七战七胜,俘获人畜一万多。

7月3日,清军经延庆入居庸关,取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清军烧毁了明德陵。把大明的祖坟给烧了。

清军直逼北京西直门下。崇祯帝命兵部尚书张凤翼总督各镇援兵,太监高起潜监军(崇祯总是喜欢派这个阉货),各镇却都按兵不动,无人敢出战。

朝廷腐败,将士畏战,望风而丧胆,惶惶如土鸡。

清军劫掠京郊,入定兴,下房山,战涿州,攻固安,克文安,破宝坻,杀知县赵国鼎,陷顺义,知县上官荩自杀。

又至怀柔,占河西务,屯兵密云、平谷,一个月内,“遍蹂畿内”。

定兴县被围,光禄寺少卿鹿善继毅被俘身死。 阿齐格共攻克12城,大小56战,全胜,俘获人畜17万9千8百。

8月20日,清军回归,明朝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得知后,率军出京赶来,在屁股后面跟着清军很久,也不敢发动攻击。

9月1日,清军携带掠获的人畜和物资从冷口出关而归,吹拉弹唱,一路高歌,“俱艳饰乘骑,奏乐凯归”。

清军还做了块木牌,上面写着“各官免送”,置于路旁。

阿齐格故意把辎重队伍放在最后面,自己率精锐先归,但明军仍然不敢追击,眼睁睁看着清军满载而归。

清军出关后,张凤翼向崇祯报告:“斩敌三级”。言官纷纷上书弹劾,张凤翼吃大黄麻自尽。

清军是很有威严的,隔着河用刀指一下对岸的明军,这边就吓得呆若木鸡。他们还当着明朝将士的面侮辱妇女,而大明的铁军除了两股颤抖,气都不敢喘。



清军第四次来扫荡是在崇祯11年。

皇太极是不来的,阿济格觉得像明朝这种窝囊废根本用不着他亲自率兵,就让年轻人们来玩玩。

多尔衮来了。

多尔衮把清军兵分两翼,从墙子岭和青山关进入,密云总督吴阿衡被杀。

清军越迁安,过丰润,会合于通州,八路分兵沿太行山和运河向西掳掠。

千里平原,策马驰骋,刀锋指处,所向披靡,沿途六府城镇皆被攻掠。

崇祯派卢象升应战,太监高起潜监军(又是他)。

卢象升名为督天下兵,实际可用兵马不足两万。杨嗣昌又从中作梗,竟又把这两万人马分走了一半,卢象升率军至距鹿,兵马又溃散了一半,仅剩五千残卒,还没有粮饷。

高起潜率山海关、宁远兵与卢象升相距不足五十里,卢象升哀求其分给援兵,高起潜置之不理。

12月12日,卢象升被清军包围三重,身中四箭三刀,战死沙场。

高起潜逃跑,犯了方向性的错误,钻进了清军埋伏圈,被杀得大败。

清军又连下广平、顺德、大名等地,然后转向山东。 明军以为清兵要攻德州,大部兵马集中在德州。清军却绕开德州,攻下了济南,山东其他城镇16处也被洗劫一空。

明督师大学士刘宇亮率军尾随,却不敢进攻。

此后,多尔衮率军至天津卫,渡过运河东归,安返辽东。

此次扫荡,清军57战全胜,攻陷济南府、3州、55县、2关,杀两名总督及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生擒德王朱由枢、郡王朱慈颖、奉国将军朱慈赏、监军太监冯允许等,获人畜46万2千3百,黄金4039两,白银97万7460两。

卢象升死后戴罪,明朝连怃恤金都不给其家人发放。

孙承宗也是在清军这次进关时殉国的。

结论:各种姿势被蹂躏,没有半点反抗力。明朝所谓的“硬气”都是三无扯淡派的胡吹。



第五次扫荡是在崇祯15年。

阿济格肯定是不会来了,多尔衮认为,这么草包的明朝根本用不着年轻人亲自动手。 于是,垂垂老矣的阿巴泰就来了。

10万人马,两翼进军。从界岭口毁墙而入,进抵蓟县。 蓟县总兵白腾蛟和马兰峪总兵白广恩被击败,蓟县失陷。

大明王朝早有准备,在京城四周设了昌平、保定二总督,宁远、永平、顺天、保定、密云、天津六巡抚,宁远、山海、中协、西协、昌平、通州、天津、保定八总兵,做了较为严密的部署,阵势齐整,严阵以待。

清兵连克霸州、河间、永清、衡水,转攻山东,克武城、临清诸镇,直抵兖州。

鲁王朱以派被俘自杀,乐陵郡王朱宏治、阳信郡王朱宏福、东原郡王朱衣远,安丘郡王、滋阳郡王等约千人被俘斩首。

清军在兖州分兵两路,一路去莱州、登州、海州。另一跑渡黄河。 春季来临,江边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大明国内,景色优美。清兵解鞍放牧,修整一个多月,此后两翼兵马途经河北返回,先于密云会合,然后于5月22日出关,安然东归。

明朝号称39万5千人的大军,“援师无一矢相加”。

清军占临清,攻河间。明军却远走山西,沿途大肆劫掠本国百姓,“所过一空”。

清军到了青州、兖州一带,蓟辽总督赵光卞却驻军千里之外的良乡,按兵不动。

清军随心所欲,如入无人之境,迁延不去,在莒州放马一个月。 北返时,车驼绵延300余里,渡卢沟桥,历时数日车队连绵不绝。 明将刘泽清、唐通、周遇吉、黄得功等劲兵猛将都集中通州,在督师周延儒率领下,从早到晚,闭城不出。

阿巴泰率军进关,历时八个月,共攻克3府、18州、67县、88个城镇,击败明军39处,获黄金1万2千3百50两、白银2百20万5千2百70两、珍珠4千4百40两,各色绸缎共5万2千2百30匹,缎衣和裘衣1万3千8百40领,貂狐豹虎等皮500余张,俘获人口36万9千人,驼、马、骡、牛、驴、羊共32万1千余头,兵士和诸王贝勒私带的家丁们所掠取之物尚未计算在内。

结论:大明王朝的尊严呢?勇气呢?

山海关顶个屁用。整个大明王朝尽剩下些草包饭桶窝囊废和大嘴喷子了,能打的,敢打的都让他们喷死害死了,剩下的就这点渣渣水平,还是早死早超生算了。


馋嘴肥猫铲史官


山海关对于满清来说确实是一个必须要争夺的据点,但是如果吴三桂不投降的话,满清破关其实也是时间问题。首先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太过于刚烈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如果崇祯当时不自杀,逃出去往江南(学学南宋),还能和满清分庭抗礼,毕竟崇祯才是正统,也不会造成南明内部的相互不团结,甚至吴三桂也不会那么轻易的投降。之后李自成称帝后,没有善待明朝的原有大臣及其亲属,对于百姓也没能安抚好,没有政治眼光和远见(学学朱元璋),所以李自成也没能站在最后。当时的山海关其实已经是孤城,正面是满清铁骑,背面又是李自成,可以说吴三桂只能投靠一方,最终他选择了条件更为优越的满清,导致满清倾全国之力攻入关内,并最终统一了全国。就算吴三桂投靠了李自成,以李自成的性格必定骄傲自满,骄奢淫逸,其政治经验也很匮乏,估计也很难和满清以及南明对抗到底。所以我认为满清破关是时间问题,就算山海关不行,满清一样可以找其他据点入关,因为当时满清铁骑的实力还是很强,刚好又碰上中原大乱,天时地利就差人和了。


南的糊途


历史不能假设,不过我们可以推论一下;当时的局势是,


1、李自成已攻破北京,军队贱淫驽略,压榨明朝官员,为了钱财,坏事干尽;刘宗敏在大门口立数十刮人柱,无论官员、富民、居民,只要拿不出规定的钱粮,都被抓至此受刑;明朝的那些翰林,科臣收入微薄,最为倒霉,很多都受刑而死;普通民众,一些参加牛金星科考的读书人,只要衣饰光鲜,都会被士兵拉去拷打逼银;经过数天的拷掠,李自成军共获得7000万白银,崇祯帝十年间加饷摊派,从民间也只获得2000万,可见酷烈之极,以致民心涣散;一些士兵更是相率,私入民宅抢财奸淫,有的仅一地,一晚奸淫致死300多人,之前营造的“迎闯王,不纳粮”的光辉形象已民心尽失。最致命的没有解决边关问题,就贪图享乐,错失良机;



2、明朝皇帝在煤山自杀,明朝的半壁江山已丢,明朝的主力军队在与农民军的战斗中,都消耗殆尽,很多明朝将领要不拥兵自重,要不就见风使舵投降农民军,其它的镇守边关,剩下的地方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已支撑不了多久;再又明朝长期供养上百万的朱家子孙,已致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长年内外战事交困,早已让这个国家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明朝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3、满清政权入关政策图谋已久,多尔衮听取范文程建议,制定入关夺取中原的既定政策,下令70岁以下,12岁以上必须从军,可以说倾全国之力;同时严肃纪律,要求进入明境不能只顾杀戮,要以安抚民生为主;另外积极招抚明将,很多投降的明将得到重用,在今后的战斗立下汗马功劳;


这三方的情况一对比,就知道力量悬殊了;吴三桂跟李自成闹翻,引清兵入关,可以说是一个偶然事件;就算没有吴三桂,难保没有另外一个人投降;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然怎样呢?


说好一起去旅行


没有,至少可能性会变得非常低。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当时的局势分析。

1644年四月初九,在得知李自成逼近北京的消息后,多尔衮率领14万清军倾巢而出,进军关内。四月十三,清军进抵辽河,多尔衮得知北京陷落。四月十五,清军到达翁后,接到吴三桂借兵的书信,改道山海关。

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多尔衮抓住了!四月二十一,山海关大战,吴三桂三万精锐与李自成十万主力激战两日,清军突然杀出,李自成溃败,吴三桂归降,山海关易手,十天后清军进入北京。

山海关大战的意义在于:

1、明朝最精锐的部队关宁军伤亡殆尽,李自成十万主力土崩瓦解,而清军几乎没有损失。

2、山海关本是清军始终无法逾越的雄关,但此战后唾手而得。

3、李自成主力溃败,导致他弃守北京,清军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北京城,要知道从后金建立起,清军是“三围彼都而不下”的。

综上,大清一统基业始于石河一战(即山海关大战)。

一场战役的成败,会改变历史的走向,比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而影响一场战役成败的,往往是一系列细节,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中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决定性的。

讨论历史的发展,我们喜欢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但这只是泛泛而谈,先进的必然取代落后的。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的偶然性,不能否认在历史出现拐点时,关键的历史人物起到的关键作用。1644年的历史格局,因为吴三桂发生了转变,而多尔衮抓住了历史机遇,后金在国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逆袭成功。

历史上有很多强大的政权,实力并不逊色于后金,但在当时的历史格局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倒在了实现霸业的路上,因为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


热带鱼198590252


如果吴三桂不带路,清军还能入关吗?

根据当时的形式来看,清军入关是迟早的事,只是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对当时局面的形势,把握的果断,利用的及时,推进的迅速,提前了入关的时间。


吴三桂虽然还在山海关镇守,但他的地步也到两难程度,勤王路上,李自成已攻陷北京,如果实力足够支撑,即使大顺军进入了城内,崇祯也死了,作为明朝得力将领,为什么不反攻李自成,就因为大顺军已进入了北京城,而没必要摧挎李自成吗,崇祯帝在城内能被李自成逼死,吴三桂就不能再逼李自成出北京城,究其根源,吴三桂现在确实无对抗大顺军的实力,只好带着无奈心情又返回山海关。



所以从这点看出,吴三桂军事实力的状况,已对大顺起义军构不成威胁,那对长期搔扰和进犯明王朝周边地带,磨刀霍霍,来势凶猛的满清军队而言,更是构不成威胁性,只不过能凭借山海关之战略要点,能推迟满清入关的时间(前提是吴三桂不投靠满清)。

还是从勤王(崇祯)来看,即使反攻李自成无实力可取,吴三桂可以避重就轻,躲开大顺军京城重兵,绕道或穿插大顺军薄弱地带,追随南明政权,联合旧势,有望东三再起,和清军夹大顺于南北之间,摧挎大顺,而后对付清军。

然而,吴三桂连过道大顺追随南明的实力都没有,在进无实力支撑,退又无安全和供给保障之处的无奈下,才重返了血腥毒杀必争之战略要地山海。而山海关的重返,对于一个久经战场的“枭雄”来说,意味着什么,他本人清楚。他既不追随余明势力保明,也不联合李自成先抗外,再解决内部矛盾,而是偏偏返回山海关,汉奸行为已早有打算。

所以,综上分析,当时吴三桂的实力,已无法阻挡清军的入关,清军的入关也于吴三桂带路没有必然的结果,只是有人带路,前进的速度能加快,避免了走弯路罢了,吴三桂不带路,清军照常能入关。


基层农人


李自成入京之时,其实论实力大明、大清、大顺大体相当,当然相持下去,大明逐渐变强的可能性更大,毕竟大明地盘人口要大的多。

如果吴三桂比较早起兵入卫北京,李自成进城的可能性不大。闯军不一定打得过关宁军,最多互有胜负,然后退回陕西或转攻他方。

吴三桂带兵勤王时,多尔衮打山海关进京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多占了辽西走廊。一是意义不大,进关又不是第一次了,攻不破京城没有战略意义。二是如三国在京城大战,风险太大。

所以,如果吴三桂军队在京城未破之前到达京师,大明、大顺、大清初步形成相持的局面可能会出现。

到了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李自成登基之时,其实李自成的选择也很多。一是守住京城不动,静观后变,属于稳妥之策。吴三桂仍然留守山海关的可能性比较大,清军也进不了关。这样,南明仍然会建立。之后,就是各方怎么应对了。二是退出北京,回守山陕等地,属于保守之策,但大顺的实力大大增强了。毕竟收获了几千万两银子和大批文武大臣。三是撒出北京,转攻南京,平定南方。这样一个割江而治的南顺,实力超强。南方根据地统治好了,再来统一全国可期。当时的北方残破,实在不是好地方。四是攻山海关,这属于冒险之策。这样是逼迫吴三桂降清或吴与清合作攻李。李自成登基后飘了,对实力判断失误,对吴与清合击风险评估不足,于是一片石大败。

所以,只要李自成不攻山海关,吴三桂直接降清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当带路党,毕竟他手上握一手好牌,机会很多,可以待价而沽。

当时,大家急什么呢?


花开时节思春秋




至于袁崇焕的罪名,我个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枉的,皇太极 多尔衮等肯定招降过袁崇焕,如果袁崇焕通敌卖国,何必回师救驾,何不早早开关献城,市米资盗更可笑了,袁崇焕作为军区司令员,还没傻到那种程度吧,因为崇祯看破了袁崇焕五年平辽,擅自处死毛文龙等事件,当初是欺骗他戏耍他,欺骗帝王,而且是欺骗了小肚鸡肠,心胸狭隘的崇祯帝,即使袁崇焕打败满清,他也早晚必死,所以我认为崇祯是忍无可忍编织罪名,故意处死袁崇焕。



袁崇焕对后金绕道蒙古进攻北京的举动,其实早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

皇太极的内应,应该也早就奏报过,关内烽烟四起,闯王李自成,屠夫张献忠等,已经让大明官军东征西讨 疲惫不堪了,皇太极搞一次偷袭不仅能让崇祯搞掉袁崇焕,还能让大明分兵西部防线,从而减轻大明加兵东北防线。

任何的攻城略地灭国战,都没有舍近求远的,大秦帝国就是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一点一点蚕食了山东六国,满清想要灭了大明也只能从山海关打进来,所以如果当初没有处死袁崇焕,吴三桂也没有给满清带路的话,至少我认为山海关永远是满清难以逾越的雄关。


乞丐皇帝朱重八


当然不能,毕竟地球人都知道清朝十几万大军都是傻狍子,别的本事没有就知道挤着山海关给吴三桂送人头。所以没有吴三桂的倒戈,清朝就是一万年也入不了关。

真的是这样吗?当然真的不是,如果清朝上下真的智商不在线,那么他们连在东北崛起的机会都没有,毕竟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感觉,不仅难受,而且丢脸。

事实上,在1644年这个中国历史的大变局之年,所有的因素已经决定了清朝必然会入关成功,有没有吴三桂,这一历史大势都不会改变。相反,吴三桂的“弃暗投明”,某种程度上说还有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清朝已经蓄势待发

很多人说清朝的入关纯属“捡漏”,也就是运气好。

但现实情况是,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正因为具备一定实力,做好了一切准备,所以在面对夺取天下的机遇时,清朝才能审时度势、游刃有余。

自1616年后金建立开始,清朝的文明之路也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国家体制的建立不仅使后金有了更加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还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封建化”进程。

从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演进来看,少数民族政权想要发展壮大,尤其是入主中原,必须要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封建化”改革,这种改革第一使少数民族政权更加强大且趋于稳定,比如皇帝制度和地长子继承制;第二使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差距逐渐缩小,为吸引中原精英提供了可能;第三使少数民族政权树立了争夺中华正统的野心,为夺取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清朝在1644年入关前,已经完成了“封建化”改革,尤其是皇太极时期,极大提升了清朝的“封建”化水平,招揽了包括范文程在内的大量汉人在麾下效力,清朝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

皇太极统治时期,清朝逐渐扭转了对明朝战争的劣势,尤其是1642年松锦大战的失败,明朝在东北地区再无能力阻挡清军。

更可怕的是,在清朝不断劫掠明朝的同时,清朝还在1636年彻底征服了朝鲜,消除了后顾之忧。而在此前的1634年,清朝击败了漠南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作为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察哈尔部的惨败以及林丹汗的败亡极大震慑了蒙古各部,于是漠南蒙古于1635年归顺后金,皇太极成为蒙古各部的大汗。1636年,漠西和漠北蒙古对清朝行“九白之贡”,清朝成为蒙古各部的最高领袖。

征服蒙古各部后,清朝占据长城以北地区,对明朝形成泰山压顶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吴三桂一夫当关,清朝同样可以借道蒙古南下中原,届时吴三桂势必更加尴尬。

2、中原已然一盘散沙

虽说1644年是明亡清兴的大变局之年,但1644年真正颠覆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的数百万农民军。1644年3月17日,北京城破,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享国276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明朝的灭亡,固然有清朝不断侵扰的结果,但明朝内部积重难返的腐败,则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而这也毫无意外地影响到了明朝灭亡以后,给了清朝各个击破的机会。

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够崛起并不停地春风吹又生,主要是因为明朝后期卫所制度的彻底崩坏,明朝亡羊补牢发展起来的募兵制度又造成了军阀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吴三桂就是军阀的典型代表。因为私心甚重的军阀们养寇自保,所以农民起义军越闹越大并彻底失控。

1644年李自成大举进攻北京时,崇祯急调吴三桂进京勤王,勤王心切的吴三桂星夜疾驰,仅用了17天就走完了100多公里的漫长路程。但没等到吴三桂救驾,崇祯皇帝就自杀殉国了,于是吴三桂不得不用一天时间迅速返回山海关,成为大明王朝的孤臣。

崇祯自缢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史称南明,但乌烟瘴气的环境愈演愈烈,尽管后来又出现了唐王、鲁王、桂王等政权,但终归只是昙花一现。

而作为推翻明朝的主力,李自成所代表的农民起义军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内部依然无法统一。而且作为造反者,李自成集团从一开始就无法得到地主士绅阶层的支持,加上“追饷”事件的发酵,地主士绅对大顺政权失望透顶。更要命的是,由于鼠疫的空前爆发,入主北京仅42天的李自成不得不匆忙退出,而后开启了不可抑制的败亡之路。

此时的吴三桂,之所以和李自成不共戴天,绝不是因为李自成推翻了明朝,逼死了崇祯皇帝,而是因追饷事件将吴三桂在北京的家眷洗劫一空,更有李宗敏抢占陈圆圆的流言蜚语,这让吴三桂和大顺不共戴天。

但是吴三桂实力严重不足,所以才有了吴三桂两次向多尔衮求援,并许诺割让黄河以北酬谢清朝的龌龊事。

可惜,多尔衮明显比吴三桂狡猾,等到一片石大战击败李自成,清朝迅速拥立顺治在北京继位,成为天下之主,吴三桂不知不觉沦为清朝的马前卒。

在被清朝卖了的情况下,吴三桂只好继续帮着清朝数钱。好在清朝对吴三桂相对厚道,给了平西王的土皇帝头衔,吴三桂终于有了“曲线救国”的平台。

概括起来,以吴三桂的力量,在明亡清兴的大变局中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他的螳臂当车也许可以迟滞清军的进攻锋芒,但绝不会改变清朝入关的结果。

相比之下,“识时务者为俊杰”反而成为吴三桂的生存之道。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我认为如果吴三桂不带路,清军是入不了关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吴三桂如果投降李自成就会有后盾。

说让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对吴三桂来说确实有点憋屈,毕竟小妾都被人霸占了。但是只要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吴三桂就摆脱了被腹背受敌的尴尬,可以专心抵御满清,满清也就不可能入得了关。


2.李自成已经占有半壁江山,只要李自成腾出手来,防御满清足矣。

前提还是吴三桂投降李自成,李自成已经占有半壁江山了,派出部分兵马抵御清军没什么问题,只要李自成稳住了,明朝基本上没啥可能翻盘的。这点对吴三桂还是残忍了点。

3.吴三桂拒不投降李自成,就算被两面夹击,山海关也不会落入满清手里。

如果吴三桂实在不想受被戴绿帽子之仇,也可以不投降李自成,但是不能着急报仇,必须要坚守山海关,李自成在没有稳定住局势之前不可能攻打吴三桂,而明军缓过劲来可以与吴三桂两面夹击李自成,可能最后来个关门打狗。



以上就是我对吴三桂如果不领满清入关,清军不可能打进山海关的分析。当然历史不可能重来,设想只能是设想,所以如果你对我的设想有不同意见,欢迎到留言区留言指正!

我是历史白话君,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不忘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