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听说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为什么要兴兵问罪?魏国废立之事,姜维为什么能管?

粤神通


姜维根本管不了魏国废立皇帝之事,想管也管不了,姜维兴兵问罪,无非就是想借此事件,为自己的北伐增添些有利因素罢了。

无论是哪一朝代,弑君都是大逆不道的重罪,同样,司马昭掌权时期,因为魏帝曹髦拼死一搏,导致被贾充手下的成济所杀。



原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现在魏帝被杀,曹魏震动,曹魏从建立到曹髦被杀,有四十年时间,仍然有大批官员及百姓还是同情曹魏的,导致司马昭遇到掌权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就连许多原本支持司马昭篡位的士家大族,都开始保持中立,防止舆论的攻击。

从姜维的角度来看,他只想着北伐能取得较大的战果,曹魏内部大乱对姜维来说越有益,曹魏越乱姜维越高兴,姜维才不关心曹魏废立皇帝,也不想管曹魏废立皇帝,只是希望曹魏内部不和,最好是发生内乱,姜维才越高兴。



与其说姜维打着司马昭弑君的旗号而兴师问罪,不如说姜维只是利用了这次的弑君事件,给自己一个讨伐司马昭的旗号,毕竟当时的司马昭引发了轩然大波。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有一个旗号,比如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对外征战是‘’尊王攘夷‘’的旗号,陈胜吴广起义打着扶苏和楚国的旗号以及‘’王侯将相、宁有仲乎‘’的口号,刘邦讨伐项羽打着‘’项羽弑杀义帝‘’的旗号。



同样,姜维也需要一个正义的旗号,这就是‘’讨伐司马昭,以扶曹魏‘’的旗号。

另外,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司马昭是魏国掌权人,最终目的就是想篡夺曹魏江山,因此司马昭在曹魏是有不少敌人的,忠于曹魏的人都是司马昭的敌人。

姜维打出兴兵讨伐司马昭的旗号,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联合忠心于曹魏的人,一起对付共同的敌人司马昭,这样姜维才能更有利。



堡垒一般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曹魏内部的弑君行为,已经说明内部斗争的激烈性,对于这种可以削弱敌人,而已方毫无损失的行为,姜维肯定大书特写。

姜维兴兵讨伐与他是否关心曹魏谁当皇帝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他要的就是魏国内乱的机会,才好加以利用,以达到完成自己北伐能获取利益的机会。



因为姜维前后十一次北伐,并没有占多大的便宜,蜀汉实力又远远落后于曹魏,按正常北伐来说,姜维很难有所突破,再加上姜维的对手又是名将邓艾,姜维只能以曹魏内部弑君这种政治事件为突破口,制造些麻烦,总之能削弱曹魏实力或引起曹魏内乱,姜维就赚大了,因为这可是无本万利的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军事,因为战争也是一门艺术。

你瞅啥?瞅你咋滴!砰!啊!

整场战争就是这么个过程,这哪儿行啊!一点艺术性都没有,听书看戏的人不都跑光了才怪呢!没有点儿艺术性,谁好意思把你往史书上记。

所以没有艺术,就要创造艺术。

楚国要打随国。随国说:“凭什么打我,我木有错啊!”楚国:“木有错我能打你?好好想想错在哪儿啦!”随国想了半天:“我真木有错!”楚国:“你木有错?我就打你啦,怎么滴!”随国:“你怎么不讲理?”楚国:“我是蛮夷!”

同样都是没有什么借口,但是一经过这么样的艺术处理,史书上就留下了一笔。每当读到这一段,都会引起我情绪上的共鸣,感觉我在家的地位就和随国一样。

《三国演义》做为一本小说,故事必须要精彩。

姜维的九伐中原是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事儿,但是姜维的才能却连事后诸葛亮都不如。诸葛亮六出祁山,有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么一对儿老戏骨;姜维九伐中原,姜维和邓艾这俩儿小鲜肉却有点儿支撑不住。

所以在曹髦死后,《三国演义》就做了点艺术加工:

早有细作报入蜀中。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以昭弑君之罪;一面奏准后主,起兵十五万,车乘数千辆,皆置板箱于上;令廖化、张翼为先锋,化取子午谷,翼取骆谷,维自取斜谷,皆要出祁山之前取齐。三路兵并起,杀奔祁山而来。

虽然司马昭杀曹髦属于弑君,但是你姜维凭什么能管魏国的事儿?

楚国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楚国说:“我有军队,我也想参与你们之间的政事。”姜维调动了十五万大军,当然也是理直气壮了!魏国一瞅十五万大军,抓紧时间准备迎敌吧,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楚国说:“我先祖是周文王的老师。”就凭着这点儿,楚国国君就自立为王了!姜维有样学样:“我们先主乃是大汉孝景皇帝玄孙……”

当然了话说得冠冕堂皇不一定有用,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他们自己之间肯定是另一套说辞。

曹髦死了之后,姜维立刻对东吴说:“他们家自己乱了,咱们趁火打劫去吧!”然后姜维又对刘禅说:“东吴已经趁火打劫去了,咱们也快点吧!”

姜维的地位不如诸葛亮,不是想调兵就能调兵的。但是经过姜维这么一运作,十五万大军就被姜维给调了出来。

看《三国演义》,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错过!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寄暇学宫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吧。虽然魏国废立之事和蜀国还有姜维没啥关系,毕竟两国是敌对关系,但这不影响姜维借着司马昭擅杀魏帝曹髦的名头兴师北伐。


咋说?听我一一道来。

诚然北伐之名用复兴汉室更有大义性,可是它是有时效性的。刘备诸葛亮那一代人,是世受汉恩长大的,包括曹操等一些诸侯,所以他们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除了孙权和刘备之外。而到了姜维这一代人,三国鼎立已经有了40多年历史了,如果要人口来说,已经是两代人,在北方,老一辈人渐渐凋零,而新一代人却是吃着魏国的米长大的,至于曾经的汉朝,他们能有啥印象,更别说是感恩戴德了。

所以姜维北伐之时,所谓“复兴汉室”之名已经没有大的影响了,仅对北方中原来说,已经起不了多大作用了。因此姜维借着司马昭擅行废立之事,兴师北伐。


为什么选择这个名义呢?因为它刚好发生。开个玩笑,其实选择这个北伐名义是有原因的。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其儒家思想文化早已融入这个社会了。君臣父子,三纲五常,自古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可是司马昭干了什么?他的一名魏臣,不思报国,反而做下弑君之罪,擅行废立之事,这是做臣子干的事吗?这和当年的董卓有什么两样?

所以姜维为了能够吸引北方士子,特意用此名义,向天下人揭开司马昭的丑陋面目,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过即使如此,这个世界还是靠武力说话的,北伐成功,倒还好说,可是失败了,什么都是镜花水月。


青史回声


兵者,国之大事也。任何时候兴师动众,都需要一个借口。

诸葛亮屡屡北伐,是要完成先帝刘备的遗愿;姜维北伐是要完成诸葛丞相的夙愿。

北伐已经搞得蜀汉上下怨声载道,总以刘备、诸葛亮作借口自己也烦了。

趁着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以此为借口,换换花样,避免总是老调重弹。

01

254年,司马师废掉了魏帝曹芳,作为曹丕的庶长孙曹髦被立为新君。

曹髦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权跋扈十分不满。

260年,曹髦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并亲自讨伐司马昭。事情泄露,曹髦被贾充指使成济弑杀,年仅二十岁。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不管曹魏集团有多么乱,这毕竟是曹魏自己家里的事。与蜀汉的姜维没有一毛钱关系,这事也轮不到姜维来管。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继承了魏王爵位和丞相的职位。当年接受汉献帝禅让,成为曹魏的皇帝。

到曹髦被弑杀,另立曹奂,已经四十年了。汉朝廷早就不存在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也存在近四十年。

不管魏蜀吴三国以何名义相互攻伐,都仅仅是一个借口罢了,恢复汉室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魏国皇帝的废立,与蜀汉毫无关联,那为何姜维多管闲事呢?

02

这就是政治的需要。

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坚持北伐,表面看来是劳民伤财,引起了蜀汉内部极大的抵制。

北伐的战略意义就是保持对曹魏的压力,维系蜀吴联盟的存在。

但这个是不可以公开宣导的策略,一旦公开就失去了北伐策略的意义。

绝大多数人,包括蜀汉上层核心主政者,都可能不清楚究竟北伐的意义何在。

姜维面临着巨大的内部压力。

为了实现北伐的战略,姜维必须有一些借口。

先帝的遗愿、丞相的夙愿并不足以服众。当然,以曹魏废立之事作为借口,兴师动众,也不足以得到足够的支持。

但有总比没有好,多少也算一个理由吧。

除此之外,还真说不出有啥可取之处。

姜维清楚,蜀国将士清楚,刘禅清楚,蜀国上下都清楚,曹魏那档子事是轮不着蜀汉管的,蜀汉也没能力去管这些事。

都清楚这就是一个借口。

但姜维清楚必须北伐,起码刘禅也清楚北伐的必要。

之所以姜维能够以此为借口,出兵北伐,还在于刘禅的支持及姜维当时还有这个权威。

之后,刘禅宠信宦官黄皓,不再想折腾的时候,姜维也怕了,也不再找借口北伐了。

这就是姜维为何要管曹魏闲事的根本原因。


豹眼看历史


这个就属于小说不合理的瑕疵了,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说法。姜维无论如何也不能讨伐司马昭“弑君”,这是犯了政治错误了。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曹髦死后,“早有细作报入蜀中。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这个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姜维北伐,小说中说是九次,历史上大大小小加起来算一共十一次。其中,第十次发生在257年,那一年诸葛诞在淮南联合东吴反叛曹魏,姜维乘机出兵。258年,诸葛诞败亡,姜维退兵。第十一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是262年11月,姜维出兵伐魏,被邓艾击败。


而司马昭弑君,发生在260年6月,不堪忍受司马昭欺压的曹髦,亲自带领卫士和奴仆去讨伐司马昭,中途遭遇司马昭弟弟司马伷的部众,被中护军贾充(司马昭亲信)授意手下成济用长矛击杀。事后,司马昭也坚决不处置贾充,所以被称为司马昭弑君。

也就是说,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是在司马昭弑君两年半以后,并不是直接在司马昭弑君之后。也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姜维是打着讨伐司马昭弑君的旗号。

其实,无论怎么说,姜维都不能讨伐司马昭“弑君”。因为蜀汉和曹魏是互相不承认的,刘备建立蜀汉,国号是“汉”,一直以汉朝正统自居,称曹丕弑杀了汉献帝。而曹魏则是以汉献帝“禅让”为由以正统自居。所以在蜀汉看来,曹髦怎么能算“君”呢?既然曹髦不是君,你怎么讨伐他“弑君”呢?你要是讨伐弑君,不就是承认曹魏正统了吗?这不是犯政治错误了吗?


这类问题在《三国演义》中还不是独一份,比如在说关羽投降曹操一段,为了表现关羽的忠义,虚构了一段土山围约三事,特别来了一句“降汉不降曹”。这也是很荒唐的。想关羽说自己“降”汉,岂不是说自己,包括自己的主公刘备是汉朝的叛臣?说自己也就算了,这把刘备这个汉室宗亲置于何处了?这能算忠义吗?这不是坑刘备吗?

归根结底,毕竟是小说,写小说的都是民间文人,政治意识不强,就会犯一些错误。


伊耆角木


相信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

蜀国姜维最后一次领兵北伐是以魏国的司马昭弑君为名。

司马昭集团杀了曹髦立曹奂为帝。



但其实曹奂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

姜维的旗号是名不正,言不顺

在古代,弑君者是大逆不道,人神共愤。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心里积怨已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终于决定讨伐司马昭,但却因为王沈和王业的背叛而泄密,被司马昭知道了。曹髦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武士成济弑杀于南阙。事后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及亲属被杀,成济则作为替罪羊被夷灭三族。



远在蜀国的姜维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

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

于是姜维打着司马昭弑君的旗号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魏国废立之事,姜维能管?

三国里,蜀国一直以正统自居,魏国、吴国的皇帝始终没有咱们蜀国的高大尚。只有蜀国皇帝才是正统的君王。

姜维认为司马昭弑君,不就间接承认了曹髦是君了吗?那此时的刘禅又是什么?那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况且魏国的事也轮不到你一个外人来管。

姜维打这个旗号的真正目的

在三国,姜维也算一个人物。

在诸葛亮死后,扶持扶不起的阿斗几十年,可谓也是鞠躬尽瘁。其实在他的心里也是始终坚持只有蜀汉才是正统的。



司马昭弑君之罪的旗号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真正的目的是引起曹魏旧部起兵反司马家族。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明司马昭的权利已经早已在魏国皇帝之上。这次又杀曹髦立曹奂,并将忠于曹髦的大臣王经灭门。

弑君之罪已经引起举国公愤,但在司马家族强大的权利面前,没人敢吱声,稍有动作,便会引来杀身之罪。

历史真相:根本没有这回事。

历史上姜维十一次北伐。

而《三国演义》中只有九次。

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时间是公元262年。

而《三国演义》中是曹髦被杀那一年,即公元260年。


芳姐论三国


我是老威,我来回答。

我们看三国这段历史,实际上不能根据《三国演义》来判断,毕竟是小说,很多情况都篡改了,不是历史事实,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演义和事实不同的地方非常多。如果要看当时的历史,主要还是要根据《三国志》这样的正史来看,或者也可以看《华阳国志》,这些历史作品都是经过了严格的考证,有着充分的事实依据的,可信度非常高。

姜维在司马昭杀了魏帝曹髦后出兵进攻魏国,实际上和曹髦被杀关系不是很大

要说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姜维的“九伐中原”说起,虽然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力图恢复汉朝江山,克服中原,先后发动了九次对魏国的作战,超过了他的师父诸葛亮的六次的记录,但大多都不是实质性的进攻,规模也都不大。实际上,姜维总共有十一次对魏国的战役,“九伐中原“的说法只是一个方便的说法而已。

比如前五次北伐,当时蜀国的军权基本都在大将军费祎手上,每次估计也就给了姜维一两万兵马出去作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效果没多少,这让姜维非常不爽。后来是费祎被刺杀身亡之后,姜维成为了蜀国的军事统帅,才开始了自己的真正的北伐。

第六、七、八次北伐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如第七次北伐,攻下了狄道、临洮、河关,并把当地居民迁回蜀地,取得了宝贵的人民生产力资源。第八次北伐则是著名的洮西会战,取得了自刘备称帝以来蜀国最大的一场胜利,斩杀魏军数万人。

而姜维的运气也就到此为止了,第八次北伐之后,他碰上了自己人生以来最大的克星——邓艾。他始终没有能够突破邓艾的防线。姜维和诸葛亮不同之处在于,诸葛亮没有出现过全军崩溃的情况,而姜维在第九次北伐中,被邓艾杀的全军崩溃,蜀军伤亡数万人,这对于弱小的蜀国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之后在第十一次北伐,公元262年,也就是曹髦在260年被杀后2年最后一次出兵进攻魏国。这个时候实际上蜀国的国力基本已经不行了,姜维在数次北伐中,屡次摆在了邓艾的手上,兵力损失很大,对蜀国的打击也很大。第十一次北伐姜维又遇到了邓艾这个克星,结果还是如以往一样,被击败退回了蜀中。

这一战之后,姜维也不敢回成都了,因为当时成都已经到处传播了他的流言,说他这个人其实没本事就是靠的诸葛亮的提拔等等,姜维深感人言可畏,便上表表示吞并沓中,也算是半退休的状态了,从此也没有回到过成都。

所谓的姜维兴兵问罪,是演义中的说辞

所谓的姜维兴兵问罪,是演义的说辞,在历史上,姜维是在曹髦死后2年才出兵进攻魏国,这个时候魏国新君已经做了两年了,这个时候提曹髦基本是然并卵了。这应该是属于姜维的一贯作风,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兵攻打一次魏国而已。

在那次出兵之后的来年也就是263年,蜀国也就走到了最后一年,当年在魏国的攻击下,蜀国灭亡。而姜维继续着匡扶汉室的事业,假装投降了钟会,他独到的眼光看中了钟会这个人野心很大,成功地鼓动了钟会自立,设计弄死了自己的死敌加克星——邓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正当钟会准备以姜维为先锋进攻长安的时候,司马昭发现了钟会的意图,要带兵来成都,钟会知道事情败露,便提前起兵,因为事情仓促,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而引发了兵变,在兵变中,姜维和钟会双双被杀。


虽然姜维没有能够匡扶汉室,但是在他临死的时候,用计出掉了邓艾和钟会,也算是为蜀国报了仇了吧。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题目所说的姜维为了魏国皇帝被杀的事情兴师问罪的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老威观史


这件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我们先从时间轴上看,曹髦被司马昭的亲信贾充指使成济弑杀是在甘露五年(260),而姜维的第十次北伐是在延熙二十年(257)乘诸葛诞叛乱之际出兵秦川,持续到永安元年(258)诸葛诞兵败方始退兵,时间是在司马昭杀曹髦之前;姜维的第十一次北伐是在景耀五年(262),被魏将邓艾击退之后退至沓中,时间是在司马昭杀曹髦2年之后,在曹髦被杀之后,姜维并没有以司马昭弑君为号召的北伐军事行动。

从大义名分上,姜维作为蜀汉的大将,并不认同曹魏的君统法统,因此也不会以魏国的废立之事作为口实兴兵讨伐司马昭。

之所以这么写,或许是因为姜维后来挑唆钟会采取『矫太后遗诏,使会起兵废文王(假借郭太后遗命,起兵废掉司马昭)』的方式反对司马昭,因此罗贯中『提前』在《三国演义》中写了这么一段:

姜维闻司马昭弑了曹髦,立了曹奂,喜曰:“吾今日伐魏,又有名矣。”遂发书入吴,令起兵问司马昭弑君之罪;……

还虚构了一个人物邓艾帐下参军王瓘向姜维诈降,自称是因为没有将曹髦之事向司马昭告变而被司马昭所杀的曹魏大臣王经的侄子,结果被姜维识破。

然而,无论是姜维以弑君为由兴兵讨伐司马昭,还是识破诈降计打败邓艾,在历史上都并无其事,因此也谈不上问题所提到的姜维为什么要兴兵问罪,为什么能管魏国的废立之事。


谈古论金


君不是皇帝 不是天下共主 你要明白这一点

君相当于诸侯王

而其他诸侯王或者较强实力如朝臣等 是可以为了维护秩序(一般实际是图利)去打那些弑君者的

回到姜维这个例子

彼时三国鼎立 但都不是大统 其实相当于三个诸侯王 魏蜀争霸 相当于争大统

而司马昭篡位 相当于诸侯王下面大臣造反 是有完全合理的理由去打的 不打的话别人可以造反 蜀汉的人也可以造反 这一点大家都都达成共识了 所以才这么说


枣谢


所谓兴兵问罪,只不过是个幌子,虽然蜀汉始终认为是魏篡夺了东汉政权,他征伐也应该是以篡汉的名义征讨,犯不上以司马昭杀了曹髦为由。所谓的兴兵问罪,是一个借口,他们认为一个政权里,臣子杀了君主是不可原谅的,是大逆不道的,并且在光天化日之下,冒天下之大不韪,这在各个朝代都是不允许的,违背民意,犯了纲常,需人神共愤的,其实这也间接承认了曹魏政权。

当时曹魏政权曹髦还是深得民心的:

曹髦,字彦士,魏文帝曹丕庶长孙,正元元年(254年),曹髦登位,曹魏第四位国君。曹髦在位六年,文武双全,深得民气。据《魏氏年龄》记录,钟会曾评价曹髦道:“才同陈思,武类太祖。只可惜生不逢时,虽贵为天子,实为傀儡。年轻气盛的曹髦因无法忍受司马昭独揽朝政,亲率宫庭卫队及奴婢数百人攻打司马府诛杀司马昭,但是被司马昭的仆人成济所杀。“曹髦驱车死南阙”便是《三国演绎》中的概括。



这样一个深得民心的好皇帝被杀了,可见必引起共愤。姜维以此为借口,再加上曹髦死后,魏国政权必定会呈现一系列变故:朝堂不稳,军心必乱,会再次堕入动乱,此时发兵便有攻其不备之利,曹髦的人也会站在姜维这一边讨伐司马昭。天时,地利,人和,万事俱备,这个时候完成蜀汉统一大业,何乐而不为。



魏国皇帝的废与立,他姜维当然管不着。之所以出兵问罪,一是所谓的师出有名。是说,出兵要想让士兵有精气神,有斗志,让老百姓认为你不是穷兵黩武,让蜀汉朝廷内部各派有个统一的适当的理由,蜀国费诗一向反对姜维出兵伐魏,所以正好借这个事。二是姜维大志。姜维生平之宿愿即是承继诸葛遗志,北伐华夏,兴复汉室。据《三国志》记录,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举行了十一次北伐。

所以姜维要打着旗号,以司马昭杀曹髦为幌子,兴兵问罪。

探讨历史奥秘,追寻历史足迹,欢迎关注《王者说道》,共同体验历史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