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小說《說唐傳》中,隋唐有十八條好漢。力大無窮的李元霸排名第一,宇文成都排名第二。排在第三位的是裴元慶,也只有他能接李元霸三錘不死。裴元慶是小說裡的人物角色,也是歷史上裴行儼的原型人物。
裴行儼出身士族,父親是隋朝名將裴仁基。裴仁基擔任過隋朝的重要職位,也是關隴貴族集團成員。隋煬帝楊廣即位不久,隋文帝第五個兒子漢王楊諒,因為對楊廣弒君篡位不滿,憤而起兵造反。裴仁基是漢王楊諒的部下,於是勸他不要造反。楊諒非是不聽呢,結果是起義失敗。
漢王楊諒起兵失敗後,隋煬帝對裴仁基讚賞有加。有了帝王的賞識,仕途自然是平步青雲。
隋大業末年,瓦崗李密率軍攻打滎陽(河南)。滎陽通守張須陀貿然追擊,被李密前後夾擊圍困殺死。隋煬帝指派裴仁基出任滎陽通守的職位,同時也接收了張須陀所有的部將,原部將中有秦瓊和羅士信。裴仁基整頓兵馬,準備全力進攻瓦崗寨。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裴行儼也跟隨父親一同出征。
裴仁基與劉長恭各領一支兵馬攻打瓦崗,劉長恭為了搶得頭功,命令大軍火速前進,趁著裴仁基未到,率先和瓦崗軍開戰。他並不知曉瓦崗軍的厲害,只能是大敗而歸。劉長恭吃了敗仗,擔心朝廷降罪,於是惡人先告狀。劉長恭向朝廷彈劾裴仁基,監軍御史蕭懷靜也跟著彈劾。
裴仁基接連二三的受到彈劾,走投無路下投奔了瓦崗李密。裴仁基父子投奔李密後,李密可以說是如虎添翼。裴行儼在戰鬥中很快就打出了威名,地位更是超過了父親裴仁基。“行儼每有攻戰,所當皆披靡,號為萬人敵。”
瓦崗軍在李密的領導下,巔峰期猶如煙火般短暫。瓦崗軍與王世充的對戰中,大敗於王世充。瓦崗諸多大將選擇改投他處,李密投奔李淵,而裴仁基、裴行儼、秦瓊、程咬金等人都投奔了王世充。
王世充對瓦崗諸將一開始禮遇有加,為了能徹底留住裴行儼,不惜把自己的親侄女許配給他。據《隋書》記載:“世充以其父子並驍銳,深禮之,以兄女妻行儼。”裴行儼娶了王世充的侄女王氏,也就成了王世充的侄女婿。裴行儼和王世充成了一家人,也成為了他的得力戰將。
武德二年,王世充取代皇泰主楊侗,登基為帝。加封裴仁基為禮部尚書,裴行儼為左輔大將軍。裴仁基士族出身,家族亦是世代為官,對王世充的所作所為甚是不滿。裴行儼身居要職,手中掌握著眾多兵馬。裴仁基父子邀宇文儒童、陳謙、崔德本等人商議,籌劃發動兵變,除掉王世充,然後扶皇泰主楊侗復位。
王世充有個將軍叫張童仁,不知如何得知了裴氏父子的計劃,稟報給了王世充。王世充下令,把參與謀反的人全部都抓起來。裴仁基和裴行儼兵變失敗被抓,王世充卸下了開明的面具,把裴仁基在洛陽的家屬全部都殺害了。
裴仁基還有一個兒子,也就是裴行儼的弟弟裴行儉,當時他不在洛陽,後來投奔了李世民。裴行儉的命運比裴行儼要好得多,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裴仁基家族在洛陽受到了重創,幸好有裴行儉為之延續。
本文史料來自:《資治通鑑》《隋書》
閱讀更多 大王叫我下江南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