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動藍玉案,對付藍玉,對大明王朝來說是對還是錯?

毀建策


藍玉必死,即使朱元璋不殺他,朱棣也會第一時間殺掉他,藍玉的死是維護大明統一穩定的必要結果

在大明江山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藍玉成了一個不合時宜的參與者,對權力極度敏感的朱元璋不容藍玉染指,同樣換做任何一個帝王也不容大臣過度關注自己的家事,而藍玉這個人的表現卻不知深淺


捕魚兒海戰役後,藍玉一戰成名,除了實現藍玉作為一個武將的最高追求,而且給藍玉的地位和權勢帶來新的高潮,此時站在大明政治中心的藍玉開始操起閒心,據夏燮《明通鑑》記載:

藍玉班師回朝後和太子朱標秘談:臣觀燕王在國,陰有不臣心。

我看燕王朱棣不是什麼善類,你的多注意啊!當然藍玉敢和朱標這麼推心置腹是有原因的,藍玉是常遇春妻弟,而常遇春的女兒又是太子朱標的妃子

而他自己又官居太子太傅,透過這層關係可以看出,藍玉過早的站隊表示一下忠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惜“疏不離親”,我們仁厚的太子朱標認為藍玉這個傢伙真是個小人,反而在偶然間把這件事透漏給弟弟朱棣,鑑於藍玉此時風頭一時無兩,成為別人聊天的話題也就順理成章

兄弟啊,你看,那誰誰誰,什麼玩意?除了會打仗,就是說三道四,你可別往心裡去。朱標覺得無所謂,可朱棣真能不往心裡去?


當時朱標有親爹朱元璋罩著,地位穩如泰山,繼承皇位是水到渠成的事,對藍玉這種所謂的表態不屑一顧也很正常,畢竟大明將來還是他當家做主。

朱棣也心裡也很清楚,自己沒有資格叫板,心裡已經做好準備當個藩王瀟灑一輩子,就這樣還被誹謗!朱棣是恨得牙癢癢,夜不能寐

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四月,太子朱標病逝,太子的意外死亡除了讓朱元璋悲傷過度,更讓朱元璋明白,此時大明的權利被擱置到一個分水嶺,很多人望而向背,觀察風向

讓人意外的是,朱元璋最後的選擇是孫子朱允炆,一張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牌,朱元璋這麼做是有道理的,於法於情這個孫子比兒子們順眼多了,嫡長子不在,還有嫡長孫麼


朱允炆繼位,藍玉就謀反!來的這麼恰當,來的這麼猛烈,結果是近一萬五千人人頭落地,朱元璋殺藍玉也怨不得誰,不是強姦元王妃,就是衝破自己家的喜峰關,沒事還拉幫結派鬧騰那麼多幹兒子

而我更相信朱元璋教導朱標時的荊棘理論:兒子啊,江山就是這條荊棘,既然你握不住他,爹替你先把這些刺拔了。那麼藍玉就是其中一根又長又尖銳的刺,朱標握不住,朱允炆能行麼?

答案是確定的:不行!

先不說別的,單單在輩分上朱允炆見著藍玉說話都得低個頭。在性格上朱允炆繼承了他爹朱標的優良美德,仁厚有餘,剛毅不足!面對囂張的藍玉朱允炆該如何面對?請記住藍玉曾經和朱元璋叫板:

我不堪太師耶?

老朱,我當個太師不夠資格麼?朱元璋還沒死啊!只不過兒子死了,假如現在死的是朱元璋,朱標如何回應?可惜現在是年幼的朱允炆,又該如何出招?在朱元璋那裡都不是事,不就是個太師麼,那麼你先去死吧!


結果這個問題到了父子(朱標、朱允炆)兩手裡成了難題,安撫?還是逃避?成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那麼我替藍玉回答吧:我不堪皇帝耶?請相信藍玉能幹的出這些事,面對大明一把手都敢口出狂言,還有什麼不敢的?

看來朱允炆是壓不住藍玉,那麼我們還有一位強硬的叔叔!請別忽視這位在戰馬上長大的男人,一位很有能力的野心家,從靖難事件來看,我們這位王爺確實早就心存不臣

朱標的死讓他剛剛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可他爹還是一巴掌扇了個稀巴爛,用六個字形容朱棣的心情:去年買了個表!但是確實關乎他媽媽的事,如果他媽能夠早點邂逅朱元璋,還要什麼嫡長子?


心情極度壓抑的朱棣勢必走向造反之路,誰要朱允炆好欺負了?那麼大明元老藍玉成了朱棣心頭的刺,這個鱉孫,你說我造反,我就反給你看,但是朱棣不得不考慮在強大的藍玉面前他真的很渺小

別忘了在朱標當太子時,藍玉就看朱棣不順眼,朱棣心裡也明白咋回事。那麼兩人的樑子早就結下了,就可以排除兩人會相互勾搭欺負朱允炆

那麼選擇韜光養晦、示敵以弱是朱棣唯一的選擇,甚至得考慮低聲下氣的討好藍玉,畢竟武功不行,只能裝

那麼大明的走勢又回到藍玉手裡了

如果藍玉一心想要收拾朱棣,那麼挾允文而滅朱棣,完全不費吹灰之力,至於大明的江山以後姓朱?還是藍?也是不費吹灰之力

如果藍玉被朱棣迷惑,騙的不要不要的,那麼同樣弱勢的叔侄兩會結盟,想辦法先收拾藍玉,藍玉哪那麼容易被擺平?搞不好又一起“靖難”事件要發生了,至於朱棣能不能漁翁得力,看兩人的本事了


如果藍玉放下對朱棣成見,忠心耿耿,輔佐朱允炆,那麼朱棣一輩子只能在封地,當個不愁吃喝,逍遙快活的藩王,或者等到年輕的朱棣熬死藍玉,那麼憋了很久的“靖難”大招終於可以釋放了

成也藍玉、敗也藍玉!可是朱棣造反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那麼《藍玉案》背後的深思,全部回到朱元璋身上,唯一可惜的是受藍玉牽扯的無辜性命

綜合來看,朱元璋殺藍玉除了因為藍玉自己作死,也是維護大明政權統一最好的選擇,這也是朱元璋屠戮功臣、大開殺戒的根本的原因,結果朱允炆太弱了,等到藍玉這類假想敵全部清除,還是敗給朱棣,這也是朱元璋唯一忽略的一根刺,一個最讓他意料之外的結局。

參考資料:《明通鑑》、《明史·太祖本紀》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我不是易中天


朱元璋發動藍玉案,殺害藍玉,對大明王朝來說,是對還是錯?

如果說朱元璋殺胡唯庸是為奪權,廢丞相制,集天下大權,尤其中央之權於之身,直接接觸處理朝政,為統一天下,舉目四顧無敵,沒有事幹的自己找個事幹,徹底消除朝中二號領袖,直接最有可能給自己造成威脅的因素。

畢竟胡唯庸縱有野心,也不會太大,縱有野心也應是官場之心,世人之心,只是一心往上爬,過得更好,站的更高。

然到達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步,我想其都不會再有此心,畢竟皇帝雖享受更多,擁有更多,但也要承擔更多,失去也更多。承擔的風險也更大,稍有不慎就會失去一切,身死族滅。

還不如當丞相,成天下第二,好處全都有,皇帝該享受的,其也都會享受,又沒有那麼大風險,

如此為何要反,難道只為世襲,世世代代都如此,然這可能嗎?就算可能,其能鬥得過朱元璋嗎?

跟著朱元璋一步步成長,見識過朱元璋的一切,對朱元璋非常瞭解。若其能勝朱元璋,早就勝了,還用等到這一天。憑著對朱元璋的瞭解,被朱元璋折服,其又豈敢生出此心,所以這一切都不過是藉口。

即便其真想如此,也不過是朱元璋故意如此,一一助長,將其逼到這個地步吧了。

否則以朱元璋的掌控欲,還有錦衣衛的存在,又豈會讓其發生,又達到那個地步,還是到成功的前一刻才失敗。

而借胡唯庸案大肆誅連,殺戮功臣。直接原因是太子太弱,其怕今後他掌握不住,又不想不能換太子,畢竟其實行的是種種選擇中最好的嫡長子繼承製。為了子孫傳承,在兄弟功臣,與大業,兒子之洞其只好選擇大業,兒子。

否則若兒子強,熬都能熬死功臣,又豈怕其它。

而間接原因則是其想順利以皇子代功臣,畢竟皇子太小,生活條件太好,成才定有,但肯定不是全部,再加上天下已定,肯定沒那麼立功機會,無論哪方面都比不上功臣,老兄弟。

再加上邊疆,天下位置都被功臣佔滿,自己人,尤其太子,藩王嫡系,心腹人馬安插不進去,根本控制不了局面一旦反,難定,尤其死後。所以殺之必然。

畢竟其太有能力,勢力太大。不好掌握,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反叛。

從這個角度來說殺功臣必然,你也不能說其心狠手辣,不顧兄弟親情,一切只為子孫延續,江山穩定,不能說錯。

但發起藍玉案就不一定了,當然此根本原因可以說與胡唯庸案一樣,都是繼承人不行,年紀太小,怕出問題,成滿地烽煙,叛亂不斷,或權臣篡位才如此。

從這個意義來說也沒錯。畢竟一個說怨朱元璋,難道都能說是朱元璋錯,全怨朱元璋,其它人沒有一點責任,無一點野心?若真如此朱元璋,除非瘋了,否則會殺其才怪。

不過話雖這樣說,但從內外平衡角度,殺之就不對。

畢竟經胡唯庸案,藍玉案,開國功臣基本全部被除,朝廷變得虛弱,空有百萬對之有怨氣,無骨幹,沒一點經驗,僅憑熬資歷,出身,晉級上高位的軍官,又豈是周圍藩王對手。

其縱算再差,經歷建藩代功也肯定超過這些人,就更不要說北疆不斷面臨草原北元襲

在這種情況下只會更強,不會更弱。

否則朝廷三十萬兵王也不會在絕對優勢下,還不是燕王朱棣兩三萬人馬的對手,打三四年,還沒將其消滅,而且還讓其越打越強,最終反被消滅,取以一隅對全局之勝。

此中或有建文太急原因,然何嘗不是其無人可用導致,縱有幾個也因前事,大殺功臣,對其有怨言,事後清算而不敢,消極怠功,或太少,被跳過躲避,難改大局,最終完蛋。

否則有藍玉以及其手下存在,縱藍玉不出,有其手下,又豈會出此事。

朱元璋所設計之體系非常完美,即便不能做到其所想之萬世一系,但儘可能長還是足夠的。

可惜朱元璋少時家人全死,少受親情,難見兄弟爭鋒,對兄弟親情非常珍惜迷信渴望,以致光知殺功臣,而又兒子絲筆不防備,最起碼覺暫時不會出問題,而出問題,最終破產。

否則其若經歷完美,感同身受,又豈會發生此事。

或藍玉驕橫,然外有藩王其敢反嗎?

當然殺其也因,其與太子妃是表兄妹,而皇孫是庶出,而非太子妃之子,他的外甥,有血脈相連。

怕其兄妹為利益專權,成新朝外戚,架空天子,甚至篡位,尤其還是其沒血緣關係情況下,其更如此,所以更要殺。

當然此或也因藍玉太厲害,怕縱反,藩王也對付不了故……

但你殺,也不用殺那麼多人啊!一下除七八萬人,不出事才怪。

畢竟那七八萬人難道都是其之嫡系,會為之反叛,復仇?

殺核心,必反報復之心,對其它網開一面,進行施恩,讓其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實際才是最佳選擇……

可惜……

幸好,你還有個好兒子,否則……

不過縱如此,也是個殘局,你所建立江山,計劃,萬世一系已因此破產了。

還是朱元璋運氣不好啊,所選兩代繼承人,不是太弱就是太小以致非要如此。






毀建策


藍玉被殺,對大明王朝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藍玉這位猛將,本來是朱元璋留給太子朱標的靠山,朱標登基以後,手底下總要有個把用的上手的人。

可是朱標運氣不好,早早就去世了。而朱元璋索性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可是朱允炆並沒有朱標的能力和威信,所以他壓根就鎮不住包括藍玉在內的那些武將。他們可都是手握重兵之人,一旦造反,後果不堪設想。



藍玉消滅北元政權以後,手裡的權力也達到了巔峰。

為此做了一系列影響形象的霸道之舉。他強佔了北元王妃,逼得人家選擇自殺。他回師途中攻打明朝的喜峰關,儼然有造反的意向。藍玉回到南京以後,更是對軍中將校任意升遷,這是朱元璋所忌憚的。此外藍玉被封為涼國公、太子太傅以後,還揚言自己為什麼不能封個太師。

這一系列的舉動,讓藍玉整個人都顯得相當膨脹,最讓朱元璋惱火的是,他居然收養了一千多位義子。當年朱元璋確實收養了不少義子,這些義子為他南征北戰,打下了天下。

比如說自己的侄子朱文正就是朱元璋的義子,保衛洪都之戰,堅守85天之久,直接拖垮了陳友諒的進軍方案。雲南的沐英也是朱元璋的義子,帶領三十萬大軍平定雲南,世代鎮守此地。所以義子在朱元璋的軍中,充當非常重要的角色。

藍玉這個時候收養了一千多位義子。

這些人只聽從藍玉的調遣,如果將來朱允炆鎮不住藍玉,那藍玉手下這些義子,完全可以幫助藍玉奪取天下,取締老朱的江山。當年趙匡胤奪取皇位,不就是依靠手下這些將領的扶植麼!所以朱元璋的擔心是有必要的,朱標活著的話,朱元璋是不用擔心的,畢竟朱標有這個能力鎮壓藍玉。可是朱允炆這小孩兒才十幾歲大,根本就不可能鎮得住藍玉。

即使藍玉沒有謀反的心思,他手下這些義子也想跟著水漲船高。到時候大明的天下都落到這些人手裡的話,就不由得藍玉不做這個天子了。所以藍玉對朱元璋家族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藍玉本人爭強好勝,而且沒有任何收斂的意思。如果朱元璋在臨死前不殺掉藍玉,那麼等到朱允炆上位以後,藍玉必然功高蓋主,甚至有篡位的可能,畢竟他是有這個實力的。

朱元璋不僅殺掉了藍玉,而且將藍玉這一黨派,1.5萬人都給殺光了。

這可不是朱元璋濫殺無辜,而是藍玉的黨羽實在是太多了,光義子就有一千多人,這些人可都是藍玉的死黨,只要有一個活下來,那對老朱來說,都是一種威脅。朱元璋一生戎馬,知道對手有多麼可怕,所以自然要做到斬草除根,不給後代留下禍患。

至於很多人說因為藍玉死了,所以朱棣造反才會成功。這件事對老朱來說壓根就不算什麼事兒,本身他二十多個兒子哪個做皇帝,都不影響大明朝是老朱家的江山,所以朱棣造反對朱元璋來說,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反倒是藍玉如果活到了朱允炆時代,那將會是朱棣造反最大的一個障礙,朱允炆鎮不住藍玉,朱棣也未必就鬥得過藍玉。藍玉說不定會屠殺朱家子孫,這可就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了。所以藍玉必須要死,朱元璋做得十分對。為了大明江山,為了朱允炆不受掣肘,也為了朱棣能夠順利造反,朱元璋必須要殺掉藍玉。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