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臨終之時,託孤四位大臣,為何只有霍光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鄺小希


公元前88年即後元元年,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駕崩的前夕。他已經認識到人不可能長生不老,開始一步一步準備後事。他命人繪製一副圖畫《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特意命人交給時任奉車都尉霍光。

數月後,後元二年二月。處於彌留之際的漢武帝悉數將霍光、駙馬都尉金日磾、太僕上官桀、搜粟都尉桑弘羊招致面前,囑咐身後事。

漢武帝篩選出來的四人,可謂是各有千秋,各具本領。

桑弘羊

桑弘羊,賈人出身,十三歲便成為宮中侍衛。漢武帝期間,以搜粟都尉之職代領大農令,主管全國財政。衛青和霍去病奔赴數千裡外,來往殺敵立功受賞,人吃馬喂,所耗費的錢財糧草,全由桑弘羊統轄的大農官署支出。僅僅衛青一次性獲得的賞賜便有二十萬斤金。

為了維持帝國如此龐大開銷,桑弘羊不惜代價逆流而上,將官民視為個人鉅額財富來源的酒麴以及鹽鐵售賣的權限,上奏漢武帝劉徹請求收歸國有,為此得罪官員及百姓,一時間哀怨四起。

漢武帝洞悉其忠心及才能,在臨終前將其拔升為御史大夫,主管全國風紀。但遺留的官營鹽鐵以及酒麴專賣問題越演越烈,在漢昭帝劉弗陵時期爆發了一場著名的辯論,即《鹽鐵論》,使得桑弘羊處於千夫所指的窘境,卻依然保證了帝國在不加賦的境況下府庫充盈。

上官桀

上官桀,出身於羽林期門郎,負責引領官員至各殿門。上官桀之所以被漢武帝看重,全得自於上官桀突降的一場批評意外獲得的。

漢武帝大病初癒,靜極思動去看望豢養的馬匹,看到的結果是,馬竟然都是面黃肌瘦,無精打采。漢武帝大怒,準備重責負責人。而負責此事的正是上官桀,上官桀見到漢武帝之後,並不是百般抵賴,而是立刻涕淚橫流,哭訴道,“臣聞聖體不安,日夜憂懼,意誠不在馬。”言未卒,泣數行下。上以為忠,由是親近,為侍中。

如果僅是靠口舌之利獲得信任,沒有其他的才能,時間一長只能是被遺忘在角落之中。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廣利奉命遠征大宛,時任搜粟都尉的上官桀也隨軍出戰。因鬱成國攻殺千餘名漢軍將士,李廣利命上官桀率軍征討。上官桀一戰攻破鬱成國,鬱成國國主脫逃,進入康居國。上官桀馬不停蹄的追擊過去,康居國懼怕重蹈鬱成國的覆轍,便將鬱成國主獻給了上官桀,上官桀遂立大功。

後元元年(公元前88年),侍中僕射莽河羅與弟重合侯通謀反,上官桀以騎都尉的身份率軍討伐,因功提升。一年後,上官桀已經升任為太僕,漢武帝臨終前下詔遷為左將軍輔佐朝政。

金日磾

金日磾,原本匈奴休屠王太子,霍去病受命接收休屠王與昆邪王歸降時,一併投歸漢朝。十四歲時以奴隸的身份在宮中養馬,因馬養的好,人長的壯實,性格淳樸獲得漢武帝的青睞,拜為馬監。漢武帝駕崩前,拜為車騎將軍。

霍光

霍光,霍去病在承認霍仲孺的父親身份之後,將霍光帶入長安,推薦與漢武帝,先是被任命為郎,後升任為奉車都尉,陪伴漢武帝二十多年,做事謹慎,獲得信任。漢武帝遺詔封為大司馬大將軍輔佐漢昭帝劉弗陵。

其實在這四位之前,還有一人也臨危受命。

那就是有著“車丞相”之稱的田千秋。

他入職丞相的時間是在巫蠱之禍的僅僅數個月之後,憑藉一章奏疏便由一名守陵小官躍升為丞相。相對來說,比上面四位資格更老一些。可事實上,他甚至哭求過霍光饒過自己的子嗣,卻遭到了斷然拒絕。他自然十分惱恨,田千秋的丞相之位保持了十二年,相繼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海昏侯劉賀(曾當二十七天皇帝,被霍光廢除)、漢宣帝劉詢,卻也無法奈何霍光,僅能自保而已。

這樣算來的話,前後共有五人輔政。

然而,上官桀等四人依然無法阻擋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的權勢。其中金日磾雖然早死,剩餘三人因為各種原因聯合起來群起攻之,外帶加上一個藩王和一個公主也沒有將霍光擊倒,反而一個個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就連子孫以及家族也受到牽連。

那麼究竟事情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霍光又如何應對的,從而走上權力巔峰的呢?

前文已說三人鬥不過霍光,並不是三人蠢笨,漢武帝精心挑選的人,差也不會差到哪去。雖然霍光在輔政之初,起點高於他人,被任命為大司馬大將軍,軍政一齊抓,威震天下。

然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無法事事不拉的進行處置。這就形成了在霍光無法料理應對之外,他的親家上官桀會及時補上出面解決。對於上官桀做出的決定,霍光基本也不會推翻重新審閱判定。至於其他更為瑣碎的如錢財的徵繳支出,則更需要專業的人才,霍光即便想插手也只能從大方向進行施壓,細枝末節也是無法觸及。

期間,如果出現偏差或不足,便會遭到御使大夫桑弘羊的質詢和彈劾,乃至於威信掃地,直至罷官問罪,鋃鐺入獄。

那麼,霍光此時自然離不開漢昭帝及朝臣的支持。可是,年幼的漢昭帝與朝臣為何獨獨支持霍光呢?

第一、提拔人才,不拘一格

提拔人才。如霍光提拔劉氏宗室。“推恩令”已經實施多年,宗室人數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龐大起來,地盤和財產也隨著人數的增多而不斷被分化,一些宗室成員只能是苦挨度日,霍光接受他人的意見提拔宗室之中有才能的人進入朝政,對於宗室來說這不僅是示好,更多的是解了燃眉之急,獲得的回報以眾人之口匯聚成洶湧之勢。

還有就是霍光提拔了一位日後顯赫於漢宣帝劉詢時期的張安世。

張安世的身份是當時有很大爭議的酷吏張湯之子即罪人之子。漢武帝劉徹是極為痛惜張湯自殺的,遂將張安世提升為郎官,並將張安世一連十數年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卻是因為以往張湯辦案時株連極廣,張湯的後人沒有了立足之地,即使張安世卻如同霍光一般小心謹慎,漢武帝也沒有藉口將其提升。

霍光卻一再上表,懇求漢昭帝,提升張安世為右將軍、後繼為金日磾死後空缺下來的車騎將軍。

張安世遂成為霍光的左膀右臂,先迎後廢海昏侯劉賀、推選漢宣帝劉詢,事前事後都要與之商議。

第二、恩威並施

當然,能夠輕易的將這一政策推而廣之,還在於霍光在最初得到輔政之首為前提。但是如何運用卻是個人能力的問題。

新官上任三把火。

霍光的第一把火就燒在最為緊要也是最為有爭議的地方。

眾所周知,一道詔書是否有無效力,關鍵是有無符印加蓋。換句話說,玉璽就是權力的象徵。

玉璽有如此大的作用,自然有專門的人員看護,官名符璽郎。雖然只是一介芝麻小官,可是責任重大。

霍光上任之初,因宮內頻發鬧鬼事件,人心惶惶,霍光便在此時出人意料的招來符璽郎,直接開口索要玉璽。符璽郎斷然拒絕,作為一個小官,如此在眾目睽睽之下,蓄意頂撞,無不為其暗捏一把汗。然而,符璽郎下個舉動,更是令眾人吃驚異常,符璽郎竟將佩刀抽離刀鞘,雖然未漏出刀尖,也未直指霍光,其中的含義一眼便知。霍光並未就此招來侍衛予以處置,反而大加讚賞該官員。可是,他並未當場就此獎賞或提拔此人,而是隔了一天之後,才以漢昭帝的名義提升了該人的爵位等級。

這個舉動濃縮了霍光多年的政治智慧。1、開誠公佈。獎勵有功人員,而並不以個人喜好為標準。2、專權而不擅權。3、對待官員雖粗暴狠辣,但留有餘地。

第三、慣於拒絕,得罪高官,獲得聲名

多次拒絕有關人員的請託,鐵面無私。

上文提過田丞相哀求霍光,霍光就曾當面拒絕。

而他的親家上官桀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利,想以孫女入宮獲取皇后之位,提高政治地位,以此來穩固和提升整個家族的權利和地位。而為了使這件事情,更容易獲得成功,他選擇了讓霍光難以拒絕的一個人選,那就是霍光的女兒與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之女即霍光的親外孫女。得到的結果不出意外,依然是反對。

上官桀不同於田千秋,他出身於行伍,脾氣秉性更為執拗。霍光的反對,激起了上官桀的鬥志,兜了一個圈子,找到了入宮撫育看護漢昭帝的鄂邑蓋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許以封侯。丁外人遂說動長公主將上官安的女兒納入宮中,數月後,便封為了皇后。

霍光與上官桀的矛盾由此日益加深,聲望卻是與日俱增。

而在這期間,御使大夫桑弘羊因在經濟上建立了大功勞,遂生出就此蒙蔭後世子弟的打算,一經提出,霍光也是沒有給其任何情面。

仇恨就在霍光的公正廉明之下樹立,而以丁外人封侯的承諾遲遲得不到兌現,又將長公主牽連在內。事後又因上官桀岳父犯法,長公主出面都無法改變霍光的決議,使得長公主也覺得勢單力薄,轉而將燕王劉旦拉攏過來,遂成為一個以殺霍光廢漢昭帝立劉旦為帝的謀反集團。最終促成漢昭帝與霍光兩人綁在了一起,遂有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族滅。

他的聲名就此如日中天,在朝中樹立極高的聲威,他的權利達到頂峰。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霍光在獨自輔政之後,做下了種種弊端,將霍氏子弟一一安排在要害部門,幾乎掌控了整個漢朝。耗費了漢宣帝十數年的時間,在大司馬衛將軍張安世的幫助下,最終平定。

可見,霍光只是一個在晚年有私心的權臣,而不是一個也不敢肆意犯上作亂逆臣賊子。

漢宣帝依然將其列位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僅以霍氏替代其名姓,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贊拜“不名”。


唐代丹藥


漢武帝的託孤大臣共有五位:光祿大夫霍光、治粟都尉桑弘羊、侍中上官桀、光祿大夫金日磾、剛任丞相不久的田千秋。他們都是漢武帝后期政壇上的後起之秀,在特別是霍光在漢武帝時代並未有過什麼像樣的建樹,但是武帝一直很器重他,所以在漢武帝拖孤之時將霍光列為五大輔臣之首,並擢升為大將軍、大司馬,從而位列三公。另外四位:桑弘羊任御史大夫、上官桀為左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田千秋為丞相。

至於為什麼後來只剩下了霍光一人,這當然是他們內部政治傾軋的結果了。

受遺詔輔政之後不久,車騎將軍金日磾就因年老體衰而死,原來的五個輔政大臣就剩下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四位,但是田千秋資歷不高,又膽小怕事,所以多在政治鬥爭中明哲保身,於是中央的權力就集中在了霍光、上官桀、桑弘羊三人的手中。這三人在最開始的輔政生活中也可以說是親力親為,互相謙讓,相輔相成。特別是上官桀還和霍光是兒女親家,但是隨著霍光的勢力越來越大,霍光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多,這樣大的權力讓同為輔政大臣的上官桀和桑弘羊產生了不滿,加之政見不和,因此上官桀和桑弘羊就湊到了一起,密謀誅殺霍光、廢掉年幼的昭帝然後立燕王劉旦為帝。要麼說薑還是老的辣,上官桀和桑弘羊雖然計劃已定,但是這兩個人顯然沒有老謀深算的霍光會算計,他們本打算邀請霍光赴鴻門宴,但是卻被霍光先發制人,公元前80年,霍光調兵以謀反罪誅殺了上官桀和桑弘羊全家,至此原來的五人輔政格局由於金日磾病死、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殺、田千秋被壓制就變成了霍光一人輔政,獨掌大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天下了,這從後來霍光自行廢立之事,迎立宣帝劉病己就可以看出來。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因為他們互相爭鬥,而霍光是最後的勝利者。

首先說桑弘羊,桑弘羊因與霍光政見發生分歧,被捲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謀反事件,結果被處死。雖然他為國家做出了很的貢獻但還是死了。

在說上官桀,上官桀,西漢隴西上邽人,約武帝、漢昭帝時人。武帝時任太僕,後來上官桀密謀欲廢昭帝,但事情敗露,被誅族滅。

而剩下一個金日磾,在漢昭帝始元元年九月(前86年),輔政了一年多,金日磾就病重不治而世。

到了這個時候霍光基本就沒有對手了,在加上當時漢昭帝又非常信任他,而漢昭帝死後,漢宣帝又是他一手輔佐的,因此霍光達到權利頂峰就不奇怪了。





立殘陽


漢武帝雄才大略,給幼子選輔政大臣自是經過一番周密考慮的。他選的四位輔臣自非等閒。司馬光對於漢武帝所選輔臣,評為“顧託得人”。

這四位輔臣分別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金日磾,左將軍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自幼以心算出名,13歲入侍宮中。終武帝之世,歷任大司農中丞、大司農、御史大夫等要職,先生實行了鹽、鐵、酒官營,並實行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統一鑄幣等經濟政策,他還組織了60萬人屯田守邊,使得武帝時”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可以說,桑弘羊是武帝倚重的財政大臣。

上官桀,武帝時任太僕(九卿之一,掌皇帝的輿馬和馬政),後又升遷至左將軍。受遺詔為輔政大臣後,與霍光交好,其子上官安娶霍光女。又將上官安女兒(霍光外孫女)通過鄂邑蓋長公主(撫育昭帝)許配給昭帝為皇后。

金日磾,是歸降漢廷的匈奴休屠王之子。十四歲時,金日磾淪為一名為漢廷養馬的奴僕。一日,漢武帝率後宮佳麗來看馬,眾馬僕被美人所吸引,只有金日磾不為所動,這讓漢武帝起了好奇心,召他近前詢問,得知其身世後,賜他御馬總監職。金日磾此後青雲直上,官至光祿大夫、車騎將軍等。

霍光,霍去病異母弟,因其兄提攜,先任郎官,遷任各曹官、侍中等。霍去病去世後,霍光侍奉武帝左右,前後出入宮禁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錯誤,因此,被漢武帝賞識,指定他為輔政大臣之一。


四大臣的恩怨<strong>

四位輔政大臣起先相處良好。

上官家族首先與霍光決裂。上官安讓女兒成為皇后,得力於蓋長公主,為回報長公主,上官家族欲將公主情人丁外人封為光祿大夫,霍光不允。且在此之前,多次駁回上官家族其他親戚的封官申請,兩親家就此結怨。

桑弘羊成為反霍聯盟一員。上官桀父子聯合蓋長公主、燕王劉旦及桑弘羊結成反霍聯盟。假託劉旦的名義上書漢昭帝,稱霍光有不臣之心,準備趁霍光休沐,一舉擒殺之。

然而漢昭帝識破了反霍聯盟的陰謀,未曾聽取,反安撫霍光,並追查上書人的來歷。

反霍聯盟見無法從昭帝處下手,決定發動政變,廢黜昭帝以立燕王。但行事不密,為霍光得知,霍光族滅上官桀父子、桑弘羊。長公主與劉旦自殺。

金日磾j早逝未捲入政爭。始元元年(前86年)九月初一日,輔佐霍光一年多的金日磾病情嚴重,大將軍霍光奏明漢昭帝后封其為侯。九月初二日,金日磾病逝,終年四十九歲。 漢昭帝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賜給安葬器具及墳地,用輕車軍士為他送葬,軍隊排列直到茂陵,賜諡號為敬侯。同為霍光親家,金日磾體面逝去。

霍光一家獨大

四輔臣已去其三,霍光一家獨大。

霍光得到漢昭帝的全面信任,因而得以獨攬大權。漢宣帝即位初,霍光表示歸政於帝。漢宣帝沒有接受,朝廷事務的決策仍先經過霍光過問再稟報皇帝。漢宣帝對霍光表面上很信任,但內心十分忌憚,與之同車時“若有芒刺在背”。霍光本人功高震主,為後來的全家族滅埋下了禍根。


錢多多讀文史


漢武帝死後,年僅八歲的漢昭帝繼位,大臣霍光受任輔政。在此後的七年時間裡,霍光先後擊倒了同他爭權的另外幾個輔政大臣,取得了惟我獨尊的地位。霍光的兒子、女婿同掌禁軍兵權,親戚子弟佈滿朝堂。

兄長提攜 步入官場

霍光,字子孟,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霍光出生在一個寒微的小官吏家庭,讀書不多,生活的道路並不廣闊。直到他二十歲那年,一個改變他整個命運的人走入了他的生活。

這個人就是西漢赫赫威名的驃騎將軍霍去病。霍去病是霍光的父親霍仲孺的私生子,二十多年來和霍家一直消息不通。

在得到霍家的消息後,霍去病就趕到了河東與父親相認,然後霍去病又把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往長安,推薦為郎官。

這時霍去病在漢武帝面前聖眷正隆,霍光因此也是節節攀升,先後加官諸曹、待中。霍去病死後,霍光已經出任了奉車都尉、光䘵大夫。

在此後的十餘年的官場生涯中。霍光除了讓人知道他是一個小心謹慎的近臣之外,並未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具體內容。他就如一個旁觀者,默默注視著漢武帝時期政壇的喧囂繁華和波譎雲詭,同時冷靜地置身事外。

武帝託孤 輔臣爭權

後元二年三月(前87),漢武帝病重,在病榻上指定霍光為首輔大臣,輔佐年僅八歲的太子劉弗陵,即漢昭帝。

跟霍光一起被指定為輔政大臣的,是另兩個在宮中供職的近臣一一駙馬都尉金日磾和太僕上官桀。與此同時,作為對託政於大臣傳統的尊重,外朝的兩個領袖,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也一起接受了遺詔。

武帝是一個深謀遠慮的皇帝,他試圖通過對輔政大臣的選擇,勾勒出身後十年的政壇圖景,其設想不可謂不高明。但古往今來,根本就沒有人能靠設想來掌控歷史的走向,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武帝也不例外,後來西漢政局的發展,遠非病榻上的武帝所能料到的。

受任輔政不久,一生以忠貞守正著稱的金日磾就去世了。失去了金日磾在輔政各方的彌縫作用之後,輔政集團很快陷入內鬥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上官桀對霍光的大權獨攬逐漸不滿起來,要求分權不得之後,他就和另一個輔政大臣桑弘羊聯合起來,開始向霍光發難。

然而霍光以政治鐵腕毫不容情地擊倒了上官桀與桑弘羊,盡滅二人宗族。

接下來霍光又把矛頭對準了此前一直明哲保身的丞相田千秋。幸虧霍光的心腹杜延年為田千秋斡旋,田千秋才得以倖免於難。

至此,金日磾病死,上官桀,桑弘羊被滅族,田千秋被壓制,武帝確定的輔政大臣中,只剩下頤指氣使的霍光。

在鋤除政敵之後,霍光前後輔政兩朝,歷時二十年之久,立兩帝,廢一帝,權勢之盛,一時無二。他執政期間,輕徭薄賦,有助於生產發展。

霍光於地節二年(前68)三月死去,葬禮上的所有儀式和器物,一律按照皇帝的規格安排,又調撥京師衛戍部隊列軍陣送葬,哀榮畢盡。

霍光葬於茂陵一一武帝的陵墓旁,遺址至今尚存。


白玉湯1975


漢武帝晚年,發生了巫蠱之禍。江充誣陷太子在宮中行巫蠱,詛咒武帝。太子劉據遭到誣陷,無處辯白,衝動之下起兵被殺。後來,漢武帝又選中了鉤弋夫人之子劉弗陵做太子。由於此時劉弗陵年僅八歲,武帝臨終時,託付給霍光、金日磾、上管桀、桑弘羊等人。而霍光是首席託孤大臣。

四位託孤大臣,性格各有特點,霍光謹慎,金日磾篤慎忠厚、上官桀乖巧、桑弘羊理財能力出眾。其中,金日磾在輔政一年多後,就生病去世了。剩下的霍光和上官桀是兒女親家,霍光的大女兒嫁給了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夫妻兩人還為霍光生了個外孫女。上官桀、上官安父子想讓這個女兒嫁給皇帝劉弗陵,但這事要首席顧命大臣霍光同意才行。而霍光認為孩子年幼沒有答應,於是他們又找了漢武帝長女蓋長公主,因為漢昭帝劉弗陵年幼,蓋長公主在宮中照顧她。他們通過蓋長公主的面首丁外人,說服公主,將孩子立為皇后。由此,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的自信心得到極度膨脹,特別是上官桀想到在武帝時自己已經是九卿之一,而霍光只是武帝的侍從,但現在位在自己之上。同時,他們因為感激丁外人,想要給丁外人弄個官做,誰知霍光還是不同意。這時,霍光不僅得罪了上官父子,還得罪了蓋長公主。桑弘羊是數學天才,在武帝時期,通過實行國家嚴格管理工商業等政策,為武帝反擊匈奴提供了強大經濟支持。但是後來,武帝下《輪臺詔》,檢討戰爭中的錯誤,提出調整政策,但桑弘羊依然主張嚴格管控。霍光掌權之後,不希望國家對於工商業管理過嚴,於是兩人政見發生了分歧,同時,桑弘羊自認為功高,想給自己的子弟求官,又被霍光所據。這樣,桑弘羊也對霍光發生了不滿。這樣,上官桀父子、蓋長公主、桑弘羊就相互勾結在了一起,他們還聯繫了武帝的另一個兒子燕王劉旦,共同謀劃企圖除掉霍光。


燕王劉旦派人上書誣告霍光謀反,說霍光在檢閱部隊的時候,想要謀反。這時,年僅十四歲的漢昭帝,對霍光十分信任,並說,這是不可能的,大將軍檢閱部隊的時候,離現在才幾天,這消息怎麼能這麼快傳到燕王耳朵裡,然後又派人到長安告狀,這一來一回多少天。然後命令追查告密者。但是上官桀等人不甘心失敗,他讓蓋長公主設宴招待霍光,企圖在霍光赴宴的時候,趁機殺死霍光。但是計劃最終卻洩露了,於是蓋長公主、燕王劉旦自殺,上官桀父子、桑弘羊、還有丁外人都被霍光族誅。這樣,武帝時的託孤大臣就只剩下霍光一人。

漢昭帝二十歲就去世了。霍光和大臣們選中了昌邑王劉賀。但劉賀繼位後荒淫無道、胡作非為,這樣霍光又廢掉劉賀,立了漢武帝孫子劉病已為帝,就是漢宣帝。雖然霍光一生謹小慎微,為了漢王朝,兢兢業業,但是同時,霍光又貪慕權勢,治家不嚴,當時霍光的兒子、霍光的侄子、霍光的女婿都是身居要職,掌握禁軍。特別是霍光妻子為了想讓自己女兒當上皇后,竟然毒害皇后。而霍光知道後利用權勢把這件事給壓了下來。後來,霍光病逝,漢宣帝下詔以皇帝的規格安葬霍光,但是卻在兩年後,將霍家滅族。



一壺清茗品春秋


漢武帝劉徹臨終前給兒子漢昭帝劉弗陵留下了四個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漢武帝的目的應該說還是比較明確的,那就是權力平衡——讓輔臣之間相互制衡以維護兒子漢昭帝的皇權不受侵害。可是,為何只有霍光走向了權力巔峰?這其中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四人之中,金日磾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他既是客卿、又死得太早,還沒得空參與到權力鬥爭之中去便去世了……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一提,金日磾的兒子金賞最終成為了霍氏家族的掘墓人!霍光死後,他的姑爺、金日磾的兒子金賞向漢宣帝劉詢告發霍氏子弟企圖謀逆,漢宣帝趁勢夷滅了霍氏三族,曾經烜赫一時的霍氏家族瞬間土崩瓦解……

三位輔政大臣之間的矛盾

在漢武帝臨終前設計的權力格局中,霍光是首席輔政大臣,雖然沒有單獨決策權,但是有一票否決權!而三位輔政大臣之間的矛盾就是源於這個一票否決權……

權臣培植私人勢力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這老三位也同樣未能免俗。雖然霍光自己也在培植私人勢力,但是沒有另外一位那麼明目張膽,他就是霍光的另一位親家上官桀!上官桀結黨幾乎是完全公開的,只要是他上官氏家族的人,他都不遺餘力地向各個部門安插,而且是“多多益善”……起初霍光礙於同僚和兒女親家的關係,基本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後來霍光感覺不太對勁了,讓你這麼一弄,我這個首席輔政大臣豈不是要被你架空了?於是,開始使用手中的一票否決權,頻頻否決上官桀的人事安排,搞得上官桀頗為不爽。但是,雙方表面上基本還維持了一個和平狀態,並沒有徹底撕破臉。

接下來的事情讓這對兒女親家徹底走向了分道揚鑣……上官桀出於家族利益考量,想把自己的孫女、霍光的外孫女送進宮中給漢昭帝劉弗陵為後。上官桀想:“我的孫女也是你老霍的外孫女,這事兒對我們兩家都有利,你老霍總不會再反對了吧?”可結果卻出乎上官桀的意料,霍光以外孫女年紀尚幼為由,再次否決了上官桀的建議!

見走親家的路子行不通,上官桀便找到了漢昭帝的姐姐兼“養母”鄂邑長公主(生母鉤弋夫人被殺、漢昭帝又年幼,她的姐姐鄂邑長公主臨時充當了“養母”的角色,入宮撫養幼弟)並說通了這位長公主,硬是將孫女上官氏送進了宮中。因為此事,上官桀與霍光徹底撕破了臉,鄂邑長公主也和霍光結下了樑子。

後來,鄂邑長公主想給自己的情人丁外人請封列侯,上官桀投桃報李、對此事也是全力支持。結果可想而知,又被霍光給一票否決了!之後,鄂邑長公主見封侯不成又想退而求其次,讓丁外人出任光祿大夫,可霍光還是給一票否決了!鄂邑長公主也因此記恨上了霍光。

與此同時,另一位輔政大臣桑弘羊也因為給自家人謀差事被霍光否決跟霍光結下了樑子。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鄂邑長公主、上官桀、桑弘羊三人很快便走到了一起!順帶著還拉上了漢昭帝因為沒能繼承皇位而心中頗為不滿的哥哥燕剌王劉旦。四人一拍即合,一場搞掉霍光、把漢昭帝拉下馬的陰謀進入了醞釀期……

漢昭帝與霍光聯手

不久之後,劉旦上書漢昭帝告發霍光謀逆。漢昭帝雖然年紀不大,卻頗得父親漢武帝劉徹的遺傳,頭腦非常聰明,很快便看出了其中的貓膩。就算霍光真的謀逆,自己身居長安都沒有收到任何風聲,事情居然那麼快就傳到遠在燕地的哥哥耳朵裡,這顯然太不正常了!漢昭帝似乎也預感到了什麼……於是,一面極力為霍光開脫,一面命人徹查此事。這個時候,上官桀的反應再一次點醒了漢昭帝,事關輔臣謀逆,上官桀居然百般藉口阻止漢昭帝徹查此事。到這個時候,漢昭帝大概也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了,於是徹底倒向了霍光,但凡有說霍光壞話的,漢昭帝通通予以駁斥!

見事情即將敗露,上官桀選擇了鋌而走險,與桑弘羊、鄂邑長公主密謀,打算除掉霍光,用燕剌王劉旦取代漢昭帝!漢昭帝雖然對霍光弄權也有所不滿,但是為了皇位,他也只能暫時依靠霍光,別無選擇!最終,漢昭帝與霍光聯手,一舉拿下並誅殺了上官桀、桑弘羊。隨後,鄂邑長公主和燕剌王劉旦也畏罪自盡了……

微妙的權力平衡形成

在上官桀、桑弘羊倒臺之後,霍光成了彼時唯一的輔政大臣。因為彼時還處於“盛世的尾巴”、人心向漢,而且在輔政大臣相互爭鬥期間漢昭帝也發展了一部分私人勢力。霍光雖然權力日盛,但還是有所顧忌的,漢昭帝拿不下霍光、霍光也搞不掉漢昭帝……於是,一個新的、微妙的權力平衡形成了。

有人說,霍光在漢昭帝時期已經徹底架空漢昭帝了,此語恐怕有些言過其實了。史籍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一次宮中發生變故,霍光為安全起見,讓人將玉璽交給自己保管。但是,負責看守玉璽的郎官拒絕了,他給霍光的答覆是——要我的腦袋可以,要玉璽不行!一個郎官尚且敢對霍光如此,可見彼時的霍光恐怕還沒有能力徹底架空漢昭帝,象徵最高權力的玉璽還牢牢掌握在漢昭帝手中!換言之,彼時的霍光雖然很大程度上掣肘可漢昭帝的皇權,卻始終無法完全繞開漢昭帝。所以說,這種權力平衡非常微妙,微小的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讓天平徹底失衡!

漢昭帝到底是漢武帝的親生兒子,玩弄權術的本事是天生的。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硬是讓權力的天平一直保持著這種微妙的平衡,直到自己去世!如果漢昭帝沒有英年早逝,假以時日他未必就不會像後來的漢宣帝劉詢那樣“扮豬吃老虎”、熬死霍光並滅掉霍氏家族!平心而論,漢昭帝彼時的處境可比後來的漢宣帝好太多太多了,不是嗎?

霍光權傾朝野

隨著漢昭帝的英年早逝,霍光也失去了唯一的制約,真正進入了權傾朝野的巔峰時期!因為自己所立的新皇帝劉賀急於搶班奪權,霍光索性以自己孫女上官太后的名義廢掉了劉賀。公然廢立皇帝,可見霍光的權勢到了何等地步!

在廢掉劉賀之後,霍光選擇了最缺乏根基的劉病已(漢宣帝)。他是漢武帝廢太子劉據(戾太子)的孫子,巫蠱之亂後劉據一脈已經徹底失勢,甚至一度淪為了階下之囚。在擁立漢宣帝之後,霍光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生活,儼然是“太上皇”一般的存在了!

不過,漢武帝的這些兒孫們都不是蓋的,頗得漢武帝的遺傳。漢宣帝玩起“扮豬吃老虎”來比他叔祖父漢昭帝更加得心應手,一面處處向霍光示弱,一面利用恩親等理由偷偷培植私人勢力。甚至示弱到連霍光都覺得過意不去了,霍光的夫人霍顯為了讓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居然買通御醫毒起了漢宣帝的原配皇后許平君。可漢宣帝居然嚥下了這口氣,而且高高興興把霍光的女兒霍成君立為了繼後,搞得霍光心中都覺得非常過意不去。

漸漸地,霍光也慢慢對漢宣帝放鬆了警惕,不涉及大政方針的問題,甚至包括一些人事任免漢宣帝都可以自己做主。而這,也給了漢宣帝繼續培植私人勢力的絕佳機會。如果沒有這一切,後來漢昭帝剷除霍氏家族根本無從談起……

霍光去世之後,漢宣帝給予了他帝王般的風光大葬!黃腸題湊、金縷玉衣……這些都是帝王等級的待遇,但是身為列侯的霍光同樣享受了,但這一切只是漢宣帝在麻痺霍氏子弟而已。不久之後,漢宣帝又故伎重演,通過加官進爵的形式,剝奪了霍光的兒子霍禹手中的兵權並將位居重要部門的霍氏子弟紛紛外調。

等霍氏子弟回過味兒來的時候,漢宣帝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就等著“請君入甕”了!不久之後,霍光的姑爺、金日磾的兒子金賞向連襟漢宣帝告發霍氏子弟企圖謀逆。漢昭帝終於等來了“理由”,於是一不做、二不休一舉拿下了整個霍氏家族。霍光的女兒繼後霍成君被廢、兒子霍禹被腰斬,霍氏家族被夷滅三族。除了“二五仔”金賞家之外,幾乎無一倖免……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漢武帝由於晚年錯誤的發動巫蠱之禍,導致太子劉據自刎而亡,晚年喪子的漢武帝痛定思痛,建思子宮,造思子臺來追憶太子。但是,作為國家統治者的漢武帝同樣需要為手中的大漢王朝再重新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最終,經過深思熟慮後,漢武帝選擇了小兒子劉弗陵做繼承人,但是,此時的劉弗陵還是個孩子,無法撐起龐大的帝國。所以,漢武帝安排輔政大臣來幫助年幼的兒子,這才有了“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的美談。

(成王不疑周公,昭帝委任霍光)

但是,實際上,漢武帝彌留之際是選擇了四位輔政大臣,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但是,為什麼四巨頭最終卻只有霍光笑到了最後呢?

一.英年早逝金日磾

金日磾是四位輔政大臣裡唯一一個少數民族,他是匈奴休屠王的王子,後來休屠王與渾邪王收到匈奴大單于猜忌,被迫投降漢朝。但是臨陣倒戈之際休屠王后悔了,渾邪王殺死了休屠王,身為休屠王的兒子,金日磾也從貴族跌落為奴隸,成為漢朝宮廷的馬奴。

(金日磾劇照)

後來,漢武帝在圍獵時注意到了金日磾,於是把他留在了身邊做侍中,成為武帝末年最寵幸的大臣之一。但是,武帝去世不久,金日磾也病危,不久去世。輔政四大臣也就變成了三巨頭。

二.野心家上官桀

在這四個人裡,上官桀的野心是最大的。原本,他和霍光是兒女親家(他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在霍光休息時也都是上官桀處理事情,兩家的關係一直不錯。但是,一場選後風波讓上官桀走向了霍光的對立面。

(上官桀劇照)

原來,在昭帝稍稍長大後,朝中大臣便開始為選後之事忙活,上官安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皇后,但是鄂邑長公主也為昭帝挑了一個女孩,為了讓自己女兒順利成為皇后,上官安去求長公主的情夫丁外人,在丁外人的幫助下,長公主最終成全了上官安。而上官安為了報答丁外人,替他向岳父霍光求官,卻遭到霍光的斷然拒絕,兩家因此結怨。

三.政見不合桑弘羊

桑弘羊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理財專家,正是他出色的理財能力,讓漢武帝有足夠的本錢去持續對匈奴用兵,因此桑弘羊得到武帝寵幸,成為四巨頭之一。

(桑弘羊畫像)

而桑弘羊的理財手段最出名的就是“鹽鐵專營”。把最關乎民生的兩項物資把控在朝廷手中,從而為政府謀取了大批的金錢。但是,由於政府定價相對較高,很多底層百姓因此苦不堪言,用不起鐵製農具選擇用骨制或石制,吃不起鹽選擇吃淡食。同時,桑弘羊也是武帝好大喜功政策的狂熱支持者,他的這些政見已經與武帝末年的與民休息政策背道而馳,因此,霍光在昭帝即位後安排了一場宮廷辯論,卻沒能改變桑弘羊的政策,由於政見不合,最終,桑弘羊倒向上官桀一方。

四.鞠躬盡瘁霍將軍

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在霍去病得勝歸來時路過家鄉把霍光也帶回長安,在宮中任職,因此,霍光過早的見識到了宮廷的險惡,也養成了謹慎小心,兢兢業業的性格。在武帝身邊任職幾十年來沒有任何過失,每天上朝回家,走的路線和步數數十年如一日,由於霍光的能力和忠誠,深得武帝信任,因而霍光也成為武帝委託的輔政大臣之首。

(霍光劇照)



在武帝感覺身體快要不行的時候,他找來霍光,送給他一幅畫,那是古時候周公背成王的故事,霍光佯裝不懂,武帝告訴他:“這是打算讓小兒子劉弗陵做繼承人,你做周公啊!”而霍光也沒有辜負武帝的重託,在武帝去世後,兢兢業業的輔佐劉弗陵,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霍光過大的權力最終讓同為輔政大臣的桑弘羊和上官桀對他出手了!

五.權力鬥爭的結局

為了扳倒霍光,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鄂邑長公主等人結成了一個團伙,他們利用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仿造劉旦的筆記,誣告霍光私自調動御林軍,圖謀造反,卻被年幼的漢昭帝識破。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他們想邀請燕王來長安,利用燕王之手殺掉霍光,然後廢除漢昭帝,擁立上官桀做皇帝。但是他們的想法還沒有實施就已經洩露,霍光提前做了準備,最終,上官桀父子,桑弘羊,鄂邑長公主,丁外人等皆被滿門抄斬。

沒有人不貪慕權力的,但是,在權力的面前,有些人卻喪失了理智,這也是桑弘羊與上官桀悲劇的原因。

而霍光,這個忠心耿耿匡扶漢室的忠臣,在權力面前最終也經不住誘惑。為了權力,他強行廢除了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劉賀,為了權力,他包庇了殺害宣帝皇后許平君的兇手,而他的霍氏家族,也在他去世不久灰飛煙滅,真是成也權力,敗也權力啊!


相城歷史小學生


這個問題很好,其實除了霍光與這四位託孤大臣之外還有一位託孤大臣就是丞相田千秋,這六位就構成了昭帝初年的權力中樞,武帝時期的官員秩序井然,按照國家的禮法田千秋是丞相,霍光是大將軍,丞相的位置是高於大將軍的。後來廢黜昌邑王的詔書上也是由當時的丞相楊敞領銜,霍光居次。所以說,只要田千秋有心爭奪權力,霍光很有可能會被抑制。可是田千秋忠厚謹慎,在昭帝即位之初就對霍光說:“唯將軍留意,即天下幸甚。”意思就是向霍光表態自己甘居副手,不攬大權。田千秋為相十二年,因為性格上的優勢得以善終。

車騎將軍金日磾是匈奴人,在武帝時期很受信任,但是身體不好,昭帝繼位不到一年就病逝。在他去世之前也是一心一意做霍光的副手,也得以善終。

對於其他的兩位,命運則比較坎坷了。上官桀是霍光的兒女親家,漢昭帝的皇后上官氏是霍光的外孫女,上官桀的嫡孫女。上官桀早年也和霍光感情要好,霍光每當休假外出時,上官桀經常代替他處理國家大事。但是後來因故結怨,元鳳元年,上官桀聯合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劉旦謀害霍光,事敗被殺,全族被誅。這件事情在記述上確實是上官桀,桑弘羊謀反證據確鑿,但事實上是因為政策導向轉變,上官桀和桑弘羊太過守舊,才和霍光起了衝突。

霍光真正掌權事實上是通過鹽鐵會議,鹽鐵會議轉變了武帝時期的對外窮兵黷武,對內抑制民生髮展的策略。桑弘羊等人是武帝路線的忠實捍衛者,但是霍光等人迎合當時的民意,主張與民休息。最終,霍光勝利。國家取消酒類專賣和部分地區的鐵器專賣。桑弘羊等一批守舊大臣自然對與霍光不滿,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暗殺事件。但霍光成功逃出生天,誅滅了上官桀桑弘羊一黨,獨攬大權。


經典守望者


漢武帝去世之後,年僅8歲的劉弗陵繼位為帝,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和桑弘羊四人受命輔政。漢武帝之所以留下四位輔政大臣,為的就是防止有人獨斷專權,從而使四人相互牽制。那麼,霍光又是如何走上權力巔峰的呢?

輔政大臣矛盾爆發,反霍光聯盟逐漸形成

後元二年(前87年)二月十二日,漢武帝病重彌留之際,立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皇太子,以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共同輔政。兩天之後,漢武帝駕崩,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繼位為帝。

在四位輔政大臣之中,金日磾實際上是最沒有威脅,且沒有參與到日後權力鬥爭之中的,原因便是他在漢昭帝劉弗陵繼位後的第二年,即前86年便因病去世了。再加上丞相田千秋不任事,朝政大權實際上就掌握在霍、桑、上官三人手中(以霍光為首),且三人還是兒女親家,金日磾的次子金賞和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分別娶了霍光的兩個女兒,然而這三人很快便起了矛盾。

首先是上官桀,在漢昭帝即位之後,他便利用職務之便大肆培植親信,雖說霍光也幹了此事,卻並不像上官桀那樣明目張膽,只要是姓上官的找到他,他都會去為其討官。後來,霍光實在無法忍受,便拒絕了多次。這使得雙方矛盾開始出現。

再後來,上官桀又想將上官安與霍光女兒的女兒,年僅六歲的上官氏送入宮中為皇后。在他看來,上官氏固然是自己的孫女,可畢竟也是霍光的外孫女,他總該同意吧。卻沒想到霍光卻以上官氏太過年幼為由,再度予以拒絕。雖然上官桀最終通過蓋長公主還是將上官氏送入宮中為後,但此事卻使得霍光與上官桀徹底決裂。

再說桑弘羊,桑弘羊在漢武帝時期是主管財政的,在他看來,漢武帝所成就的偉業離不開自己的輔佐,再加上在資歷、功勞等方面優於霍光,便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力,因而與霍光開始爭權,再加上為子弟謀官屢屢被霍光拒絕,以及雙方政見上的矛盾,導致雙方矛盾也逐漸激化。

△鄂邑蓋長公主

此外,蓋長公主有個情人丁外人,她曾為其求取侯爵,但被霍光所拒;後來又為丁外人求取光祿大夫之職,卻仍被霍光拒絕,因而對霍光非常怨恨。再加上野心勃勃的燕王劉旦,反霍光聯盟就此形成。

多次彈劾霍光均被漢昭帝所拒,反霍光聯盟發動政變失敗被誅

隨著雙方矛盾的加深,對霍光極為忌恨的蓋長公主等人,曾多次欲致霍光於死地,卻因漢昭帝對霍光信任有加而失敗,於是便打算髮動政變除掉霍光並廢掉漢昭帝,卻沒想到計劃敗露,最終慘被誅殺。


△上官桀

始元六年(前81年),趁著霍光外出休假,上官桀授意燕王劉旦和桑弘羊等人上書彈劾霍光,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漢昭帝對於上官桀等人此前的異動早有警覺,竟然一舉識破了上官桀等人的陰謀,因而果斷地站在了霍光一邊,對彈劾之事不予理睬。

始元七年(前80年),不死心的上官桀等人再度上書彈劾霍光,不僅說霍光獨斷專權,且表示霍光有聯合匈奴謀反的跡象,且燕王劉旦表示為了防止奸臣叛亂,要求皇帝同意自己入朝宿衛。結果,漢昭帝再度識破了上官桀等人陰謀,再度予以拒絕。

同年九月,上官桀等人眼看通過正常手段已經無法推翻霍光,且漢昭帝對他們已經有所防備。於是,上官桀、桑弘羊、蓋長公主和燕王劉旦等人通過商議,決議發動兵變。他們計劃由蓋長公主設宴邀請霍光,然後以埋伏的士兵將霍光殺死,並廢除漢昭帝,擁立燕王劉旦繼位。

然而,就在他們準備發動之時,蓋長公主門下的稻田使者燕倉卻將此事先後向大司農楊敞和諫大夫杜延年告發,杜延年立即上奏檢舉。於是,漢昭帝和霍光在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政變計劃後,迅速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並誅滅了他們的家族,蓋長公主和燕王劉旦則自殺身亡。

隨著政治對手的消亡,再加上漢昭帝的信任,霍光至此登上權力之巔,開始獨掌朝政大權,他採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武帝之後的漢朝國力得到一定恢復,這段時期和後來的宣帝朝被合稱昭宣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