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苏雪林为何用了半辈子辱骂鲁迅?他们之间有何恩怨?

祗树


短短的38年民国,战乱频频,社会满目疮痍,人民有着诸多的苦难,可是却也才子佳人辈出,这些人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才女苏雪林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了。

这个女人身上有着很多吸引人关注的地方,她的出身很显赫,是唐宋八大家苏辙的第33代嫡孙;她是文坛的常青树,一生著作不断,与冰心、丁玲、冯沅君、凌叔华一起被称为“中国五大女作家”;她把爱情当成生命,可是她和张宝龄婚姻却是冰冷的坟墓;她自称是鲁迅的学生,在鲁迅生前是极力推崇,可是鲁迅去世后,她却对他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大半辈子都在骂。

苏雪林把骂鲁迅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也因为骂鲁迅而出名,不过我却觉得她是一个十足的小人。要知道就连郭沫若在鲁迅逝世后都停止和他的兵戈相见了,苏雪林却一改过去对鲁迅推崇的态度,转而开始反鲁事业了,生前视若神明死后开始诋毁,这算什么了?

一,苏雪林是名人苏辙的后人,自称是鲁迅的学生,在鲁迅生前极力推崇他。

苏雪林的出身很好,是唐宋八大家苏澈的后人,她的祖父做过清朝的县令,也是殷实的家庭了,不过很不幸的是,她有一个刁钻刻薄的祖母。这人奉行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苏雪林自幼就被裹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被允许进学堂读书,还是苏雪林的二叔留学回来,再加上母亲的苦苦哀求,她才有了读书的机会,这一读可不得了,读出了一个大才女。

不管她怎么骂鲁迅,但是她是一个民国的才女,这点我们还是应该认可她的。她写了70年左右,一生都笔耕不断,出版了著作40部,在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上都有研究。苏雪林在写作上是很认真的,例如她崇拜屈原,就花了大半个世纪研究,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写成了180万字的《屈赋新探》。苏雪林虽然与冰心一起被称为“冰雪聪明”,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她的文学成就是超过冰心的。

苏雪林其实是胡适的学生,不过她也自称是鲁迅的学生,她的第一部作品《绿叶》出版的时候,她还特意送了一本书给鲁迅,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七、四、一九二八”。

这本书在北新书局出版,老板李小峰在1928年举办了一场小型宴会,宴请了一些名人,林语堂、郁达夫等知名作家都去了,鲁迅也去了。苏雪林也受邀参加,这应该是鲁迅和苏雪林唯一的一次见面了,可是不知道什么缘故,鲁迅对她的态度很冷淡,据说没有和苏雪林握手,很多人说就是因为这件事,让苏雪林耿耿于怀,骂了鲁迅大半辈子了。

不过在鲁迅生前的时候,苏雪林可是极力推崇他的,她多次写文赞颂鲁迅的文章。苏雪林说鲁迅是“中国最成功的乡土文学家”,又说鲁迅凭着《呐喊》和《彷徨》两本文集,就能够“在中国文学史占到永久的地位了。”

在鲁迅生前,苏雪林应该算是他的“忠实粉丝”吧,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在鲁迅去世后没多久,苏雪林就突然态度大变,转而开始大半辈子反鲁了,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

二,鲁迅去世后,苏雪林开始反鲁事业,骂了半辈子,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蔡元培、马相伯、宋庆龄、沈钧儒、茅盾、萧参等人成立了治丧委员会,为鲁迅料理后事。苏雪林也隆重登场了,不过她是写信给蔡元培,劝他不要给败类治丧。1936年11月12日,苏雪林写了《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正式开启了大半生轰轰烈烈的骂鲁事业了。

苏雪林反鲁可不是一时兴起,她是认认真真干了大半辈子了,她写了无数谩骂鲁迅的文章,还在1967年出版了文集《我论鲁迅》,她自己都说她的大半生都在干反鲁的事业。

她到底骂了鲁迅什么了?她说鲁迅和胡适一样出身卑微,可是鲁迅却成了一个变态;她骂鲁迅换了几次职业,喜欢跳槽,不是一个忠诚的人;她骂鲁迅多疑善妒,忒多疑了;她骂鲁迅褊狭阴险,资助人也是作秀的行为......

总之,她就是絮絮叨叨,骂了大半辈子。有人说是两个人见面的时候鲁迅的冷淡刺激了她,有人说是鲁迅和胡适有过纷争,她在给恩师胡适报仇了,不过胡适可不背这个锅。胡适写信劝苏雪林不要攻击已经逝去的鲁迅了,劝她“能不能正常一点”,但是还是没能阻止苏雪林的疯狂行为。

三,苏雪林婚姻破碎不堪,晚年回到安徽老家,选择落叶归根。

有人会问,为啥鲁迅的后人不起诉她了?最开始骂的时候是战乱,然后1949年苏雪林就去了台湾,当时的两岸关系紧张,她骂鲁迅还得到了台湾当局的支持了,等她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102岁的老人了,还真的无法起诉了。

1998年5月27日,102岁的苏雪林被人抬回了安徽黄山市永丰乡的岭下苏村,据说当时的苏雪林是泪水涟涟,说自己终于回家了,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了。一年后,103岁的苏雪林病逝,被人葬在母亲的身边,也算是落叶归根了。

苏雪林没有后人,她的婚姻破碎不堪,她也向往爱情,“我是只蝴蝶,恋爱应该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这个上仅余一项空白”。

她和张宝龄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人没有丝毫感情可言,他们的婚姻是一场冰冷的坟墓。可苏雪林却没有挖掘坟墓的勇气,就这样过完了一生,是一个大悲剧了。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苏雪林是鲁迅的学生,但苏雪林用半辈子骂鲁迅,言语非常恶毒。她将“骂鲁迅”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和事业,令人啼笑皆非。那么,苏雪林为何要这么做呢?她和鲁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恩怨呢?

苏雪林在鲁迅生前没骂过鲁迅

苏雪林骂鲁迅,始于1937年,那时候鲁迅已经死了。1936年,鲁迅的死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哀悼和震惊,在鲁迅死后不久,苏雪林就开始公开谩骂鲁迅。

而在鲁迅还活着的时候,苏雪林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给予鲁迅的作品非常高的评价,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苏雪林对鲁迅先生的态度忽然转变,令所有人大为惊讶。

社会各界的反应

苏雪林此文一发,引起社会厌恶。她给胡适先生写信,胡适劝苏雪林说,人们对于鲁迅,都是“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鲁迅没你说的那么不堪。况且鲁迅刚死,你就来这么一出,鲁迅还是你的老师,你怎么能这样呢?

她又给北大校长蔡元培写信,当时蔡元培身患重病,不能受刺激,递信人说这封信写得太气人了,就没给蔡元培。不久后,苏雪林将信直接发表在报刊上。胡适过了二十天才看见这封信,又给她写信,说“你能不能正常一点”。

苏雪林究竟骂鲁迅什么?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苏雪林对鲁迅的谩骂,到鲁迅去世三十周年的时候,苏雪林又发表文章骂鲁迅。主要内容是:

1.鲁迅小时候穷,连学费都筹不起,后来决定行医。

2.鲁迅回国后当了老师和教务长,想谋个翻译的活,被人拒绝了

——苏雪林由此推断:可见鲁迅此人喜欢跳槽,不是一个忠诚的人!

3.鲁迅的心理是病态的,因为他童年常常到当铺典当东西,当铺的伙计嘲笑过他个子矮,后来鲁迅又到亲戚家“乞食”。

——苏雪林的结论是:由此可见,鲁迅是个要强的人,而对比之下,胡适小时候也穷,但人家的心理怎么就不变态呢?鲁迅为什么没有胡适的胸襟呢?

<strong>

4.鲁迅曾经怀疑有人想杀他,曾在枕头下藏了一把小刀,枕着刀睡觉。这证明鲁迅此人非常多疑,做人实在是做得太苦了。鲁迅授化学课程的时候,做氢气实验,忘了拿火柴,就回去取,离开教室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千万不要乱动氢气瓶,混入空气后会爆炸。结果他回来以后氢气瓶果然爆炸了,而原先前排的学生跑到后面去了。所以鲁迅认为有学生动了氢气瓶子。

——苏雪林认为:这充分证明鲁迅是个多疑的人(她说:鲁迅先生你忒多疑了啊!)。


5.……

好吧,苏雪林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在骂鲁迅,絮絮叨叨,翻来覆去,抓住鲁迅生活中的细节,来得出疑神疑鬼的结论,最后她夸奖自己“我写得太精彩了”。

结论

从上面的梗概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鲁迅此人究竟怎么样,姑且不论,但苏雪林此人,脑子是有病的。


豆子人民艺术家


说简单点:苏雪林与鲁迅并没有多大的仇,最多只能说是有怨吧。

苏雪林我不知道大家对她了不了解,她后来去了台湾,曾经名声与冰心差不多,是一位有才的女子。她是安徽人,那个时代虽然说人们思想刚刚发生转变,但苏雪林作为一名女人,就已经对自己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了,努力读书,经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更给了接触鲁迅的文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相逢的机会。

其实苏雪林对鲁迅一开始是非常钦佩的,经常在公众场合说自己是鲁迅的学生,按照现在的说法苏雪林还是鲁迅的一名粉丝呢!可是为何苏雪林女士在鲁迅死后,就不断的攻击鲁迅呢?我认为是她的偏执以及为了名利。

1928年,苏雪林出版了自己第一篇作品叫做《绿天》,她第一个把书给了鲁迅,但是得到的并不是鲁迅的赏识,只是对一个自己读者的态度,刻板的回复了她。这一切有可能都是苏雪林的偏执所导致的,她认为自己对鲁迅那么崇拜,自己出书第一个也是给您看,你应该拿我和其他读者不一样。

据苏雪林女士的自传中,曾写道苏雪林和鲁迅有过一次见面,是在一次作者的卧谈会上,苏雪林远远的就看见了鲁迅,急忙向鲁迅打招呼,但是鲁迅对她只是轻微的点了点头,苏雪林的满腔热血和要说的话戛然而止,内心从头凉到了底,满怀憧憬,却不欢而散。

这两件对于鲁迅来说都是小事,但在苏雪林心中认为鲁迅不应该这样对她,她的一生走来,本就是高傲的,她不愿这样被鲁迅看不起,因爱生恨,在鲁迅死后对鲁迅进行了抨击。

并且苏雪林骂鲁迅已经由来已久,在鲁迅先生还在世的时候,与胡适先生意见,观点相左,是鲁迅先生先骂的胡适,苏雪林也是胡适的粉丝,由之前的小事和现在发生的事,她不再站在鲁迅那边了,多次在文章中骂鲁迅,颇有点小家子气。

后来,苏雪林到了台湾之后,继续抨击鲁迅,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她迎合台湾,借此表面自己的立场,另一方面应该是给自己刷“热度”,我很难想象一个女人会因为两件小事和与他的意见不一致就一直抨击这个人,曝光自己,应该是她的真实目的。


历史深度揭秘


苏雪林,笔名绿漪,安徽太平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和冰心有“冰雪聪明”之称。她曾经非常敬重鲁迅,对鲁迅以师礼相待。然而苏雪林却在鲁迅逝世后不久就开始对鲁迅进行各种谩骂,一直骂了大半辈子(苏雪林活了102岁),言语非常恶毒。昔日师生为何反目成仇,两人到底有何恩怨呢?

苏雪林出生在官宦世家,性格像个男孩子,直来直往。10多岁的时候因太过淘气从私塾辍学,而后在家读书,并一发不可收拾,广泛的书籍阅读奠定了她良好的文学功底。1919年,苏雪林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师范大学。在求学期间,苏雪林在多种报刊上发表各类政论杂文60余篇,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展现出非凡的创作天赋。而此时的鲁迅是文学界的一面旗帜,尤其以杂文见长,苏雪林自然对鲁迅崇拜至极,并以学生自居。

鲁迅逝世后,苏雪林却对鲁迅进行各种谩骂。说他“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甚至称鲁迅的杂文“一无足取、祸国殃民”。而且一骂就是半辈子,苏雪林态度转变之剧,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一、有人说,这是因为鲁迅曾经怠慢过苏雪林。据说在1928年7月7日这一天,北新书局老板设宴招待鲁迅、林语堂、郁达夫等知名作家。苏雪林因散文集《绿天》发行,也受到邀请。苏雪林因是后起之秀,受到大家的追捧。但当她和偶像鲁迅见面的时候,鲁迅对她的态度很是冰冷,既没有和她握手,也没有礼节性的寒暄,只是朝她点了点头罢了。苏雪林感到非常尴尬,认为受到了鲁迅的怠慢,于是对他心生忌恨,发展到后来的恶语相加。

二、苏雪林为了讨好国民党政府。鲁迅以笔为武器,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苏雪林后来却成了国民党政府的支持者,所以苏雪林对鲁迅进行攻击也就合情合理了。特别是苏雪林到了台湾后,为了博取台湾当局的支持,在鲁迅逝世30周年发表了将近3万字的长文《鲁迅传论》,对鲁迅进行各种攻击。此文一出,迎合了当时的政治氛围,深受蒋介石的喜爱,苏雪林也因此迅速成为舆论“红人”,并因此获得了“教育部”的奖金。

我认为,第二个理由更为合理,第一个理由未免太过小肚鸡肠了。


石头说历史


两人之间的恩,倒没怎么看到,反而只见到了苏雪林对鲁迅的恨。通常,文人相轻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一个追着另一个骂,而且一骂就是半辈子,还真不多见。不过,苏雪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骂鲁迅,我是认证的!

当我们在背诵和欣赏着鲁迅先生的杂文时,在海峡对岸,还有一位女文人,正用犀利、刻薄和刁钻的文字批判着这位民国大师。这个人,便是苏雪林。

苏雪林生于1897年,原名苏小梅,字雪林,曾赴法国留学,后索性以字为名,使用苏雪林这个名字。就名字和照片来看,苏雪林本应是个文静娴熟的女子。常言道,文如其人。可没想到,苏女士对鲁迅的描述却截然相反,令人大跌眼镜。

按照苏雪林的说法,鲁迅是个“奸恶小人”,他的杂文更是“祸国殃民”。如此一来,鲁迅先生的人品和文品,被她抨击的一无是处。显然,这种评论是有失公允的。评价一个人原本就是非常困难的,鲁迅虽不是完人,倒也绝非如苏雪林所讲的那样一无是处,尽是槽点。显然,苏雪林偏激了。

这个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事出必有因,苏雪林痛恨鲁迅,自然也是有原因的。但令大家想不到的是,苏女士的因,确实一桩小事。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正是鲁迅先生声望最盛的时期,在文坛具有令人瞩目的影响力。而比鲁迅小十六岁的苏雪林,可开始崭露头角,成了文坛新秀。到1928年时,有出版社负责人邀请作家们小聚,使得鲁迅和苏雪林得以相见。

正是因为这场聚会,彻底改观了苏雪林对鲁迅的看法,甚至可以说令苏雪林开始厌恶和痛恨鲁迅。按照苏雪林的说法,当时她满怀着崇敬和喜悦,主动向鲁迅打招呼,可没有想到,鲁迅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如此一来,苏雪林觉得自己非常难堪。

在鲁迅先生逝世以后,苏雪林的笔锋逐渐变得尖锐起来。后来,苏雪林越过海峡,在台生活,自然又放开手脚,可以毫无顾忌抨击曾经的民国大师。怨念和仇恨多半会随着岁月的沉淀而增长,苏雪林的笔锋也随之变得更加尖锐。

值得一提的是,苏雪林的婚姻是失败的,她的后半生虽然荣耀,却又透露着一丝没落。在这样的心境下,或许很多旧事都不愿轻易放下,发泄也成了一种行文习惯。这些习惯中,便包括抨击鲁迅。

一方早已仙逝,一方尚在人间。苏雪林对鲁迅的抨击,已然不可能演变为对骂,可多少却有些像迟来的报复。就这样,苏雪林辱骂了鲁迅半生,自己的内心却也未因此安宁。如今两位先生皆已作古,但关于他们的恩怨情仇,却从未就此淡去,反而更令人津津乐道。


夕阳下的晚枫


在大家的传统认知里有着这么一个观念,那就是要尊师重道,这是最基本的道德问题。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是苏雪林就不同,她反其道而行之,在鲁迅先生死后,她发表了许多,为其不敬的言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要知道苏雪林可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啊,怎么会有如此的行为呢?难道是鲁迅先生做的太过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鲁迅先生的人品当然没有问题。

可是为什么苏雪林会有这一异常的表现呢?其实这是与她的性格和受到的遭遇有关。首先咱们先来研究下其本人的性格,此人性格有些偏激,且还善妒。要知道在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可是颇受国人爱戴的,他发表的那些文学作品颇受当时人的喜爱。苏雪林此人自认为其文学作品不比鲁迅的差,但其文学地位却远远比不上他,心中难免有些哀怨。再加上鲁迅先生此人为人处事有些不太懂得变通,苏雪林就觉得鲁迅有些孤傲。

再加上她本人婚姻不幸,可以说是对生活充满了绝望。毕竟对于女人来说,其实最重要的就是遇到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要想遇到那样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因此苏雪林便觉得命运对她不公。她公开发表言论去辱骂鲁迅先生,她其实是知道会受到公众不满的。可是为了夺人眼球,她依然这么做了。

我个人认为苏雪林此人道德上还有些问题。在鲁迅先生还在世的时候,她可半点没有表露出对鲁迅先生不敬的行为。在人家刚刚死去后,她就跳出来捏造一些事实来抹黑自己的恩师,这样的无耻行径确实让人无法接受。这可就搞笑了,明眼人都知道鲁迅先生之所以弃医从文,是因为当时的国人精神非常麻木。她还说鲁迅先生特别喜欢怀疑别人,老是觉得自己会遭到迫害,于是在枕头下面藏了一把利器。爱惜性命本就是正常的,没有人不会不怕死。

更何况由于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效果确实绝佳,让很多国人精神都得到了洗礼。这让那个时候的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非常的不满,派了很多的卧底去刺杀他。所以我认为苏雪林此人思想有些偏激,胡言乱语的编排自己的恩师,委实称得上是个小人。


历史课课代表


苏雪林是鲁迅的后辈,年纪较鲁迅小了整整16岁,加之其又颇为长寿,在鲁迅病逝后又活了63年,享年102岁,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了。同在文坛,又都是个性鲜明之人,难免会相看两相厌,有些嫌隙倒也正常。

不过,令不少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苏雪林的字里行间中,对鲁迅充斥着敌意,常用近乎苛刻的语言来谩骂和诋毁鲁迅。苏雪林使用诸如“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和“无廉无耻”等辞藻形容鲁迅,甚至称其为“奸恶小人”,将鲁迅的文字斥之为“祸国殃民”的反动文章。

如此狠毒的语言,如果没有深仇大恨或是别有目的,一般都是应该慎用的。可是,就鲁迅与苏雪林生的交集来看,两人倒也没什么明显的过节。正因如此,有不少大陆的网友对苏雪林怀有很深的成见,甚至转而恶语相加,大肆批驳。

苏雪林的做法,倒令我想起来郭德纲所讲的段子:四个说相声的对着骂街,你把那三个熬死了,你就是艺术家!鲁迅英年早逝,生命定格在了1936年的10月19日,而苏雪林则还有超过一个甲子的时间来为鲁迅“盖棺定论”。毫无疑问,无论苏雪林如何骂,鲁迅本人也都无法还击,加之苏女士在海峡对岸,自然又少了几许顾虑。

苏雪林原本对鲁迅敬重有加,厌恶与仇视很可能源自于一场不甚欢愉的饭局。1928年时,一班文人应出版社之邀聚在一起,其中便有鲁迅和苏雪林。按照苏雪林的记载,当时她曾热情主动地向鲁迅打招呼,而对方却极为冷淡,令自己非常难堪。

一个是声名鹊起的大师,一个是锋芒初露的文坛新秀,两人的相遇竟是如此尴尬。或许,就在那一刻,苏雪林的自尊心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也是从那一天开始,苏雪林改变了对鲁迅的看法。

很多仇怨最初都只是源于某个不经意的细节。苏雪林对鲁迅的敌意,便是如此。当对一个人的看法发生转变后,那么他连呼吸都是一种错误。所以,苏雪林也逐渐厌烦起了鲁迅的杂文,并斥之为“祸国殃民”。

后来,苏雪林因众所周知的原因移居台湾,自然又对鲁迅多了一层敌意。苏女士或许也将曾批驳当局、唤醒民智的鲁迅怀有怨恨。毕竟,自己欣赏和支持的,被对方抨击和批驳,难免会不太愉悦。

当然,有时候文人也有“碰瓷儿”的做法。骂阿猫阿狗,或许不太引人注意,但要瞄准了某位知名学者大肆批驳,则很容易形成受人关注。苏女士最初抨击鲁迅,究竟是怀着哪种目的,已经难以得知了,但当谩骂成为一种习惯后,也就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客观来讲,苏雪林倒也是具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著述颇丰。只不过,人文多半个性鲜明,文坛才女尤是。概括来讲,苏雪林与鲁迅之间,倒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只能算是彼此看不对眼吧!


史海烂柯人


苏雪林,一个女精神病,一个压抑了一辈子的偏执狂,一个捧台湾当局臭脚的赖婆娘。

这个贱货前半辈子把鲁迅先生捧上天,后半辈子骂鲁迅先生半辈子,无非三个原因,一是俩人见面,鲁迅先生就像这个贱货说的,“比较傲慢”,这个贱货当时也小有名气,觉得受了侮辱。二是鲁迅先生在大陆被封神,而这个贱货在台湾拼了狗命骂鲁迅先生,可以捧台湾当局的臭脚丫子。三是,这个贱货深知,要想骂名千古,那就拼命的骂一个比它更有名的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贱货婚姻不幸,一辈子性压抑,找个出气筒——骂鲁迅先生,一举多得。可怜又可悲的贱货!


鹤鸣九峰


1、我希望看到苏雪林对鲁迅的所有言论,包括描述、叙述和评语。我想这也许是所有同胞的企望。因为大家都有是非标准,有思维,一般不需要任何人包办。

2、从目前见到的苏对鲁的言论,我认为,一是她先说事实。从文字判断是客观的,无人纠正。二是谈自己的评论。这种评论的结果,仅仅代表她的观点。从苏的文章布局的先摆事实后评论看,她也未想代表大家。三是一些人判定苏是骂鲁迅,我不敢苟同。只能说苏是还鲁迅以立体,还给大家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给公众以知情权。而反对苏的人是神话鲁迅,或者是妄想神话。谁对谁错?

3、我们不少同胞多少年形成的神化一些人的思维是偏激的,是幼稚的。这种行为对我们的社会危害是很大的。在我们文明的成熟过程中,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要注意及时纠正,否则,神有可能成为前进的伴脚石。

具体到鲁迅,被拉下神坛,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批评家和文学家。这一点,难道能否认吗!?

4、一些人总是错误的认为要批评人,必须是完人。一是请问世界上有完人吗?二是有缺点的人为什么不能批评人?我认为只要批评的有道理,对社会进步有利,谁都有批评权。难道不是吗?三是一些被批评者就爱以批评者不是完人而抵赖,这是一种狡辩,是妄想躲避批评的狡辩。


鱼磊卫静


众所周知,苏雪林在鲁迅死后极力辱骂鲁迅的“反鲁”行为,一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段公案。目前许多研究从不同层面加以阐述,如暗恋说、精神弑父说、性格偏激说等等。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而在梳理恩怨前,我们先来看看苏雪林口中那次直接导致她对鲁迅态度转变的唯一一次会面。


据鲁迅记载,他与苏雪林第一次直接接触是在1928年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举办的宴会上。在这次会议上,苏雪林将自己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绿天》赠送给了鲁迅,但因为“鲁迅神情傲慢,我们同他招呼,他爱理不理的。说话总是在骂人”,因此她“仅对他点了一下头,并未说一句话”(苏雪林《苏雪林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她似乎将这种因为不熟悉而导致的冷漠转化为对鲁迅的失望。虽然这只是一次简单的会面,并无过多的文献记载,但我们也能从中了解到,苏雪林在这时并未对鲁迅表现出过多的憎恨。


在鲁迅不幸病逝后,苏雪林给蔡元培写了一封题为《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的信,其中不仅要求胡适把自己从鲁迅的葬仪发起人名单中删除,同时还大力抨击、批评鲁迅,并夹杂着谩骂和恶意中伤。但其实,如果说仅仅因为那次会面就导致苏雪林如此恶言相向,甚至用了大半辈子攻击鲁迅却没有选择在其生前进行笔战,着实有点说不过去。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也许鲁迅生前确实有些理念与苏雪林相违背,但之后耗时半辈子进行辱骂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由于鲁迅拥有文坛中不可撼动的地位,苏雪林似乎是将他当成了一个靶子,通过批判鲁迅来倚正自己的观点,确实也有许多过激、偏颇之嫌。


苏雪林和鲁迅没有过多接触、没有过多私人恩怨,因此她的“反鲁”行为表面上是抨击鲁迅的私德、做派,实则是在维护其右翼的政治立场与政治信仰。虽然我们无法过多深究她的“反鲁”动机,但在这场长达了她半辈子的骂声中,我们也需要更加注意她的政治身份而非鲁迅为人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