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u波

在正常情况下,U波与T波方向一致,振幅<0.2mV,不超过同导联T波,时间0.08-0.26s,在V2-V4导联最为明显。U波具有频率依赖性,当心率>95次/min时,则很少出现;而心率减慢时,则出现U波或U波振幅增高。至于U波是怎样形成的,尚不清楚,但机械电耦联所引 起的后电位形成U波的学说得到关注,即心室肌的伸展能够激活心肌细胞机械敏感的离子通道而形成后电位。

心电图基础:u波

U波

一、U波增高

当U波振幅增高大于同导联T波或其振幅≥0.20mV时便称为U波增高;若U波振幅>0.5mV,则为明显增高。当U波增高与T波融合后,则测量QU间期。若QU间期大于QT间期正常最高值加U波时间均值0.20s,则称为QU间期延长,意义如同QT间期延长,甚至更为严重。U波增高见于下列情况:

(1)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钙血症等。

(2)药物影响:抗心律失常药物影响(如胺碘酮等)洋地黄肾上腺素、钙剂、抗精神病药物等。

(3)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缓慢性心律失常长RR间歇后、早搏代偿间歇后等。

(4)急性脑血管意外:出血性比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更常见,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著。

(5)迷走神经张力过高。

(6)心绞痛发作或运动时出现胸前导联U波增高,见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或(和)右冠状动脉狭窄75%以上(敏感性70%,特异性98。

(7)急性后壁、下壁心肌梗死约60%一72%患者左胸导联出现U波增高。

(8)右心室肥大或负荷过重:右胸导联出现U波倒置和左胸导联U波增高。

(9)若服用可引起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药物后,U波增高的病理意义超过QT间期延长,在高大的U波之后常出现室性早搏,甚至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基础:u波

U波增高

二、U波倒置

在正常情况下,以R波为主的导联,U波不应该倒置。若出现U波倒置,则见于下列情况:

(1)急性心肌梗死:前壁梗死发生率约10%-60%,下壁梗死约30%~33%,多见于ST-T改变和异常Q波出现之前而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急性期后数小时~24h可消失。

(2)心肌缺血:尤其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所引起的心肌缺血。若运动试验后出现U波倒置,则是心肌缺血的佐证,为运动试验阳性标准之,常提示左前降支近端或左主干病变。

(3)高血压病:其倒置程度随着血压升高而加深,随着血压降低和恢复正常而变浅或直立,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参考指标之。

(4)左心室劳损:左心室肥大、负荷过重时除口波倒置外,常合并STT改变。

(5)右心室肥大或负荷过重:右胸导联出现U波倒置和左胸导联U波增高。

(6)急性肺栓塞:可出现一过性右胸导联U波倒置。

心电图基础:u波

U波倒置

三、双相型U波改变

(1)初始型:即U波呈负、正双相。见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及老年患者等,提示左心室早期 劳损或舒张功能不全。

(2)终末型:即U波呈正、负双相。见于心肌缺血、冠心病等之 一。

(3)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左胸导联出现双相型U波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指标。

心电图基础:u波

三种U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