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什么我们要放在一起讲这两个病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鼻炎是鼻粘膜过敏了,哮喘是支气管粘膜过敏了,不论是鼻炎膜还是支气管粘膜,都是气道的一部分,整个气道是一个整体。鼻粘膜的情况进一步发展会波及支气管粘膜,发展为哮喘。气道统一性与整体性的认识对于干预、治疗这两种疾病非常重要。有人就此专门做了研究,发现70-90%的哮喘病人伴发鼻炎,40-50%的过敏性鼻炎伴发过敏性哮喘。这充分证明了过敏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提示有鼻炎的患者一定要及早干预,积极控制鼻炎,不要等鼻炎发展为哮喘后追悔莫及。


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那么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都有哪些典型的症状呢?大家最熟悉的症状就是晨起连续地打喷嚏流鼻涕,严重的一次能连续打十几个,直至清涕涟涟,眼泪汪汪。再有就是遇到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螨、花粉、粉尘、动物皮毛等)的刺激,产生剧烈的症状。过敏性鼻炎患者会突然打喷嚏、流清涕,尤其在春秋天这样过敏的季节,几乎是纸巾无法离身,非常痛苦。而哮喘患者情况会更严重一点,喘憋尤其是夜间喘憋发作,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同时又因为气道痉挛后影响肺通气,而氧气的摄入关乎人的生命,在严重的哮喘发作中,甚至会因窒息导致死亡。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红极一时的歌星邓丽君了。

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当然,大家也不需要对哮喘如此恐惧。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解决

所有的问题,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近年来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与普及和气管扩张剂的防备,使得因为哮喘发作而威胁生命的几率大大降低。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示一点,对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许多病人有抗拒心理,经常对大夫讲“我能不能不用激素啊?用激素是不是副作用特别大啊?”。首先,我们要明确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任何处方都是医生在采集临床资料后经综合判断决定的, 并不单纯因为副作用而抛弃某种药物。针对哮喘的治疗,尤其是控制情况不良的患者,迅速使病情稳定、减少发作是我们的目的,同时综合中药的干预及运动生活调试, 最终达到良好控制哮喘,基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是医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标。在病情不稳定期,吸入性激素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遵医嘱坚持在一段时期内规律吸入药物,病情缓解后,根据具体情况减量甚至在中药的帮助下停药都是可能的。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认识上不要对激素一棍子打死,要根据具体情况遵嘱使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治疗,首先当然是避免过敏原接触。西医的解决办法是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在大部分病人中,基础的规范的西药使用是需要得到重视的。但是归根结底,西药主要关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避免窒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而没有从人的整体角度来认识为什么会发生鼻炎与哮喘。

对于这一点,我们中医的认识就深刻得多。经过一代一代的积累与大量的临证经验,我们发现绝大多数鼻炎与哮喘患者都有阳虚的表现。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怕冷,有些人会后背特别怕冷,有些人手脚冰凉冬季尤甚,有些人不敢吃凉的东西或者易发生腹泻。而最最明显的就是一遇到冷空气就发作鼻炎的患者了。对于这些病人,往往服用温阳的方子后症状会明显缓解,体质也会随之改善。这也提示我们如此多的鼻炎哮喘患者,一定要记得适时求助中医,尽早采用中医疗法的干预,减轻痛苦,减少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北京的雾霾天越来越多, 人们甚至无奈地称呼北京为 “霾都”。这对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患者极为不利。原因是污染的空气中弥散着各种颗粒,粗颗粒物(PM10)进入鼻咽部,细颗粒物(PM2.5)进入下呼吸道,引发了鼻部及支气管粘膜的炎症,导致鼻炎和哮喘。更糟糕的是,细颗粒物的比表面积大,会粘附许多病原微生物,这对敏感性高的气道来讲更是打击。所以,作为呼吸科的医生,很容易观察到在严重雾霾天气后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患者会增加。这提示咱们鼻炎与哮喘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防护,不仅要避免过敏原,还要尽量减少雾霾中的暴露。

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关注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如果有理想的防霾工具,能够解决空气细颗粒物过滤、辅助正压通气克服吸气阻力增加的问题并能防止口鼻周围空气不流通的情况出现,那么在户外的时候坚持使用必然会起到保护呼吸系统的作用。如果条件允许,经常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也会有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