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第一季的最後一集,範閒從沈重的口中的得知了二皇子才是暗殺自己的主謀,義憤填膺的範閒準備回京都找二皇子算賬。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那邊範閒正在馬不停蹄地往京都趕,這邊二皇子則出人意料地向範閒攤牌了,二皇子以滕梓荊兒子、範思轍、費介三人的性命要挾範閒,範閒自然不會妥協,於是二皇子的得力助手謝必安便帶著一隊人馬包圍了範閒。

的確,王啟年確實沒有出現在《慶餘年》第一季的結尾,當謝必安帶著人馬圍困範閒時,我們看到了言冰雲,我們也看到了高達,但我們就是看不到王啟年。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小說裡面,王啟年是神偷出身,有點像鼓上蚤時遷,外形就是個乾瘦的小老頭,打架是戰五渣,但腿腳好得要命,是監察院兩大追蹤大師之一。另外性格油膩,八百里地就能聞到佔便宜的味道,稍微有點吃虧的活兒絕對不沾。所以陳萍萍收編他之後,因為沒有特別適合的活兒,貪生怕死又唯利是圖,於是讓他做了文書,在監察院混工資度日。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但這種看起來跟廢材一樣的人,陳萍萍留著給範閒,根源就是陳萍萍知道王啟年是有價值的人,而且這種價值只有範閒能夠挖掘出來。而且王啟年看似昏庸度日,其實也感恩陳院長對他不離不棄,一直想要報答陳院長的恩情。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原著中的王啟年從始至終都是範閒的忠實追隨者,雖然劇版《慶餘年》的劇情和原著略有出入,但每個角色的立場還是沒有變的,長公主和二皇子有所勾結,同時長公主和太子還有不倫關係,在慶帝還沒浮出水面之前,和範閒做對的一直都是長公主、太子、二皇子。當然了,長公主、太子、二皇子一派死的很慘,大東山一戰,慶帝用行動告訴了所有人什麼叫老謀深算。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王啟年貪財小氣,範閒見識過的,第一次見範閒就坑了他二兩銀子。他雖然貪財,但心中有大義。範閒剛入京都,就急著幫滕梓荊找家人的卷宗,瞭解其下落去向。王啟年以為範閒殺了滕梓荊,又不放過他家人,所以就改了卷宗,幫助滕梓荊家人脫險。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王啟年開始是陳萍萍放在範閒身邊的幫手,也是間諜,被範閒發現後,範閒不但沒趕其離開,反而還一直帶在身邊。範閒知道,王啟年不是那種是非不分的人,何況他還幫範閒辦了不少事。範閒其實還是比較信賴他的。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在範閒去太后宮裡偷鑰匙時,不小心聽到了長公主和莊墨韓的談話,知道了是長公主暗中和北齊勾結,出賣了言冰雲一事。

如果王啟年是長公主的人,在長公主找那天進皇宮的刺客時,他就應該把範閒找他配鑰匙進宮的事告訴二皇子,不然長公主也不會因此事被趕出京都。並且,王啟年一直跟隨範閒送肖恩和司理理回北齊,在上京城發生的所有事,二皇子一點兒不知情,全靠猜的,可見王啟年不是他的人。

《慶餘年》最後王啟年都沒有出現,其實他也是二皇子的人?

範閒一向心思細膩,考慮周全,現在他既然知道了二皇子和長公主的勾當,就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他一定想辦法會把這個消息傳回京都,最好的人選就是王啟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