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看《慶餘年》的時候,無論是劇中的範閒一家,還是戲外的觀眾,都以為長公主李雲睿支持的是太子

畢竟,這句話是範建親口說出來的,而太子在前期一直站在範閒的對立面,也是觀眾親眼目睹的。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當牛欄街刺殺發生的時候,範閒首先懷疑的對象就是太子,只可惜,他一直都沒有找到太子害他的證據。當真相大白之時,範閒才知道,此事與太子無關。

隨著劇情的發展,太子的聰慧表露出來,範閒對太子的認知也在重新建立。同時,他對二皇子的厭惡也在加深。只是,他依舊沒有想到,真正與長公主站在一起的二皇子,並且曾經要殺了自己的也是二皇子。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範閒身在局中,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觀眾也並非站在上帝視角,同樣看不清真相。但是,從頭到尾,慶帝都很清楚,李雲睿支持的人並不是太子。她只不過將太子作為對付範閒的棋子。

當我們看完第一季,掌握豐富劇情的前提下往前回溯,就不難發現慶帝一直都在提示太子,希望他可以與長公主保持距離,並好好拉攏範閒。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李雲睿已經明顯察覺到慶帝對太子的偏心。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靖王府詩會後,慶帝對太子的提示。

靖王府舉辦詩會,範閒憑藉一首七言奪魁。

當慶帝聽完這首詩,並瞭解到範閒的動態,他首先關心的是太子去了哪裡。

公公的回答是太子去了廣信宮,探望長公主。

慶帝並沒有直接表露出不滿,而是讓人把詩送給太子,並且讓他好好讀,同時告知他範閒的動態。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慶帝這麼做的意思很明顯,具體來說有兩層:

第一層,這首詩是範閒作的,可見他並不是你認為的那種粗鄙之人,相反,他是個才子。既然是才子,範閒和林婉兒的婚約就不會取消,而範閒也將從長公主手中得到內庫財權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第二層,你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廣信宮中,你也沒有必要去給長公主獻殷勤。你要明白,內庫財權將來會由範閒掌控,所以,現在你應該去拉攏範閒。你不拉攏範閒,就會被別人搶了先。

慶帝的提示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難怪李雲睿會覺得慶帝偏向太子。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太子是個聰慧之人,怎麼會不懂慶帝的意思呢。他自己也感到奇怪,為什麼範閒如此優秀,李雲睿就是不願意把婉兒嫁給他呢?

李雲睿根本沒有給太子一個信服的解釋,只不過,太子被情感牽動,選擇相信了她的“鬼話”。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由於慶帝給出的提示沒有起到作用,太子依舊選擇站在範閒的對立面,所以,慶帝再一次給他提示。

郭保坤被打案後,慶帝對太子的提示。

在郭保坤被打這個案件中,太子在梅執禮的幫助下抓到了滕梓荊,這足以定範閒一個欺君之罪,並且合情合理。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但是,慶帝不僅及時下聖旨免去範閒的罪,而且除掉了梅執禮。

如果說此前慶帝還把太子當成響鼓,沒有用重錘,那麼這一回,兩次重錘提示,已然把話說得更明白。

慶帝的意思依舊很明顯,不要被長公主蠱惑,不要站在範閒的對立面。

慶帝要讓太子明白,他的對手並不是範閒,而是二皇子。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這一次,看似慶帝是為了保住範閒,並且敲打太子,實際上,慶帝的此番做法是在保護太子,幫助他化解與範閒之間的矛盾。

如果這一次不是慶帝出手,日後,太子怎麼可能理直氣壯的對範閒說,你我之間雖有爭執,卻從未有過不解之仇。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如果範閒這一回真的是因為太子出手獲得欺君之罪,那麼兩人便結下仇怨,日後難有結盟的可能。不僅如此,範閒的那些“爹們”,也會將太子當成敵人。

如此一來,太子的位置必然成了二皇子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慶帝對太子的維護十分明顯,偏心也是顯而易見的。

經過這兩次提示,並且已然這麼明顯,太子在行動上有了明顯的收斂。但是太子對李雲睿的感情並沒有得到實質性變化。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太子為情所困,即便是範若若都可以一眼看出,那麼慶帝呢,他是否知曉呢?

慶帝是知曉的。

慶帝不僅知曉,而且也對太子做了提示。

範閒初入京都後,慶帝對太子的提示。

範閒初入京都,李雲睿與太子安排侍女,打算毀掉範閒的名聲。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慶帝並非反對太子爭奪內庫財權,但是他對於此種手段非常反感。如果皇家給百姓帶來的都是笑話,就少了敬畏,就得不到尊重。皇家與市井便沒有區別。

慶帝說你們這是在自毀根基。表面上說的是李雲睿和太子用後宮清譽毀壞範閒名聲的事情。但是這話聽到太子耳朵裡,他難道不會心虛嗎?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如果世人知道他對李雲睿的感情,是不是也是笑話,是不是也會有損皇室尊嚴呢?

所以,正如範若若說的那樣,他為情所困,這份感情他只敢藏在心裡,不敢表露出來,也不敢讓別人知道。

單從這三處提示,我們便可以看出慶帝對太子的良苦用心。

然而,世人皆認為太子不如二皇子,投靠二皇子的人也非常多。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為何慶帝始終偏心的都是太子呢?難道僅僅因為太子的出身嗎?

出身當然是一個方面,畢竟太子是嫡子。另一方面才是關鍵,慶帝認為二皇子缺乏寬仁之心。

太子與二皇子做事各有風格。

太子做事,相對來說,比較謹慎。在日常的行為舉止中,也都是端著、板著。表面行事魯莽,實則心細如髮。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二皇子則相對來說不受拘束,心思深沉,為人高傲,手段毒辣,膽量也足夠大。在日常行為舉止中,表現得與眾不同。表面灑脫,不拘一格,實則多重性格。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牛欄街事件之後,太子忙著解釋這件事不是自己做的,而二皇子則處處表現出試探口氣,兩人的對話火藥味十足。

牛欄街事件是慶帝總體計劃的一環,到底是誰策劃了這次事件,雖然他始終裝作不知,但是心裡如明鏡一般。

慶餘年:為何李雲睿說慶帝偏向太子?慶帝為太子做了什麼?

慶帝認為只有心存寬仁的人才有君臨天下的資格。那麼如果在太子和二皇子之中選一位繼承人,他會更偏向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