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导语

上个星期,开心的幼儿园举办了一节公开课,是开心妈妈去参加的。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回家以后,开心妈妈就开始不断的嘀咕,什么“儿子是不是有点太不专注了啊?”“老师上课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那里好好的听课,积极的和老师互动,但是开心却一个人在那里玩积木”“上幼儿园就是这样,上小学的时候该怎么办呀”......

边说还边拿出手机,给开心爸爸看她在公开课上拍的视频。

视频中,老师在上面讲古诗,教着小朋友背古诗的时候,开心却低着头“专心致志”的玩着手里面的积木,看上去一副“不好好听课”的样子;上午吃水果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是争着抢着往前冲,开心却一个人在那里研究雪花片,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也难怪开心妈妈会着急上火的了,毕竟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孩子习惯的地方,如果这段时期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上了小学以后再想改正的话,就很难了。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其实,前段时间也有粉丝妈妈给开心爸爸留言,说过自己孩子的类似表现:上课的时候吊儿郎当,课外活动的时候神游天外,睡觉的时候倒是来劲了.....类似的不专注表现,这位粉丝妈妈说了一条一条又一条,说实话,隔着网络,开心爸爸都能够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焦虑一一现在还只是幼儿园就这样的不专注了,上了小学该怎么办啊?至于初中高中就更加不敢多想了。

爸爸妈妈们紧张孩子的专注力,到底是在紧张什么

对于孩子来说,专注力重要吗?

毋庸置疑,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了。

专注力是一个孩子,未来能够取得良好成就的关键性因素;专注力是一个孩子,十二大必备情商之一;专注力也是一个孩子,能够养成的最好的习惯之一。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专注力强的孩子,能够专注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能够排除掉很多外界的影响,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去的话,他们的身体各个器官也都是集中在这件事情上的,自然是很高效而且是会很成功的;而专注力不强的孩子呢,虽然看上去在做这件事情,但他们的心思早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种毫不在意一心二用的方式,不管孩子在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多少时间,最终的收获还是寥寥无几,甚至是可怜的零。

在现实生活中呢,专注力强的孩子,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加聚精会神,写作业的时候能够更加一丝不苟,成绩呢?自然也是会强于那些专注力不强的孩子了。

现在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稍微落后一些,等待自己的就是被淘汰的结局,而孩子的不专注,就是那个非常容易导致他们落后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爸爸妈妈紧张孩子的专注力,是很有必要的。

在很多爸爸妈妈的理解中,专注力应该是这样的: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孩子能够很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不会动不动就开小差,动不动就去上厕所,动不动就去玩橡皮,动不动就走神什么的,而且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孩子的专注力越好。

在百度词条上,专注力的解释和爸爸妈妈的理解差不多,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者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专注力在孩子身上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上课能够专心听老师讲课的时间,以及自己能在那里专心致志写作业的时间了,可惜的是,很多孩子在这两个方面的表现并不好,甚至可以用差劲来形容。

比如很多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不专注”表演。一会干点这一会干点那,一会喝口水一会上个卫生间,不管干什么就是不能好好的坐下来写作业。本来一个小时就能够做完的作业,往往会被孩子一直拖延到3,4个小时甚至是更多。

再比如很多孩子上课的时候,远达不到爸爸妈妈理想中的专注,开心爸爸的小外甥女就是这样,线上学习英语的时候,边听课边玩手里面的橡皮,一节课听完了,得弄坏好几块橡皮才行;课堂上的情况也不好,经常是一个人在那里咬铅笔,是真的一点都不专注。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专注力很重要,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成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孩子表现出来的,专注力都比较差,这就意味着孩子日后想要成功,需要付出更多。这才是爸爸妈妈紧张的根源所在。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很多爸爸妈妈都不知道

那么孩子专注力不好,作为爸爸妈妈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帮助他们呢?才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专注一些,以后更加成功一些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爸爸妈妈需要了解一下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一样。

上面开心爸爸也说过,爸爸妈妈理解的专注力,是指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投入的时间,时间越长就说明孩子的专注力越强。但是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显示,孩子在不同的年龄,能够专注一件事情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比如3岁左右的孩子,专注一件事情的时间通常在10分钟左右;6岁左右的孩子呢,时间相应的能够变长一些,大致在15分钟左右;9岁的孩子,因为个体的发育成熟,专注的时间会更加长一些,能够达到25分钟左右;而12岁左右的孩子,专注的时间就长多了,可以达到30分钟到40分钟左右。

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受限于生长发育,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上并不一致。如果爸爸妈妈要求一个3岁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半小时的话,这很明显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而且对于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也就是20分钟左右,要求他们一节课45分钟之内不走神,一直都是专心致志听课的话,很明显是不可能的。

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来要求孩子专注的时长,这才是科学的教育方式。

专注力并不仅仅只有专注时长这一个方面

根据最新脑科学的研究,专注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了专注的时间,专注的广度,专注的分配以及专注的转移几个维度。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专注的广度,决定了孩子在同样时间内获取信息量的多少。简单的说就是在孩子面前有几件事,能够记住的越多,就说明他们专注的广度越好。

专注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指的是孩子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接受并且处理刺激的能力,通俗的说就是“一心二用”的能力。开心爸爸之前见过专注力分配很好的孩子,明明别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并没有专心的听,说不准还在干别的,但事后询问的话,他们却能够说出当时别人说话的内容,这就是专注力分配做得很好的表现。

专注的转移也是这样,虽然说孩子这一个时间段走神了,但是他们专注的转移速度很快,马上就能够收回心思,继续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讲课这件事情上。

所以,孩子专注时间不是很长这件事情,其实并不能准确的说是专注力不好,如果他们专注的广度很广,专注的分配很合理,专注的转移很快的话,就算是专注时间不长,学习成绩也是不会差的。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不专注”的孩子,可能会更加优秀

近些年来,很多心理学家以及脑科学专家对孩子专注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与我们常识比较不一致的结论。比如,那些不专注的孩子,可能会更加优秀一些。

脑科学家们认为,孩子不专注的时候,大脑处在一个无意识的自我创作,联想加工,寻找共性的状态,而处于这个状态中的孩子,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都是最强的。所以那些看上去有些不专注的孩子,在他们走神的状态下,说不准会有什么灵感的火花在激荡,而这样的孩子,无疑会更加优秀一些。

通过专注力的3个真相,我们可以看出来,那些爸爸妈妈觉得不专注的孩子,可能并不是真的不专注,甚至有很多孩子,本来应该是个很优秀的孩子的。

正确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爸爸妈妈要做的几件事

接下来开心爸爸和大家聊聊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专注力对于孩子来说,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项自然获取的技能,他们对某件事情或者某项事物有兴趣的话,自然就能够产生一段时间的关注。想要正确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针对孩子有兴趣的事情才能够事半功倍。至于如何培养,其实有一个大的原则,那就是当孩子专注的进行一项活动时,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轻易的去打扰他们。

而在这个大的原则下,爸爸妈妈们还可以这样去做:

去掉周围能容易影响孩子的事物

在孩子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是能够去掉那些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事物。

比如正在播放影视节目的电视机啊,正在播放音乐的平板啊,人来人往的客厅啊,能清晰听到嘈杂声的角落啊,时不时飘过香味的厨房啊等。孩子受限于大脑的发育,专注力注定持续不了太长的时间,如果再有外界影响的话,这个时间就会更加的短暂了。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不对孩子的行为指手画脚

很多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是非常的功利,只要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就会想方设法的去“阻止孩子”。

比如孩子拿着小汽车,兴致勃勃的要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结构,为什么会响,为什么会发光,但是妈妈呢,觉得把个价值不菲的小汽车就这么的拆掉了,实在是有些浪费,就“自作主张”的带孩子看别的玩具去了......类似的事情很多,爸爸妈妈们做为成年人,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往往是用很强的功利心(孩子能学到什么),以及更高的目标来看待孩子的行为。

而这种做法本身对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可以加入,启发孩子更深的联想

当然,在孩子专注的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加入到其中。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比如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可以加入到其中,给与孩子一些好的建议。“这样做是不是能够摆的更加好看一些呢?”“我们昨天在公园看到了一个亭子,要不要尝试着搭出来呢?”“宝宝想要搭个什么样的场景呢?”很多时候,如果孩子一个人玩积木的时候,都比较盲目,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或者说积木能够搭出什么样子。

而爸爸妈妈的加入无疑是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指引,一方面能够肯定孩子的成功,让他们能够更有信心的继续搭下去;另外一方面呢,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很好的方向,开动他们的大脑,启迪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灵活性,让孩子的专注时间能够收获更多。

实在有着急事的时候,要事先和孩子说好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当然还会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在那里专注的玩呢,但是家里面有急事,确实是需要及时出门的时候,爸爸妈妈是不得不打扰孩子了,但是这种打扰也应该事先和孩子说好。

比如可以很直接的告诉孩子,我们一会要出去干什么事情了,你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呢是继续玩,10分钟以后穿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另外一个呢,则是现在就不玩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收拾玩具,一起出门。

不管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孩子自然而然结束了专注的过程,不是被外界打扰的,这样的话就算是被打断了专注,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开心爸爸碎碎念

其实作为爸爸,开心爸爸完全能够感受到很多爸爸妈妈对于孩子不专注的焦虑,但实际上,孩子的专注有着年龄的属性,也有着其它的维度,还有着创造性的可能,作为爸爸妈妈更应该科学的看待孩子的不专注,科学的培养孩子的专注,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期望的结果。

关于孩子专注力的3个真相: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父母要做好4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