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今天,人民日报曝光一个数据:近六成90后有实质性负债,近三成90后需要分期或逾期还款。

人民日报呼吁:每个90后,学会理财吧,做到2020年不月光!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有人也许会说:仅仅一个数据,能够说明什么,太大惊小怪了吧?

那好吧,就请再再看看以下数据吧:

1、汇丰银行数据显示,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平均12万元人民币)。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人均负债12万元!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举债度日,几乎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2、央行数据显示,到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919.16亿元,占比较上季度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如果翻看过去几年的报道,你就会发现,这一数字在8年间已经增长了接近10倍。

该有多少人,欠债不还或不能换!

3、据蚂蚁金服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在现在35岁以下年轻人里,有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就算在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也有1389元。

是的,只有1339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年轻人根本存不到钱。

那么,90年后使用信贷消费,究竟用在什么地方?

两大头:一个是还房贷,另一个则是过度消费,而后者远高于前者。

据统计,60%以上年轻人的分期消费,用于基本生活和休闲。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一边是年轻人囊中羞涩,月月光的口袋,一边却过得光鲜亮丽,在网贷、逾期和高品质生活之间来回试探。

可以说,过度透支、超前消费的观念和行为,比传销更可怕,它对年轻人下手!

据调查,90后已经成了消费贷款的主力军了。在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将近一半都是90后,他们因此还博得了一个外号:暴花户。

最近就有这么一个报道,四川泸州一名女子沉迷购物,全年网贷消费20多万,今年又欠下网贷30多万。

原来,这几年妻子没有上班工作,丈夫每月挣几千元,根本还不上。

最终,在“双十一前夜”,只能坐到33层高楼的天台上,以死相逼,阻止妻子借贷消费。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这么多钱,妻子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女子向家人交代,过去一年的消费去向,主要是“衣服、包包、孩子用品、化妆品、首饰等等”。

还有一位女孩,借了一堆网贷,用于每月2万元到3万元的消费。

最终妈妈实在受不了了,在帮女儿还了40万元的贷款之后,决定将其逐出家门。

与此类似,在最近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你能看到: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至于生活用品,几乎见不到。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花一万五,还掉五万。花五万,还掉九万。他们沉迷在消费主义的陷阱里,追逐着各种爆款,告诉自己花钱买买买就是“对自己好”,就是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仿佛不消费、不花钱,自己就十恶不赦、伤天害理,消费、使劲花钱,哪怕是借贷、哪怕是裸贷,哪怕是赔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无量的。

然而,在虚拟账单的数字背后,是无尽的物欲深渊,它正在让消费者的人生陷入还不尽的账单黑洞中。

为什么往往越是穷人,就越喜欢过度消费,越容易砸钱在奢侈品上,乃至最终走入负债消费的恶性循环之中?

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麻省理工班纳吉迪芙洛等三位学者,写的《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或许可以解答我们的问题。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贫穷的本质》中提到,他们有一次去贫困的村子考察,惊讶地发现,当地许多儿童表现出营养不良的状况,但许多家里都有电视机。

村子里的人说,他们会攒很久的钱,买一部电视机。

学者们感到奇怪:电视机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经济情况,但是吃得更好更健康却可以帮他们更好地提高生产力。为什么宁可把钱用来买电视机,却不愿意花钱改善自己的营养状况呢?

村子里的人回答道:“因为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班纳吉认为,这一现象背后,其实隐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

穷人的生活压力更大,烦恼更多,而任何人对于烦恼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都需要排解。穷人烦恼更多,所以他们更需要频繁地释放压力。

穷人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无法承受较长的收获期,因此更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效果,而买买买,这种高频低效、却能及时满足的方式,也因此成为了他们的“最佳解压途径”。

所以,如果穷人很难把钱拿去储蓄,或搞长期投资,如果有点额外的钱,他们更可能把钱花在娱乐或过度消费上,及时行乐,比如,吃一顿丰盛的晚餐,购一台电视机,买一些本来用不上的奢侈品……

联想到国内那些借贷消费的人,和非洲贫困村民相比,虽然他们的消费目标,从晚餐、电视机,变成了高档化妆品、LV包、苹果手机,但底层心理逻辑,又何尝有什么太大变化?

与此同时,媒体不遗余力地助推消费主义,各种广告无所不用其极地煽动消费欲望,也是诱导过度消费的一大原因。

是啊,生活实苦,可是选择借贷消费、过度消费这样饮鸩止渴的方式,来逃避现实、安慰痛苦、自我催眠,最终会让自己活得更苦,直至让生活进入了死循环。

贫穷的本质,是消灭未来。

一时的享受和侥幸,固然是销魂蚀骨般的舒爽,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吃卯粮、透支信用的代价,就是消灭未来。

90后正在被它所侵蚀,价值观变得扭曲


过度消费只会给你的人生带上枷锁,从此再无翻身之地。

只有适度消费,投资长期,才是你一生幸福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