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蜿蜒供水線“連魯牽蘇”潤民心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五年來】

作為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橫穿了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安徽,就被最早供水的東線一期工程串聯其中。蜿蜒的供水線,一頭連著山東,一頭牽著江蘇。

安徽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湯義聲介紹,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實施後,洪澤湖非汛期蓄水位由12.81米抬高至13.31米。因此,安徽的主要任務是應對水位上升後,就全省沿淮河及懷洪新河低窪地展開有效治理。那是一片總排澇面積達790.12平方公里的範圍區域,涉及省內三個地級市的26片窪地。在整個東線一期調水工程建設中,這只是“細枝末節”,但對於安徽全省而言卻是牽涉數以萬計群眾的重大民生工程。

“以前在汛期高峰,像這樣的老泵房要18個人全天值守,總控、運行、觀測、調度……如今4個人就能完成。”12月13日,在蚌埠市五河縣的龍潭湖東排澇站,五河縣機電排澇管理站副站長吳勇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起賬來。

蚌埠市五河縣地處淮河中游末段。自然降水加上來自河道沿線阜陽、淮南等地匯聚而來的“客水”,汛期境內排澇壓力非常大。其中,僅龍潭湖東站就負責保障方圓17平方公里的良田不受洪水侵蝕。

吳勇回憶,這座排澇站最早是20世紀60年代初建成的磚瓦房,經過幾十年的使用,泵房電力設施老舊,不堪重負。2010年,龍潭湖東站作為南水北調東線一期供水工程受影響區域的排澇設施被拆除重建。根據洪澤湖抬高的蓄水位,新建泵房的基礎也相應提高了0.7米,同時更新了抽排設施,於2013年投入使用。

走進新建的龍潭湖東站,四具單機功率160千瓦的黑色水泵機聳立在屋子中央。“以前,我們運行泵站,檢修基本靠聽——聽機器有沒有異響;溫度基本靠摸——機器長時間超過60多度,泵站就要停機降溫;開合電閘時,值班人員還要穿上絕緣靴子戴絕緣手套去高壓配電室操作,非常危險。”在集中控制室裡,龍潭湖東站站長張靜告訴記者,如今,設備的運行參數、故障檢測、險情報警等信息都能實時傳輸到中控臺上來。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監管整個泵站的運行狀況。

2018年夏,颱風“溫比亞”過境安徽,受其影響,五河縣在3小時內降水220毫米,農田裡的大豆作物被泡在泥水裡,情況危在旦夕。龍潭湖東站馬力全開,24小時內就將區域內全部積水排幹,農民田裡的大豆苗才得以安然無恙。

“這要是放在以前,下一場大雨,排澇就要六七天,水排完了,地裡的苗也淹死了。”在五河縣頭鋪鎮花木王村村民委員會,黨總支書記王友戰告訴記者,改造提升後的龍潭湖東站成了當地老百姓抵禦洪澇災害的“主心骨”。

發生在龍潭湖東站的故事只是安徽省南水北調一期工程建設中進行低窪地治理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為配合洪澤湖蓄水位升高,安徽省共新建、拆建及技改52座排澇(灌)站,總裝機容量29963kw;疏浚開挖張家溝、石樑河、護崗河等排水河溝16條。此外,增補、重建了蚌埠市五河縣新建北店二站(裝機容量1000kw)、許溝站站前進水閘、磨山防汛道路等水利設施。

從2010年11月26日正式破土開工,到2016年6月底全線收官。一座座泵站、一條條河溝、一項項配套工程在一個個緊迫的工期中,從規劃圖紙變成了現實,轉化成了調水沿線群眾對幸福生活的企盼。

“以前俺們村沒有自來水,一日三餐全靠門口的壓水井,井水有異味,煮開後茶壺裡有一層水垢。”在安徽宿州市泗縣大路口鄉龍湖村,村民魏尚蘭一邊用自來水清洗新鮮紅薯,一邊高興地告訴記者,村民們能喝上乾淨衛生的自來水全是沾了南水北調的光。

據泗縣水利局工作人員劉興啟介紹,為了配合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順利實施,泗縣啟動了石樑河下游霸王城以下2.23km幹流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河道暢通了,河水流動了,石樑河不僅經受住了夏季汛期洪峰的考驗,也改善了水域嚴重汙染的狀況,為石龍湖溼地提供了良好的水源,發揮了生態效益。考慮到村民的身體健康和保護地下水資源,前幾年,龍湖村又通上了自來水,全村7000人的飲水問題得到了解決。

撬動540萬立方米的土方,造價3.7億元的民生工程最終造福了一方百姓。2018年5月,安徽省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建設工程順利通過省水利廳組織的設計單元完工驗收,標誌著安徽南水北調工程進入正式運行管理階段。

“未來,隨著南水北調東線二期項目規劃工作完成,安徽的蕭縣、碭山縣也將建設蓄配水工程。屆時,皖北部分地區將與調水沿線人民一道‘共飲長江水’。”湯義聲說。

(本報記者 馬榮瑞 常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