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劉玉文

《水經注•卷九》記載:“清河又東北,無棣溝出焉。東徑南皮縣故城南,又東徑樂亭北。又東徑新鄉城北。無棣溝又東分為二瀆……又東南徑高成縣故城南,與枝瀆合。枝瀆上承無棣溝,南徑樂陵郡西,又東南徑千童縣故城東。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棣溝。無棣溝又東北徑一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徑鹽山(按今無棣碣石山)東北入海。”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鹽山新志·古蹟》記載的功城】

“功城”, 連博學多聞的酈道元都不知其由來。說明故城因年代久遠,鮮于記載而失落其名。但可通過確定其位置後,結合方誌脈絡,揭開故城朦朧的神秘面紗,尋覓到故城已失落的名稱。

一、“功城”位置框定於何處?

中國近代著名方誌學家、曾主持直隸通志局的賈恩紱(1865 一1948 )先生於民國五年所撰修《 鹽山新志·卷一·古蹟》提供一條重要線索:“功城:據《水經注》於無棣溝支瀆合幹瀆之下雲:‘又東北經一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其地應在大山西南,崔口東北之間。按今支瀆合幹瀆處在小裡寨更東北,則為海豐(今無棣)境,疑城已隸海豐。……蓋址無存而方隅則可辯也。”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無棣縣地圖(局部)-樓底古村聚落】


“址無存而方隅則可辯”,就是功城的地上建築物沒有了,但可通過大體方位辨框定其位置。其定位二要素有二:①大山西南崔口東北之間;②故城在無棣縣境。在大山和崔口之間尋覓功城遺蹟所在。

按顧炎武所云“夫事無所證,當求之跡,跡有不明,當度之理。”(《肇域志》),首先按方隅在大山崔口之間內求之跡,跡明之後,度之理而求其名。

二、大山、崔口之間的景勝和古老村莊

“大山”即無棣縣碣石山,“崔口”即慶雲縣崔口村。碣石山與崔口村相距約11餘公里,連線逞東北西南向,其中部5公里左右沿著老馬頰河(今名德惠新河)北岸高地向西南依次有:黃龍灣(分劉、王兩村)、小樓、樓底(分南北兩村)等五個古老自然村,簡介如下:。
1、 黃龍灣村:為無棣縣著名古蹟,《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二》記載:“黃龍灣,在(海豐縣)縣北七十里,其水雖旱不涸,下流入海。”黃龍灣又是一處著名的形勝之地:《山東通志·形勝志》曰:“騮山連馬谷以抱城,龍灣引無棣而入海。”《海豐縣志》(康熙九年版)曰:“騮山連馬谷以眺岱宗,龍灣引無棣而入滄海。”所謂“形勝”,《荀子·強國》雲:“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 “龍灣月夜”是無棣舊“八大景”之一,與碣石山的“馬谷朝雲”景點相呼應。可見其地形險固,林川優美,資源豐富。

“龍灣引無棣而入海”是說,黃龍灣的特殊地形制約引導無棣溝東北流碣石山而入海。這與《水經注》所說的“又東北徑鹽山東北入海”完全相符。

2、小樓村:是宋金朝代的古村,《無棣縣地名志》記載:“李姓自宋祥興二年(1279)遷此立村,因蓋起的房舍高大寬敞,呼為樓房,故取村名為李家樓,後因李姓斷絕,於一九三五年更名為小樓。”

3、樓底村:據《無棣地名志》記載:先民“在南北相距三百米處各立一村,建房時發現南、北村址下各有一樓基(樓底),位於南樓底的取村名南樓底村,後簡稱南樓。位於北樓底處的村,取村名北樓底村,後簡稱北樓。”先民建村時,在南北相距300米地下,分別挖出的古建築的樓房磚基礎,說明這裡的古建築並非侷限於一點,而是一古建築群。至今村周邊土嶺起伏,古代磚瓦陶片隨手可拾,說明是一處古建築遺址。

樓底村,舊志記載是“樓底裡”駐地,位於無棣河灘高地北部,古稱“分水嶺”,宋金時代為“分水鎮”駐地。《海豐縣志·卷二·古蹟》(康熙九年版)記載:“分水嶺:在縣西北四十里,樓底裡境。按《唐書》:無棣有分水鎮。”《武定府志·卷五·山川》(咸豐九年版):“分水嶺,在海豐縣(今無棣縣)西北四十里。唐史‘無棣縣有分水嶺’。”《山東通志·卷六·山川》:“分水嶺:在縣西北四十里。唐史‘無棣縣有分水嶺’”《金史·地理中》記載“無棣,鎮一:分水。”說明自古以來分水嶺一帶就是先民的聚居地,所以在此設裡、置鎮。

三、參照當今的地貌形態,尋蹤分水嶺

分水嶺一名,雖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但仍能從無棣的地勢形態中可尋覓到當年分水嶺的蹤影,前述幾個古村均坐落於一段古河灘高地之上,位於新、老馬頰河之間,西北不遠是近代無棣溝和鬲津河(今稱漳衛新河),從地貌特徵綜合觀察分析,便可看出這一帶的高地明顯具有“分水”態勢,現金數條河流,均屬古大河分支,在不遠處的窪地附近相互接近靠攏,古時或曾經在這片窪地匯合東流,遇到此處高地而南北分流入海,這段隆起的河灘高地就是“分水嶺”。

新馬頰河(原稱麥河),在碣石山、崔口之間的這段河道,基本與《水經注》所描述的無棣溝走向相符。現在的無棣溝上游仍流經千童鎮(今屬鹽山縣),為古無棣溝的支瀆的一部分,流經舊慶雲縣城之北。《大清一統志》記載“無棣河,舊志有古河自南皮縣流經鹽山縣南四十里,又東徑慶雲縣北十二里,又東至崔家口與鬲津河會,經海豐縣入海,無棣河或以為即古黃河也”慶雲縣舊志記載:“無棣溝在縣北十五里,慶雲即西無棣,東至崔家口,與鬲津河會。”今馬頰河無棣段,即循鬲津河故道,與《水經注》相符。經分析可知,《水經注》所云無棣溝流經“功城”北,也就是流經無棣縣樓底裡“分水嶺”之北。功城就位於分水嶺之上。

四、樓底村“樓底”遺址簡析

前述,南北樓底村,因在300米區間均挖掘出古人的“樓基”得名。先民挖掘出地下古建築基礎,不知其年代,但能清楚地辨認出是 “樓基”,不是普通的“宅基”,說明遺址具有“樓”的明顯特徵,起碼有“樓梯”殘存,或有“攀登坡道”之類的附屬物。如果在南北300米的軸線兩端同時存在帶“樓梯”或“攀登坡道”遺存。說明這兩處“樓”,不是富家豪宅中的亭臺樓閣之類的生活設施,極有可能是一座故城的南北“城樓”遺址。“樓底”僅是故城的冰山一角。地下應是一座被掩埋在黃沙之下的故城,這座故城,就是《水經注》中無棣溝流經的那座“功城”。

五、“功城”疑似“宮城”的同音異寫名稱

功城”,既然是口頭世傳的俗稱,是說明《水經注》記載的“功城”二字,是酈道元憑藉聽覺的記音符號,同理“功城”也可記作“公城”“工城”“宮城”等多個同音異書的記音名字。

據史籍記載,戰國時代燕昭王曾在碣石山附近修築一座“碣石宮”,筆者曾在《燕昭王之“碣石宮”得名於無棣碣石山》一文中略述拙見,該文被錄入《禹貢碣石考》(2014-12 人民出版社出版)由此可推定“功城”與這座“碣石宮”的“宮城”有淵源,“功城”應是“宮城”的同音異書。

“碣石宮”始見於《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鄒衍)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作《主運》”《漢書·藝文志》:“鄒子,名衍,齊人,為燕昭王師,居稷下,號談天衍。”“陰陽家者流,敬順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則牽于禁忌,泥於小數,舍人事而任鬼神。”

考證燕昭王所築碣石宮的位置,如下資料可供參考:

(1)、《水經注.易水》雲:“昭王禮賓,廣延方士 ,至於郭隗、樂毅之徒,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歷說之民,自遠而屆者多矣。不欲令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建下都,館之南陲。”

(2)、《漢語大詞典》(2000-8 上海版)P1684載:“碣石宮:戰國時,燕昭王為鄒衍所建的宮,因地近碣石,故名。”

(3)、陳平先生雲:“碣石宮,在渤海邊,所以將宮築在這裡,是因為在海邊才便於求仙長生。”(陳平:《燕國風雲八百年》·P149 2000-1 北京出版社)

(4)、《戰國策•燕策一》與《史記•蘇秦列傳》均記載:蘇秦說燕文侯曰:“燕南有碣石之饒。”

(5)、顧炎武《肇域志》無棣縣“馬谷山即古碣石”

(6)黃盛璋《碣石考辯》說:“今天津市以南,除了無棣縣馬谷山外,古黃河口都沒有山,因此後代也有以馬谷山為《禹貢》冀州之碣石。” 據上述資料提供的參照要素,即可框定碣石宮的位置:①館之南陲——靠近燕國南部邊境;②在渤海邊;③地近碣石。④“燕南有碣石”。⑤ 無棣碣石乃燕南唯一碣石。

傍渤海遙望燕南延伸到齊境,數百里間一馬平川,唯有無棣碣石形似黛螺突兀特立於渤海之濱。毋庸置疑,燕昭王之碣石宮就修築在無棣碣石山附近。

今無棣樓底裡分水嶺故城遺址,距離碣石山5.5公里,《漢語大詞典》所載:碣石宮“因地近碣石,故名。”相符,據此可初步確定無棣樓底裡分水嶺的故城遺址,是碣石宮宮城遺址,也就是《水經注》中無棣溝所流經的那座“功城”。

六、燕昭王為何無棣縣樓底裡分水嶺建築碣石宮

其一,打造航海基地,便於入海求仙。

陳平先生雲:“將宮築在這裡,是因為在海邊才便於求仙長生。”燕昭王好神仙術,王嘉《拾遺記》記載:燕昭王“四年,王居正寢,召其臣甘需曰:“寡人志於仙道,欲學長生久視之法,可得遂乎?”唐杜光庭《仙傳拾遺》說 “燕昭王,好神仙之道,仙人甘需臣事之,為王述昆臺登真之事。”鄒衍的創“大九州”之說,鄒衍的到來把燕昭王原來面向西方崑崙西王母之神,轉向東方大海中的三神山的不死之藥。《史記•封禪書》:“自(齊)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 “自齊威、宣之時……騶衍以陰陽主運顯於諸侯,而燕齊海上之方士傳其術不能通,然則怪迂阿諛苟合之徒自此興,不可勝數也。”碣石宮傍海帶河,入海方便,碣石宮成為鄒衍培養海上方士,及入海求仙基地,為了保密和安全,有必要修造一座相當規模的城,這座神秘的城就叫做“碣石宮城”,簡稱“宮城”。

其二,仿照齊國“稷下學宮”創辦燕國最高學府

稷下學宮,是戰國時期田齊的官辦高等學府,為當時百家學術爭鳴的中心,曾容納了當時"諸子百家"中的幾乎各個學派,成為齊國爭雄稱霸的智囊團。鄒衍是齊國稷下著名學者,有“談天衍”之美譽。《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世主” 鄒衍雖陰陽主運顯於諸侯,但他在百家爭鳴的稷下學宮中也知曉其他學派的理論主張,《鹽鐵論•論儒》說:“鄒子以儒術幹世主,不用,即以變化始終之論,卒以顯名。”燕國文化相對落後,求賢若渴的燕眧王懂得“致遠道者託於乘,欲霸王者託於賢。”(《說苑•尊賢》)的道理。昭王為鄒衍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鄒衍為燕昭王師,燕昭王來碣石宮,絕不僅僅是聽神仙講座,而是來學王霸之道,鄒衍在碣石宮完成了他的第三部著作《主運》。顏師古注引晉灼曰:“燕昭王築宮師之,故作《主運》之篇也” 《主運》所論,則是四時教令的政治思想。鄒衍是同時代的良知學人,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關心燕國民生和農業生產。劉向《別錄》記載;“鄒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轂。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而谷生,今名黍谷。”王充在《論衡·寒溫篇》中也說:"燕有寒谷,不生五穀,鄒衍吹律,寒谷可種。燕人種黍其中。號曰黍谷。”說明鄒衍在燕國實踐了“敬順昊天”“敬授民時”的理論,對燕國的農業生產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正是燕昭王富國強兵的基礎。

其三,無棣樓底裡分水嶺確是一塊風水寶地

“分水嶺”,顧名思義,是數條河流匯聚分流之處,加之“黃龍灣”大河之彎曲處,黃龍灣有“其水雖旱不涸”的靈泉。按照風水學觀點,這裡形成了所謂“聚水格局”,風水學名著《水龍經》雲:“凡京都府縣,其基闊大,其基既闊,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灣曲乃龍氣之聚會也” 《地理辨正疏》雲:“聖人作都,不言華嵩之脈絡,而言瀍、澗之相交。”二河交匯處就是風水寶地。因為兩條河流中間,必定夾著龍脈。《地理琢玉斧》雲:“水之所分,山之所發,此龍之行處也。何以知其止,水之所交,山之所會,此龍之止處也。”意思是說:龍脈(無論是山脈或者平地)兩旁各有一條河流夾送而行,兩條河流還沒有匯合,就是龍脈還在行走,兩條河流匯合了龍脈就會停止,而兩條河流匯合的地方,就是龍脈“聚氣”的地方。故曰:“未看山,先看水,真龍落處水聚,真穴落處水瀍。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轉之砂(指沃野植被等)”,黃龍灣“其水雖旱不涸”乃居民的生存資源。按照風水學理論無棣“分水嶺”確實是修宮築城的理想風水寶地。碣石宮建在分水嶺也符合鄒衍的陰陽五行選址學說。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中國歷史地圖集·北燕(局部)》·無棣水·功城】


碣石宮,也曾做為行宮迎接後繼海上求仙帝王——是秦皇漢武。見證後繼者“至碣石”,考入海方士、望祀蓬萊、徐福東渡等盛大活動。秦始皇相信鄒衍五行終始主運學說,認為大秦以水德受天命,改黃河名“德水”,尚黑、穿黑衣,吉數用六。土能克水,故漢朝認為自己是“土德”,尚黃,衣黃袍,都從鄒衍的理論得到啟發。

鄒衍不但是中國古代陰陽家的創始人,也是華夏大海洋理論第一人,他培養的海上方士,乃華夏航海家的先驅,碣石宮乃是名副其實航海家的搖籃。由此,無棣也成為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點。

綜上探析,得初步結論:《水經注》所載“功城”,碣石宮“宮城”的同音異書,其位置就在無棣縣碣石山鎮南北樓底村附近。

本文僅就方誌記載及相關資料為線索作初步探析,確論有待考古挖掘資料進一步證實。現不揣冒昧以管見所及拋磚,誠望與同仁方家商榷。

《水經注》之“功城”與“碣石宮”淵源之探析

【戰國形勢圖·燕國南部長城到達黃河北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