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獲13人,繳獲槍支8支!蕉城破獲一起跨省特大系列涉槍案

一個個小小的包裹,

從千里之外的山東被悄然寄往寧德蕉城;

一根根不起眼的鋼管,

經過改裝成為了傷人利器……

日前,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刑偵大隊發揚“楊春式警隊”精神,經過近兩個月的深挖摸排,成功破獲了一起橫跨福建、山東兩省的特大系列涉槍案。

精準判斷

發現涉槍嫌疑犯

為進一步開展打擊網絡販槍專項行動,今年以來,蕉城刑偵主動作為,積極對接市公安局相關部門,形成打擊涉槍犯罪合成作戰機制,凝聚打防管控的強大合力。針對研判發現的涉槍線索,成立專案組,展開深度分析研判、適時抓捕收網工作。

今年9月初,該大隊副大隊長陳敏在工作中發現轄區有人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小口徑無縫鋼管。由於該種類鋼管價格不菲,且在生活中的使用場合並不多見,擁有多年刑偵經驗的陳敏立刻警覺起來,並判斷其中可能存在涉槍犯罪嫌疑。

抓获13人,缴获枪支8支!蕉城破获一起跨省特大系列涉枪案

蕉城警方

在山東抓獲嫌疑人

經過初期偵查,專案組發現嫌疑包裹最終流向了寧德某鄉鎮,且收件人身份信息與地址都十分模糊。這一反常現象也令民警們更加確信其中必有貓膩。在進一步摸排後,民警很快鎖定該快遞的實際收件人身份為蘭某建,且其在網購、物流、作息等多方面出現異常。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蘭某建經常會在夜間11點出入七都、八都等鄉鎮的山林,直到凌晨四五點才下山回家,很可能從事野外狩獵活動。而其本人從事水電維修工作多年,能夠自主改裝、製作槍支的可能性極高。”陳敏分析。果不其然,經過一個多月的蹲守,今年10月中旬,專案組在某鄉鎮抓獲蘭某建,並從其家隔壁廢棄的小屋內繳獲一把以火藥為動力的自制槍支。

經審訊,蘭某建對其從上網購買的槍支零部件自制槍支,並使用該槍支從事野外狩獵的行為供認不諱。

根除隱患

追蹤溯源“挖到底”

“就像其他社交活動一樣,狩獵活動通常也是結伴而行,極少有‘單打獨鬥’的情況出現。因此,我們堅信該案還有很大的深挖價值,也堅決要追繳流失社會的槍支彈藥,從源頭上消除涉槍安全隱患。”陳敏告訴記者,圍繞“蘭某建非法制造槍支案”,專案組民警立足實際,繼續擴大偵查範圍,加大對其同案犯的抓捕力度。迫於壓力,同案雷某中、蘭某法先後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並各自主動上繳自制槍支一把。

抓获13人,缴获枪支8支!蕉城破获一起跨省特大系列涉枪案

犯罪嫌疑人指認現場

隨後,專案組根據案件偵查情況,一方面開始部署對偵查中鎖定的另一名嫌疑人陳某斌的抓捕方案,另一方面針對蘭某建的上線展開相關工作。

10月25日,專案組在市公安局科通處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於蕉城區蕉北貝乾路一民房內抓獲嫌疑人陳某斌及其同夥黃某、石某,並繳獲自制射釘槍一把。與此同時,民警們通過縝密偵查,鎖定了該案一名買賣槍管的上線位於山東聊城,並根據掌握的相關線索分析,跨線鎖定雷某祥、雷某雙、蘭某義、林某福等人。

同步收網

破獲系列涉槍案

10月25日,專案組民警趕赴山東聊城,對該案上線開展抓捕工作。可因為網絡作案的隱蔽性,隔著重重網絡,民警們很難對其身份進行鎖定。

“出發之前,我們僅有的線索就是這個人名叫張某。”陳敏說。可“張某”這個名字,在擁有600多萬人口的聊城並不少見,而隨意開展調查,又極可能打草驚蛇。如何在眾多同名者中找出真正的嫌疑人?在對手頭線索進行又一輪研究剖析之後,專案組民警將範圍再次縮小至聊城東昌府區,而此時的可疑人員也縮減至6名。

民警發現,其中一名“張某”的行跡頗為可疑。“該男子既不是物流園的員工,也不在鋼管城經營商鋪,可卻常常出現在聊城的物流園、鋼管城等地,有時一天甚至要去好幾趟。但如果將其身份代入為一名經營鋼管生意的網店店主,其行為就能很好解釋了。”陳敏告訴記者。

10月30日12時許,在掌握大量事實證據後,專案組民警在市局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抓獲涉嫌買賣槍管的犯罪嫌疑人張某。經審訊,張某對其利用互聯網,在多個網購平臺銷售用於製造槍支的無縫鋼管一事供認不諱。

同日,位於寧德的另一組民警同樣展開收網行動,先後在蕉城區、霞浦縣等地抓獲雷某祥等四人,並繳獲自制槍支四支。至此,該案共抓獲涉槍嫌疑人13人,繳獲槍支8支。

目前,專案組已對槍支相關零部件上下線情況進行梳理,案件還在進一步擴大、深挖當中。

·End·

值班主任丨池惟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