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霸很少成為受害者,這三個原因是關鍵

文|鵬哥

最近,有關校園欺凌的新聞頻頻出現,大家對於校園欺凌的討論熱度又一度高漲。有網友就曾表示,為什麼在校園欺凌時間,學霸很少成為受害者?相信很多人都注意了到了這樣一個現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因為下面這三個原因:

1. 差生往往有求於好學生

對於差生來說,學習從來不是他們的主業,不過,為了應付老師、家長,因此也免不了寫作業、參加考試。這個時候,能夠給他們提供幫助的就是學霸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學霸往往不會被差生欺凌的一大重要原因。

2. 差生往往會崇拜學霸

差生除了有求於好學生以外,對於學霸優秀的學習能力也同樣很崇拜,畢竟在他們眼裡,學霸能夠輕鬆解決的難題,他們卻無能為力。

為什麼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霸很少成為受害者,這三個原因是關鍵

對於比自己優秀的人,差生自然會心生崇拜。因此,從這一點來看,學霸優異的學習成績會讓他們遠離校園暴力。不過,也特殊情況,比如學霸的各自比較小,或者是差生因為嫉妒而欺負學霸。

3. 學習好的學生往往能夠得到老師保護

除了前面兩種情況,好學生可以躲過校園欺凌的魔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可以得到老師的保護。比起其他學生,老師會更關注好學生,所以一旦發現他們受到欺負便會保護他們。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早日擺脫校園欺凌呢?

為什麼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霸很少成為受害者,這三個原因是關鍵

1. 教會孩子還手

還記得曾經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小男孩在地鐵上,因為沒有及時起來讓座,便被一個男子用接連踹了幾腳,而小男孩卻始終無動於衷,既沒有還手,也沒有躲避。或許,這個小男孩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不要跟人打架,不要惹是生非。可是,自己不惹事,不一定不會遇到事,比如遭遇一些混蛋的欺辱。這個時候,如果還是一味地忍讓,只會讓那些欺軟怕硬的人得寸進尺。

因此,作為父母,應該教會孩子還手,而且當自己受到欺負的時候,在法律上都支持防衛行為,而還手就是一個表現形式。一直以來,家長都崇尚以和為貴,即使自己被人欺負也選擇隱忍。當然,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沒有什麼不好,也可以息事寧人。可是,如果一直這樣忍氣吞聲,那麼就會被人看成軟柿子,誰都想去捏一下。漸漸地,你的孩子可能就會成為別人的出氣筒。

為什麼在校園欺凌事件中,學霸很少成為受害者,這三個原因是關鍵

2. 成為孩子的堅強的後盾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後一個保障,如果這個保障沒有了,他們的人生將會是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比如上個月很火的電影《少年的你》,影片中的陳念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因為好心而被卷如校園暴力的她,在校霸們欺凌中,她打電話想母親訴苦,可等到的卻是電話的那頭這樣的話“孩子,再忍忍,高考過後就好了。”

就這樣,被欺凌的陳念找不到任何依靠,最後,實在無法忍受欺凌的她,從受害者變成了施暴者,親手殺了長期以來欺凌她的校霸。其實,這樣的悲劇本可以不發生,可是,陳唸的母親一味地忍氣吞聲,讓陳念實在看不到希望。她被逼急了,才會這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