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1個月內連續與美日舉行“2+2”對話,真要拼湊亞洲版小北約?

在短短20天時間裡,印度先後與日本和美國舉行舉行“2+2”(防長+外長)對話,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印度1個月內連續與美日舉行“2+2”對話,真要拼湊亞洲版小北約?


  11月30日,日本防相河野太郎與外相茂木敏充在新德里與印方舉行首次“2+2”會談。會談主要集中在安全領域。內容包括:就《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ACSA)進行磋商,在後勤保障、軍備彈藥的協作等方面建立管道,提高日本與印度的聯合防禦能力。日本還在簽署RCEP問題上很有“義氣”地表現出與印度共進退的架勢。在構築“印太戰略”方面,兩國再次確認了共同利益和一致立場。

  12月18日,美國與印度在華盛頓舉行“2+2”(外長+防長)對話,雙方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進行溝通。據知情者透露,繼2018年第一次“2+2”簽署《通信、兼容與安全協議》之後,美印這次將簽署新的軍事合作協定,讓美國公司能夠與與印方分享一些高精尖的軍事科技。美印都同意提升聯合軍演的規模和層次。印度可能向美國購買24架MH-60R直升機,白宮還同意向印度出口13門MK455英寸/62倍口徑艦炮。印度從美國購買72400支突擊步槍的合約也正在履行中。波音的F/A-18超級大黃蜂和洛馬的F-21戰機也將參與印度戰機項目的招標。儘管與俄羅斯存在數十年的“準軍事同盟關係”,但現在的印度正在朝著“美械化”的道路飛奔。

  出於對同一個競爭對手的擔憂,再加上美國的操作,日本和印度的不斷靠攏正在改變亞洲格局。對美國而言,如果建立亞洲版“小北約”,最重要的2個支柱恐怕非日本和印度莫屬。現實似乎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美國自不必說,日本和印度最近也都對崛起中的大國展示強硬立場乃至敵意。

  據日媒報道,日本防相河野太郎在訪華時要求主人在海洋活動中保持克制,強調非軍事化的重要性,對相關艦機在釣島周邊的活動抱有強烈關切,還呼籲提高軍費透明度。當然,河野也高度評價了2019年兩國在時隔多年後實現軍艦互訪,稱此舉有助於推進交流與對話,能夠增進互信。

  而在12月15日,河野太郎在多哈發出警告:單方面強行改變海洋現狀不符合國際秩序……法制對全球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如果憑藉軍事實力擴大影響力,就必須迫使其付出代價。“海外志略”發現,日本方面似乎忘了,憑藉軍事實力肆意擴大勢力範圍的正是美國。


印度1個月內連續與美日舉行“2+2”對話,真要拼湊亞洲版小北約?


  而印度的敵意則更加明顯。據俄媒報道,12月17日,就在“山東艦”正式入役的當天,印度試射陸基和空基“布拉莫斯”導彈,聲稱成功摧毀“水面目標”。預計到2020年夏天,印度在別國幫助下還將完成“布拉莫斯”II型高超音速導彈(速度或超過5馬赫)的研發。

  不過,現在的印度恐怕有點自顧不暇。

  12月11日,印度最終通過《公民身份法》,經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從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海得拉巴,再到阿薩姆邦和梅加拉亞邦,都出現了亂象。印度當局不得不在部分地區實施宵禁。

  莫迪立場相當強硬,並拒絕做出任何妥協。他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因為《公民身份法》而產生的暴力行為令人痛心,但破壞公共財產和干擾正常秩序絕對不能容忍!他還強調:我個人堅如磐石,不會在公民權利問題上向暴力讓步。


印度1個月內連續與美日舉行“2+2”對話,真要拼湊亞洲版小北約?


  美英等西方國家發佈了旅行警告,但更為嚴重的國際影響就是安倍取消了原定於12月15日開始的訪印行程。日方此舉也很無奈,安倍原本計劃與莫迪在阿薩姆邦的古瓦哈蒂舉行會談,但阿薩姆邦卻捲入了抗議活動的漩渦裡。這無疑將延緩印度與日本合作的腳步。

  更讓印度無法放手參與地緣博弈的因素是經濟問題。印度經濟下滑趨勢明顯,如今增速已經跌破5%,三季度只有4.5%,為6年來的低谷。現在席捲多地的亂象又會進一步衝擊經濟。再加上新法將會導致的族群、教派的對立,印度內部的裂痕將進一步擴大。

  印度在裉節上掉鏈子並不稀奇。美國也不會因為印度習慣性的猶疑與拖延而放緩在亞洲進行重新整合的節奏。

  在爭吵、咒罵、相互抵制近5個月後,日韓在美國的授意下決定化解僵局。文在寅與安倍計劃於12月24日在成都會晤。這次“聖誕之會”預計將集中討論如何解決日本對韓國的出口禁令問題,以及與《韓日軍情保護協定》有關的議題。12月18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釋放出積極訊號:儘管雙方關係在多個領域都相當嚴峻,但如果韓方信守承諾,兩國可以逐步恢復健康關係。

  如果拼湊亞洲版小北約,日韓作為美國在東亞的2個橋頭堡,自然不能因為有矛盾與齟齬而影響美國的戰略部署。日韓也頗識“大體”。

  據韓媒12月18日報道,青瓦臺決定響應美國的要求,於2020年初派兵到霍爾木茲海峽。1月會首先派出聯絡官,2月再派出驅逐艦。韓方認為,本國70%的進口原油和30%的進口天然氣需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因此需要採取措施保護韓國貨輪的安全。不過韓國軍事與研究人員認為,決定派軍還是考慮到要與美國維持緊密關係。

  日本則在多次拒絕後,最終還是決定打個擦邊球,不加入美國的“護航聯盟”,但派遣自衛隊到霍爾木茲海峽之外額區域進行巡航。

  通過利用軍事體系將日韓和印度拉到自己這一邊,美國正在輕車熟路地在亞洲編織一個新軍事同盟的雛形,未來很可能會成為亞洲版的“小北約”或“四眼聯盟”。這也是美國對最大競爭對手的牽制。

  美國採取各種手段加大遏制力度,其背景就是主導權之爭。擁有主導權的國家才能對世界經濟和國際政治擁有絕對的影響力。長期以來這都是美國獨享的權利,但隨著經濟實力的相對下滑,美國已經感覺到握在手裡的主導權被逐漸削弱。


印度1個月內連續與美日舉行“2+2”對話,真要拼湊亞洲版小北約?


  200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成為國際政經局勢發生轉換的關鍵轉折點。美國終於發現,自己面前出現了一個足以挑戰其霸權的國家。當然,把日韓綁上戰車,又拉攏印度,都揭示了一點:全球佈防的美國意識到在西太的軍力已經不足以鎮住場面,因此需要更多的幫手。問題是,日韓和印度在後面撐撐場面還可以,真敢當炮灰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