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近日,一部《誤殺》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黑馬影片,碾壓同期院線電影。

很多人,對於這部影片的認可,都注重於故事犯罪情節的精彩度,然而《誤殺》並不僅僅重在表現情節的打造。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其實,這部電影更多地採用了一些象徵性的表達。

電影故事背景選取泰國,也是刻意而為。眾所周知,影片涉及普通的民眾反抗的表現,以泰國作為故事的發生地也使得影片更合情合理。同時,為了配合影片地象徵表述。

要說影片故事情節,其實很簡單。肖央所飾演的李維傑為了保護自己女兒而開展一系列掩飾罪行的故事。

但這,並是不電影重點!

家庭

電影開篇,對於故事的兩個家庭都有著比較深入的介紹。

一個富裕官宦家庭、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俗套的對比性設定,富家子弟永遠是不學無術的叛逆青年,貧苦家庭的孩子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而事實上,這種社會現實也是普遍存在的。家庭優越的條件往往不能夠造就孩子良好的品性,而對這方面往往忽略的普通家庭卻能自然孕育出孩子良好的品格。

其實,在電影中已經給了很好的解釋。陳沖所飾演的拉韞雖然為一個高級警官,可能在工作上剛正不阿,辦事能力強。可從她對兒子素察的態度,明顯是一個【慈母】形象,所謂慈母多敗兒,一點也不假。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素察逃學、弄傷他人眼睛,都沒有得到懲罰,父母沒有實質性的懲罰,只是一昧地在前面替子女“清路”。進而才會造成素察的行為進一步出格,對女同學進行侮辱。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相反,在李維傑這樣的家庭,即使子女表現再好,限於外在經濟條件,小女兒想要的鋼琴也會縮水成口琴,潛移默化,孩子會更加努力得到認可,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為沒有對孩子有特殊的教育,其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孩子的“課堂”。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而片中的都彭在面對兒子素察失蹤時,仍舊以自己競選市長為重的做法讓人難以苟同。但事實上,面對相同境遇時,很多人的做法或許都與都彭一樣。

為人父母,過於執著於失業,是[對]還是[錯],其實很難去界定。

兩個條件大相徑庭的家庭被影片放在一起,有一種天差地別的落差。

成功的父母不一定是好父母,這是目前社會所存在的普遍現象。

社會

電影中,對於警察的形象是有所貶低的。影片竭力塑造警察囂張跋扈、官員以勢壓人的社會大環境,底層人民敢怒不敢言。

民眾的反抗只差一個爆發點,便是讓大家明顯感受到自己會受到壓迫,而當一眾警察強行挖人祖墳,卻沒有找到屍體之時,民眾的反抗真正的爆發了。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這一點,倒是與《小丑2019》頗為相似,觀眾看到了以往國產片中所沒有那些元素。反抗總是始於底層,影片主人公引爆群眾情緒,造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混亂局面。

細品這一情節安排,可以發現電影真正意欲在於抨擊社會的不公現象。

或許,拉韞本來是一個不錯的警官,可兒子失蹤的現實,讓她失去理智。開始“以權謀私”,濫用職權對李維傑一家進行嚴厲逼供。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千日修行,毀於一朝。

站在更高的位置,就應該有著比常人更堅毅的心。官員,本來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一類人;官職,是人民對工作予以肯定的象徵。

《誤殺》這部電影,敢於將民眾的心聲“高喊”出來,這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電影中,不學無術的富家子弟素察開著豪車,想參加夏令營的平平卻因費用與父親不愉快。天與地的差別,卻不能夠說作為父親,李維傑不如都彭。

人性

可以說,電影對於李維傑立體形象塑造還是非常不錯的,初因高昂報名費用猶豫,但也不想讓女兒失望,偷偷地在協議上簽字。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對於女兒失手“殺人”,李維傑為保全女兒,獨自設計一系列的偽證。

而從電影中翻出藏屍的棺材蓋,上面有明顯的血跡抓痕,說明妻子原以為埋下去已經斷氣的素察,極有可能沒有死。而用“替罪羊”換走素察的李維傑非常可能知道。

從一個正常人的邏輯,應知道最重要的證據便是屍體。李維傑最先著手處理的事情不是作偽證,而是搬走素察“屍體”,放在自家房屋後面,暴露可能極大。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既然李維傑最先去翻棺材處理“屍體”,那麼他開棺時可能素察沒有死,從翻出棺材裡的“屍體”變成羊時,妻子驚愕的眼神和棺材蓋上的血漬,可以斷定妻子埋下去的素察沒有死。

而結合影片後續在廟宇,李維傑與素察父母的對白,可以推測李維傑最後還是將素察殺死,作為一個父親,他忍受不了女兒被侮辱的事實。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李維傑在自首前的最後一句話,一個有責任和擔當的父親、丈夫形象躍然於眼前。

我是一個沒有本事的男人,也沒能讓你們過得好一點,能做的只有擋在你們前面。

李偉傑雖然為女兒討回公道,但是於心,他卻過不了自己內心的那一關,勇敢自首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電影《誤殺》精髓的不是劇情,它不僅是劇情片,這些看出來了嗎?

《誤殺》整部電影所展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劇情上的精彩編排,而是對於人、家、國的探討,是一部具有很深層次的影片。

可以說,影片中的李維傑即便是沒有自首受到法律的制裁,觀眾也會感到大快人心。但是《誤殺》電影所傳達出的正確價值觀,的確是所有人應該遵從的。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得行為負責。而責任,在於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