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投降後:威海成我軍光復第一城


日軍投降後:威海成我軍光復第一城

1945年8月中旬,我東海軍分區對駐守威海的日偽軍展開了全面反攻。 8月16日下午5時,參戰部隊佔領威海衛城區,日偽軍殘部逃至劉公島。威海因此成為日軍投降後,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全國範圍內最早光復的城市之一。

孤城威海衛

194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山東抗日根據地軍民,積極主動地對日偽軍發起局部反攻。 在秋季攻勢中,威海地區的抗日武裝英勇善戰,勢如破竹,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連克文登、榮成兩城。秋季攻勢中,威海抗日軍民拔掉20多個日偽據點,消滅日偽軍500多人,掃清了日偽軍在威海衛城的外圍據點,威海衛境內的日偽軍全部撤至城區及近郊。威海地區只剩下威海衛一座孤城。

黨領導的第一支海軍部隊

在秋季攻勢的沉重打擊下,劉公島汪偽海軍華北要港部和龍鬚島等地的偽海軍相繼起義。在榮成市成山鎮城東郭家村,79歲的劉兆慶當年親歷劉公島偽海軍起義。 1944年初,18歲的他成為劉公島“華北威海衛海軍學校”第九期學員,當年11月參加起義加入八路軍,後在東北受傷退役。

1944年11月5日,劉兆慶清楚地記得那一天是星期天,島上不少鬼子和偽軍官都離島到城裡去玩了,下午1點多鐘,教官鄭道濟等人緊急召集新學員,說是要起義。鄭道濟問大家:“你們有沒有種造反呀? ”大家夥兒齊聲高喊“有”。緊接著,鄭道濟給大家分配了任務,有的去掐海底的電話線,有的去搶鬼子的槍。很快,起義部隊就控制了整個劉公島。

駐劉公島偽海軍600餘人,在教官鄭道濟和班長連城、畢崑山的帶領下,殺死日軍17人、頑固偽軍20人,宣佈起義,起義隊伍被編為膠東軍區海軍支隊。此後這支隊伍成為了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海軍。

《林海雪原》的英雄原型

海軍支隊成立後,膠東軍區對其進行了整編,在每個中隊中配備了政治指導員,《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當時就是第四中隊的指導員,著名的戰鬥英雄楊子榮則是第三中隊的一名班長。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後,駐青島的日偽軍拒絕向八路軍繳械投降。海軍支隊奉命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參加了攻打即墨縣城的戰鬥,大獲全勝。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發動了內戰,海軍支隊分批開赴東北前線參戰,《林海雪原》中幾位傳奇式的英雄人物,就是以這支部隊的一個小分隊為原型塑造的。

我軍第一個解放的城市和軍港

從1945年6月開始,人民武裝開始壓縮包圍圈,掃清威海衛的外圍據點。7月5日,威海獨立營一部攻克南大橋敵偽據點,殲滅偽軍60餘人,繳槍82支。

8月14日晚,東海軍分區的先頭部隊佔領威海衛城西的奈古山和城南的塔山、金線頂,8月16日下午3時,偵察員報告:敵人要從海上逃跑。指揮部立刻派出威海獨立營直撲碼頭,截敵退路,下午5時,參戰部隊佔領威海衛城區,俘虜偽軍和偽政府官員百餘人,其他日偽軍逃至劉公島。

8月21日,山東我軍總指揮部發嘉獎令,指出這是山東我“第一個解放的城市和軍港”。8月23日,劉公島的日偽軍逃往青島,威海獨立營隨即佔領劉公島。至此,威海衛全境光復。而八年抗戰中,威海地區共有14000餘人參加八路軍,近6000優秀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