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从小学到高中,很多友友都会发现,自己同学中总有那么几个属于特别偏科的那一类。除开他们喜欢的那门学科之外,其他课程考试成绩几乎一边倒——惨不忍睹。这样的学生,家长很无奈,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也不怎么待见。因为他一个人,就要拉低整个班级的总体排名、单科排名。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无疑,刘路同学就是这样的典型学生。刘路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都不怎么样。这个对数学情有独钟的孩子,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似乎毫不在意,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老是痴迷于数学。这样的学习状态,语文、英语等学科成绩当然不可能怎么好。

初中三年,刘路的成绩连中等水平都算不上,用中等偏下来形容似乎更为具体。进了高中,刘路的成绩稍稍出现了好转的迹象,但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是由过去的及格线下刚刚跨过了及格线。这样的成绩,想要考上理想的大学,在当时几乎就是一句空话。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虽然刘路的成绩就这么个样子,但他对数学的酷爱却并没有停下来。一有空余的时间,就埋头于数学的“偏难怪”题之中,钻研自己最喜欢的数论。很多时候,在一道数学题中思考一两个小时,解开了一道难题,就会高兴得像个小孩子似得,久久难以平静。

因为是读高中,刘路这样的成绩,在家长眼里换作谁是他的父母,都难免心里着急。毕竟,这样的成绩是考不起大学的。看着孩子在家的时候又关在书房里在学习,可每次考试下来成绩又刚刚过及格线,无奈之下刘路的妈妈找到了班主任老师。

只可惜,在班主任老师这里,刘路妈妈仅得到了一起叹息。在班主任看来,刘路的学习态度是努力的,可是智商却差了一点。听了班主任的意见,刘路妈妈还是心存疑惑,甚至还质疑孩子是不是已经谈恋爱了。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为了把问题搞清楚,刘妈妈在凌晨专门察看了还在学习的刘路,摆在书桌上的除了数学之外,再没有其他科目的书籍。也许是刘路感受到了母亲的焦虑,也许是刘路已有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在高三的复习冲刺中,他的成绩又赶了上来。

2008年高考一战,刘路的高考成绩出人意料地超了辽宁省重本线五十多分,被985高校中南大学所录取,酷爱数学的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计算技术与数学科学专业的学生。进了大学,刘路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数学方面的特别天赋,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就是一个中游的水平。

一些曾经的高中同学甚至认为,学渣刘路的运气真是太好了,高考那一役纯属老天保佑。

其实,任何走过的路,都不会白走。刘路从小学到高中,花在数学里的那些分分秒秒,早已在暗中标出了应有的价值。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尽管大一大二期间,刘路的综合成绩并不怎么拔尖,数学成绩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但他始终坚持在图书馆、寝室间徘徊,借阅的都是原版英文数学书籍。大二开始,刘路开始研究数理逻辑。大二末的暑假某一天,这个数学爱好者在某次数学反推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有力证据。

这是个什么概念?这可是困扰国际数学界近二十年的超级难题啊,多少数学家穷其全部精力,都没有找到相关的证明依据。

说起这道难题,还得把时光拉回上世纪九十年代。这是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英语:David Seetapun)提出的数学猜想,在尔后的十多年间国际数学界的很多天才都试图解开这一难题,然而全部无功无返。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很多时候,科学难题的谜面被揭开都源于人们的意料之外。在刘路首次发现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有力证据两个月之后,这个正读大学三年级的小伙子,在已有的发现基础之上再次突发奇想,运用所学及经验,竟然解开了这个近二十年无人解决的国际数学难题。

这样重大难题的攻克,岂能容得下等待?兴奋不已的刘路连夜撰言语,写出了证明的全过程,发表在国际权威的数理逻辑期刊《符号逻辑杂志》之上。

作为该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来自芝加哥大学数学系的邓尼斯教授被刘路的paper之后,整个人都惊呆:不可想象,一个困扰国际数学界近二十年的难题,竟然被一个中国大三学生给证明了。邓尼斯教授专门致信刘路,表示刘路给出的证明非常漂亮,对刘路表示赞叹和祝贺。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论文发表以后,轰动的不仅仅是国际数学界,中南大学也沸腾了。时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亲自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刘路攻克国际数学难题。一个本科没有毕业的在读大学生,解开了国际数学难题,而且过去还是一枚学渣,这轰动的效果确实不一般,成为当时学渣逆袭的典型。

中南大学发布会之后,刘路的成就引起了中科院的李邦和、林群、丁夏畦3名院士的高度重视,他们向教育部联名写出推荐信,举荐这位尚未毕业的数学奇才,希望能够予以刘路特殊的培养。当然,这样的人才,中南大学作为母校又怎么会不悉心栽培呢?

刘路本科毕业前夕,中南大学奖励其人民币100万,并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获得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的推选资格。与此同时,中南大学还给予其硕博连读资格,并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

学渣大三解出一数学题,国际大师点赞,三院士举荐,成最年轻教授

看到这里,不仅知友友们有什么感想呢?挖挖机除了惊叹,还是惊叹。太不可思议了!一个大学没有毕业的本科生,仅凭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以及自己点滴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居然把一个困扰国际数学界十几年的难题给证明了,了不起!

刘路的成功,用事实雄辩地证明: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才容易取得成功!

刘路的成长和成功告诉我们:偏科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师放弃了他们、家长放弃了他们、他们自己放弃了!对于特别偏科的孩子,老师、家长不要嫌弃,坚持同向而行,予以科学引导,这样的“偏才”在将来的某一天,可能成长为社会某个领域的栋梁之材。

对于偏科的学生,请老师不要放弃,请家长不要放弃,也请学生自己不要放弃!坚持下去,成功早迟都会到来。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速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