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祕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是中國古代哲學和文化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古人看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莫不有氣:天有天氣,地有地氣,人活著靠一口氣,百花有香氣,曆法有節氣,寫文章講究文氣,君子要養浩然正氣……“氣”這個概念,幾乎涉及了從物質到精神的一切領域!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我們今天要說的“望氣”,是古代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也是一種莫測高深的學問。其起源很早,西周已特設“靈臺”來望氣;《周禮·春官宗伯》中又有“眡(shì)祲(jìn)”之官(即視,觀察之意;指太陽周圍的雲氣),其職責是“掌十煇(yùn)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凶”(同“暈”,指太陽周圍的光氣圈)。

可見,當時的望氣,主要是觀察具體的大氣現象,並以之比附人事吉凶。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但到了後來,古人所望之“氣”逐漸泛化,也越來越玄虛神秘。

比如所謂的“王氣”“天子氣”:據說某處將有帝王誕生或崛起,該處就會出現這種“氣”,而且會“上衝於天”;或者某個命中註定要成為帝王的人,他身上也會帶有這種“氣”。


傳說當年秦始皇下令鑿斷連綿的山岡,使淮水流貫金陵城,並將金陵改名為秣陵:餵馬的飼料),就是為了洩散、破壞所謂的“金陵王氣”。這也是秦淮河得名的由來。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又如,未出世的奇珍異寶也會發出一種“氣”,像著名的“豐城劍氣”的故事:

三國末期,魏晉高官、編纂《博物志》的張華雷煥在夜觀天象時,發現北斗星跟牛郎星之間有紫氣;雷煥精通星象之學,他認為這是寶劍的精氣,上貫於天,而寶劍應該在今南昌豐城縣附近。於是張華就委任雷煥為豐城縣令,讓他秘密尋找寶劍。


雷煥到豐城後,為蓋一座監獄而挖掘地基,在地下深處找到了一個發出異彩的石匣子,匣中果然有兩把寶劍,劍上都刻有字,一名龍泉,一名太阿。發現劍的當晚,天上的紫氣就消失了。


此外,古人甚至認為尚未開採的金銀

也會發出“氣”:“金銀之氣,高出山巔。金礦色黃,氣若鏡圓,……銀礦白銳,素霧彌天。”不知有沒有人靠這種方法找到礦的?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還有,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古人認為在整個戰區也佈滿了神秘的“氣”。我們一般人只能感受到

“殺氣”;但作為統帥或將領,卻要能分辨哪些是“軍勝”之氣,哪些是“軍敗”之氣,哪些是“伏兵”之氣,哪些是“屠城”之氣,等等。這些被認為是一名合格將領應具備的知識(屬於“上知天文”範疇)。

而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望氣”也有廣泛的應用。比如在傳統風水相宅中,望氣就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既要看地氣門氣是否納福發旺,也要辨屋內外的氣色是否吉祥,有一套神秘的程序和說辭。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那麼,這些神秘的“氣”究竟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它們是物質性的客觀實在,往往是某種災祥的徵兆;今天的一些神話影視劇中,也往往通過特效來實在地展現它們。事實上,這些所謂的“氣”,都是古人因迷信而想象出來的,頂多也只是一種精神或心理感受。說它們實有並能預示吉凶,當然經不起任何科學理性的推敲。

對此,您怎麼看?

/完.


古代神秘的“望氣”,一般人“看”不見!究竟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