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估值怎麼算?學會這幾種估值方法當專家(10000字+)

公司估值是指著眼於公司本身,對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行評估。

公司內在價值決定於公司的資產及其獲利能力。公司估值是投融資、交易的前提。

一家投資機構將一筆資金注入企業,應該佔有的權益首先取決於企業的價值。

公司估值有利於我們對公司或其業務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進行正確評價,從而確立對各種交易進行訂價的基礎。 

上市公司估值怎麼算?學會這幾種估值方法當專家(10000字+)

 公司估值是證券研究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估值是一種對公司的綜合判定,無論宏觀分析、資本市場分析、行業分析還是財務分析等,估值都是其最終落腳點,投資者最終都要依據估值做出投資建議與決策。

基本邏輯—“基本面決定價值,價值決定價格”,公司估值的方法:  

(一)公司估值的基礎  

基於公司是否持續經營,公司估值的基礎可分為兩類:  

1.破產的公司(Bankrupt Business)公司處於財務困境,已經或將要破產,主要考慮出售公司資產的可能價格。  

2.持續經營的公司(On-going Business)(PE投資的對象)假定公司將在可預見的未來持續經營,可使用以下估值方法。  

(二)公司估值的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為兩類:  

一類是相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乘數方法,較為簡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銷率估值法、EV/銷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  

另一類是絕對估值方法,特點是主要採用折現方法,較為複雜,如股利貼現模型、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模型和期權定價法等。  

相對估值法反映的是市場供求決定的股票價格,絕對估值法體現的是內在價值決定價格,即通過對企業估值,而後計算每股價值,從而估算股票的價值。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相對估值法(RelativeValuation or Comparative Valuation)亦稱可比公司分析法,通過尋找可比資產或公司,依據某些共同價值驅動因素,如收入、現金流量、盈餘等變量,借用可比資產或公司價值來估計標的資產或公司價值。在運用可比公司法時,根據價值驅動因素不同可以採用比率指標進行比較,比率指標包括P/E、P/B、EV/EBITDA、PEG、P/S、EV/銷售收入、RNAV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比率指標是P/E和P/B。  

1.P/E估值法  

1)市盈率(P/E)的計算公式:靜態P/E=股價/上一年度的每股收益(EPS)(年)或動態P/E=股價*總股本/今年或下一年度的淨利潤(需要做預測)。  

市盈率是一個反映市場對公司收益預期的相對指標,使用市盈率指標要從兩個相對角度出發,一是該公司的預期市盈率(或動態市盈率)和歷史市盈率(或靜態市盈率)的相對變化;二是該公司市盈率和行業平均市盈率相比。如果某上市公司市盈率高於之前年度市盈率或行業平均市盈率,說明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盈利會上升;反之,如果市盈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則表示與同業相比,市場預計該公司未來盈利會下降。所以,市盈率高低要相對地看待,並非高市盈率不好,低市盈率就好。 

[注:計算動態市盈率必須預測下一年年報淨利潤的數量,股票軟件上(比如一季度)直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x4的算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公司每個季度的收益是不可能可能完全相同的,尤其遇到經營受季節影響很大的公司就更沒參考價值了。所以這個方法適用的前提是你買入的是一家增長快速穩定的好公司,並且你又很瞭解它。因此,可以用一季度的每股收益加上上一年後三季度的每股收益來預計和更新現在的市盈率,對增長確定性大的公司來說,這樣的計算可能偏保守,但是結果一旦好於預期,就能獲得更大的安全邊際和收益。]  

2)每股淨利潤的確定方法。全面攤薄法,就是用全年淨利潤除以發行後總股本(用年末的股數計算,不取平均數),直接得出每股淨利潤。加權平均法,就是以公開發行股份在市場上流通的時間作為權數,用淨利潤除以發行前總股本加加權計算得出的發行後總股本,得出每股淨利潤。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按下列公式計算:  

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 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 

3)估值。通過市盈率法估值時,首先應計算出被評估公司的每股收益;然後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被評估公司的行業情況(同類行業公司股票的市盈率)、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其成長性等擬定市盈率(非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打折);最後,依據市盈率與每股收益的乘積決定估值:合理股價=每股收益(EPS)x合理的市盈率(P/E)。  

其中要注意的是,在收益週期性明顯的行業和企業,其估值應以多年的平均每股收益來替代最近一年的每股收益,這樣才能更合理地使用市盈率來估值。  

4)P/E估值法的邏輯  

邏輯上,P/E估值法下,絕對合理股價P=EPSP/E;股價決定於EPS與合理P/E值的積。在其它條件不變下,EPS預估成長率越高,合理P/E值就會越高,絕對合理股價就會出現上漲;高EPS成長股享有高的合理P/E,低成長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當EPS實際成長率低於預期時(被乘數變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數變小),乘數效應下的雙重打擊小,股價出現重挫。因此,當公司實際成長率高於或低於預期時,股價往往出現暴漲或暴跌,這其實是P/E估值法的乘數效應在起作用。  

可見,市盈率不是越高越好,因為還要看淨利潤而定,如果公司的淨利潤只有幾十萬或者每股收益只有幾分錢時,高市盈率只會反映公司的風險大,投資此類股票就要小心。  

5)P/E估值法的優缺點:  

P/E估值法的優點是:  

計算P/E所需的數據容易獲得,簡單易行,它運用了近期的盈利估計,而近期的盈利估計一般比較準確,可以有廣泛的參照比較;  

P/E指標直接將資產的買價與資產目前的收益水平有機地聯繫起來。  

P/E估值法的缺點是:  

盈利不等於現金,由於在收益表中,利潤是最終的計算結果,因此收益比例對會計政策的敏感性非常高(所以,在計算市盈率時最好不考慮商譽的攤銷額和非常項目的影響額);  

忽視了公司的風險,如高債務槓桿,因為同樣的P/E,用了高債務槓桿得到的E與毫無債務槓桿得到的E是截然不同的(這時候ROE的杜邦分析就很重要);  

市盈率無法顧及遠期盈利,對週期性及虧損企業估值困難;  

P/E估值忽視了攤銷折舊、資本開支等維持公司運轉的重要的資金項目;  

收益乘數並未明確地將未來增長的成本考慮在內,正常情況下,高速增長的公司的收益乘數會更高一些,由於需要更多的資本以支持公司的高速增長,會降低權益資本的回報率。  

6)P/E估值法的適用性  

P/E估值法的適用:  

P/E估值法主要用在目前的收益狀況可以代表未來的收益及其發展趨勢的條件下。  

n週期性較弱企業,如公共服務業,因其盈利相對穩定;  

n公司/行業/股市比較相當有用(公司/競爭對手、公司/行業、公司/股市、行業/股市)。  

P/E估值法的不適用:  

n週期性較強企業,如一般製造業、服務業;  

n每股收益為負的公司;  

n房地產等項目性較強的公司;  

n銀行、保險和其它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  

n難以尋找可比性很強的公司;  

n多元化經營比較普遍、產業轉型頻繁的公司。  

一般來說,市盈率法比較適合價值型企業,企業價值的高低主要取決於企業的預期增長率。其實,企業的市盈率就是用風險因素調整後得到的預期增長率的一個替代值。

企業價值評估中運用的市盈率經常是一段時期(大約3~5年)市盈率的平均值(當然對新建企業難以用過去的平均值,但可以用它計算新建企業當前的或者預期的收益)。只有在收益有較高的預期增長時才可使用較高的市盈率值。對於那些經營狀況穩定的企業,平均市盈率的說服力就比較強。  

從實用的角度看,可以認為只有在市盈率等於或最好低於公司普通每股收益增長率的條件下,才對一家公司進行股權投資。

這意味著,如果某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率為10%,那麼你最高只能支付10倍於該收益的買價,這種做法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之上,即一家高速增長的公司比一家低速增長的公司具有更大的價值。這也導致了一個後果,以一個高市盈率成交的股權交易並不一定比低市盈率的交易支付更高的價格。  

市盈率倍數法的適用環境是有一個較為完善發達的證券交易市場,要有“可比”的上市公司,且市場在平均水平上對這些資產定價是正確的。

中國的證券市場發育尚不完善,市場價格對公司價值反映作用較弱,採用市盈率法的外部環境條件並不是很成熟。由於高科技企業在贏利性、持續經營性、整體性及風險等方面與傳統型企業有較大差異,選擇市盈率法對企業進行價值評估時,要注意針對不同成長時期的高科技企業靈活運用。  

2.P/B估值法  

1)市淨率或市賬率(P/B)的計算公式:P/B=股價/每股淨資產。此比率是從公司資產價值的角度去估計公司股票價格的基礎,對於銀行和保險公司這類資產負債多由貨幣資產所構成的企業股票的估值,以P/B去分析較適宜。  

2)估值:通過市淨率定價法估值時,首先應根據審核後的淨資產計算出被估值公司的每股淨資產;然後,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淨率、被估值公司的行業情況(同類行業公司股票的市淨率)、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其淨資產收益率等擬定發行市淨率(非上市公司的市淨率一般要按可比上市公司市淨率打折);最後,依據發行市淨率與每股淨資產的乘積決定估值。公式為:合理股價=每股淨資產x合理的市淨率(PB)。  

3)P/B估值法的優缺點:  

P/B估值法的優點是:  

P/B的概念本身淺顯易懂;  

隨著時間的變化,P/B的變化比較穩定,因此適合於歷史分析;  

在各公司所選用的會計政策符合可比性的條件下,P/B可用以鑑別哪些公司的價值被低估,哪些公司的價值被高估;  

在公司發生虧損或淨現金流量小於零時,仍然可以使用P/B估值法。  

P/B估值法的缺點是:賬面價值受所選用會計政策的影響非常大,各公司或各國的賬面價值可能存在巨大的差異,不具有可比性;資產負債表上披露的賬面價值並不能公允地反映資產的市場價值。  

4)P/B估值法的適用性  

P/B估值法的適用:  

P/B估值法主要適用於那些無形資產對其收入、現金流量和價值創造起關鍵作用的公司,例如銀行業、房地產業和投資公司等。這些行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雖然運作著大規模的資產但其利潤額且比較低。  

n高風險行業以及週期性較強行業,擁有大量固定資產並且賬面價值相對較為穩定的企業;  

n銀行、保險和其他流動資產比例高的公司;  

n績差及重組型公司。  

P/B估值法的不適用:  

n賬面價值的重置成本變動較快的公司;  

n固定資產較少的,商譽或知識財產權較多的服務行業。  

3.EV/EBITDA估值法  

EV/EBITDA估值法(企業價值與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比率)  

1)概念和公式:EV(Enterprise value/企業價值)=市值 (總負債-總現金)=市值 淨負債(即公司有息債務價值之和減去現金及短期投資);  EBITDA(Earningsbefore intrerest,tax,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即扣除利息、所得稅、折舊、攤銷之前的利潤)=營業利潤 折舊 攤銷,或=淨利潤 所得稅 利息 折舊
攤銷。  

2)EBITDA的詳細運用  

20世紀80年代,伴隨著槓桿收購的浪潮,EBITDA第一次被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們廣泛使用。但當時投資者更多的將它視為評價一個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隨著時間的推移,EBITDA開始被實業界廣泛接受,因為它非常適合用來評價一些前期資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個很長的期間內對前期投入進行攤銷的行業,比如核電行業、酒店業、物業出租業等。如今,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分析師和市場評論家們推薦投資者使用EBITDA進行分析。  

最初私人資本公司運用EBITDA,而不考慮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是因為他們要用自己認為更精確的數字來代替他們,他們移除利息和稅項,是因為他們要用自己的稅率計算方法以及新的資本結構下的財務成本算法。而EBITDA剔除攤銷和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  

因此,EBITDA常被拿來和現金流比較,因為它和淨收入(EBIT)之間的差距就是兩項對現金流沒有影響的開支項目,即折舊和攤銷。然而,由於並沒有考慮補充營運資金以及重置設備的現金需求,而且EBITDA中沒有調整的非現金項目還有備抵壞賬、計提存貨減值和股票期權成本。因此,並不能就此簡單的將EBITDA與現金流對等,否則,很容易將企業導入歧途。  

[請注意EBIT和EBITDA的區別:EBIT主要用來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EBITDA則主要用於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產生現金流的能力。他們都反映企業現金的流動情況,是資本市場上投資者比較重視的兩個指標,通過在計算利潤時剔除掉一些因素,可以使利潤的計算口徑更方便投資者使用。EBIT通過剔除所得稅和利息,可以使投資者評價項目時不用考慮項目適用的所得稅率和融資成本,這樣方便投資者將項目放在不同的資本結構中進行考察。EBIT與淨利潤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剔除了資本結構和所得稅政策的影響。如此,同一行業中的不同企業之間,無論所在地的所得稅率有多大差異,或是資本結構有多大的差異,都能夠拿出EBIT這類指標來更為準確地比較盈利能力。而同一企業在分析不同時期盈利能力變化時,使用EBIT也較淨利潤更具可比性。]  

3)EV/EBITDA估值法的投資應用:  

該估值指標最早是用作收購兼併的定價標準,現在已廣泛用於對公司價值的評估和股票定價。這裡的公司價值不是資產價值,而是指業務價值,既如果要購買一家持續經營的公司需要支付多少價錢,這筆錢不僅包括對公司盈利的估值,還包括需承擔的公司負債。企業價值被認為是更加市場化及準確的公司價值標準,其衍生的估值指標如EV/銷售額、EV/EBITDA等被廣泛用於股票定價。  

4)EV/EBITDA的優缺點:  

EV/EBITDA的優點是:  

不僅是股票估值,而且是“企業價值”估值,與資本結構無關。接近於現實中私有企業的交易估值。而且,EBITDA加入了攤銷折舊等現金項目。EV/EBITDA的缺點是:  

對有著很多控股結構的公司估值效果不佳,因為EBITDA不反映少數股東現金流,但卻過多反映控股公司的現金流。不反映資本支出需求,過高估計了現金。  

5)EV/EBITDA法的適用性:  

EV/EBITDA法適用於:  

n充分競爭行業的公司;  

n沒有鉅額商譽的公司;  

n淨利潤虧損,但毛利、營業利益並不虧損的公司。  

EV/EBITDA法不適用於:  

n固定資產更新變化較快公司;  

n淨利潤虧損、毛利、營業利益均虧損的公司;  

n資本密集、準壟斷或者具有鉅額商譽的收購型公司(大量折舊攤銷壓低了賬面利潤);  

n有高負債或大量現金的公司。  

4.PEG估值法  

1)公式: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PE/淨利潤增長率*100,其中,淨利潤增長率最好採用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複合增長率。  

PEG是在P/E估值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將市盈率與企業成長率結合起來的一個指標,它彌補了PE對企業動態成長性估計的不足。  

修正:鑑於很多公司的投資收益、營業外收益存在不穩定性,以及一些公司利用投資收益操縱淨利潤指標的現實情況,出於穩健性的考慮,淨利潤的增長率可以以稅前利潤的成長率/營業利潤的成長率/營收的成長率/每股收益年增長率替代。  

2)PEG指標的內涵  

所謂PEG,是用公司的市盈率(PE)除以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複合增長率。比如一隻股票當前的市盈率為20倍,其未來5年的預期每股收益複合增長率為20%,那麼這隻股票的PEG就是1。當PEG等於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隻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  

PEG估值的重點在於計算股票現價的安全性和預測公司未來盈利的確定性。如果PEG大於1,則這隻股票的價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場認為這家公司的業績成長性會高於市場的預期;如果PEG小於1(越小越好),說明此股票股價低估。  

[為什麼說PEG,第二年PE變為10/(0.1x2)=50倍,第三年PE就變為10/(0.1x2x2)=25倍以此類推,第四年PE12.5倍,第五年PE6.25倍。這樣既使該公司在第五年以10倍的PE上市,我們也能賺錢。]  

通常,上市後的成長型股票的PEG都會高於1(即市盈率等於淨利潤增長率),甚至在2以上,投資者願意給予其高估值,表明這家公司未來很有可能會保持業績的快速增長,這樣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象的市盈率估值。  

關於市盈率與增長率之間的關係,彼得林奇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論斷,他認為,任何一家公司,如果它的股票定價合理,該公司的市盈率應該等於公司的增長率。舉例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的年增長率大約是15%,15倍的市盈率是合理的,而當市盈率低於增長率時,你可能找到了一個購買該股的機會。一般來說,當市盈率只有增長率的一半時,買入這家公司就非常不錯;而如果市盈率是增長率的兩倍時就得謹慎了。  

在投資未上市企業時最好選那些市盈率較低,同時它們的未來收益增長速度又比較高的公司,這些公司有一個典型特點就是PEG會非常低(PEG越低越好)。假設我們想投資一家企業,PE只有10倍,而你確定在未來的幾年裡公司的淨利潤能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那麼,PEG=0.5,這個投資就有很大的安全邊際。而如果企業的年利潤增長速度只有20%,PE卻在15倍以上,安全邊際就不高。要注意的是,像其他財務指標一樣,PEG也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要和其他指標結合起來,這裡最關鍵的還是對公司業績的預期以及預期利潤的實現。  

當然,需要避免的一個誤區是,並非PEG值越小就越是好公司,因為計算PEG時所用的增長率,是過去三年平均指標這樣相對靜態的數據,實際上,決定上市公司潛力的並不是過去的增長率,而是其未來的增長率。從這個意義上說,一些目前小PEG的公司並不代表其今後這一數值也一定就小。在這些PEG數值很小的公司中,有一些是屬於業績並不穩定的週期性公司,但真正有潛力的公司其實並不在於一時業績的暴增,而是每年一定比例的穩定增長。  

由於PEG需要對未來至少3年的業績增長情況作出判斷,而不能只用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因此大大提高了準確判斷的難度。事實上,只有當投資者有把握對未來3年以上的業績表現作出比較準確的預測時,PEG的使用效果才會體現出來,否則反而會起誤導作用。此外,投資者不能僅看公司自身的PEG來確認它是高估還是低估,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為12,而其他成長性類似的同行業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5以上,則該公司的PEG雖然已經高於1,但價值仍可能被低估。當然,也不能夠機械地單以PEG論估值,還必須結合國際市場、宏觀經濟、國家的產業政策、行業景氣、資本市場階段熱點、股市的不同區域、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的持續性以及上市公司的其他內部情況等等多種因素來綜合評價。  

3)PEG指標的用途  

用PEG指標選股的好處就是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對比起來看,其中的關鍵是要對公司的業績作出準確的預期。  

投資者普遍習慣於使用市盈率來評估股票的價值,但是,當遇到一些極端情況時,市盈率的可操作性就有侷限,比如市場上有許多遠高於股市平均市盈率水平,甚至高達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此時就無法用市盈率來評估這類股票的價值。  

但如果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對比,那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看上去就有合理性了,投資者就不會覺得風險太大了。PEG雖然不像市盈率和市淨率使用得那樣普及,但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決定股價變動的決定性因素。  

由於大盤的漲跌變化無法掌握,對某一股票市盈率的認可也是變化的,加之預測1-2年後的每股收益也很困難,這樣準確對某一股票估值就非常困難,因此估值的結果也只能是一個大概。  

4)PEG法的適用性  

PEG法的適用:相對更適用於IT等高成長性企業以及非週期性股票。PEG法的不適用:成熟行業,過度投機市場評價提供合理藉口,虧損、或盈餘正在衰退的行業。  

[巴菲特認為衡量企業價值增值能力的最佳指標是股東權益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由於每股盈利容易受很多因素影響,甚至管理層的操縱,因此每股盈利經常不能準確地反映出企業價值創造能力。而股東權益收益率體現了管理層利用股東投入資本的經營效率。高水平的權益投資收益率必然會導致公司股東權益的高速度增長,相應地企業內在價值及股價也將穩定增長。集中投資於具有高水平權益投資收益率的偉大企業,正是巴菲特獲得巨大投資成功的重要秘訣之一。  

5.P/S估值法  

1)P/S(Price-to-sales ratio或市銷率)公式:市銷率也稱價格營收比或市值營收比,是以公司市值除以上一財年(或季度)的營業收入,或等價地,以公司股價除以每股營業收入。市銷率=總市值/銷售收入=(股價x總股數)/銷售收入。  

這一指標可以用於確定股票相對於過去業績的價值。市銷率也可用於確定一個市場板塊或整個股票市場中的相對估值。市銷率越小(比如小於1),通常被認為投資價值越高,這是因為投資者可以付出比單位營業收入更少的錢購買股票。  

不同的市場板塊市銷率的差別很大,所以市銷率在比較同一市場板塊或子板塊的股票中最有用。同樣,由於營業收入不像盈利那樣容易操縱,因此市銷率比市盈率更具業績的指標性。但市銷率並不能夠揭示整個經營情況,因為公司可能是虧損的。市銷率經常被用於來評估虧損公司的股票,因為沒有市盈率可以參考。在幾乎所有網絡公司都虧損的時代,人們使用市銷率來評價網絡公司的價值。  

邏輯:“在判斷企業估值方面,收入比利潤更可靠”。  

2)P/S估值法的優缺點  

P/S估值法的優點是:  

銷售收入最穩定,波動性小;並且營業收入不受公司折舊、存貨、非經常性收支的影響,不像利潤那樣易操控;收入不會出現負值,不會出現沒有意義的情況,即使淨利潤為負也可使用。所以,市銷率估值法可以和市盈率估值法形成良好的補充。  

P/S估值法的缺點是:  

它無法反映公司的成本控制能力,即使成本上升、利潤下降,不影響銷售收入,市銷率依然不變;市銷率會隨著公司銷售收入規模擴大而下降;營業收入規模較大的公司,市銷率較低。  

6.EV/Sales估值法  

1)EV/Sales(市售率)的公式:市售率是一種公司股票估值指標,計算方法為:企業價值(EV)/主營業務收入或股票價格與每股銷售收入之比。市售率高的股票相對價值較高,以市售率為評分依據,給予0到100之間的一個評分,市售率評分越高,相應的股票價值也較高。  

2)EV/Sales估值法的優點  

用每股價格/每股銷售額計算出來的市售率可以明顯反映出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潛在價值,因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公司的市場份額在決定公司生存能力和盈利水平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大,市售率是評價上市公司股票價值的一個重要指標,其基本模型為:  

指標具有可比性:雖然公司贏利可能很低或尚未盈利,但任何公司的銷售收入都是正值,市售率指標不可能為負值。因而具有可比性。  

指標具有真實性:銷售收入不受折舊=存貨和非經常性支出所採用的會計方法的影響,因而難以被人為擴大。  

指標具有持續性:一些上市公司面對季節性因素的不利影響,可以通過降價來保持一定數量的銷售額,銷售收入的波動幅度較小。  

指標具有預測性:有助於識別那些雖然面臨短期運營困難、但有很強生命力和適應力的公司。對於一些處於成長期並且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高科技公司,雖然盈利很低、甚至為負數,但銷售額增長很快,用市售率指標可以準確地預測其未來發展前景。  

3)EV/Sales估值法的投資應用  

市售率(EV/Sales)與市銷率(P/S)的原理和用法相同,主要用作衡量一家利潤率暫時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是處於虧損狀態公司的價值,其前提條件是投資者預期這家公司的利潤率未來會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使用銷售收入的用意是銷售收入代表市場份額和公司的規模,如果公司能夠有效改善運營,將可實現行業平均或預期的盈利水平。該指標只能用於同行業內公司的比較,通過比較並結合業績改善預期得出一個合理的倍數後,乘以每股銷售收入,即可得出符合公司價值的目標價。  

7.RNAV估值法  

RNAV是RevaluatedNet Assets Value的簡寫,釋義為重估淨資產。計算公式:RNAV=(物業面積市場均價-淨負債)/總股本。物業面積,均價和淨負債都是影響RNAV值的重要參數。RNAV估值法適用於房地產企業或有大量自有物業的公司。其意義為:公司現有物業按市場價出售應值多少錢,如果買下公司所花的錢少於公司按市場價出賣自有物業收到錢,那麼表明該公司股票在二級市場被低估。  

對公司各塊資產分別進行市場化的價值分析,從資產價值角度重新解讀公司內在的長期投資價值。股價相對其RNAV,如存在較大幅度的折價現象,顯示其股價相對公司真實價值有明顯低估。較高的資產負債率(過多的長短期借款負債)和較大的股本都將降低RNAV值。  

RNAV法推算(以商業為例)  

(1)對商業地產對商業地產分類,確定其適用的估值方法:分類,確定其適用的估值方法:  

細分業態(便利店、標準店、大賣場等)被處置的可能性,細分業態與主營業務的相關度;  

(2)對商業地產的面積做出初步估算對商業地產的面積做出初步估算:部分物業建築面積的數據可能沒有公開,需要調研後加入;  

(3)確定物業的均價:市場均價決定於稀缺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