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楊得志、楊成武、楊勇是人民解放軍開國將帥群體中傑出的代表,1955年均被授予上將軍銜。“三楊”在建國後都曾較長時期在解放軍總參謀部任職,其中楊得志擔任了七年多總參謀長,是建國後任職時間最長的總參謀長;楊成武也在非常時期擔任過兩年多的代理總參謀長;楊勇曾協助鄧小平主持總參全面工作,一度是總參謀部的實際負責人。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楊勇作為擬定的總參謀長人選,最終卻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劉鄧手下軍政兼優的將才

楊勇,1913年生,湖南瀏陽人。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長征。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後,恢復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原部隊均併入),下轄紅一師、紅二師和紅四師,楊勇曾先後擔任過紅一師和紅四師政委。抗戰全面爆發後,楊勇歷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6團團長兼政治委員、115師獨立旅旅長兼政治委員、魯西軍區司令員、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等職。為開闢和建設魯西、冀魯豫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楊勇先後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七、第一縱隊司令員等職,率部參加平漢、邯鄲、定陶、鉅野等戰役。隨後率部隨主力千里躍進大別山。在淮海戰役中協同兄弟部隊全殲黃維兵團12萬餘人。1949年初任第二野戰軍下屬三個兵團之一的五兵團司令員(三兵團司令員為陳錫聯、四兵團司令員為陳賡)。同年4月參加渡江戰役,爾後率部進軍大西南,參加解放貴州、成都等戰役。在解放戰爭時期,楊勇戰功突出,被譽為“劉鄧手下軍政兼優的將才”。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紅軍時期,楊勇(後排左二)與戰友合影。

1953年4月楊勇率部參加抗美援朝,先後任志願軍第二十兵團司令員、志願軍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志願軍司令員等職,組織指揮了金城戰役,取得巨大勝利。1958年10月從朝鮮戰場回國後,歷任北京軍區司令員、副總參謀長兼北京軍區司令員。

1966年5月,“文革”爆發,楊勇受林彪、江青一夥的誣陷和迫害,被揪鬥批判並一度入獄達6年之久。1972年5月,楊勇重新工作,出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1973年6月,楊勇赴新疆工作,任新疆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二書記。楊勇到新疆後,頂住“四人幫”的壓力,著力加強部隊建設,為消除動亂局面,促進安定團結,作出巨大努力,使新疆形勢逐漸向安定團結的方向發展。

在1976年的多難之日,對於日益升級的“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雖然其他地區都已開展,楊勇堅持新疆軍區“按兵不動”。烏魯木齊隨即出現了批判楊勇的大字報,誣陷他是新疆“搞右傾翻案風的罪魁禍首”、 “推行鄧小平修正主義路線的代理人”。但楊勇仍不為所動。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1958年志願軍司令員楊勇(右)受到毛澤東接見。

粉碎“四人幫”後,中央內部對於鄧小平的復出仍有不同意見。楊勇決定到南方走一趟,一來治病療養,一來為小平同志的復出製造輿論。楊勇和當時尚未恢復工作的前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羅瑞卿一道南下。在廣州期間,許多老同志見到楊勇、羅瑞卿後,紛紛提出希望鄧小平出來工作的要求,還要求為“四五事件”平反。楊勇通過葉劍英之子葉選平向在中央處於舉足輕重地位的葉帥反映了羅瑞卿和他的意見,建議中央召開工作會議,討論揭批“四人幫”,請鄧小平出來工作,為“四五事件”平反。

1977年2月,楊勇回到北京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會議。首先他去西山看望了尚未復出的鄧小平,關切地詢問老首長的身體狀況。在當年的鄧政委面前,楊勇毫無拘束,暢所欲言。6 月,楊勇率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朝鮮歸來,在向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寫的報告材料中,楊勇特意提到:“金主席、吳振宇談話中還關心鄧小平同志何時出來工作,做什麼工作。金主席說,我見過他多次,他有能力,政治上很強。” 7 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決定恢復鄧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職務。

協助鄧小平主持總參謀部日常工作

197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公佈第十一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楊勇為中央軍委委員、列席常委。9月,在鄧小平的建議下,楊勇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黨委第三書記,協助兼任總參謀長、總參黨委第一書記的鄧小平主持總參日常工作。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參黨委第二書記的楊成武兼任福州軍區司令員,不參與總參日常工作。

楊勇在“文革”前就擔任過副總參謀長,不過那時他的工作重心在北京軍區。他深知總參作為中央軍委的辦事機關和全軍的軍事統帥機關,肩負責任重大。楊勇到任後,用很大的精力抓對“四人幫”罪行的揭批查工作,想盡快使總參甩掉歷史包袱,輕裝前進,以便集中精力抓全軍的軍事建設。

楊勇到任時,總參機關揭發批判“四人幫”罪行的“第一、第二戰役”已經取得很大成績。由於“文革”遺留問題很多,總參有的單位領導班子“軟、散、懶”現象突出。總參黨委決定在繼續抓好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幫”鬥爭的同時,解決總參存在的作風、紀律問題。同月,總參機關召開揭批“四人幫”的座談會,部署揭發批判“四人幫”的“第三個戰役”。楊勇講話,要求通過剖析“四人幫”肆意歪曲和篡改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思想上、理論上造成極大混亂的罪行,徹底消除其流毒和影響,做好清查工作。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1972年秋,蕭克(左起)、王諍、楊勇、李達在一起。

1978年4月20日,中共總參謀部委員會發出《關於“三查三整”的通知》,決定在機關開展查鬥志、查紀律、查作風和整頓“軟、散、懶”、整頓官僚主義、整頓文風的“三查三整”運動,同時下發了查整方案。楊勇和總參黨委認真貫徹鄧小平和軍委秘書長羅瑞卿的指示,嚴格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認真組織領導“三查三整”工作,使總參的揭批查工作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了積極成效。

楊勇和總參黨委還重點抓了總參各級領導班子的整頓。楊勇認為,幹部工作事關全局,是很敏感的問題,在幹部使用上一定要秉公辦事,堅持黨委集體決定,堅持五湖四海,堅持德才標準,堅決不搞小圈子,要任人唯賢,不搞任人唯親。楊勇不僅這樣要求,而且首先從自己做起。總參部局領導班子調整,他的老部下一個也沒有調。

1978年5月,全黨開始了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楊勇等總參領導在真理標準問題上認識明確,抓得比較早,這對於總參的撥亂反正,大膽地衝破“兩個凡是”的束縛,統一思想,分清是非,平反冤假錯案,推動各項工作的順利進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隨著揭批查運動和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深入,總參的平反冤假錯案工作也逐步展開。在總參黨委和楊勇主持下,到1978年底,總參為在“文革”中受審查和批判的幹部落實了政策,為432人平反昭雪。同年12月30日,總參謀部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召開萬人大會,為52名軍以上領導幹部平反昭雪,恢復名譽。楊勇主持大會。副總參謀長兼總參政治部主任遲浩田代表中共總參謀部委員會宣佈為在“文革”中受迫害的張愛萍等人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宣佈撤銷林彪、江青一夥製造的一系列冤假錯案,為無故受牽連的幹部徹底平反。這一系列舉措有力促進了總參的各項建設。

確定為總參謀長擬任人選

1979年2月4日,中共中央任命韋國清、楊勇為中央軍委副秘書長。楊勇出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後,更加重視部隊建設和總參的自身建設,進一步參與全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方針政策的制定和重大問題的決策。

對楊勇在總參謀部的作用和地位,軍內人士當然知曉。在對外交往中,卻出現過“小花絮”。1978年6月,楊勇率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訪問南斯拉夫,鐵托總統沒有會見。原因是對方認為楊勇是副總長,地位不夠。實際上那時總長名義上是鄧小平,主持常務工作的卻是楊勇,可人家外國人搞不清楚。不久,南斯拉夫軍隊總參謀長回訪中國,鄧小平接見了他。楊勇負責日常接待,南斯拉夫總長這時對楊勇說:我明白了你在中國軍隊的身份,我接待你的規格不夠啊。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楊勇陪同鄧小平會見外賓。

楊勇在總參謀部的工作受到鄧小平等軍委領導的充分肯定。1979年6月,中央軍委決定,調整三總部、各大軍區、各大單位領導班子。由於鄧小平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還兼任著總參謀長,事情太多。中央決定,鄧小平不再兼任總參謀長,並在此次軍隊領導幹部調整中統籌考慮總參謀長接替人選。經過幾個月的謀劃運作,調配工作取得很大進展。

11月4日,中共中央決定,中央軍委再次成立軍委辦公會議,由軍委秘書長耿飈主持,成員包括:耿飈、韋國清、楊勇、王平、王尚榮、梁必業、洪學智、蕭洪達,負責處理軍委日常工作。楊勇時任軍委副秘書長、主持總參日常工作的副總參謀長,位列耿飈、韋國清之後。軍委辦公會議建立後,不再設軍委列席常委。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1960年, 楊勇與楊成武(中)、楊得志(右)在一起。

軍委辦公會議成員按照鄧小平等軍委領導的設想由8人組成,除軍委秘書長耿飈和軍委辦公廳主任蕭洪達參加之外,三總部各有兩人參加(據《洪學智回憶錄》中介紹)。從當時軍委辦公會議成員的職務看,總參謀部有楊勇、王尚榮兩人,總政治部有韋國清、梁必業兩人,總後只有第一政委王平一人。而且總後勤部部長張震不在其列,反而國防工辦主任洪學智位在其中。張震原來和楊勇、梁必業同為軍委列席常委,此時不在軍委辦公會議成員之列,是因為中央軍委已經考慮安排其新職務,由洪學智接替他的總後勤部部長職務。

11月4日公佈的軍委辦公會議成員名單實際是由即將調整後的三總部主要領導和相關負責人以及軍委秘書長、軍委辦公廳主任組成,除洪學智擬接任張震,重回總後勤部外,楊勇擬接替鄧小平擔任總參謀長,其他6位同志職務不變。

《張震回憶錄》的相關回憶也說明了楊勇是總參謀長人選等情況:“ 1979年11月,軍委一位領導找我談話,說小平同志工作太忙,決定不再兼任總參謀長。最近,小平同志徵求了幾位老同志的意見,認為楊勇打仗不錯,團結同志,工作負責,文革中受過迫害,擬由他接任總長。但考慮到楊勇一直當指揮員,對參謀業務不太熟悉,決定調你任第一副總長,協助他工作。”

總參謀長人選的意外變更

1979年11月4日中央軍委辦公會議成員名單的公佈,實際意味著在鄧小平提出不兼任總參謀長的情況下,楊勇成為接任總參謀長的首選。就在此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據《遲浩田傳》記載,由於楊勇在總參謀部“三查三整”活動中堅持原則,得罪了一些人。有些人不願意看到楊勇接任總參謀長,於是流言蜚語又多起來,一些匿名信也寄到了軍委等部門。面對出現的種種新情況,軍委對總參謀長人選又有了新考慮。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1979年,副總參謀長楊勇率中國軍事代表團訪問英國。

鄧小平對總參謀長人選的變更十分慎重。11月底,鄧小平召見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耿飈,談了他對總參謀長人選的意見,耿飈還分別向聶榮臻、徐向前作了彙報。之後鄧小平又指示耿飈向葉劍英徵求意見。11月30日,耿飈和韋國清專程飛到廣州向在那裡休假的葉劍英彙報。葉劍英在聽了耿飈與韋國清的彙報後,便寫了一封信,封好後讓耿飈帶給鄧小平。據《耿飈傳(下)》介紹:11月30日到12月5日,耿飈和韋國清專程到廣州向在那裡休假的葉劍英彙報總參謀長人選問題。耿飈與韋國清在廣州逗留長達6天時間,也說明了總參謀長人選的難產。12月6日,耿飈和韋國清回到北京後向鄧小平彙報了廣州之行的情況。為確定好總參謀長人選,12月14日、19日,鄧小平又冒著嚴寒親自趕到徐向前、聶榮臻兩位老帥家中,和他們交換總參謀長人選及其他相關事宜。最終,經過鄧小平和幾位老帥的反覆協商,新的總參謀長人選終於確定下來。《聶榮臻年譜(下)》記載道: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召開會議,確定三總部負責人和各大軍區領導班子。此時,在廣州調研和休養近一個半月的葉劍英也回到北京,出席了這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

198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精神,決定增補許世友、楊得志、韓先楚、楊勇、王平等為中共中央軍委常委。排在增補常委第一位的中央政治局委員許世友已經75歲,年事已高,他離開廣州軍區司令員的崗位回到北京,顯然不是總參謀長人選。很明顯,排在韓先楚(時任蘭州軍區司令員)、楊勇等之前,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是作為總參謀長人選來擔任中央軍委常委的。同日,中共中央決定洪學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

赫赫有名的“三楊”之一,勇冠三軍深得毛澤東喜愛,曾與總參謀長一職擦肩而過

◆1980年,楊勇(左一)與楊得志在敦煌縣郊一位農民家裡。

2月20日下午,總參謀部召開所屬部局正職以上領導幹部大會。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飈主持大會,並傳達中共中央決定:鄧小平免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參謀部黨委第一書記;楊得志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總參謀部黨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副秘書長、軍委辦公會議成員。

在大會上,耿飈和楊得志講話後,楊勇代表總參各位副總長、顧問講了話,對楊得志任總參謀長表示熱烈歡迎。楊勇說:楊得志同志大家都瞭解,耿秘書長也講了,他是我軍有名的戰將,有豐富的作戰經驗,確確實實名不虛傳。楊得志同志不僅在軍事上,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優點,耿直、正派、團結同志,這是我們公認的。同時,他還善於聯繫群眾,在領導作風上很民主,凡是和楊得志同志在一起工作過的,沒有搞不好的。現在楊得志同志來主持總參工作,我們相信總參會有一個新的面貌。

楊得志上任後,總參領導的分工作了部分調整。楊勇除協助楊得志抓全盤工作外,還和副總長王尚榮、伍修權一起主管作戰工作,這是楊勇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繼抗戰時期在冀魯豫軍區、抗美援朝期間在志願軍總部之後第三次給“老楊哥”當副手。期間,他在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積極配合“老楊哥”,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嘔心瀝血,戰鬥到最後一息。1983年1月6日,楊勇在北京病逝,終年70歲。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