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宕昌縣付家村:一村帶五村 攜手奔小康

原標題:付家村:一村帶五村 攜手奔小康

陇南宕昌县付家村:一村带五村 携手奔小康

宕昌縣官亭鎮付家村整村脫貧慰問演出現場。許成兒/攝

2019年11月11日,對於宕昌縣官亭鎮秦峪溝裡的群眾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天,大村村、仇家山村和付家村經隴南市人民政府批准:脫貧摘帽!

秦峪溝流域是官亭條件比較差的地方,隸屬於全市25個特困片區之一的車拉片區,溝內分佈著6個村,全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村,整條溝裡除了貧窮還是貧窮。

2017年,市政府辦幫扶付家村,從全面部署秦峪溝流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到住房安全村容村貌提升,從培育產業、一村帶五村,到不斷加大力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付家村的全面發展,給秦峪溝流域的脫貧攻堅打了一劑“強心針”,就像是一個綠色的“聚寶盆”,一滴“翠色”迸發出了“千枝萬葉”。

設施帶動,貧困山溝換新貌

冬日的宕昌官亭,寒意陣陣,沿著離官亭鎮政府不遠的一個岔路驅車前行,就進入了秦峪溝,溝口的大村村正在進行全村的村容村貌整體改造提升。

“這條路就是市政府辦幫扶後實施的項目。原來這條路雖然硬化了,但是沒辦法會車,你看現在從溝口到其他幾個村,不僅路寬了,還形成了環線。”大村村的包村幹部、官亭鎮人大主席趙志軍一邊走一邊介紹。

脫貧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人、一個村的事,幫扶也從來不是隻對某個人或某個村。

秦峪溝裡有大村、付家、杜家、石坪、灣子、張坪、仇家山6個村,市政府辦和市政府研究室就幫扶了其中三個村。從摸底情況開始,市政府辦針對的就是整個流域,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產業培育,致富渠道,都是通盤考量,結合實際,從點到面地逐步實施,以一村帶五村。

“年前,崔市長到我們村調研脫貧攻堅,看到村上連功能齊全的黨員活動室都沒有,村民家裡人畜混住,立馬給我們村協調黨員活動室建設項目,還給村上確定了村容村貌提升項目。”大村村支書仇雄偉指著不遠處主體已經完工的黨員活動室笑著說,遠遠看去,青瓦、紅邊、土黃色牆壁的房屋,與周邊的山水融為一體,一座新農村躍然眼前。

而這樣的場景,在杜家村也同樣上演。記者走進杜代條家時,她正在院子曬太陽,今年51歲的她,乾淨利索、精神抖擻。如今享受易地搬遷政策再加上自家花費1萬多元,她建成了全村最漂亮的新房子。住進新房,兒子畢業後又在北京一家國企找到了工作,在家照顧老人的她,笑容每天都掛在臉上。

人畜混住是秦峪溝裡普遍存在的情況。自幫扶以來,市政府辦把易地搬遷放在全流域,甚至是全宕昌縣進行規劃,付家村實施易地搬遷28戶、杜家村71戶、張坪村58戶……首要解決了群眾安全住房問題。

路暢,房新,村美……整個秦峪溝煥然一新。

產業帶動,入股分紅共致富

在蔬菜產業農民專業合作聯社的香菇種植大棚裡,早上的香菇已經採摘完畢,杜家村的兩名婦女正在進行分揀,烘乾機上烘烤的香菇,散發出陣陣香味。

在合作聯社的牆外,貼著一張明細表,詳細地說明了付家村、大村村、張坪村、杜家村四個村的貧困戶入股及分紅的情況。

“這個合作聯社,是由付家村成立,吸納了其他幾個村群眾的產業獎補資金,帶動秦峪溝流域產業發展。”付家村幫扶隊長、第一書記蒙亞龍說,合作社成立時的立足點就是整個秦峪溝流域。

付家村地少,蔬菜合作聯社分別流轉了杜家村和大村村的土地,在杜家村建成了31座香菇培育大棚,在大村村建成了9座香菇大棚。付家村、杜家村、張坪村、大村村投入210萬元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到蔬菜聯社,直接帶動了4村120戶508人。

“去年年底的分紅,杜家村總共分了20多萬元,拿的最多的是仇小兒子家,夫妻兩人在合作聯社分紅加務工費,總共領到了5萬多元。”杜家村村支書仇謝海笑著說,蔬菜合作聯社從建設到管理,多數在杜家村,不僅有分紅,還帶動務工,促進群眾增收,杜家村從去年底到今年9月份依靠蔬菜合作聯社務工收入就達到23萬多元。

產業聯合,抱團發展的“魔力”不僅如此。大村村民仇馮代,原來在外面打工,現在他負責照顧大村村的9座香菇大棚,不僅學會了技術,也給他帶來了另一種生活方式———不用再背井離鄉地去掙辛苦錢。

“原來這個溝裡基本沒有產業,本來地就少,地邊種些花椒和核桃樹,也是靠天吃飯,更談不上管護和精細化、標準化種植。”在官亭鎮工作9年的趙志軍看到現在的變化感慨頗多。

張坪村自2017年起,每年在荒山荒坡種植1萬株優質花椒苗,現在已是花椒滿山坡。今年花椒產量1萬斤,收入60萬元,套種的130畝辣椒產量達4萬斤,收入8萬多元。

如今的秦峪溝,花椒、核桃、烏龍頭等種植業多點開花,品種改良換優;養蜂、養豬產業效益節節高升;大鯢養殖合作社、農特產品加工廠、手套加工車間、勞務合作社等齊頭並進……

精神帶動,鉚足幹勁奔小康

從大村村、付家村再到杜家村、張坪村、仇家山村一路走來,說起這幾年的變化,記者聽得最多的就是群眾思想上的改變。

“過去,外出務工的人走了就不想回來,留在家裡出不去的人,思想閉塞,沒條件、沒收入,就想著自家的那一畝三分地,人都‘小氣’得很!”付家村村支書仇平義說,“現在人大方多了,心裡沒有了負擔,走起路來腰桿都挺直了,變精神了!”

如今有好多人來付家村轉轉、看看,“參觀者來自河西地區和定西、甘南等多個市州,人多的時候一天要來三四撥。”仇平義說,來參觀的人最多的還是周邊幾個村的,都說回去了要把他們村也建得這麼漂亮。

“脫貧攻堅主要還是要解決群眾思想觀念的問題!”駐村多年,張坪村幫扶隊長、第一書記馮馳感觸頗深。“看到付家村的變化,群眾的自我發展與競爭意識被激發出來!大家想同一條溝,人家的條件可能還不如我,為什麼別人可以,我們村就不行。這也就是示範的作用所在。”

從人畜混住到鄉村別墅,從靠天吃飯到多渠道致富,從等、靠、要到求知、求富、求變。秦峪溝的群眾,由點到線,由線到片,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有了奔頭,有了盼頭,更有了動力,實實在在地行動起來了。

張坪村計劃明年發展烏龍頭300畝,辣椒100畝,花椒換優1萬株,對村裡養豬的農戶,每頭按照100元進行補助獎勵。張小萍家有5口人,家裡的地給合作社流轉了1.4畝種植辣椒,能收入960元,今年種植的辣椒產了1000斤,養了3頭豬,已經出欄了一頭,賣了5200元,聽到今年還有豬仔補助,她要求給自己登記四頭。

杜家村一社正在進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也正在準備籌建杜家村的勞務合作社。村民杜永明家的雙胞胎女兒已經三歲,再有一個月她們就能搬進新家,可以挑選一間自己喜歡的臥室,杜永明也打算加入勞務合作社,大幹一場……

心中有景,處處繁花!雖是冬日,但走進秦峪溝,生機勃勃的氣息撲面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