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这几年国展难得一见这样的大字楷书

惊喜!这几年国展难得一见这样的大字楷书

唐永平 陕西乾县 楷书节选刘熙载《书概》中堂 (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入展作品)

特约评改专家一:陈志平(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此作取法唐楷,意在欧褚颜之间。体势以欧为主,稍近北碑,用笔多褚法,灵动自然,略有行意。首字入颜,通篇虽杂取诸家,但还算统一。“李”字横画失势,“体”字结构不协。笔意柔嫩,宜加用功。建议多临北碑,溯其源,壮其骨,正其体,活其势。

特约评改专家二:李 明(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二届楷书作品展评委)

本人对陕西唐永平此作印象颇深。作品为六尺中堂,紧扣展览主题,疏朗清正,为此展较为难得的一件大楷作品。

从取法上看,此作似以唐楷筑基,杂糅颜、欧、褚几家,又以行书笔意加以统一融合,可以看出作者有很强的融通能力。唐楷的临创,最易刻板,如何在法度之中凸显灵性是一难点。点画、结体要既合法度,又不能生搬硬套,所以对创作要求极高。其中最不可忽略的是笔法与笔性的表达。

大字楷书的创作也是较难的,达到所谓的正大气象则更非易事。在近几年的全国展赛中,这类作品不多,很多作者避难趋易,而选择较为好控制的中、小楷。大字难于结密而气雄骨健,用笔难于厚重而灵动丰富。唐永平的此件作品较为生动,字大而不失姿态,较好地运用了行书的笔意,是其成功之处。但就一件纯粹的楷书作品而言,楷法的严谨尚觉不够,首行书写节奏偏于行书,与整体也不够统一。作品的落款紧缩在一角,给人局促下沉的感觉,这些或许是作者有待改进的地方。

来源:(《书法报·书画天地》2017年第17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