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武器裝備之比較

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不是偶然的,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雙方武器裝備優劣懸殊,是一個重要原因。英軍已進入初步發展的火器時代,而清軍仍是冷熱兵器混用,可作一番比較。

1.兵器 清軍使用的冷兵器主要有刀矛弓箭等,熱兵器(即火器)並不是中國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代從西方引進的“鳥銃”、“佛郎機”、“紅夷炮”等,其形制功能比英軍落後了200多年。

例如,清軍使用的鳥槍,槍長2.01米,射程約100米,射速為l—2發/分鐘,且質量低劣,嚴重老化,有的使用了166年尚未更新換代。而英軍則配備了在當時世界上相當先進的伯克式前裝滑膛燧發槍和布倫士威克式前裝滑膛擊發槍。前者槍長1.16米,射程約200米,射速為2—3發/分鐘;後者槍長1.42米,射程約300米,射速為3—4發/分鐘。這樣的射速、射程都是清軍的鳥槍所無法企及的。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武器裝備之比較

2.火炮 清軍火炮與英軍火炮在式樣和機制原理上大體相同,主要差別在於製造工藝和質量。

①在鐵質方面,工業革命後英國的冶鐵技術進步顯著,為鑄造高質量的火炮提供了高純度的優質鐵;當時中國的冶鐵技術落後,爐溫低,鐵的雜質多,使造出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放炮時很容易炸裂,傷及炮手,且填充的火藥量少,威力不大。

②在鑄炮工藝上,英國已使用了鐵模等工藝,火炮的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較合理,射擊精確度高;當時中國還沿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不懂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射擊精確度低。

③在炮彈種類及質量上,英軍裝備的有實心彈、霰彈、爆破彈等性能不同的炮彈;而清軍使用的只有一種效能最差的實心彈,且有彈體粗糙和彈徑偏小的缺陷,影響了射程和射擊精確度。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武器裝備之比較

清軍在火炮管理上也很落後,沒有建立定期造換制度,任憑風吹雨淋,炮身鏽蝕,有的火炮竟是明代鑄造的,嚴重老化,幾乎不能用。

3.火藥 由於科學的發展,英國已掌握了火藥爆炸的化學原理,自然也掌握了火藥的最佳配方,即槍用發射火藥為硝75%、硫10%、炭15%,炮用發射火藥為硝78%、硫8%、炭14%。並且英國的火藥生產已進入近代工廠的機械化生產階段。相比之下,清軍的火藥配方則是根據經驗來進行的,含硝量高,容易發潮,難以久貯,爆炸效力低,且處於手工業作坊或手工工場生產階段。

4.艦船 這是雙方武器裝備差距最大的地方。英國海軍居當時世界之最,其主要作戰軍艦仍為木製風帆動力,但性能卻遠在清軍水師之上,具有以下優點:①使用堅實木料製作,船體結實;②船體下部為雙層,抗沉性好,還用金屬材料包裹,能防蛀防朽防火;③船上有兩桅或三桅,懸掛十餘面帆,能利用各種風向航行;④安炮多,從10門到120門不等。工業革命後期出現的蒸氣動力鐵殼輪船,也已開始裝備海軍。它們航速快、機動性強,大大加強了英國海軍的實力。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武器裝備之比較

清軍的水師主要有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兩支,其任務並非出洋作戰,而是近海巡輯,守衛海岸,作戰對象也僅限於海盜。清軍水師的艦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清軍最大的戰艦,其噸位尚不及英軍的等外級軍艦,安炮最多的戰艦,其火炮數量也只相當於英軍安炮最少的軍艦。閩浙總督鄧廷楨在對中英雙方艦船作比較後說:“炮船之力實不相敵”,“此向來造船部定則例如此,其病不盡在偷工減料。”即便如此,清軍戰艦的在航率也很低。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艦船242艘,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為48.8%。清軍水師的落後,使清軍在鴉片戰爭中根本不敢以水師出海迎敵,而只能放棄海上交鋒,從而喪失了主動權。英軍以其強大的海軍,橫行於中國海面,決定了戰爭的時間、地點和規模。

從上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在兵器、火炮、火藥,還是在艦船上,清軍都遠遠落後於英軍。究其原因,我

認為除了科學和工業的落後外,還有清政府在武器裝備戰略指導上的失誤。

鴉片戰爭時中英雙方武器裝備之比較


明末清初,中國的軍事科技並不比西方遜色,而在康熙朝之後,中國與西方的差距急劇拉大了。明清之際戰爭頻繁且規模較大,對武器裝備的要求較高,為克敵制勝,無論是明政府還是清政府,都很重視引進和製造先進武器。而在康熙平三藩和收復雅克薩後,清朝進入了一個長期的相對和平的時期,此後對西北、西南邊疆及內地鎮壓起義軍,清軍在武器裝備上都能保持優勢。這種情況使清廷放棄了研製新的武器,而是著力於壟斷這種優勢的軍事技術,不讓民間和對手掌握。以中國明清之際從西方引進的“開花炮彈(一種爆破彈)”技術為例,這種較先進的技術在康熙後一直為御林軍所專有,久而久之,人們都不記得了。在鴉片戰爭時,連主持海防的林則徐和造炮專家黃冕都不知“開花炮彈”為何物。19世紀70年代,左宗棠出師西征,在陝西鳳翔發現明末的“開花炮彈”,不禁感慨道:“利器之入中國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心於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清政府在武器裝備指導思想上的保守,使清軍在鴉片戰爭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摘自:《歷史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