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文 ✎ 拾壹叔


都說娛樂圈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可唯獨音樂圈除外。據有關音樂APP統計,在20至30歲人群中收聽率最高的,是周杰倫、陳奕迅、林俊杰等“老一輩”歌手。


而蔡徐坤、吳亦凡、黃子韜等歌手的“切歌率”比較高,說明年輕人的耳朵還是比較中意“老歌手”。難道,情歌總是老的好?


已經走過50年的華語流行樂,怎麼還在唱老歌呢?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 Interesting Soul -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


1966年14歲的鄧麗君就拿下了臺灣的歌唱比賽冠軍,她的聲音甜美柔順,幾乎沒有氣口,堪稱天籟之音。也是從鄧麗君開始,華語流行樂從臺灣和香港,正式向東南亞和全世界流傳開去。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六七十年代,寶麗金唱片行進入香港,被他們發掘的男歌手許冠傑,像是初升的太陽那般閃耀,他開天闢地般地揭開了粵語流行樂的序幕。


1974年,他演唱的《鬼馬雙星》,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播放的中文歌曲。

有人說,許冠傑是真正開啟香港樂壇黃金時代的男人,是偶像中的偶像。

事到如今,可能不少年輕一輩已經不知道許冠傑的名字,不過他的《滄海一聲笑》卻日久彌新。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在那之後,臺灣一個叫羅大佑的年輕人,用一把木吉他創作了他的《童年》,這首歌很快紅遍了全球華人地區。


香港地區的流行歌手也呈井噴式爆發,譚詠麟開始制霸香港樂壇。


1983年,張國榮也用一首《風繼續吹》闖入歌壇。“譚張爭霸”吹響號角。

林子祥、葉倩文等歌手也紛紛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有趣的是,也在那一年,4歲的周杰倫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鋼琴,一顆音樂的種子正在埋下。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到90年代,“四大天王”終於橫空出世。唱功無敵的張學友,成了人們眼中的“歌神”。



唱跳俱佳的郭富城,引領著一代人的潮流,影視歌綜合的劉德華,成了藝人的典範,而擁有無數人氣的黎明,整座城市都在為他傾倒。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那一年,王菲轉戰香港歌壇。幾經打拼後,她的專輯《浮躁》響徹國際,以《流行音樂女王》的標題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亞洲天后的的地位從此無可動搖。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在臺灣,李宗盛還正在為愛情寫歌,他和林憶蓮的情路,無論悲歡還是離合都讓人揪心。1996年,張惠妹和陳奕迅也正式步入歌壇。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 Interesting Soul -


2003年7月16日,周杰倫發行了自己的第四張專輯《葉惠美》。

全亞洲超過50家電臺同步首播新專輯主打歌《以父之名》,實時統計有超過八億人同時收聽。

那一天,被電臺定為「周杰倫日」。



2019年7月16日,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南京站開售,不到30秒的時間,兩場所有價位全部售罄。


然而就在十六年後的這個「周杰倫日」,網上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話:

“周杰倫糊了。”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是的,周杰倫糊了。

與現在的流量小鮮肉們相比,他真的糊到撲街。

“微博超話”排名前五的藝人,都有著幾百萬的粉絲,幾百萬的影響力: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而周杰倫呢?

甚至連“微博超話”排行榜前100名都沒能進去。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沒有粉絲日夜打call應援,沒有各大品牌代言加身,就連最代表“名氣”的轉評贊數據都上不了排面。

可即使如此,四年未發片的周杰倫帶著新專輯迴歸時,立刻就能問鼎數字專輯銷量頂峰。

他自稱旋律最簡單的《告白氣球》飄遍了大街小巷,唱到了春晚舞臺。

不管在哪裡輸入周杰倫,都能看到他屠榜般的存在。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周杰倫不發新專輯的日子裡,華語歌壇看上去一片繁榮。

流量們隨便一首歌都貼著“國際製作”的標籤,數字專輯更是動輒銷量幾百上千萬,分分鐘制霸iTunes榜單,登上國際舞臺。

資本紅利當前,粉絲熱情高漲,數據一山更比一山高。

可一旦真正說起歌名,就會發現它們的傳唱度根本出不了飯圈。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歌舞昇平的背後,為何華語樂壇漫長的水逆期依然還是過不去?

不是周杰倫糊了。

是華語樂壇真的糊了。

- Interesting Soul -


我骨子裡是一個比較念舊的人,喜歡懷念過去的東西。拿聽歌來說,聽得最多的就是周杰倫。

從小學5年級開始,到現在,他大部分的歌曲都聽了成百上千遍了。


去KTV唱歌也是,清一色的周氏情歌。現在打開音樂播放器聽歌,也是習慣性地點開他的單獨收藏夾聽歌。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說來也奇怪,有一段時間我試圖用一些別的歌手沖淡周杰倫在我心裡的位置。像許嵩、喬洋、鄭國鋒等,他們的歌旋律都不錯,在當年那個非主流時期正好合適(沒有說歌手非主流的意思)。



記得小學和初中的時候,他們這幾位,加上羅百吉、單色凌這些網絡歌手,好像還蠻紅的。

現在偶爾也聽他們的歌,不過很少。


現在華語樂壇裡,流量歌手佔了太多位置。你要演戲就演戲,非得捧著5毛錢的歌喉出來唱歌,那不是不務正業嗎?


不過流量歌手的現場雖然說不敢恭維,錄音室裡出來的作品還不錯。有一陣子被黃子韜、TFboys的一些歌迷住了,一個是節奏流、和歐美rapper合作的效果可以,一個是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其妙的有一種共鳴。


好多老將都慢慢淡出樂壇了,周杰倫的新專不知還有沒有。幾年前聽過一次他的演唱會,說實話,激動是激動。聽完後,心裡還有點失望。


他不再是0幾年巔峰時期不可一世的小天王了,現在很多高音唱不上去,每場演唱會都帶了很多新人嘉賓。

天王也有漸漸變老,或者說轉移事業重心的那一天。


其他的老一代歌手,孫燕姿、潘瑋柏、王力宏等傳來的消息也不多,嘗試新風格還會被網友吐槽,真的老歌手轉型好難。


比起華語樂壇,歐美樂壇新人輩出。蒙德、戳爺這些人勢頭都很足,並且他們有一個優勢就是歌手之間經常合作,交流很多。


真的厭倦了抖音刷起來的很多歌曲,本來有的歌被觀眾默默欣賞,在我們心裡是寶藏。抖音一刷街,還來個改編就變得俗不可耐。快餐式地消費作品,可不可以停一停?


當然,也不是說華語樂壇後繼無人。

華晨宇、郭頂這樣水平很高,又比較低調的音樂人還是有很多的。我只是希望在我還熱愛音樂的時候,有一個類似於周杰倫的音樂人,可以再度封神。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 Interesting Soul -


到如今,周杰倫已經很少再出歌曲,新生代的歌手如張傑、毛不易、華晨宇,他們的歌曲,即便是在大眾傳播已如此發達的現代,也再難有當年的傳唱度。


更多的網絡歌手開始出現,抖音洗腦歌曲如毒品傳播,全民都在《學貓叫》,都在《轉圈圈》,人們甚至很難靜下心來,仔細傾聽一首歌曲的開始與結束,華語歌壇的黃金時代也終於結束了。


中國音樂:不是周杰倫糊了,是華語樂壇糊了


華語樂壇的沉淪,其實正代表時代與審美的變革,好的音樂日久彌新,新的音樂通過新的途徑尋求生長。


只不過遺憾的是,很多年前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已經沒有了,歌壇也不再有所謂“天王天后”。


在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歌手,人人都能唱經典,人人也能毀經典。

在這種環境下,流行與原創只能在反洗腦中求生存。


情歌為啥總是老的好?

因為很少有新人新歌出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