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年東漢統一戰爭的始末

東漢統一戰爭是發生東漢建立後,對新朝末年在中國各地建立的自立政權的統一戰爭。那麼,東漢統一戰爭是怎麼開始又是怎麼結束的呢?揭秘公元前25年東漢統一戰爭的始末。


公元23年,綠林、赤眉大起義推翻新莽王朝反動統治後,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階級和歷史侷限,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政權。這樣,中國有陷於混戰的狀態。
新莽王朝亦稱新朝。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後出現的朝代,為西漢外戚王莽所建立。公元8年12月,王莽廢西漢最後一位君主孺子嬰(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取自於其最初受封的新都侯。又因為新朝為建興帝王莽所建,故世稱新莽。
新朝滅亡後,人民渴望平息戰亂,恢復安定的生活,所以統一全國,重建社會秩序也就成為歷史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劉秀順應歷史的潮流,開始了統一全國,恢復劉家天下的戰爭活動。

公元前25年東漢統一戰爭的始末

當時,劉秀是在劉玄的麾下,劉玄進據洛陽,派劉秀巡視黃河以北,劉秀始得脫離險境。劉秀遂在河北積蓄力量,日益壯大,被劉玄封為蕭王。劉秀率吳漢、鄧禹等手下大將,繼續在北方大破銅馬等割據勢力,被關西人號為銅馬帝。
劉秀出身於南陽豪族地主集團,政治資本雄厚,個人又具有敏銳的政治才能和豐富的軍事韜略。綠林、赤眉大起義爆發後,劉秀和他的兄長劉縯一起,打著復高祖之業 的政治旗號,在舂陵(今湖北棗陽東)一帶起兵,匯入農民起義的洪流。在推翻新莽統治的鬥爭過程中,劉秀多有貢獻,尤其在昆陽之戰中,劉秀的傑出指揮,為起義軍贏得決戰勝利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後來,起義軍內部發生內訌,導致其兄劉縯被殺,在這危急關頭,劉秀本人以其高度的政治成熟性,忍辱負重,巧與殺兄仇人相周旋,終於重新取得更始帝劉玄等人的信任,得到前赴河北(黃河以北)獨當一面的機遇。這一轉折,對劉秀來說具有關鍵意義,從此他就一步步走上逐鹿中原、併吞天下的勝利之路。
劉秀抵達黃河以北地區後,以復興漢室為號召,不斷壯大自身的勢力,先後鎮壓了銅馬、高潮、重連、尤來、大槍、五幡等部農民起義軍,並將農民軍中的精壯收編入自己的隊伍之中,擴充自己的實力。待羽翼豐滿後,劉秀公開與更始政權決裂,建武元年(25年)六月,劉秀在鄗南(今河北柏鄉)即皇帝位(光武帝),沿用漢的國號,並以 這一年為建武元年。不久,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軍立劉盆子為傀儡皇帝,建元建世,史稱建世帝。劉玄得知赤眉入侵時,還殺害申屠建、陳牧、成丹等將領。同年九月,赤眉軍攻陷長安,更始帝不久被殺,玄漢亡。光武帝乘機南下洛陽,並定都之(改稱雒陽)。
劉秀先後蕩平赤眉、張步、隗囂、公孫述等割據勢力,於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十九己卯日(36年12月25日)吳漢攻克成都,東漢統一天下。37年,漢軍擊敗盧芳,東漢成為全國性政權,盧芳逃入匈奴,東漢統一戰爭最終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