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歡迎來到小城庸人趣聊歷史,找個舒服的姿勢我們開聊。

上一期我們聊到在齊國的調節下,宋公、齊侯、衛侯在瓦屋共同簽訂了瓦屋之盟。

在盟約簽訂以後,齊僖公又第一時間通知了一下魯隱公,所以在齊僖公的精心策劃下,宋、衛、陳、蔡、魯五國和鄭國的矛盾第一次得到了和平的解決。

那麼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就這麼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嗎?顯然不是,如果在談判桌上能解決的話,那麼春秋還沒開始就已經結了。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春秋無義戰

瓦屋之盟的簽訂,宣佈了宋、衛、陳、蔡、魯五國聯盟的分裂。他們不會再找鄭莊公的麻煩,但並不意味著鄭莊公不會找他們的麻煩,因為一個更強大的新聯盟即將出現。

之前的幾期我們介紹過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諸侯國不下百個,但是比較強大的只有幾個而已,其中齊國和魯國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強國。通過這次瓦屋盟約之後,鄭國和齊國,魯國之間形成了新的曖昧關係,三個國家一拍即合,決定成立一個新的聯盟。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三個實力強國決定牽手聯盟

▌先打宋國

公元前714年,也就是瓦屋盟約的第二年,鄭莊公要打宋國。理由非常的簡單,就是宋殤公大逆不道,有叛亂之心,竟敢不上朝覲見周天子。

這個次鄭莊公打宋殤公可以說是名正言順,不像宋殤公以前打鄭莊公,宋國的人跑到鄭國去了,宋國居然要打鄭國,跟鄭國有啥關係,理由非常的牽強。

公元前714年的六月上旬,齊、魯、鄭三國聯盟打著正義的旗號,浩浩蕩蕩的向宋國的首都商丘進攻,而且在幾天之內就大敗宋軍。六月的中旬,鄭莊公又順便拿下了郜城,六月的下旬拿下防城。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三國聯軍幾天就大敗宋軍

而且這一次鄭莊公非常大方地把自己拿下郜城和防城全部送給了魯國。這已經是鄭莊公免費送給魯隱公的第三座城市,史料記載魯隱公對鄭莊公的大方行為欽佩不已,整個魯國都對鄭莊公感恩戴德,鄭莊公簡直成為了魯國的搖錢樹。

通過這次完勝的戰爭,鄭莊公在諸侯國間的威望和實力,以及在齊國和魯國心中的好感再次提升,連記載歷史的史官都對鄭莊公大大稱讚。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春秋初期諸侯國領域圖

《左傳》記載:“君子謂:“鄭莊公於是乎可謂正矣。以王命討不庭,不貪其土以勞王爵,正之體也。”

翻譯過來是這樣的,鄭莊公討伐宋國這件事辦得太漂亮了,奉王命討伐不聽話的大臣,這是非常正義的事情,更了不起的是,鄭莊公還不貪圖功勞,竟然把攻下的城池都送給了別人,真是光明磊落的人,看來他真的就是為已經沒落的周王室正名啊。

可是放在整個歷史事件中我們來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春秋時期經典典籍

▌小城庸人說

第一:鄭莊公到底有沒有王命

《左傳》記載為“以王命討不庭”,而不是“奉王命討不庭”,用的是“以“不是“奉”所以說根本沒有王命,鄭莊公是假借王命。

因為鄭莊公曾經搶過周天子的糧食,但是為以後鄭國的佈局,所以想和周天子再次搞好關係。正好趕上今年周王朝鬧饑荒,所以決定給天子送糧食,讓天子吃飽飯。

但周天子特別有骨氣,就是餓死也不要鄭莊公的糧食,而且還勒緊褲腰帶又送給了鄭莊公幾車糧食,鄭莊公覺得非常沒有面子,所以回來的路上就撒謊告訴大家,周天子送了他幾車糧食是想讓他去征討不來覲見的宋國。

在春秋初期周王室已經沒落了,所以說沒有幾個國家正兒八經的到洛邑去覲見周天子,連鄭莊公都不去,所以說打宋國根本就不像左傳記載的那樣,是一件非常正義的事情。

鄭國辛苦打下兩座城,為什麼要免費送給魯國,鄭莊公是傻嗎?

鄭莊公打宋國完全是公報私仇

第二:鄭莊公真的不貪圖土地嗎?

《左傳》記載鄭莊公不貪其土以勞王爵,王爵就是指魯隱公,魯隱公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都要高於鄭莊公。

為什麼要送給魯隱公呢?

根本就不是鄭莊公不貪圖土地,原因非常簡單,就是這兩座城池郜城和防城都離魯國非常的近,離鄭非常的遠。鄭國管理起來非常的麻煩,之前幾期我們聊過鄭莊公為了拉攏魯隱公,不惜把自己的土地免費的割給魯隱公,更何況這兩片搶來的土地呢?而且又離魯國比較近,所以就送了一個順水人情。

所以從整個事件來看,鄭莊公一點都不傻,而且還非常的聰明,通過自己的手段把被動變成了主動,不僅把周天子的侮辱變成了討伐諸侯的假命令,還通過這件事又一次提高了自己在諸侯國之間的聲望,也和魯國的關係更近一步,鄭莊公這樣是傻嗎?

本文參考資料:《左傳》《春秋》《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