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2019年第49周(11月2 9日至12月5日),全國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2.46元,環比下降0.9%,

已是連續4周下降。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12月1日豬肉價格為41.48元/公斤,較10月31日52.33元的最高價下降10.85元,降幅超過20%,而在近日農村印發了《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預期未來生豬將大幅擴產下明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前景堪憂。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政策頻出、龍頭擴產,兩節前豬肉降價

據《方案》要求要各地千方百計確保元旦、春節和兩會期間豬肉供應,而在這一要求下,各省紛紛開啟了豬肉投放工作。

8號南京宣佈將低價投放1800噸儲備凍豬肉來應對“兩節”龐大的需求,第一輪300噸豬肉將在12月6日持續至12月15日期間投放,其中最便宜的是前腿骨每斤13.6元,蹄膀每斤15.8元,最貴的是肋條每斤24元。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最後一輪1000噸將在除夕日前10日(1月13日至1月22日)內集中投放。整體來說凍肉價格要比投放前一週市場平均價要至少低15%以上。

而宣佈大量投放打折豬肉的還不止南京一個市,四川巴中目前已經儲備凍豬肉500餘噸、育肥豬3萬餘頭來應對“兩節”期間的市場需求。

而此次《方案》除了要求確保兩節和兩會期間豬肉供應外,最重要的做好生豬補欄穩產安排工作,要求各地要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生產。

可以說今年瘋漲的豬肉價格讓中央不得不 “嚴令”抓好生豬供應,今年中央光印發的文件就不下5個,如:《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給的意見》、《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等。

而在近期《方案》發佈後,遼寧立刻制定生豬產能恢復與發展“時間表”,廣東則出實招恢復生豬產能——省財政安排2億元作為貸款貼息和21億元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生豬產業

企業在高肉價誘惑下,溫氏股份、新希望、牧原股份、唐人神、傲農生物等大型養豬集團紛紛投入巨資新建養豬場,其中以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擴張最為積極。

劉永好在第十八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直接公佈:“上週我們剛剛公佈再投90億建9個大型的養豬場,用新養豬模式,要再養680萬頭豬,我們新增在廣西、湖南、湖北、山東、河南、遼寧、菲律賓等這些新的養豬的體系,我們已經新建和儲備的產能已經達到2500萬頭。”

而這一產能將超過目前出欄量第一的溫氏股份。

而國內第一養豬大省四川早在8月出臺了《豬九條》、9月出臺《金豬八條》,四川境內的如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等大型養殖集團積極性高漲紛紛擴大產能,目前成都、宜賓、廣元等地在建的規模養豬場就達13個,計劃到2020年將新增出欄生豬1000萬頭以上的生產能力

正是國家、企業的這些動作給市場釋放出“不用擔心未來豬肉短缺”的預期,於是豬肉價格在這種預期下連降四。

正應了國家信息中心發展研究部高輝清處長的一句話:“穩住豬肉價格,預期是關鍵因素,供給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預期可以變化很快。”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半年換了人間,高補貼下養豬潮始現

而這些企業之所有這麼積極的集中發佈、進行擴產,除了豬肉價格高企帶來的高額利潤之外,各地根據自身的情況對養豬進行補貼也是一大刺激因素。而這種補貼政策往往是具有時效性的,滿額或過期了你再擴產就沒你的份了。

如今年河北省11月中旬制定出的穩定生豬生產專項補貼、臨時貸款貼息等多項措施,就對銀行貸款利息補貼的期限做了限定: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而按照產銷平衡總體要求,《方案》將全國31個省市劃分為三個區,眾多省份為了達標將生豬生產和政績掛鉤,如去年非洲豬瘟時一般。

調出區:東北、黃淮海、中南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安徽、河南、山東、江西、湖南、湖北、廣西);

產銷平衡區:西南、西北等地區(內蒙古、山西、海南、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主銷區:東南沿海地區(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廣東、福建)。

對於主銷區要求生豬的自給率要達到並保持在70%左右。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在這一紅線的壓力下,已經發放5175萬各類生豬補助資金的天津8日開始給境內養豬企業開始發“紅包”——到2020年底對核心育種場和新建種豬場引進種豬每頭給予1000元補貼。

此外還有增加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額、支持境內龍頭企業在外建養豬殖並且生豬產品返銷天津等支持政策。

為了豬肉綜合自給率在2021年底達到70%,天津市對官員祭出了“考核大棒”:將生豬產能恢復這一工作納入菜籃子考核體系,成為各級官員強制性的任務

不少農業部門公務員不禁吐槽:年初剛費盡千難萬苦把全縣養豬場都關閉了,怕死灰復燃,關閉時不得不用挖機把建築物都幹倒,為此財政補貼了一大筆。而才過了半年便換了人間,如今又要籤責任狀全縣保證出欄XX萬頭,真是哭笑不得

而其他省市大致如此,短短1年內從大範圍撲殺病豬、關停豬場到各種政策鼓勵。如今養豬大省四川、河南、山東目前補貼飛起!

高補貼下養豬潮,豬肉明年下半年估計要降成“白菜價”

河南目前對單個規模化養殖場提供不低於150萬元、不超過500萬的補助;對在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間從國外引進的種豬每頭補貼3000元

山東5月將育肥豬和母豬的保險金額分別由原來每頭500元、1000元提高到800元、1200元,7月安排6500萬元對一級以上種豬場給予臨時性生產救助

在中央、地方各種補貼政策下,企業瘋狂擴產下全國範圍內的養豬潮開始形成,當半年後大量生豬上市時,豬價或將比年初還便宜,到時那些盲目擴張的企業或許又得大批倒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