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1392年,皇太子朱標去世。這對於身為父親的朱元璋而已,無異於晴天霹靂。在扶立朱允炆為繼承人的同時,自己一手為朱標打造的政治班底也只能推到重建。於是1393年,藍玉案爆發。而在此案中,大將藍玉、傅友德、馮勝等人盡皆被牽連在列,因此被殺的人數更是多達1.5萬人。

而在誅殺了這諸多的將領之下,其實朱元璋也為孫子朱允炆留下了一員老將,作為孫子的依仗。

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本年還發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讓朱元璋對於自己的四子被封在北京的燕王朱棣有了戒心。

這一年李氏朝鮮的掌權者李成桂派遣其子李芳遠向大明王朝朝貢,帶來不少駿馬。而在路過燕王朱棣的治所北京之時,燕王朱棣十分喜歡,而李芳遠自然不敢得罪這個宗主國的實權王爺,只好將馬匹中最好的一部分送給了朱棣。

而此“索馬事件”也為朱元璋所知。在生性好疑的朱元璋看來,這又豈止是一件小事。於是,朱元璋開始對這個兒子開始有所提防。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篤之時更是下詔命令塞邊九王之中以遼王為尊,而不是此時年齡為長的燕王朱棣(秦王、晉王都已去世)為尊,一切號令悉聽遼王節制。 臨死之時,更是讓朱允炆“不可不慮”燕王。

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但是就在他去世後,建文帝朱允炆上位。上任伊始,朱允炆便任用恩師齊泰、黃子澄的意見開始進行削藩。而在削藩伊始,朱棣以“示弱”的方式成功的麻痺了建文帝。最終,其在南京為質子的兒子,本人都被放虎歸山,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朱棣也開始籌劃大事。

1399年七月,朱棣起兵,並以張玉、朱能奪取了北京城。而建文帝此時手忙腳亂之下,想起了爺爺朱元璋為他遺留的大將——耿炳文。

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耿炳文,是朱元璋的小老鄉。其父耿君用,跟隨朱元璋起兵,成為管軍總管。而他也在父親死後承襲父親職位,在朱元璋麾下,屢次打敗張士誠,而且還在跟隨常遇春、徐達北伐時立下了不小的戰功。

而在他的軍旅生涯中,有一個非常優秀的特點。他本人更加善長守城,無論是面對張士誠,還是朱棣的攻伐,他都能固若金湯,使得敵軍不能寸進。

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而當朱棣剛剛起兵之時,耿炳文便被朱允炆任命為大將軍。雖說乃是重用之舉動,但是有句古話說的好“人盡其能,物盡其用”,如此才能使得善其事,事半功倍。但是當時的建文帝自持有兵力優勢之下,縱容耿炳文分兵前進,而就在滹沱河之戰中,朱棣抓住機會果斷的將北京城周圍的大明王朝據點佔據,居庸關、永平等地都淪為其手,而耿炳文則只得逃往真定城。

而在真定城,面對得勝的朱棣大軍,耿炳文雖然只是敗軍之將,但卻充分的發揮了他的優勢,使得朱棣的燕軍不得進尺寸之地,只好返回北京。

當然,這對於建文帝朱允炆而言並不是一場光彩的戰役。但是若堅持以耿炳文固守,徐圖緩進,以正朔,天下歸心之舉也能夠將此時勢力弱小的朱棣逼迫致死,但是建文帝朱允炆對於老師的信任,顯然要高於爺爺朱元璋留下的這位大將。於是,在黃子澄的建議之下,耿炳文被撤職,而李景隆等無能之輩被啟用,這也正中朱棣下環。

朱元璋對朱棣早有提防,給孫子留下一員悍將,可惜朱允炆不會用

隨後,建文帝昏招迭出,在與朱棣作戰的同時,還將手握大權的寧王朱權削權。這也最終為朱棣聯合寧王做了助推,而平安等將領能用卻不早用,也最終導致朱棣的大軍逐漸佔據了優勢。

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城,並在南京稱帝。而建文帝則下落不明,朱元璋辛辛苦苦為其準備的一切也付諸東流。而耿炳文本人,也在永樂二年,在朱棣的暗示之下遭到陳瑛等人構陷,被迫自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