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國內的對地對海攻擊/轟炸機嚴重老化,空軍的強-5還是50年代設計的戰機,滿載荷時只能做亞音速飛行,而海航的水轟5在70年代艦隊防空火力下基本無法生存,後續型號也量產無望。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在此情況下,1977年2月批准立項了"飛豹",即為殲轟七項目,在之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過飛豹項目歷時長達10多年,原型機還發生過多次嚴重故障,那麼這次我們就要說說,當年造成這一局面的具體原因,這些寶貴經驗哪怕在現在的武器裝備研究上都是有所益處的。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飛豹"初始設計就是作為一款有一定空戰能力的轟炸機,那麼既然是轟炸機,機組必然是多人,而要具備空戰能力就要使用殲擊機型,那麼最合適的就是兩名飛行員,一名駕駛員,一名武器操作員,那麼這時問題就來了,在座艙佈置上這兩個人到底並列還是串列呢?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要決定這個問題,自然要根據軍隊的實際需求,但是因為當時的海軍和空軍都有對地攻擊的需求,這就到導致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容。空軍當時既有國土防空的壓力,在戰時還要對北方邊境的重型裝甲集群進行空中打擊,由於當時的野戰防空都有一定的射高,所以空軍希望的殲轟七是能夠在高速狀態做低空突防,而當時不可能有精確制導武器,這就需要飛行員準確的進入攻擊位置,而武器操作員能在最完美的時刻投彈,那麼並列佈局雙方的視野和儀表盤都是共享的,所以空軍堅定的要並列佈局。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這和曾經國內熱議的一款俄製戰機,蘇34有點相同,這款戰機就是因為採用並列佈局,導致機頭呈扁平狀,被稱為"鴨嘴獸"。其實講道理,如果按照傳統圓錐機頭設計並列雙座戰機,那麼尺寸一定會非常巨大,這樣的殲擊機構型恐怕機頭部分會過於臃腫,在高速性能,機動性方面都會非常吃虧,而且重量太大也會導致武器載荷和燃油的不足。當然了,空軍只負責提裝備需求,這些都是需要研發人員具體來思考的。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而海軍方面則比較簡單一些,串聯佈局就可以滿足對方要求,因為海面上攻擊的艦艇但是單一突出目標,比較好識別。反而海軍希望能夠加強殲轟七的空戰能力,以便對艦攻擊後還能和護航的戰機進行空戰。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從這時候開始,海空軍雙方就對殲轟七的基本方案有了大的分歧,當然這種分歧主要是因為雙方需求不同而導致的。而以70年代的設計水準,既很難設計一款戰機滿足雙方的需求,又沒有資源投入設計兩種不同的戰機。當然,最好的辦法就是和美軍一樣,海軍和空軍,甚至陸戰隊都有根據自己需求設計的戰機,無奈這種想法在當年是不現實的。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不過從高層來說,還是比較偏向海航的串列方案,理由有2點:1、串列方案設計難度低,可以先搞出原型機,畢竟超音速殲轟還要有技術積累的過程;2、海航常年裝備落後,需求比空軍更急迫。基於這一點,在1980年飛豹進行了雙型號設計,但是優先設計串列雙座型號。當然這個方案最終空軍是不滿意的,而且以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優先搞串列,並列一方就不知道猴年馬月了,基本上可以說給空軍型判了"死刑"。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不過歷史證明當時先易後難的方針是對的,如果當時集中力氣搞空軍型,或者是兩個型號一起搞,可能18年都出不來成果。何況僅僅一個海航型號就出現瞭如此多的誰問題,說明當時設計一款全新的超音速戰機對國內來講還是有一定技術難度的。即便在如今的裝備設計中,依然要堅持這個樸素的觀點,先研究先突破,畢竟有些難點不是靠科研,還和工業基礎和材料應用有關,不能總想一口吃成胖子,小步快步也比坐等做夢要強。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不過"飛豹"最後的命運還是很奇妙的。由於90年代蘇聯解體,空軍在北方邊境的重裝甲集團威脅消失了,而且其後空軍獲得不少俄製空優戰機多不具備太強的對地打擊能力,因為精確打擊武器的出現,對並列座艙也就沒有什麼要求了,先進雷達探測和制導技術可以保證更高的打擊精度。

這樣一來,空軍的態度就大轉彎,尤其是出現殲轟七II後,加裝了先進的電子吊艙,空軍一看不行了,瘋狂開始訂貨,訂單數量後來甚至超過了海航。

飛豹回憶:海空軍互不相讓,差點成為國產蘇34,最後態度大轉彎

不過這也再次說明,一款裝備的設計往往帶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隨著新的打擊手段的出現,一些要求往往就顯得過時,所以裝備設計時,一定要在技術需求上瞄準未來,在開發工作中又要根據現實腳踏實地,這種結合當然很難,但是國內軍工企業從80年代經濟大調整的低谷之中,不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嗎?這種樸素的科學精神應該要堅持,"飛豹"如今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