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丨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

為廣泛深入宣傳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寧夏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聯合中共寧夏區委黨校共同製作推出系列節目《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對《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行解讀。

第一期:《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丨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中國共產黨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19年10月28號至31號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議題內容是什麼?四中全會公報有哪些亮點?該如何認識和理解黨的這項重大戰略部署?應該如何解讀“制度”這個高頻詞彙?怎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宣傳貫徹這次全會的精神?今天我們請到了中共寧夏區委黨校副校長,寧夏行政學院副院長郝彤為我們解讀。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丨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微黨課丨堅定製度自信 邁向偉大復興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蹟和政治穩定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經濟發展在下行壓力下保持穩健態勢,新舊動能加快轉換,三大攻堅戰重點任務取得積極進展,脫貧攻堅捷報頻傳,各項民生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一個個紮實的成績,不僅見證著新時代中國奮勇前進的步伐,也體現著制度優勢在背後所起到的支撐作用。

“13方面的堅持和完善”,其中既有國家運行發展的枝幹問題,如“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也有涉及民眾生活精細的“小事”,如必須健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國家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體現著中國共產黨對於現代化構建的宏觀視野和民生關照。這背後的邏輯,正是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而無論是“13個顯著優勢”還是“13方面的堅持和完善”,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70年來,關於“建立什麼樣的國家制度”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共產黨帶領近14億中國人民,用實踐與智慧給出了答案。面向建黨一百年、二0三五年、新中國成立一百年這三個特殊節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逐步實現,我們既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又要讓廣大黨員、幹部做制度執行的表率,把宏偉藍圖變為行動路線圖,才能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