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张掖、武威实现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搬迁 明年将开展试点验收

国家林草局:张掖、武威实现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搬迁 明年将开展试点验收

全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日前召开。摄影 宋峥

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封面新闻记者12月5日从记者从全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15年以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基本完成顶层设计,实现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统一管理。其中,祁连山试点区已退矿权144宗,张掖和武威市实现了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全部搬迁。

据了解,全国已建立三江源、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神农架、武夷山、南山、普达措和钱江源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吉林、海南等12个省份,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2.3%。

其中,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整合了3个省的81个自然保护地,试点区野生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占全国总量的87%,栖息地面积占全国的70%。东北虎豹试点区野生东北虎豹种群稳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新发现老虎幼崽10只、幼豹6只。三江源试点区草地整体退化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不到20%增加到治理后的80%以上,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达6%以上,藏羚羊的数量恢复到7万多只。祁连山试点区已退矿权144宗,张掖和武威市实现了国家公园核心区牧民全部搬迁。神农架试点区新建25处野生动物通道。武夷山试点区整治违法违规茶山7300亩,完成生态修复6500亩,拆除违规建设39处,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据悉,今年5月,国家林草局全面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工作。评估结果显示,试点工作还存在统一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完全到位,政府、社会多元化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相关标准规范等亟待建立和完善,规划范围和区划落界需进一步优化,改革的协同性还需要加强等问题。

国家林草局局长张建龙指出,要加快构建统一规范的体制机制,建立稳定统一的管理机构、规范完善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做好国家公园试点区自然资源资产的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抓好规划编制实施,合理确定国家公园建设数量和规模。

他表示,要重点推动以保护青藏高原“亚洲水塔”“中华水塔”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的“地球第三极”国家公园群建设,突出长江、黄河等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将名山大川、重要的湖泊海域等作为国家公园设立优先区域,将具有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的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保护。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推动国家公园立法,制定“一园一规”和具体实施办法。切实做好保护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开发项目、偷排偷放污染物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逐步有序实现企业退出和生态移民。完善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制定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办法。争取设立国家公园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理顺资金下拨渠道,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

据了解,明年下半年,国家林草局将组织开展试点验收工作,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正式设立国家公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