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

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

一、新政策

1.《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印发私募首次被纳入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近日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对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安全丨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

其中,《清单(2019年版)》在将私募基金行业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体制的同时,提出了明确要求:“非金融机构、不从事金融活动的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原则上不得使用‘基金管理’字样。凡在名称和经营范围中选择使用上述字样的企业(包括存量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将注册信息及时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持续关注,并列入重点监管对象”。(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新举措

1.最高法等发文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

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

《意见》强调,各部门要加强分工协作,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保障落实。要提升金融解纷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金融纠纷典型案例库、金融投诉数据库,深化司法、金融信息共享,充分发挥智慧法院、智慧金融建设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积极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要共同成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联席

会议,沟通工作情况,加强信息共享,协调重大典型金融纠纷案件调解工作;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情况进行评估、总结,不断优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注重共同构建金融风险提示预警机制,防止因个案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要通过示范案例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等多种方式,共同提升金融纠纷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对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知晓度和信任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调解方式解决金融纠纷,依法理性维权。(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2.处非联办:警惕假借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炒作区块链概念,以所谓“虚拟货币”、“区块链商城”、“区块链游戏”等名义非法吸收公众资金,侵害公众权益。11月18日,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各省市处非办发函,提示防范假借“

区块链”名义的非法集资风险,切实加强相关风险的监测、防范和处置,对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坚持打早打小,为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中国反洗钱中心与美国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金融情报交换机制

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主任苟文均在“2019第九届中国反洗钱高峰论坛”表示,“面对洗钱和各类犯罪行为的全球化、网络化,目前中国反洗钱中心与包括在美国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金融情报的交换机制,在国际的追讨追赃,打击恐怖融资和跨国犯罪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来源:界面)

4.中国互金协会积极开展金融APP实名备案

11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在“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上表示,“当前协会正在按照人民银行《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

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通知》的要求,在积极开展加强客户端软件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责,牵头开展APP实名备案的工作。”(来源:零壹财经)

三、新动态

1.北京全面排查小微贷款收费问题将从重处理

11月20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关于规范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收费的通知》。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将全面排查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收费存在问题,彻底清理纠正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和收费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求机构将自查整改报告于11月30日前报送至监管方。同时,北京银保监局称,将进一步加大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力度。对损害小微企业客户利益、增加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违规行为,将依法从严、从重处理。(来源:新京报)

2.央行上海总部:加大监管防控力度打击虚拟货币交易

11月22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发文表示,上海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办公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区两级各相关部门,对上海地区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开展专项整治,责令在摸排中发现的为注册在境外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提供宣传、引流等服务的问题企业立即整改退出。下一步,上海市金融稳定联席会议办公室、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对辖内虚拟货币业务活动进行持续监测,一经发现立即处置,打早打小,防患于未然。(来源: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3.上海市发布第一批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名单

11月20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无法取得联系及其他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第一批)相关情况公告

”,共涉及264家融资租赁公司。

公告称,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对全市融资租赁公司开展清理排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无法取得联系及其他经营异常情况。公告期内(公告期为1个月),相关企业要及时与注册地所在区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并按照有关监管要求及时进行整改公告期满后,对仍未与所在区主管部门联系并按要求整改的企业,将按相关规定采取必要处置措施。(来源: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4.广州印发小贷公司贷后管理规范不得实施“预催收”

11月15日,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贷后管理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广州市小额贷款公司逾期债务催收操作规范指引(试行)》。

针对催收工作,《贷后管理指导意见》指出,小贷公司不得以暴力或“软暴力”手段开展催收工作。不得采取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进行催收。(来源:广州市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5.深圳市率先成立地方金融行政处罚委员会

11月2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行政处罚委员会正式成立,通过划分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取证权、审核权和决定处理权,实现案件调查部门和审理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从而进一步保障案件处理的公正、客观,提高办案质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来源:读特)

6.深圳市将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排查整治

近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已就防范虚拟货币炒作发布风险提示,并通知各区

整治办、前海管理局、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公安局经侦局、市通信管理局等单位共同开展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排查整治

此次行动将重点排查三种活动:一是在境内提供虚拟货币交易服务或开设虚拟货币交易场所;二是为境外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提供服务通道,包括引流、代理买卖等服务;三是以各种名义发售代币,向投资者筹集资金或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来源:深圳特区报)

7.贵州积极推进网贷行业风险出清工作

11月20日,贵阳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部分在营网贷机构负责人和协会全体工作人员,集中传达学习近日召开的贵州省加快网络借贷风险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与会人员表示坚决拥护支持中央和省、市监管层面有关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省

政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积极配合省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安排,持续推进行业风险出清。(来源:贵阳互联网金融协会)

四、新观点

1.李东荣:金融监管既要拦得了“灰犀牛”,也要拦得住“黑天鹅”

11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发展监管科技是新形势下维护金融安全的有力支撑。“监管科技为金融监管部门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其在维护金融安全、防控金融风险方面始终保持耳聪目明、身捷手快”,李东荣强调,既要拦得了“灰犀牛”,也要拦得住“黑天鹅”。(来源:柒财经)

2.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应关注金融APP的监管问题

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谢平在2019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上分享了他对金融科技安全监管方面的十二大观点。其中提到,“金融APP目前是不受监管的,随便挂在安卓或者苹果商店都可以下载,但是最近我注意到,教育的、医疗的APP已经开始受监管了。了解到,监管当局已经在讨论金融APP的监管问题。”(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